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 >关于全球学龄儿童欺负行为及其症状的跨文化研究

关于全球学龄儿童欺负行为及其症状的跨文化研究

摘要

全球范围内欺负行为在中小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受欺负引起的一些心理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多数青少年在11岁到15岁期间进入青春期,伴随而来的是生理的变化和自我身份认知的形成,提前进入青春期与有损健康的相关行为增加。经历青春期的青少年寻求新鲜经验和更多的自主权,但是不同的文化准则中对这些行为存在水平不同的理解。学界对欺负行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由于各国文化不同,对欺负的理解有差异,我们在比较分析学龄儿童欺负行为时应注意其文化差异。文化差异除了注意不同国情造成的文化差异之外,还要注意社会性别、年龄和家庭富裕程度的差异对欺负行为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受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使用网络/手机欺负别人的现象较多,有些学生甚至将用手机拍下的欺负行为发生过程发到网上,致使受欺负者遭受二次伤害,影响更深远,造成的身心不适应症状更严重。儿童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时遭受的欺负,往往会对其今后的生活工作产生巨大影响。青春期是一个面临着改变和挑战,是心理和社会互动的关键时期,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rn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如果接触欺负,这对他们生命过程中健康的状况有多途径的影响。欺负可能预示着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现象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延迟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并可能削弱他们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也会损害他们未来的社会工作前景。研究表明跟踪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有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会延长,数据显示,欺负不仅对受害者的现在有明显的影响,也对他们今后的健康和幸福及其晚年都有长期的严重影响。rn 研究表明在大多数国家中欺负行为的普遍程度不断下降,原因可能在于不断进行努力使之下降,可能在于态度的变化和容忍程度的提高。然而,HBSC研究结果指出在一些国家中,欺负行为的普遍程度依旧很高,进行预防和干预项目的需要一直存在。具有高度一致性的依据证明,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能够显著降低青少年欺负行为的发生率,而当干预项目与包括多重纪律和整个学校在内的全校方法相结合,这一干预项目成功的可能性达到最高,学校教职工全身心投入干预的实施当中是成功的关键,以课程为基础的干预或目标社会技能群体的作用相对较小。有时甚至可能加剧欺负和受欺负的情况。公共健康政策能够有力支持项目在学校里的有效实施,也能够促进未来研究以找出增加项目有效性和成本效益的因素。欺负行为新类型的出现涉及例如网络欺负这样的现代通讯技术,也就意味着预防和干预项目面临的挑战包括更大范围的行为。致力于网络欺负的项目在近几年有所发展,其中包括以网络为基础的心理教育项目,针对父母、青少年(受害者和作恶者)和教育人土,项目的有效性尚未得以评定,因此更需要进行针对网络欺负预防和干预项目有效性的研究。rn 要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其心理的容纳性和承受力。目前一些中小学已成立了学生心理辅导中心,对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宣传和知识咨询,一次合适的心理干预将明显改变学生的心理境遇,降低学生的心理危机。如果学生能在出现问题之前得到专业的心理医生的辅导,可能会减少出现危机的概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