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2015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一次学术会议 >外源父本线粒体在鲂鲫胚胎发育中作用

外源父本线粒体在鲂鲫胚胎发育中作用

摘要

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核质不相容,而导致其后代不育、不能存活以及表型上的不正常.近年来科研工作者也在核质不相容的方面开展了许多的相关研究,然而直接的实验相关的证据还是很少.团头鲂(2n=48)和红鲫(2n=100)同属于鲤科,但分别隶属于鲌亚科和鲤亚科.本实验将团头鲂和红鲫进行人工远缘杂交,发现正交后代BRF1严重畸形并且致死,而反交后代RBF1成活.考虑到反交能存活后代RBF1的母本基因组远大于父本,而线粒体为严格意义上的母系遗传,所以核基因组与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冲突相对较少.然而正交后代致死其母本核基因组远小于父本核基因组,所以我大胆猜想正交后代严重畸形且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远大于母本的父本核基因组与母源性细胞质基因组之间不相容.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提取红鲫的心脏线粒体注射到BRF1的1-2细胞胚胎中,结果发现显微注射的父源性线粒体虽然没能改变BRF1因内脏裸露而致死命运,但却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胚胎的畸形程度,有部分鱼苗甚至可以正常游动.因此,推测核质冲突在导致BRF1畸形和能量供给方面有重要影响,而其最终致死是由于核质与核-核共同作用的的结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