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组学:肝癌转移分子机理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从基因组学到蛋白组学:肝癌转移分子机理的研究及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以自发性逐级转移的人肝癌模型为对象,研究肝癌转移的分子机理。rn 方法:用MHCC97细胞系为母系细胞,通过克降培养和逐级转移筛选法建立转移力逐级增高的人肝癌细胞模型系统,MHCC97-L,、HMCC97-H、HCCLM3和HCCLM6,继而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2-DE+MALD-TOF/MS研究其分子表达的差异。rn 结果:建立在自发性逐级转移的人肝癌模型系统,其特点是转移能力逐级增高,遗传背景相似。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MHCC97-L和HCCLM3的基因表达差异,发现2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细胞周期调控基因Rb2,错配修复基因hMSH2,细胞信号传导基因PKCβ2等。用2-DE+MALD-TOF/MS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质点56个,用更加敏感的同位素标记加双向电泳法,发现差异表达蛋白质123个,其中细胞角质蛋白(CK)19、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整合素β1和组蛋白H3等在高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对裸鼠模型和临床标本验证表明CK19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rn 结论:肝癌转移是一个多基因、多蛋白参与、多步骤的动态过程。鉴定出的分子标志物对了解肝癌转移的分子基础有一定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