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 >细胞因子在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在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AFLD)一样呈现快速上升和年轻化的趋势。NAFLD是一种南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代谢功能障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病变主体在肝小叶,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种临床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目前NAFL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NAFLD的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氧应激、细胞因子作用、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得到广泛认同的发病学说是由Day 和James等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该学说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积聚和脂肪变性作为“初次打击”,使肝脏对炎症反应和各种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增高。而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炎症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线粒体功能异常等因素形成“二次打击”,导致脂肪变的肝脏发生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