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效量关系的应用体会

摘要

中药治疗疾病的疗效与用量的关系,因各人、各医、各时、各地、各派不同而差异较大,除尊重传统剂型、剂量外,因量效不同而疗效差异较大。有些药并非疗效大相径庭。笔者总结了在中药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辨证论治在量效中的首要性、尊重常规参数、重视他人积累的经验的治疗原则。近年来出现的中药颗粒配方,药量如何,药效如何,临床上医师各行其是,患者无所适从,使用后体会,颗粒剂疗效不逊于传统饮片煎剂,但在儿科处方时,剂量包装不统一,患儿家属则不知如何调配。关于引经药,体会不深。虚寒胃脘痛,服1克肉桂粉即刻可止,说明该药也可归胃肠经。对寒热、虚实夹杂型者应按君臣佐使配方会更好,该证型夹杂寒热虚实辨量不准时,可常规半量使用之。食药二用之药可剂量稍大,寒热品性药剂量要与证的比量适宜,温平性药剂量可稍大,孤品和稀缺药剂量不宜大,毒副大药品没有经验时不宜过大。引经药剂量宜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