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会议>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 >孔子造像及其精神内涵探析

孔子造像及其精神内涵探析

摘要

梳理孔子造像的历史,我们知道,造像中孔子的形象被神圣化,既是适应统治者教化民众、重建和巩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民众内在精神需求的结果。孔子造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圣像的性质。另一方面,孔子造像从具有庄严意义的东汉时期庙堂中的石刻画和壁画,到宋代以石复制原有木版画像.再到明清时期兴盛的书籍中的木版插图;从魏晋时期将孔子形象图于具有介于“天”、“人”之间象征意味的梁上,到混迹于佛、道形象之间,再到以创作者身边人物作为孔子形象的范本,孔子造像在历史发展中也出现异教化和逐渐世俗化的倾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