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

伊立替康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7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3篇、会议论文53篇、专利文献181篇;相关期刊435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癌症进展、临床肿瘤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临床经验学术研讨会、2014年第十四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伊立替康的相关文献由416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雪、朱梁军、李晟等。

伊立替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43 占比:86.05%

会议论文>

论文:53 占比:3.16%

专利文献>

论文:181 占比:10.79%

总计:1677篇

伊立替康—发文趋势图

伊立替康

-研究学者

  • 张雪
  • 朱梁军
  • 李晟
  • 沈琳
  • 张广华
  • 张程亮
  • 张阳
  • 李德芳
  • 蒋王林
  • 刘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瑜; 王芳
    • 摘要: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在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给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疾病控制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53.33%,高于对照组的31.67%(P0.05)。结论联合应用安罗替尼与伊立替康对SCLC患者开展二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缓解其病情,避免患者病情加重,不良反应可耐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徐肖; 周爱军; 王春凤
    • 摘要: 目的:探讨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收治的40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20)和试验组(n=20)。用伊立替康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疾病的控制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较好,能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提升其疾病的控制率,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 王玮; 陈燕红; 刘玉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经一线、二线化疗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这些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进行三线化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7.14%(6/35),其疾病的控制率为48.57%(17/35),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5个月。这些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为Ⅰ~Ⅱ级。结论: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宋梅; 马明明; 逯航; 刘海霞
    • 摘要: 目的研究伊立替康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临床疗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抗原125(CA12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晚期上皮性卵巢癌9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47例和B组51例。A组给予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化疗,B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EGF、CA125、TNF-α水平,毒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VEGF、CA125、TNF-α水平、腹泻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有较好疗效,且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化疗在降低VEGF、CA125、TNF-α水平方面效果更显著。
    • 李晓通; 杜红梅
    •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应用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该院进行诊治的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52例,应用随机抽签方式划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26例),对照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观察组临床用药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肿瘤标志物、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癌胚抗原、糖链抗原242、基质金属蛋白酶2、脂肪酸合酶、神经纤毛蛋白-1、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46%、(5.09±0.98)ng/mL、(15.12±3.18)IU/mL、(55.69±7.58)ng/mL、(3.84±2.37)mg/L、(10.14±1.41)μg/mL、15.38%,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5,P=0.024;t=7.681,P<0.001;t=4.710,P<0.001;t=2.853,P<0.001;t=3.620,P<0.001;t=7.780,P<0.001;χ^(2)=4.591,P=0.032)。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阿帕替尼在术后转移性胃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其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与血清水平。
    • 杨文慧
    • 摘要: 目的 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并探究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经一线治疗后失败的小细胞肺癌60例,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两组均同时治疗4~6个周期,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6.67%,与对照组的7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二线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配合伊立替康方法治疗,可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促进其血清指标水平的改善,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廖春; 吴飞; 陈鸣凤; 肖开美; 罗溪
    • 摘要: 目的观察替吉奥与雷替曲塞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术前化疗对手术后局部进展期胃癌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48例接受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替吉奥组),42例接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雷替曲塞组),两组均在化疗2个周期后复测肿瘤大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凝血与纤溶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化疗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替吉奥组化疗总有效率高于雷替曲塞组(P0.05);替吉奥组2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及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高于雷替曲塞组(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前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方案疗效优于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转移,且不良反应可控。
    • 王千千; 罗旭; 党会芬; 王玉凤; 田迎霞
    • 摘要: 胃癌远处转移后预后较差,生存期明显缩短。现报道1例胃癌多发肝转移,癌胚抗原(CEA)高达275.0ng/mL晚期患者的诊疗过程,三线采用甲磺酸阿帕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PFS)长达7月余,为晚期胃癌提供可选择的新方案。
    • 李晓通; 杜红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小细胞肺癌应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并观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大庆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单盲分组方式对患者进行划分组别,名称为参照组(27例)与观察组(27例)。参照组应用伊立替康为患者治疗,观察组应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对患者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控制率为92.59%,客观缓解率为62.96%,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4、6.033,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391.92±103.54)μg/L、多效蛋白为(310.33±34.65)ng/L,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1、6.447,P<0.001)。结论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疾病缓解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邵明海
    • 摘要: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8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ⅢB期及Ⅳ期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