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65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5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42657篇;相关期刊257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癌症进展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2013国际暨全国第十二届头颈肿瘤学术大会等;雷替曲塞的相关文献由1717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丹、柴雨柱、王华萍等。

雷替曲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5 占比:1.3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2657 占比:98.63%

总计:43248篇

雷替曲塞—发文趋势图

雷替曲塞

-研究学者

  • 徐丹
  • 柴雨柱
  • 王华萍
  • 朱春霞
  • 田舟山
  • 王足兵
  • 吴晶
  • 储雪原
  • 兰公剑
  • 吴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车磊
    • 摘要: 目的:分析雷替曲塞+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对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癌胚抗原(CEA)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晚期HC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A、B组,各45例。A组采用雷替曲塞+吉西他滨治疗,B组采用奥沙利铂+吉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GGT、CEA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1、2年无进展生存率(PFS)、总生存率(OS)。结果:治疗后,两组GGT、CEA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B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1年PFS(66.67%)、OS(77.78%)均显著高于A组的37.77%、53.33%(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HCC效果及对患者血清GGT、CEA的下调作用均显著优于雷替曲塞联合吉西他滨,可显著改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重视。
    • 王玮; 陈燕红; 刘玉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5例晚期胃癌患者(经一线、二线化疗失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这些患者均采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进行三线化疗,然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5例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17.14%(6/35),其疾病的控制率为48.57%(17/35),其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5个月。这些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多数患者的不良反应为Ⅰ~Ⅱ级。结论:用伊立替康联合雷替曲塞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三线化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 张强; 邢迎清; 王朝阳; 贺许良
    • 摘要: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阿帕替尼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细胞SW480(以下称SW480细胞),取传3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SW480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雷替曲塞0.5μg/mL组、雷替曲塞1.0μg/mL组、雷替曲塞1.5μg/mL组、阿帕替尼组、联合干预组,雷替曲塞0.5μg/mL组、雷替曲塞1.0μg/mL组、雷替曲塞1.5μg/mL组分别加入含0.5、1.0、1.5μg/mL雷替曲塞的DMEM培养液,阿帕替尼组加入含1.5μg/mL阿帕替尼的DMEM培养液,联合干预组加入含1.5μg/mL雷替曲塞和1.5μg/mL阿帕替尼的DMEM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量DMEM培养液。各组分别于37°C、5%CO 2、饱和湿度的细胞培养箱孵育48 h,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Bax、Caspase-3、Bcl-2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ax、Caspase-3、Bcl-2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雷替曲塞浓度升高,SW480细胞增殖活性逐渐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以联合干预组效果更明显(P均<0.05)。随着雷替曲塞浓度升高,SW480细胞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而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以联合干预组Bax、Caspase-3、Bcl-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变化更明显(P均<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阿帕替尼能够抑制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效果优于雷替曲塞或阿帕替尼单独用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Caspase-3、Bcl-2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吴晶; 王足兵; 柴雨柱
    • 摘要: 目的:建立雷替曲塞对映异构体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aicel CHIRALPAK AGP(3.0 mm×150 mm,5μm)为色谱柱;以0.05 mol·L^(-1)的磷酸氢二钠溶液(称取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17.9 g,加水1000 mL使溶解,摇匀,用10%磷酸调pH值至6.5,搅拌均匀,即得)-异丙醇(98∶2)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检测波长为226 nm。结果:专属性良好,对映异构体在限度质量分数20%~2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回收率在105.5%~106.9%范围内,RSD小于2.0%(n=9);精密度和重复性RSD均小于2.0%;耐用性良好。结论: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本品的对映异构体检测。
    • 马晓; 尚昆; 林海珊; 王婧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黄素联合雷替曲塞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系增殖的作用及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影响。方法:将PANC-1细胞分为对照组(0.1%DMSO)、雷替曲塞组(雷替曲塞)、大黄素组(大黄素)和联合用药组(大黄素+雷替曲塞)。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大黄素、雷替曲塞和联合用药对PANC-1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Annexin-V FITC/PI双染法检测大黄素组、雷替曲塞组以及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情况;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ACE2、Ang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检测结果显示,大黄素组(100μmol/L)、雷替曲塞组(40μmol/L)和联合用药组PANC-1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6.73%、42.39%和68.7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组、雷替曲塞组和联合用药组PANC-1细胞上清液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雷替曲塞组显著低于大黄素组,联合用药组显著低于大黄素组、雷替曲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素组、雷替曲塞组及联合用药组PANC-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法、免疫荧光法结果证实,大黄素组、雷替曲塞组和联合用药组PANC-1细胞ACE2的表达高于对照组,AngⅡ的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联合用药组ACE2的表达最高、AngⅡ的表达最低。结论:大黄素、雷替曲塞单药能够有效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增殖,提高ACE2水平、降低AngⅡ水平,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而2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效应。
    • 潘攀
    • 摘要: 目的分析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应用雷替曲塞联合铂类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TP方案(多西他赛+铂类)进行化疗,治疗组采用雷替曲塞+铂类进行化疗,均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清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较对照组的6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5);治疗组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2.029、2.342,P<0.05);治疗组CEA、SCC、CA199、CA125水平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3、2.585、2.083、2.227,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13.33%,对照组为36.67%,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5,P<0.05)。结论在中晚期食管癌化疗中,雷替曲塞+铂类化疗效果明显优于TP方案,可促进疗效升高,降低不良反应,同时还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应用效果理想。
    • 王华萍; 廖清宏; 徐丹
    • 摘要: 报道了一种雷替曲塞相关杂质的制备方法,并研究了相关杂质对于血液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所制得的杂质A、B和C质量稳定,可用于制备雷替曲塞有关杂质分析的对照品。本文还研究了杂质A、B和C对于血液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A、B和C会导致白细胞及粒细胞较为显著地减少,其对于血液系统的毒性显著高于雷替曲塞。因此,本文提供的高纯度杂质A、B和C的制备方法,可为雷替曲塞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 史冠军; 夏奥; 马瑞卿; 王冰; 庞少军; 许洪斌; 陈峰
    • 摘要: 目的:观察雷替曲塞用于腹膜假黏液瘤(pseudomyxoma peritonei, PMP)肿瘤细胞减灭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S)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HIPEC)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9年01月至2020年03月接受CRS联合HIPEC治疗的PMP患者,根据术后灌注药物方案是否应用雷替曲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第1次灌注药物为雷替曲塞(4 mg),第2~5次灌注药物为5-氟尿嘧啶(5-FU)(1 g);对照组术后5次灌注药物均采用5-FU(1 g)。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WBC、PLT)、肝功能(ALT、AST)、肾功能(Cr)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期间接受CRS及HIPEC治疗的患者共86例,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例和47例。两组基线资料一致(P>0.05)。两组间术后出血、肠瘘、胸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显示对照组腹痛发生率较观察组多(P=0.044),其余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乏力、发热3日以上等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学检查结果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雷替曲塞用于PMP CRS后HIPEC,不增加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
    • 廖春; 吴飞; 陈鸣凤; 肖开美; 罗溪
    • 摘要: 目的观察替吉奥与雷替曲塞分别联合伊立替康术前化疗对手术后局部进展期胃癌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中,48例接受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替吉奥组),42例接受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治疗(雷替曲塞组),两组均在化疗2个周期后复测肿瘤大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凝血与纤溶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及化疗不良反应;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转移及复发情况。结果替吉奥组化疗总有效率高于雷替曲塞组(P0.05);替吉奥组2年总生存率、无局部及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均高于雷替曲塞组(P<0.05)。结论局部进展期胃癌手术患者术前采用替吉奥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方案疗效优于雷替曲塞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方案,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复发转移,且不良反应可控。
    • 郭帅
    •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个组别: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手术应用术中腹腔灌注雷替曲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了解患者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D3^(+)、CD4^(+)水平下降,CD8^(+)水平升高,且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变化较观察组显著(P0.05);在术后1年复发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中采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措施可以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免疫功能维持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术后复发率较低,患者生存率有所提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