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915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2375篇;相关期刊328种,包括遗传、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全国遗传性疾病诊断与优生咨询研讨会、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等;遗传咨询的相关文献由2459位作者贡献,包括戴朴、王国建、康东洋等。

遗传咨询—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2 占比:6.71%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2375 占比:93.13%

总计:13288篇

遗传咨询—发文趋势图

遗传咨询

-研究学者

  • 戴朴
  • 王国建
  • 康东洋
  • 孔祥东
  • 张昕
  • 李琳
  • 王燕
  • 袁永一
  • 卢光琇
  • 王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小秋; 崔婉婷
    • 摘要: 目的 分析205例羊水细胞嵌合体的产前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为嵌合体的遗传咨询和临床解释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遗传科羊水细胞嵌合体病例的核型复查结果和基因组拷贝数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s sequencing,CNV-seq)检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回访部分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在7225例羊水核型结果中共有205例嵌合体,发生率为2.8%.其中Ⅰ级嵌合为153例,占比74.6%,多数为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Ⅱ级嵌合为18例,占比8.8%;Ⅲ级嵌合为34例,占比16.6%;Ⅱ级和Ⅲ级嵌合中多数为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嵌合.20例患者核型复查结果显示,14例Ⅰ级和3例Ⅱ级嵌合病例的核型复查结果均为正常;1例Ⅱ级常染色体嵌合病例复查结果为Ⅲ级嵌合;2例Ⅲ级性染色体数目嵌合病例复查后均为正常核型.76例孕妇CNV-seq检测结果显示,53例Ⅰ级嵌合的CNV-seq检测结果均未提示嵌合.通过对比发现CNV-seq结果与核型结果不完全一致,包括CNV-seq是否检测到嵌合、嵌合比例、嵌合类型等.结论 Ⅰ级嵌合和Ⅲ级嵌合的真伪性基本可以确定,孕妇有关Ⅱ级嵌合的后续选择需综合评估.单独应用CNV-seq检测染色体嵌合体仍存在一定的风险,核型检测嵌合体的优势不可替代,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联合应用有助于快速准确判定染色体嵌合体.
    • 李燕青; 傅婉玉; 王元白; 江矞颖; 苏景明; 庄建龙
    • 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技术揭示一例多次彩超提示双肾实质回声稍增强的胎儿的遗传病因。胎儿及其父母染色体核型结果正常,胎儿SNP-array检测结果提示17号染色体17q12区段存在1.5 Mb片段的缺失,该区域包含HNF1B等基因,累及复发型17q12微缺失综合征疾病相关区域。父母SNP-array验证结果提示该缺失遗传自胎儿父亲,其父亲泌尿系统彩超提示双肾囊肿。本文对17q12微缺失综合征与胎儿期肾脏强回声及肾脏结构异常相关进行讨论,认为胎儿肾脏异常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是必要的。
    • 李燕青; 傅婉玉; 王元白; 江矞颖; 苏景明; 庄建龙
    • 摘要: 目的明确3例肾脏异常胎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采集胎儿羊水及其父母外周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检测。结果3个家系胎儿产前超声均提示胎儿肾脏异常,SNP-array检测结果提示3个家系胎儿在17号染色体17q12区段存在1.4-1.5Mb片段缺失。家系1及家系2父母芯片验证结果提示该缺失遗传自胎儿父亲,其中家系1胎儿父亲泌尿系统彩超提示双肾囊肿。结论肾脏异常与17q12微缺失综合征关系密切,胎儿期肾脏强回声及肾脏结构异常应考虑染色体拷贝数变异可能。
    • 江竞; 孟茜
    • 摘要: 相较于传统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作为新的遗传学分析技术,其优势在于高通量、高分辨率及可自动化检测,且不需要组织培养,检测周期更短。同时,CMA能够检测出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其结果客观精准,使染色体变异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获得明显提高,因此已逐步被广泛应用于胎儿染色体疾病的检测中。然而,通过CMA检出的大多数拷贝数变异(CNV)并不具有明确的临床意义,这为CMA的遗传咨询带来了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CMA的检测原理及其临床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 严俊涛; 许厚琴; 樊志磊; 周星宇; 王莹; 魏艳; 朱丽萍; 陈英耀
    • 摘要: 随着“全面二孩”与“三孩”政策的推进,高龄产妇比例增高,出生缺陷风险将增加,对遗传咨询服务的需求也将不断扩大。通过问卷调查了解2016—2018年上海市产前诊断医疗机构遗传咨询服务能力情况,描述分析医疗机构开展遗传咨询服务的场地条件、人力资源、服务供给能力等内容,总结现有的经验,为遗传咨询发展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依据。
    • 刘美含; 雷立健; 杨潇; 丁玲
    • 摘要: 目的 研究染色体平衡易位断裂点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抽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通过OMIM,检索易位断裂点及其相关基因,进一步分析断裂点相关基因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在6111例男性患者中,共计检出染色体异常475例,检出率为7.77%(475/6111)。在475例异常染色体中,平衡易位携带者为48例,占10.1%,其中表现为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原发不育的患者共计22例,属于受孕前型不育;表现为不良孕产史、妻子孕异常儿、胚胎停育、精液正常的患者共计26例,属于受孕型不育。经检索OMIM易位断裂点与精子相关的基因,在39个易位断裂点中有26个基因分别与男性原发不育、无精子症、弱精子症等相关。结论 染色体平衡易位断裂点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染色体易位断裂点1q21,1q23,4q27,5q31,11q13,11q25,14q13,14q32,20q13,22q11,Xp21与受孕前型不育相关,这类携带者夫妇应该直接选择胚胎植入前诊断(PGD)助孕。其他染色体断裂点与受孕型不育相关,携带者可以考虑PGD助孕或自然受孕后行产前诊断。
    • 易升; 李孟婷; 沈亦平; 覃再隆
    • 摘要: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遗传病携带者筛查的方式也在不断进步。扩展性携带者筛查通常采用致病基因集组合测序方式,用较低的成本对数百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携带者筛查,以明确受检者致病变异基因的携带情况后进行生育指导。本文从携带者筛查的发展,开展扩展性携带者筛查的关键注意事项,探讨全面开展扩展性携带者筛查对我国单基因遗传病防控的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 关静; 王洪阳; 吴萧男; 李进; 王大勇; 王秋菊
    • 摘要: 遗传咨询在聋病的病因学诊断与决策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临床医生提出了基因检测的需求,并期待通过基因结果为患者进行病因学诊断和临床精准分型。医生对于基因检测报告的准确解读是进行临床决策的关键,但现有的遗传咨询和基因学诊断还存在脱节现象。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The American College of Medical Genetics and Genomics, ACMG)制定了关于序列变异解读的系列指南,为聋病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尤其是在聋病遗传咨询的临床教学中,应用ACMG指南(2015)与具体聋病遗传咨询的案例结合示教,有助于耳科医师了解基因变异的常规分类原则,并对基因测序结果与聋病表型异质性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从而帮助其有效开展聋病遗传咨询工作。
    • 李燕青; 傅婉玉; 王元白; 江矞颖; 苏景明; 庄建龙
    • 摘要: 目的联合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NP-array)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探索产前诊断中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SMC)的来源并分析其致病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产前诊断中心行羊水穿刺的孕妇5766例,对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为sSMC的标本进一步行SNP-array检测sSMC的来源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共检出7例sSMC,其中3例为嵌合型,1例伴有18-三体综合征。进一步通过SNP-array检测4例sSMC的来源,其中2例为性染色体来源,2例未发现拷贝数变异。结论将分子遗传学与细胞遗传学方法相结合对明确sSMC的来源及致病性有重要意义,可为产前遗传咨询及妊娠结局评估提供参考。
    • 关静; 贺林; 杨仕明; 王秋菊
    • 摘要: 聋病遗传咨询是将患者基因信息进行临床注释,帮助人们理解和适应遗传因素对聋病发生的综合解读过程,在聋病三级防控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本共识聚焦于对聋病遗传咨询的适用人群、样本采集、报告解读、遗传咨询决策和人员资质培训等全流程全要素关键环节的规范指导,以期更好地推进中国聋病基因组计划/中国聋病单靶标基因组计划实施,形成传统医学、基因组学和遗传咨询为一体的“新医学”模式服务于聋病防控的临床实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