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6-12

主办单位:中国优生科学协会

会议文集:第六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产前教育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需求的调查,用以指导产科护士向产妇及其亲属有针对性地进行继续健康教育,使产妇巩固并实际运用以往学过的康复和育婴知识。
  • 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NT)在诊断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瘤(Fetal nuchal cystichygromas,NCH)的作用和早孕期诊断NCH的胎儿预后。rn 方法:前瞻性分析本院2004年9月~2006年9月两年间,孕10~14周开展胎儿NT检查孕妇共334例,胎儿NT>3mm者,介入性穿刺查胎儿染色体或基因,胎儿病理。rn 结果:334例中,胎儿NT>3mm者6例,阳性率为1.79%。其中2例为巴氏水肿胎儿,均在孕16周超声介导下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α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确诊。父母均在婚检确诊为轻型α地中海贫血。4例(1例双胎)为NCH,NCH的检出率为1.2%。NCH超声图像:胎儿颈部小囊肿8.5×5.8mm至9.1×7.5mm,NT为2.5~4.0mm。羊水染色体检查1例,为46,XY,Yqh-。6例均行引产。胎儿病理:颈部囊状淋巴瘤4例,分别合并先天性上肢关节屈曲畸形,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先天性胸腺缺如和Ⅱ型多囊肾。rn 结论:超声及介入性穿刺产前检查胎儿遗传物质在早期诊断及处置胎儿NCH起决定性作用。孕10~14周发现的NCH均伴发多发畸形。
  • 摘要:目的:探讨住院分娩时降低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可能性,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卫生政策制定、卫生工作管理,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规划提供依据。rn 方法:按照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广东省妇幼卫生监测的通知》的要求,根据《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1996-2000年全省24个监测点(市,县)的住院分娩情况、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监测。rn 结果:5年中,随着住院分娩率逐年上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以肺炎、腹泻为代表的感染性疾病致死的比例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代表的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致死的比例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在全省范围来说,婴儿时期的主要死因仍以新生儿疾病、肺炎和先天畸形为主;在1-4岁年龄组则仍以意外、肺炎和先天畸形为主;农村的疾病谱仍然代表了全省。rn 结论: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尤其是降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从而也相应地降低整个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而住院分娩率的提高,有赖于经济状况、尤其是人均年收入的增加。
  • 摘要:剖宫产术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手术,是解决难产,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主要手段。本文论述了对某医院共行剖宫产术327例病例的分析。
  • 摘要:目的:探讨绝育术后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的意义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31例绝育术后行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失访,27例宫内妊娠,3例未孕,无异位妊娠发生。结论:绝育术后腹腔镜输卵管复通术完全满足显微外科手术的要求和原则,临床应用可行,是一种较好的输卵管复通方法。
  • 摘要:本文论述了应用腹腔镜下腹膜代阴道成形术,具有与传统经腹手术同样的效果,并且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的一种可靠选择。
  • 摘要:根据现代医学观点,影响生育质量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论述了环境优生咨询服务是当前的社会需要,也是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需要。
  • 摘要:目的:中国人口众多,疾病复杂,其中出生缺陷所致的负担日显突出。运用科学手段对疾病进行咨询诊断是有效防止遗传病病人,家系成员,致病基因携带者生出患儿或再生患儿的可靠方法。rn 方法:利用“遗传优生计算机咨询、诊断系统”数字化诊断、存储与处理等支持功能,对疾病性状进行合理打分(计算性状对疾病的贡献率,分析数据进行打分)。通过输入求治者症状和体征的描述资料,根据提示的相关疾病中得分的高低,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尤其对再发风险估计给予合理解释。rn 结果:本系统在省内外各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应用,反馈效果很好。收集和储藏700余病种和1100余幅病例照片,丰富咨询与诊断的依据。rn 结论:本系统适用于计生和卫生部门。特别是对基层医师在出生缺陷诊断和预防方面给予了科学的技术支撑,提供了简便实用的工具。
  • 摘要:目的:将国产脐带夹用于农村山区破伤风高发区,并经离体试验验证其可靠性。rn 方法:经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基层接生员临床应用、并与当地同期或前一年未用夹者进行对照;同时经离体脐带用脐带夹、气门芯或纱线结扎阻断血管后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破伤风毒素通透试验以及测试承受气压程度试验。rn 结果:一年临床使用2296例中,无一例发生破伤风和败血症.可靠性试验结果均证明粗纱线结扎最差,气门芯虽优于前者,但不如脐带夹。rn 结论:该脐带夹由于夹持力持久有力,细菌、毒素难以通过、安全可靠,因此能降低新生儿“病从脐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利于优生优育的贯彻。这是一项花费少、收效大的简而易行的适宜技术,值得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效果有无相关性。方法:对500例早孕健康女性行药流术,第1、2天每天上午9点服米非司酮75mg,第3天上午空腹服米索600vg,进行流产效果观察。结果:子宫前倾位、后倾位与正常子宫位药物流产率无差异(P>0.05),而子宫前屈位、后屈位及正常子宫位与前倾位、后倾位流产率差异显著(P<0.01),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结论:子宫前屈位、后屈位不全流产率高,对于早孕药流患者,除了严格掌握适应症外,还应对子宫的位置进行选择,以减少药流引起的并发症,如:阴道流血、流血时间长等。
  • 摘要:本文对病残儿童医学鉴定中癫痫患儿郝某杨某进行了住站观察、家系调查、系谱分析。旨在探讨其发病原因。结果:发现两家系中有5例癫痫患者,且男、女均有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不完全外显。结论:患儿郝某,杨某母亲虽正常,但均带有致病基因,再次生育时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子、女的概率均为1/2,故不宜再生育。
  • 摘要:目的:通过鉴定掌握重庆市病残儿所患疾病的种类、病因、疾病分布情况,达到有效的控制和减少计划外生育,减少遗传性和非遗传性疾病的发生,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rn 方法:现场检查、结合辅助检查、集体对疾病进行鉴定确诊。rn 结果:市级鉴定2901例,符合可考虑再生育1958例(67.49%),不符合再生育条件943例(32.51%)。其病种分布前十位为:智力低下387例(19.77%)、癫痫327例(16.70%)、脑部疾病245例(12.51%)、肢体功能障碍172例(8.78%)心脏病162例(8.27%)、视力障碍(含单盲)123例(6.28%)、先天性聋哑70例(3.58%)、睾丸下降不全31例(1.58%)、恶性肿瘤29例(1.48%)、肾脏疾病23例(1.17%)、占所有可考虑再生育疾病例数的80.13%。rn 结论:涉及病种较多,对预防遗传性疾病患儿出生,应加强病残儿医学鉴定的优生优育指导。
  • 摘要:本文对辽宁省2002-2004年三年中病残儿的种类、类型、顺位、患病率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与1990-1992三年病残儿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进一步加强病残儿管理,完善辽宁省病残儿动态管理数据库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作者经过20多年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潜心研究,在搜集国内、国外的大量翔实的最新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资科和作者所进行的广泛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全面、系统、科学地阐述了当代严峻的人口形势。指出了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出生人口盲目增加、人口素质整体偏低、生殖健康得不到保障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对夫妻准许生育一个健康男孩和一个健康女孩即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新理论、新方案,这也是最佳生育方案和最理想的计划生育方案。作者认为实行这种人口政策,应是我国乃至世界各国实行计划生育的一项基本国策。明确了可以利用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去实现这种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文章展示了控制人口数量、控制并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出生人口性别保持平衡即实行人口“三控制”政策,全世界各国实行“1+1=1+1”的计划生育人口政策的光明前景,以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健康的发展。这是人类进入21世纪生育政策最美好、最理想、最明智的决策选择,是成功实现WHO提出的达到全球千年发展目标的捷径。这也是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方面的一项世界性的创新。
  • 摘要: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门诊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状况。rn 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了乌鲁木齐地区2003~2005年共4100例门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肺炎支原体血清特异性抗MP-IgM,并按照不同性别、不同年度、不同季节、不同年龄进行分组研究。rn 结果:rn (1)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不同性别间检测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rn (2)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抗MP-IgM检出阳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但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rn (3)2003~2005年间,每年春季和冬季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阳性率均超过夏季和秋季,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寒冷时节抗MP-IgM检出阳性率与温暖时节相比较,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rn (4)3~6岁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阳性率最高可达到59.1%,7~12岁组和13~17岁组分别为55.5%和47.8%,与0~3岁组、18~49岁组和50~81岁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未成年者(≤17岁)肺炎支原体感染检出阳性率为52.3%,与成年者(≥18岁)相比较,两者之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rn 结论:rn (1)2003~2005年间,乌鲁木齐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抗MP-IgM检出阳性率有其明显的季节差异,寒冷时节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高,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rn (2)未成年人(≤17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应做好未成年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旱期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
  • 摘要:出生缺陷已成为影响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并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势在必行,重视孕前保健,特别是针对有家族遗传史、流产史的妇女做好优生咨询和指导工作,孕期进行有效的筛查和产时的保健可以减少残疾儿的出生。本文阐述了用非侵入性的措施来降低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出生婴儿缺陷率。
  • 摘要:目的:了解城乡两组孕妇膳食摄入状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为进行孕妇营养指导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两组孕20周以上孕妇进行24小时膳食摄入分析,结果用u检验统计分析。rn 结果:两组对象的日平均膳食摄入总量分别为1924g和1075.8g;其中蛋白质及其他类膳食的日平均摄入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及身长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005)。rn 结论:丹寨县孕妇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明显低于贵阳市组,与孕妇日平均膳食摄入总量及蛋白质类摄入量明显低于后组有关.孕妇营养状况对妊娠结果即胎儿生长发育以及成年后健康状况有一定影响,因此产科医师对孕妇营养进行研究并进行科学的膳食指导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任何生物性状的表现都是在遗传因素和非遗传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的。本文简要地论述了遗传因素对优生的影响、非遗传因素与优生的关系以及文化环境因素对优生的影响。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近20年来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在孕产期保健方面,重点讲述了胎教、导乐陪伴分娩、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母婴健康促进中心等的进展;在新生儿保健方面重点讲述了新生儿窒息复苏、母乳喂养、早产儿医疗护理、宣传教育和资料的制作等方面的创建与成绩。这些工作不但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能为儿童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在推动全市及全国相关工作的开展上,都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发现儿童期发胖的可值得注意的关键年龄,为控制儿童期肥胖的发生做好准备。方法:从《儿童期代谢综合征的综合性干预研究》项目中获取儿童健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果以年龄组为单位,3岁组超重率为9%,4岁组15.2%,4岁组超重高出3岁组6个百分点;3岁肥胖发生率为4.5%,4岁为4.5%,5岁为7.4%,5岁比4岁肥胖高出约3个百分点。上述数据经统计学检验后其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仅作为—种提示。结论:如果把超重看作将成为肥胖儿的警示,3-4岁就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时期。预防肥胖不仅要促使家长掌握育儿知识,还要将知识落实在育儿行为上。
  • 摘要:本文论述了产后瑜伽提斯是专门设计给妇女达到产后的生理调节恢复的新0运动主张,使孕妇在生产后得到完善的保护及照顾,达成身体健康。
  • 摘要:烟曲霉菌在微生物中是比较例外的一种菌,它既是一种主要的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一种主要致敏源。它繁殖的大量孢子,可使人类的呼吸道持续与它接处。烟曲霉菌很容易从人类栖息地及植物混和肥料中分离。在免疫缺陷个体中,有高达50%的感染lu并有50%的死亡Iu。烟曲霉菌及其他空气传播的霉菌对人类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已经越来越显示出与急性哮喘及鼻窦炎的相关性。虽然烟曲霉菌的致病性已经清楚,但它的基本生物机理还比较模糊。在这里我们发表烟曲霉菌临床分离株AF293的29.4个百万硷基编码序列,它由8条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9,926个预知基因。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了随温度变化而有着显著不同变化的几套基因组。临床分离株AF293基因组编码序列的发表为将来近一步更好地了解该菌提供了巨大的来源。
  • 摘要:目的:建立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为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提供标准品。方法:采集唐氏综合征患者的外周血样品,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把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淋巴母细胞系;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IR)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特性及稳定性。结果:建系成功,建成的永生细胞系冻存后复苏成功,染色体核型和DNA分析表明建系前后遗传基因特点一致,且是稳定的。结论:建立的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可用作唐氏综合征基因诊断试剂盒产品质检、质控的标准品。
  • 摘要:目的:对血友病甲基因分析技术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携带者检查和产前诊断。rn 方法:长距离PCR(LD-PCR)方法直接检测FⅧ内含子22倒位,对非倒位家系用凝血八因子基因内RFLP位点XbaI、HindⅢ、内含子13及22内的STR位点STR13和STR22,以及基因外DXS52(Stl4)VNTR位点进行基因连锁分析。rn 结果:52个家系共检出携带者71位。21个家系为内含子22倒位,28个家系经连锁分析得到明确诊断,三个家系无法诊断,家系总诊断率为49/52。为18个家系做胎儿产前诊断,其中10例诊断为HA患者故建议终止妊娠;7例正常男胎和1例携带者女胎,随访一年发育正常。rn 结论:应用LD-PCR和多位点基因连锁分析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进行血友病甲携带者检查和产前诊断,防止血友病患儿出生。
  • 摘要:目的:观察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宫内感染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rn 方法:ELISA筛选无感染史性成熟期BALB/C小鼠,受孕后,孕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于孕龄12.5d胎盘分别接种1×106TCID50 MCMV以及等容积无茵3%FCS DMEM培养液。观察:rn ①孕龄18.5d时胎仔生长发育状况、胎盘感染率、胎仔感染率、胎盘和胎仔重要器官组织学变化。rn ②出生后28d龄、70d龄仔鼠的ABR I波阈值及耳蜗形态。rn ③出生后70d龄仔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部位谷氨酸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ltale receptor,NMDAR)表达水平。rn 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rn ①胎盘感染率分别为63.27%(31/49)和0.00%(0/45),胎仔感染率分别为32.65%(16/49)和0.00%(0/45),均P<0.001,感染组织出现非特异性炎性变。rn ②死胎率分别为34.69%(17/49)和31.11%(14/45),P>0,05;畸胎率分别为22.45%(11/49)和0.00%(0/45),P<0.001。胎仔异常率分别为57.14%(28/49)和31.11%(14/45),P=0.011。rn ③胎仔平均重量分别为1.058±0.208(g)与1.297±0.071(g),胎仔平均身长分别为25.690±2.440(mm)和28.160±1.720(mm),P<0.01;胎仔平均尾长分别为10.090±0.990(mm)和10.580±0.720(mm),P=0.03;胎仔平均头尾长分别为22.310±3.200(mm)和25.390±1.170(mm),P<0.01;胎仔平均脑重分别为0.055±0.011(g)和0.069±0.001(g),P<0.01;胎仔平均脑体比值为0.052±0.002和0.069±0.087,P=0.27。rn ④28d龄仔鼠ABR I波测试阈值分别为42.5±8.45(dB SPL)和27.5±11.02(dB SPL),P=0.008。光镜下28d龄与70d龄耳蜗形态学变化不明显。电镜下,28d龄高尔基体及内质网扩张成管状、泡状,胞浆内见多量溶酶体;70d龄螺旋神经节细胞弥漫性变性。rn ⑤70d龄仔鼠探索新物体时间分别为14.04±8.94和23.82±8.77),分辨指数分别为0.35±0.23和0.55±0.20,游出时间分别为54.3±13.6和36.5±8.4,游泳距离分别为728.9±231.7和489.6±115.3),均P<0.01;NMDAR表达水平分别为0.1359±0.0198和0.2056±0.0325,P<0.05。rn 结论:rn ①经胎盘接种MCMV可以导致胎盘及胎仔感染,影响子代近期和远期生长发育。rn ②仔鼠听力损伤与螺旋神经节细胞病变相关;仔鼠学习记忆障碍与海马部位NMDAR1表达水平下降相关。
  • 摘要:目的:研究补肾益气和血方对胚泡着床障碍小鼠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rn 方法:于妊娠第4天9AM利用米非司酮建立胚泡着床障碍小鼠模型,予补肾益气和血方进行干预,于妊娠第4天9PM处死小鼠,观察小鼠胚泡着床率及平均着床胚泡数,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及子宫组织雌二醇、孕酮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子宫ERmRNA、PRmRNA表达。rn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着床率和平均着床胚胎数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模型组子宫内膜发育不良,中药组子宫内膜的发育与正常组相似;三组血清及子宫组织的雌二醇和孕酮的含量无显著改变;中药组子宫ERmRNA、PRmRNAER表达均较模型组显著提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n 结论:补肾益气和血方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发育,调节胚泡着床障碍小鼠子宫组织ER、PR基因的表达,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利于胚泡着床。
  • 摘要:为探讨小鼠植入前胚胎组蛋白乙酰化酶GCN5(GCN5)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模式及常规体外培养对它们表达的影响,应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了体内和体外培养的小鼠2、4、8细胞期卵裂胚胎、桑葚胚和囊胚GCN5和HDAC1的表达。结果显示,GCN5在体内组各细胞期卵裂胚胎和桑葚胚的细胞浆内均呈高表达,细胞核内未见明显表达,而囊胚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内均无表达;HDAC1在体内组小鼠2细胞期胚胎中以细胞浆内表达为主,在其他各期胚胎均以细胞核内表达为主,囊胚期内细胞团部分细胞的细胞核内未见HDAC1表达。GCN5在体外组小鼠植入前各期胚胎均不表达,而HDAC1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体内组的。提示体外培养抑制小鼠植入前胚胎GCN5和明显降低HDAC1的表达,影响胚胎基因的正确性表达。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叶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出生缺陷发生的关系及在产前诊断中的价值。rn 方法:选择孕中期产前筛查高风险,且产前诊断胎儿有先天性异常的孕妇19例为A组,孕中期产前筛查高风险,但产前诊断胎儿正常的孕妇60例为B组,孕中期产前筛查低风险,经B超检查(部分经彩超检查)未见胎儿有CHD、NTD、CL的孕妇26例为C组,采用免疫荧光时间分辨法测定血清FA,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Hcy。实验数据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rn 结果:rn 1.A组血清FA平均值为18.90±5.65 nmol/L,B组血清FA平均值为25.40±8.06nmol/L,C组血清FA平均值为36.46±11.27 nmol/L,三组血清FA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rn 2.A组血清Hcy平均值为19.62±6.01 nmol/L,B组血清Hcy平均值为15.78±2.29 nmol/L,C组血清Hcy平均值为13.05±2.10nmol/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rn 3.统计学分析,三组血清FA与Hcy均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rn 结论:rn l.母体内血清FA水平低下,Hcy升高对出生缺陷有着重要的影响。rn 2.FA与Hcy存在明显负相关,说明血清FA异常对Hcy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rn 3.母体血清FA浓度<21.55nmol/L和,或Hcy浓度>19.90 nmol/L能够作为产前筛查高风险孕妇的产前诊断指征。
  • 摘要:目的:通过对短长骨胎儿进行脐血检查、骨骼X光检查、骨骼病理检查,结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基因(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3,FGFR3)诊断结果,探讨各种常见短长骨胎儿的表现及产前诊断。rn 方法:收集短长骨胎儿57例,正常胎儿92例,对57例短长骨胎儿进行脐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40例同时行FGFR3基因外显子10检测,30例短长骨引产胎儿进行骨骼X光检查和病理检查。rn 结果:57例短长骨胎儿最后诊断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21例,染色体异常8例,胎儿生长受限4例,原因不明24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骨骼发育异常胎儿股骨或(和)肱骨低于相应孕周均值的4SDS以上,常合并头围或(和)双顶径、腹围增大;染色体异常及生长受限胎儿则低于相应孕周均值的2SDS~4SDS;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胎儿的长骨较正常均值减少8SDS以上;股骨长,腹围<0.16预测致死性骨骼异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85.7%。rn 结论:胎儿短长骨的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骨骼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和胎儿生长受限。产前超声检查股骨或(和)肱骨长度低于相应孕周均值4SDS以上,合并头围或(和)双顶径增大时警惕骨骼发育异常;低于均值2SDS~4SDS时,需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动态观察;当低于均值8SDS以上,股骨长/腹围<0.16,考虑致死性骨骼发育异常。
  • 摘要:苯丙酮尿症是常见的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是少数几种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先天性遗传病。本文论述了苯丙酮尿症的早期诊断、产前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 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宫内生长受限胎鼠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机制。rn 方法:选取SD雌性孕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各8只。于孕17d,钳夹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川芎嗪高剂量组孕鼠子宫血管30min建立FGR模型,川芎嗪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川芎嗪(40mg kg-1 d-1,80mg kg-1 d-1)治疗。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孕21d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及川芎嗪高剂量组胎鼠的体重、脑重,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川芎嗪对FGR胎鼠海马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及神经元烯醇化酶(NSE)mRNA表达的影响。rn 结果:rn (1)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低剂量组、川芎嗪高剂量组胎鼠的体重依次为(5.380±0.301)g、(4.430±0.341)g、(4.750±0.310)g、(5.080±0.150)g,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n (2)四组胎鼠的脑重依次为(0.235±0.016)g,(0.176±0.013)g,(0.205±0.017)g、(0.230±0.021)g,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n (3)孕21d四组胎鼠海马GAP-4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依次为(0.9087±0.0205)、(0.6884±0.0131)、(0.6615±0.0866)、(0.8858±0.0312),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n (4)孕21d四组胎鼠海马NSE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7344±0.0926)、(0.9348±0.0723)、(0.9779±0.0635)、(0.7587±0.0714),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rn 结论:足够剂量的川芎嗪对钳夹子宫血管致FGR胎鼠脑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蛋白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及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rn 方法:收集PCOS患者和非PCOS女性的血液标本。记录PCOS患者的初潮年龄,身高体重,分离血清并测定生殖激素,分离血液中的淋巴细胞并提取总DNA,特异引物扩增,限制性酶切(PCR-RFLP),电泳分离,EB染色。rn 结果:PCOS病人的PPAR-γ2(Pro12Pro,Pro12Ala和Ala12Ala)基因型分布(分别是0.910,0.090,0)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是0.925,0.068,0.007)无显著差异。PCOS患者的PGC-1α(Gly4822Gly,Gly482Ser和Ser482Ser)基因型分布(分别是0.328,0.402,0.269)与正常人的分布(分别是0.333,0.374,0.293)无显著差异。BMI、血清总睾酮T和其他生殖激素如:FSH,LH,LH/FSH,P和E2在PPAR-γ2和PGC-1α各基因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与其他人种相比,中国人PPAR-γ2中Ala等位基因频率较低(4.4%),但PGC-1α的频率较高(48%)。rn 结论:我们认为PPARγ2 Pro12Ala和PGC-1α Gly482Ser这两种单核苷酸多态性与PCOS的发病无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叶酸缺乏时离乳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rn 方法:54只刚离乳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对饲组和对照组三组。实验组饲以去叶酸的RHAA配方饲料,另二组饲以添加了8mg叶酸/kg膳食的RHAA饲料,对饲组按实验组的进食量加以控制,对照组不控制进食。每周记录体重和摄食量两次。分别于饲养第2和第6周末测定血清叶酸浓度和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记录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分析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游泳总距离的百分比,对血清叶酸浓度、逃避潜伏期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做相关性分析。rn 结果:实验第2周除实验组血清叶酸浓度降低外(p<0.01),其余各指标在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从第3周、对饲组从第4周开始摄食量减少,生长速度减慢(p<0.05)。第6周实验组的平均体重、血清叶酸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对饲组(p<0.01),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对饲组上述指标的改变不明显(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血清叶酸浓度与逃避潜伏期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百分比非常显著相关(r=-0.546,p<0.01;r=0.86,p<0.01)。rn 结论:叶酸缺乏可损害离乳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种损害在叶酸缺乏6周时已相当明显。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对孕妇外周血浆中游离DNA进行片段差异性分级分离达到富集胎儿DNA的方法。rn 方法:抽取孕中期孕妇外周静脉血5mL,离心后提取血浆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回收<400bp、400-1000bp和1000-3000bp三部分凝胶中的DNA,扩增16个短串联重复序列(STR)遗传标志位点,ABI310基因分析仪检测,同时扩增和检测母亲白细胞基因组DNA和胎儿羊水细胞基因组DNA作对照。rn 结果:共完成了3例孕妇外周血标本共48个位点的检测。其中有意义点为31个。血浆总DNA、<400bp DNA、400-1000bp DNA和1000-3000bp DNA各组分成功位点数占有意义位点数的百分比分别为6.45%、29.03%、38.71%和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432,P=0.004),而<400bp DNA和400-1000bp DNA组分之间在成功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48,P=0.421)。rn 结论:回收<1000bp的孕妇血浆DNA片段应用于无创性胎儿产前诊断当为良策,这部分胎儿DNA含量相对较多,检测阳性率较高。
  • 摘要:目的:研究本地区遗传咨询者群体中染色体异常的发病率,为优生干预提供科学根据。rn 方法:常规取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标本,镜下核型分析。rn 结果:3877例中发现异常核型178例,异常率4.59%。检出常染色体异常74例,占异常核型的41.57%,其中常染色体数目异常39例,占异常核型的21.91%,常染色体结构异常35例,占异常核型的19.66%;检出性染色体异常104例,占异常核型的58.43%,其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5例,占异常核型的8.43%,性染色体异常中大Y87例,小Y2例。rn 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智力低下、不良孕产史、不孕不育、性发育异常、无精、闭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对遗传咨询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 摘要:本文以《2000年中国儿童维生素A缺乏调查报告》为依据,提出扩大维生素A干预工程的建议性报告,以求根本解决一直困扰中国农村儿童(尤其中西部),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维生素A缺乏症”问题。本报告按照陈春明(原)院长提出的原则:“从国情出发,先易后难;从急需入手,不失时机”,对这项工程的紧迫性、可行性所作的论证是无可挑剔的,对策措施是切实可行的。这在其后由“卫生部”和“联合国儿基会”(中国)共同发布的《中国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危害评估报告》与中国营养协会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中得到验症(除出生人口数有所下降外,有关数据至今未失时效)。甚至问题更形突出.以至联合国儿基会执行主席贝拉米要说:“危害评估报告”建议中国快速行动。她呼吁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采取重点措施。“维生素A干预”这项工程(“中西部农村”、“婴幼儿”)当是其中最紧要的一项。问题之一拖再拖,至今跳不出“试点”圈子,能不让温总理再说“痛心”吗?(今春人大记者会上)这篇报告的起草,是在两位会长的直接关照下,由许加良执笔初稿(以拟参会《中国儿童营养高层论》论文“扩大维生素A干预势在必行”为基调),经中国营养协会陈院长等修改审定,由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于小冬主任定名(题目),最后由七位专家学者签署上呈(另五位是:陈君石(原)所长、贾健斌副秘书长、蒋建平教授、维生素A项目组负责人李梅及本会吴光驰教授,其时杨梦庚教授离京未签名)因种种周折延搁至今。本文过去从未考虑发表。然而,背负专家重托,数年延误,多少花朵被摧折,能不痛心自责?在优生科学大会开幕之际,我们借这个神圣讲坛,祈望两千多万农村婴幼儿的呼唤,再不会湮没在腊月的寒风中。不至为那一元钱的短缺,致使每日百花调零。(此项工程每天至少可挽救100名婴幼儿,每人只需一元六粒的VA浓丸)。rn 中国政府原定2000年“基本消除”的目标已拖6年,现距中国政府再次承诺的“最迟在2010年消除维生素A缺乏症”(2002年“联大特别会议”决议)的目标只剩4年。愿我们的大会于此不仅是作为学术研讨,更为中国优生科学事业,为中西部农村两千多万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助一臂之力。
  • 摘要:目的:针对平顶山市地区地处工矿企业集中、环境及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特性,就本地区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通过优生优育学及流病学分析,从而找到更好到干预措施。方法:随机抽查市区和郊县医院自2000年至2004年记录在案的新生儿出生缺陷839例(包括死胎、死产、先天畸形),进行比对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五年内共有围产儿76965例,平顶山地区平均畸形率为10.9‰,P<0.001。结论:采取综合干预可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出生死亡发生率的目的。同时也说明婚前健康体检,孕前优生监测,孕早期优生监测,以及围产保健卡的建立与产检的重要意义;更说明了孕前和孕早期出生缺陷干预的重要性。
  •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联合免疫的方法阻断母婴传播。方法:选取孕妇血清HBV(+)自孕28周、32周、36周,分别注射乙肝免疫球旦白(HBIG)200IU,新生儿出生6个小时注射(HBIG)100IU及重组(CHO细胞)乙型肝炎疫苗10ug(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内)生后2周新生儿再加强(HBIG)100IU。按生后1、6个月再次加强乙型肝炎疫苗10ug。结果:患乙肝病毒HBV(+)母亲的新生儿出生第7个月检查,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结论:孕妇HBV(+),孕期肌内注射HBIG及新生儿联合注射HBIG及乙肝疫苗,有效预防HBV的母婴垂直传播(M—FT)。
  • 摘要:目的:应用金属硫蛋白(M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小鼠模型,探讨金属硫蛋白对铅致胚胎脂质过氧化毒性的保护作用。rn 方法:采用整体动物实验,于金属硫蛋白基因敲除小鼠[MT(-/-)]和野生型的小鼠[MT(+/+)]孕第0d至妊娠结束进行醋酸铅灌胃染毒,仔鼠出生后第1天处死,取脑及肝组织制成匀浆,测定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测定脑及肝组织中MT的含量。rn 结果:宫内铅暴露使MT(+/+)及MT(-/-)新生仔鼠脑及肝组织MDA升高,SOD活力降低,与染铅剂量间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相同醋酸铅染毒剂量间比较结果显示,对照组、低及中剂量染铅组MT(-/-)仔鼠脑及肝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MT(+/+)仔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随染铅剂量的增加,MT(+/+)仔鼠脑及肝组织GSH含量单向性升高;而MT(-/-)仔鼠脑及肝组织GSH含量的变化为非单向性,表现为低、中剂量升高,高剂量时下降的趋势。低剂量铅染毒即可使MT(+/+)仔鼠肝组织MT含量显著升高P<0.01)。rn 结论:MT在体内铅的转运、代谢乃至解毒方面具有一定作用,MT缺乏可使铅引起的脑及肝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进一步加重铅的发育毒性。
  • 摘要:主要研究Y染色体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检测男患者215例,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者51例,占不育症患者的23.72%。提出可分为6种类型。认为Y微缺失不仅是长度变异,可能由于基因结构畸变导致的。讨论了Y染色体长臂AZF区域和短臂SRY基因的基因结构畸变或突变与男性不育症的相关性及遗传效应。
  • 摘要:目的:利用三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弱精子症患者精子X,Y,18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率。rn 方法:采用X、Y、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与精子核进行三色荧光原位杂交,计数非整倍体及非整倍体率。rn 结果:检测弱精子症患者6位(试验组),计数17818个精子,平均杂交率为99.99%。其中含有1个绿色和1个蓝色杂交信号的X18平均精子数42.94%±8.78%,1个红色和1个蓝色杂交信号的Y18平均精子数42.29%±8.86%;二倍体精子率0.370%±0.293%。对照组3例,计数12487个精子,杂交率为99.98%。X18平均精子数40.64%±8.41%,Y18平均精子数39.58%±8.71%;二倍体精子率0.017%±0.017%。缺体种类:XX18、YY18、XY18、X1818、Y1818,试验组的缺体率分别为0.133±0.095%、0.135±0.231%、0.439±0.415%、0.507±0.943%、0.432±0.705%。对照组的缺体率为0.011±0.020%、0.006±0.010%、0.051±0.074%、0.023±0.040%、0.034±0.034%。试验组的非整倍体率3.137%,对照组为0.248%。试验组非整倍体率与对照组非整倍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rn 结论:弱精子症患者的精子比正常精子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率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研究,为不育症患者的治疗和遗传咨询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对2004年南京市围产儿死亡状况进行分析,研究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妇幼卫生业务与管理水平。
  •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原有的计生协会发生了变化,协会工作是否滑坡,计生工作是否出现反弹?仍然是新农村计生协工作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本文简要地论述了适应新农村生育文明建设,探索管理新模式以及坚持理清思路,建立工作新机制。
  • 摘要:目的:掌握南京市实施“自愿”婚检以来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薄弱环节,探讨现阶段婚前保健服务的新对策。方法:分析2004~2005年南京市《婚前医学检查情况年报表》并进行基层调查。结果:①2005年婚检率较2004年有明显上升,涨幅为19.91%。②城区婚检率明显高于农村,并且城区婚检率逐渐上升,农村婚检率逐渐下降。③指定传染病、肝炎、性病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①开展广泛、持久的婚前保健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公民主动、自觉选择婚检的意识.②重点加强农村青年的婚前保健服务。提供优质、温馨的婚前保健服务,开展优生遗传咨询。
  •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参加北京市儿保所的早期儿童发展综合评价课题临床测查过程中,发现参加早教的婴幼儿心理行为发育明显优秀的情况。
  • 摘要:目的:探索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的发生情况,为男性不育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收集36例男性不育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排除激素水平、器质性病变、病毒感染等因素,并经常规染色体分析排除染色体数目的改变)的外周血样品,提取基因组DNA,定量后用PCR方法对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的AZFa(SY84)、AZFb(SY127)和AZFc(SY254)进行扩增。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中进行电泳,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分析。rn 结果:在36例患者中20例患者AZFa、AZFb和AZEc均未发生缺失;另外16例患者发生AZF基因的微缺失,均为AZFa、AZFb和AZFc不同组合的缺失。其中涉及AZFa或AZFb缺失的各8例,涉及AZFc缺失的有14例。rn 结论:AZF基因的微缺失与某些男性不育密切相关,尤其是无器质性病变和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病例。AZFc缺失可能是男性不育中无精、严重少精的主要病因之一。
  •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常因病变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本文论述了T细胞、NK细胞以及PF巨噬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
  •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相对定量PCR技术并应用之于唐氏综合征分子诊断。rn 方法:选择21号染色体上特异区域基因片段(DSCR3)为目的基因,以12号染色体上的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APDH)为参照基因,设计合成两对引物以及分别以不同荧光标记的TaqMan探针,在同一个反应管中进行扩增。以相对定量指标△CT值区分唐氏综合征患者与正常人。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把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转化成永生细胞系作为标准品。rn 结果:通过优化反应条件,使得目的基因和参照基因的扩增效率基本一致,接近100%,模板浓度在30ng/μl时,变异系数最小(<10%),以该浓度的DNA作为模板进行批内和批间实验的△CT值重复性好。运用建立的方法检测20例唐氏综合征患者的血标本和3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两组之间无交叉重叠,有明显差异(P<0.001)。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建系成功。rn 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比较△CT值的相对定量法快速诊断唐氏综合征是可行的。
  •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和适用的测定巨细胞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亲和指数的方法,作为有效的诊断工具,用于区分孕妇CMV近期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继发、再感染及持续感染)。rn 方法:用标准的间接ELISA技术测定CMV-IgG AI,以35mM浓度的二乙胺(温和蛋白变性剂)作为洗脱液。rn 结果:本研究比较了四种温和蛋白变性剂对检测方法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比较,确定了检测方法的最佳工艺流程;对127份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其中84例为既往感染标本、17例继发感染标本、15例可疑原发感染和11例原发感染标本,以CMV-IgG AI<40%作为诊断CMV原发感染的临界值,区分原发与非原发感染的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98.8%,方法的可用度为73.5%。rn 结论:用35mN浓度的二乙胺洗脱一次10分钟的方法适用于CMV-IgG AI的测定,到目前为止联合CMV-IgM和CMV-IgG AI测定是区分原发与非原发CMV感染的最佳血清学方法之一。
  • 摘要: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出生缺陷监测,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分析我院17853例围产儿。发现出生缺陷32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18.03‰。先天性心脏病9r7例,占出生缺陷的30.13%;唇腭裂22例,占6.83%;先天性脑积水及神经管畸形各10例,各占出生缺陷的3.10%。322例出生缺陷中54例为出生前诊断,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脑积水、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较高,与孕早期病毒感染、不良环境接触等因素有关;与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有关。唇腭裂及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下降可能与与孕前及孕早期补充叶酸有关;与孕中期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有一定关系。出生前超声诊断对神经管畸形、先天性脑积水、肾发育异常的诊断率较高。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腭裂的诊断还有待于提高。建议孕妇在22-24周常规B超检查,及早发现胎儿缺陷;孕中期常规血清学筛查先天愚型及神经管畸形,尤其是35岁以上的孕妇应进行产前诊断,防止先天愚型儿的出生;对于有不良孕产史或有宫内感染可能的孕妇进行相应的检查或筛查,以便及早发现胎儿畸形终止妊娠,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中国人群中B19病毒感染状况、B19病毒感染的检测技术及相关疾病以及B19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机制。
  • 摘要:目的:利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快速检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rn 方法:采用3M NaOH的溶液同时对精子核去浓缩和变性,利用引物原位标记技术(primed insitulabeling,PRINS)对正常男性的42份精液标本的21号染色体和X染色体进行分析。rn 结果:X染色体的二体的率的平均值为0.09±0.013%,21号染色体二体频率的平均值为0.37±0.09%。rn 结论:引物原位标记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精子染色体非整倍性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摘要:目的:探讨FcεRI-β基因多态性与肾虚型哮喘病易感性的关系,为今后的连锁分析等打下基础。rn 方法:用中医诊断指标对肾虚型哮喘患儿进行初诊,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56例哮喘急儿及其家系以及100例正常儿童的FcεRI-β基因中RELP位点-RsaI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析观察该等位基因与哮喘的关系,然后用Hardy-Weinberg定律进行遗传平衡状态分析,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rn 结果:两组儿童FcεRI-β基因型(RR型、RW型、WW型)频率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R频率为0.80,等位基因W频率为0.20,杂合率为32.1%;R、W的传递规律与理论上预计的符合。rn 结论:肾虚型哮喘病FcεRI-β基因也存在多态性,但与正常人群FcεRI-β基因的多态性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R、W在世代中的传递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 摘要: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对高龄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rn 方法:回顾性分析96个高龄妇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其中行激光辅助孵化后移植52周期(激光组),常规胚胎移植44周期(常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rn 结果:激光组临床妊娠15例,妊娠率28.85%,胚胎种植率18.10%。常规组临床妊娠9例,妊娠率20.45%,胚胎种植率8.93%。两组患者平均年龄、FSH基础值、接受IVF治疗的第次、平均获卵数、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评分、透明带平均厚度、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组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早期流产各2例,无显著差异(P>0.05)。当基础FSH<10(IU/L)或透明带厚度<18μm时,两组的胚胎种植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当基础FSH≥10(IU/L)或透明带厚度≥18μm时,两组的胚胎种植率有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对于高龄妇女,尤其对于合并基础FSH≥10(IU/L)或移植胚胎透明带厚度≥18μm的患者在胚胎移植前行激光辅助孵化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
  • 摘要:北京阳光儿童早期教育实验中心,自1993年创建以来,林佳楣主任指出“合理营养是婴幼儿发育的基础,科学育儿是婴幼儿童全面发展的准则。”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儿童营养方面,中心坚持制定带量食谱和定期的膳食调查。rn 多次膳食调查结果显示:中心儿童平均热量供给量迭推荐供给量77.0%~84.0%、蛋白质72.8%~98.0%、脂肪85.8%~98.0%.为满足儿童骨骼迅速生长对钙的需求,除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牛奶、豆制品等供给外,每天给每位儿童添加元素钙200mg,从而使钙的供给量达推荐供给量70.0%~91.0%.从中心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来看,仅以2000年为例,按卫生部要求采用国际通用NCHS标准,中心149名儿童均已达到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的中位数水平,各班还有3.1%~11.1%儿童达到中上等水平,血红蛋白(Hb)为11.5g/dL~14.2g/dL之间,属正常范围。表明中心儿童体格发育均已达标,多数儿童身高与体重发育是均称的,营养状况良好。
  • 摘要:开展优生工作,减少和避免人口出生缺陷发生,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内在要求,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计生系统应把优生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并利用现有资源,充分发挥计生系统优势,做好优生工作。一是以宣传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优生主体的认识水平;二是以技术服务机构为支撑点,打造优生工作平台;三是以队伍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优生工作的能力;四是以项目为切入点,扎实有序开展优生工作。同时为提高优生工作效果,应建立完善工作体系及长效机制,保证优生工作的持续性、稳定性;要健全有效协调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现有资源作用,保证优生工作有序性;要建立优生信息统计、反馈及群众表达机制,以提高工作针对性;要建立评估论证机制,.以提高工作质量及群众满意度。在实践中正确处理计生部门与卫生部门的关系,正确处理政策指导与群众自愿关系,正确处理政策主导与市场关系,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关系。
  • 摘要:目的:观察苯丙酮尿症患儿家长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的预后效果。rn 方法:对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确诊的57例苯丙酮尿症患儿,通过对其家长进行患儿血标本采集,饮食控制、食谱配制等家庭护理知识进行教育并督导,防止患儿智能低下,提高预后效果。rn 结果:通过有效的家庭护理,57例患儿预后良好,智能与同龄儿童相比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开设PKU患儿家长培训课堂,定期开设相关课程,促进家长间关于患儿家庭护理的经验交流等家庭护理教育手段,是提高患儿家庭护理质量,保证苯丙酮尿症患儿身心健康良好发展的重要措施。
  • 摘要:体能锻炼是婴幼儿智能发展的关键,本文论述了中国早教的现状、早教的误区、体能锻炼对于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家长对体能训练的重视。
  •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间,对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分组,以手术及正常分娩给予处理.处理前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处理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产褥病率,随诊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手术组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正常分娩组,新生儿窒息及产褥病率无明显差异,随诊情况手术组优于正常分娩组。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可行的,根据子宫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产妇的一般情况而选择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一定的优点及良好的预后,值得推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