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

苯醚甲环唑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956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6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83455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植物保护、农药科学与管理、广西植保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化学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九届中国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学术研讨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质谱学会第32届年会等;苯醚甲环唑的相关文献由205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刚、周保东、吴家全等。

苯醚甲环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6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83455 占比:99.78%

总计:284082篇

苯醚甲环唑—发文趋势图

苯醚甲环唑

-研究学者

  • 刘刚
  • 周保东
  • 吴家全
  • 曹巧利
  • 胡剑锋
  • 李凤明
  • 张少武
  • 徐万涛
  • 杨光
  • 龚道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国福; 郭连军; 薛雯; 王红艳; 金岩
    • 摘要: 为明确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姜叶枯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喷雾法分别测定了2种药剂对姜叶枯病菌的室内活性、田间防效以及对姜的安全性。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甲基硫菌灵对姜叶枯病菌均具有较高活性,EC_(50)值(7d)分别为1.15、1.20 mg/L,且较高于对照药剂戊唑醇(EC_(50)值(7d)4.52 mg/L)的活性。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姜苗安全,安全系数分别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试验剂量下防效均在80%左右。研究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对姜叶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推荐作为田间防治姜叶枯病的药剂。
    • 摘要: 为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制造水平,2021年12月7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了2021年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认定工作。经企业自愿申报、各市推荐、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现场核查、信用查询等程序,拟对全省332个车间进行授牌,其中,拟获授牌的农药生产企业(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有: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农药制剂智能制造车间)、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苯醚甲环唑智能制造车间)、祥霖美丰生物科技(淮安)有限公司(液体除草剂智能制造车间)等。
    • 摘要: 2021年12月20日,利民股份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子公司利民化学的苯醚甲环唑业已建成投产,2022年可以全部释放产能。新沂基地的三乙膦酸铝项目预计2022年2月底试生产,内蒙古基地的多杀霉素、截短侧耳素、泰乐菌素项目预计2022年3月底首批建成试生产,石家庄基地5000吨草铵膦项目预计2022年8月底建成试生产。
    • 王思威; 王潇楠; 常虹; 孙海滨; 刘艳萍
    • 摘要: 建立一种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技术同时检测荔枝龙眼基质中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及代谢物J9Z38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荔枝龙眼基质样品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利用50 mg十八烷基键合硅胶(C_(18))、50 mg N-丙基乙二胺(PSA)和10 mg纳米氧化锆(Nano-ZrO_(2))3种吸附剂联合净化,用75 mm 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SB-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并以0.1%(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MRM)扫描,以基质匹配标准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4种目标化合物在1~100μg/kg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896~0.9999,定量限(LOQ)为0.10~10μg/kg。荔枝龙眼中4种目标分析物的加标回收率为82.48%~99.17%,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1%~7.77%、6.10%~13.27%。本方法具有易于操作、简便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势,可应用于荔枝龙眼实际样品中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及代谢物J9Z38残留的同时检测分析。
    • 夏姗姗; 吴丽文; 韦沙迪; 王爱臣
    • 摘要: 本文对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同时采用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两种方法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优缺点的比较。气相色谱法选用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作为内标物,程序升温,毛细管柱SH-Rtx-5和FID检测器,变异系数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分别为0.37%和0.25%,回收率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分别为101.05%和100.46%。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 Extend-C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为65+35),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变异系数分别为0.32%和0.29%,回收率分别为100.9%和101.2%。
    • 摘要: 3月29日,扬农化工发布2021年报,面对疫情持续蔓延、原辅材料大幅涨价、能耗双控限电限产等多种风险挑战,公司实现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中有升。202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18.4亿元,同比增长20.45%;实现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扣非净利11.37亿元,同比增长4.32%。报告同时披露,扬农化工优嘉四期第一阶段建成并于2022年初调试生产。第一阶段产品涉及苯醚甲环唑、硝磺草酮、联苯菊酯、氟啶胺4个品种。
    • 摘要: 2022年1月下旬,江苏优嘉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四期项目(中化现代植保产业园二期)试生产环境信息在网站上公开。优嘉植保四期项目年产3800吨联苯菊酯、1000吨氟啶胺、6000吨硝磺草酮、3000吨苯醚甲环唑、2000吨丙环唑和3000吨氯代苯乙酮及其副产品,已于2021年11月完成安装,12月完成设备、管道的吹扫、试压试漏、检验和验收。
    • 傅国正
    • 摘要: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粒种子关乎农民的收成,所以抓好种子前期和全过程的病虫害防控尤为重要。本文就建平县高粱、谷子、玉米主要粮食作物的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加以简要介绍。1高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1.1黑穗病防控高粱黑穗病防控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包衣拌种。种子在播种前用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或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种衣剂进行包衣处理。二是选用抗病品种。三是轮作倒茬。
    • 崔一平; 李一方; 彭埃天; 宋晓兵; 凌金锋; 黄峰; 陈霞
    • 摘要: 【目的】明确引起广东省怀集县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菌及田间最佳防治药剂,为青心菊炭疽病的防治作出指导意见。【方法】对采集的菊花炭疽病病样(花朵和叶片)进行常规的组织分离培养;对分离所得真菌菌株Cg1-1、Cg1-2和Cg1-3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孢子大小和菌丝形态,同时选取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大亚基(LSU)、几丁质合成酶(CHS1)和肌动蛋白(ACT)基因对菌株Cg1-1、Cg1-2和Cg1-3进行多基因分子鉴定;利用Mega7.0.18以最大自然法建立菊花炭疽病菌Cg1-1、Cg1-2和Cg1-3的进化系统发育树。在田间选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30%噻呋·嘧菌酯(良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翠箭)及40%噻呋·肟菌酯(润秀)对菊花炭疽病进行药剂防治。【结果】通过对病原菌形态等生物学特性分析和多基因分子生物学鉴定,引起广东怀集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和1500倍液咪鲜胺对田间青心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同时注意在雨后和菊花生长旺季进行有效的施药。【结论】引起广东怀集青心菊炭疽病的病原为C.gloeosporioides,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和1500倍液咪鲜胺可作为田间防治推荐药剂。
    • 刘艳云
    • 摘要: 目的:评定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蕉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2012),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B 23200.113—2018)建立QuEChER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香蕉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对不确定度来源进行分析和评定。结果:通过对不确定度各分量进行量化和合成,结果显示香蕉样品中苯醚甲环唑残留量为0.0554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0834 mg/kg(k=2)。结论:本实验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苯醚甲环唑各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相对最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