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0-05-20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患者男性,51岁。因骑摩托车摔伤后腹痛6小时于2009年12月5日入院。患者入院6小时前骑摩托车摔伤,具体受伤状况叙述不清,伤后无意识障碍,自觉持续腹痛,呕吐 咖啡样物,有排便意,于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疑为“肝破裂”入我院急诊。既往身体健康。入院体检:T36.5℃,P145次/分,R32次/分,BP70/50mmHg,表情淡漠,双肺呼吸音弱,无明显干、湿啰音,心率145次/分,律齐,全腹压痛,脐周轻度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未闻及。行超声检查见肝左叶条状无回声,腹腔大量积液,胸腔、心包未见积液;腹腔穿刺抽出少量不凝血,考虑存在腹腔实质和/或空腔脏器损伤,急诊剖腹探查。
  • 摘要:本研究通过复制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和内毒素脑室注射脑损伤大鼠模型探讨内毒素所致脑损伤过程中大鼠脑红蛋白(neuroglobin ,Ngb)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以期为内毒素性脑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和临床干预性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实验Ⅰ:脑红蛋白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1:选用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个组(n=10):1 个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入0.5mL生理盐水;6个内毒素干预组,采用经大鼠尾静脉注射0.5 mL革兰氏阴性菌胞壁脂多糖(0.016 g/kg 体质量)。
  • 摘要:腹腔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是急性胰腺炎(SAP)及多种危重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现已逐步认识到,IAH是疾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项研究显示IAH可影响肺顺应性,减少心排量,增加外周循环阻力,降低肾脏及脑的血流灌注,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近年来临床上对IAH的重视程度大为增加,并多次召开有关国际会议。 在2006年的第二届世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大会上对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症(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CS)做了明确定义IAH是指腹腔压力(IAP)达到或超过12mmHg; ACS是指腹腔压力持续超过20 mmHg,并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根据腹腔压力值,可将 IAH 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IAH 轻度IAH 指10-20 mmHg,此时临床表现不明显;中度IAH是指21-35mmHg,可明显影响病人心、肺、肾及消化道功能;重度IAH 是指IAH 持续超过 35 mmHg,多并发ACS,常需要迅速减压措施。腹腔压力的高低取决于腹腔内容物的量和腹壁顺应性。由于大量胰周渗出,消化道麻痹和扩张,以及早期大量输液等原因,SAP病人常并发IAH 和ACS。既往对IAH 的研究主要涉及肺 脏、心脏、肾脏及脑等,从未有研究涉及肝脏胆汁引流的问题。胆道正常的压力梯度是胆汁 排出的必要条件,胆道不同部位的的压力分别为肝内静水压(肝内胆汁分泌压)为(27~30)cm/H2O,肝外胆管内压为(10~14) cm/H2O,Oddi 括约肌压力为(11~15) cm/H2O,十 二指肠内压接近腹压。当发生IAH 时,腹腔压力急剧升高,使十二指肠内压力相应上升,可明显高于胆道内压力,甚至高于肝胆汁分泌压,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和流出障碍,加重病情。本文搜集了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两年间收入我科的急性胰腺炎病人资料,回顾性分析IAP和胆道引流对病情和预后的影响,为IAP的认识和治疗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 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肺外致病因素,使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进行 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其特点是通常的氧疗方法不能改善。机械通气是ARDS最重要的支持和治疗手段,最常用肺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策略。肺复张是采用高水平的PEEP,即呼气末气道内正压,但PEEP的实施需要保证气道密闭、通畅,而人工气道管理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我科自05年9月~08年12月,对17例实施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加强气道管理,取到满意疗效。
  • 摘要:本文通过对4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成品全合一静脉营养液的观察,探讨了其合理应用在伤后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本院ICU的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经临床和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随机分为实验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入院后48小时内给予输注成品全合一静脉营养液。1920ml/d,经静脉输液泵80~160ml/h速度缓慢输注,连续14天,并在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后,逐渐经鼻胃管管饲肠内营养。14天后完全改为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单瓶序贯输注等量含氮量和热卡的静脉营养药物。
  • 摘要: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9岁,安徽农民,因“停经304+周,发热、咳嗽、咳痰1周,加重1天”入院。入院前1周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外院治疗3天效果不佳,出现胸闷、气短,体温升高至39.8℃,2009年12月6日转至我院ICU,患者家属一周前有“感冒”史。入ICU时体检体温(T)39.8℃,心率(HR)130次/min,呼吸频率35次/min,血压(BP) 167/100mmHg(1mmHg=0.133kpa),脉搏氧饱和度(SpO2)测不出,意识模糊,端坐呼吸,肢端湿冷,双肺呼吸音粗,下肺闻及细湿罗音,腹部膨隆,宫底脐上3指,胎心160 次/min,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7.8×109/L,中性粒细胞0.93,脑利钠肽 (BNP) 24.3pg/ml,动脉血气分析pH7.438,氧分压(PO2)54.3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 23.8 mmHg,剩余碱(BE)-5.8mmol/L,氧合指数(P/F)90,尿常规蛋白(++++),X 线 胸片“右中肺和左中下肺团块状高密度影”,咽拭子甲型H1N1 流感核酸测定阳性。入院诊断重症甲型H1N1流感、ARDS、孕304+周、重症子痫前期,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 评分)33分。
  • 摘要:颈髓损伤(CSCI)后,常引起除神经功能障碍以外的多种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低血压、呼吸衰竭等。此类并发症常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并发症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其预后。我院ICU收治的一例CSCI 出现顽固、并难以矫正的脑耗盐综合征,应用山莨菪碱联合垂体后叶素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因跌伤致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十一天于2009年12月11日入院。入院诊断: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并不全四肢瘫痪(指数4)、发育性颈椎管狭窄、C3/4C4/5 C5/6间盘突出。12月11日至18日尿量增多,日均尿量>4200ml,最高7820ml/d。
  • 摘要:重症脓毒症(severe sepsis)是ICU(Intensive care unit)危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年发病率0.3%,病死率达28%-50%。最近研究证明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浆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 IL-18水平显著升高。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和IL-18 与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并且诊断脓毒症当天所测血管生成素-2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与APACHEⅡ评分相比能够更好的预测患者预后。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分别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尤其以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著。重症脓毒症患者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氧合加重从而影响肺功能。
  • 摘要:目前脓毒症的病死率高达30%-50%,一旦并发休克和多器官衰竭,其病死率可达80%-90%。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脓毒症是危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危重症救治成功率的最大障碍。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对于脓毒症时机体的炎症反应机制还没有充分阐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理论的形成与出现为脓毒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提供了契机,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枢纽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PA轴和NPY系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NPY系统可以调节HPA轴的活性。
  • 摘要:经鼻气管插管较经口插管具有创伤小,易固定、屈折少、痛苦小、口咽分泌物少等优点,可避免或减少气管切开操作。采用光棒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目前国内外报道尚少。为了克服现有的经鼻插管辅助方法在安全、方便、成本等方面的不足,我们自制了一种以超亮LED为前端发光头的导引光棒用于经鼻气管插管。制作方法:选择长40cm直径3mm柔韧度适中并可塑曲度的医用透明空心塑料导管(本例中使用驼人牌7F 双腔深静脉留置导 管中导丝放置管改制,其弯度、柔韧度极为合适),以直径3mm超高亮度红光LED发光原件 作为头端用医用无毒胶牢固粘在导管前端;LED两极使用两根粗细合适的铜质漆包线作为连接导线由导管内通过,用胶封闭导管末端,以利绝缘和消毒。后端接相配的直流电源。
  • 摘要:本文探讨了依达拉奉及异丙酚两种药物联合预处理对乳鼠离体脑皮质细胞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比较了不同时间窗脑保护效应。原代培养乳鼠脑皮质神经细胞:取出生24h以内的新生SD乳鼠的脑皮质细胞,体外培养至48小时用含2.5ug/ml阿糖胞苷培养基换液一次,抑制神经胶质细胞及纤维细胞生长,以后每2天半量换液体外培养至第7天,随机分为六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药物损伤组)、C组(24小时联合预处理对照组)、D组(24小时联合预处理组)、E组(2小时预处理组)、F组(即刻预处理组)。
  • 摘要: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诱发心源性晕厥或猝死的常见原因。心悸、晕厥前兆和晕厥是室 性心律失常最重要的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休克或心脏骤停。若晕厥患者有心律失常或传导障碍,应警惕心脏性猝死发生,宜积极评估。此外,易发室颤的早搏如急性心肌梗 死后出现多源或多形性室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短阵室性心动过速、R onT或Ron型室性早搏等都可能是发生室颤的预兆。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无规律性和不可预见性,院外患者的诊断受到极大的限制,并可导致误诊和漏诊,不可避免地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时间,并极大影响预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只能在院内记录短暂的心电图,而Holter也只能反映24小时的心电变化,且必须将专用的设备拿回医院,对存储的心电信息进行回放、分析,对突发病症不能进行实时性分析,无法做到即时诊断。因此对院外突发心血管事件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关键。
  • 摘要:绝大多数ICU内的高危患者死于继发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SIRS过程中炎症介质大量、失控性释放,并相互刺激、诱 导、调节,形成复杂的级联反应网络,从而引起病理损害。C 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在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和肿瘤浸润期,其血浆浓度急剧升高,可达到正常水平的数百倍乃至数千倍,被作为临床炎症或其他病情的重要监测指标。乌司他丁 (ulinstatin,UTI)又称属广谱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多种蛋白、糖、脂类水解酶的活性,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氧自由基、内源性休克因子及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本研究旨在研究乌司他丁对外科术后危重病人CRP的改变与临床转归的影响。
  •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宫内缺氧模型,观察了宫内缺氧对胎鼠发育(重点胎肺发育)的影响。检测空气对照组及缺氧组(缺氧2 天、6天和10天组) NMDA受体在胎肺组织表达情况,并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胎鼠发育(重点胎肺发育)的作用。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实验分组通过降低母鼠吸入氧浓度至10.5±1.0% ,每天持续缺氧8小时,建立宫内缺氧的模型。 实验分组为:空气对照组,空气2天+MK-801、6天+MK-801和10天+MK-801组,缺氧2天、6天和10天组,缺氧2天+MK-801、6天+MK-801和10天+MK-801组。于孕21天剖宫后对胎鼠进行相关检查。
  • 摘要:临床上很多因素可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恢复脑组织灌注是抢救受损脑细胞的必要措施,但可加重脑细胞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目前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途径及方法主要有预处理和后处理等。一预处理预处理是指缺血再灌注之前,人为地利用各种手段调动机体内源性抗损伤机制,以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之目的。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在动物多种器官上得到证实,但临床实际应用性较差。因该处理本身为损伤性措施,且时限难以掌握,处理不当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药物预处理是通过模拟脑缺血预处理的方法,研究用药物激发或模拟机体内源性保护物质呈现的脑保护作用。它是正在研究的脑保护新途径,具有相对安全、方便、易于控制剂量、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摘要:本文观察电刺激坐骨神经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脊髓背角浅层诱发场电位长时程增强 (LTP)现象及脊髓FOS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了痛觉传入信息在未成熟大鼠脊髓的表现特征。选24例SD大鼠,为新生早期组(日龄6~14 天,雌雄不拘,体重12.5~35g,n=7),新生晚期组(日龄17~25天,雌雄不拘,体重41~52g,n=6),幼年期组(日龄30~50天,雄性,体重87~125g,n=10),成年期组(日龄60~90天,雄性,体重180~200g,n=7)。 分离左侧坐骨神经,经测试后给予1~2V(新生早期组),3~4V(新生晚期组),8~10V(幼年期组),15V(成年期组),延时0.5ms 的单个方波刺激,记录同侧胸13~腰1脊髓背角浅层的诱发场电位,而后给予高频强直电刺激,延时0.5ms ,100Hz,串长1s,串间隔 10s的4串电刺激,其中电压按年龄组分别设为新生早期组4V ,新生晚期组6~8V,幼年期组15~20V,成年期组30V,而后,再根据不同年龄组,予以相应单个方波刺激(方法同强直电刺激前),记录场电位的变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