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重庆
  • 出版时间: 2011-07-10

主办单位:农业部;商务部;中国农科院

会议文集:2011中国农村经济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届论坛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专家们围绕论坛主题就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粮食生产、食物安全、农民增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总结和交流了做法和经验,研究和分析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了进一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论坛取得较好效果,反响热烈。与会专家提出如下建议:rn 把建设10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作为国家级大型项目。耕地是农业的载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基础。建议国家下决心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10亿亩高标准农田。有了10亿亩高标准农田,加上复种指数,播种面积就可以保证不低于16亿亩,如果按亩产500千克计算,总产可达8亿吨,潜力大大超过国家2020年对粮食增产的规划要求。这可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很大的余地和空间。rn 明确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40%。在明确各级政府、尤其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责任的同时,拓展支农投入的资金来源,建议现阶段要明确新增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40%,主要用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改造中低产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中国粮食持续稳产增产。rn 继续加快“减少农民”的步伐。当前,中国城镇化重点要解决扩大内需、农民工市民化以及城镇体制僵化等问题。建议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赋予农民工及其家属在教育、医疗、安全、住房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均等待遇;协调发展中心大城市与其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一体化的“城市群共同体”,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放开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落户政策的同时,适时放宽大城市户籍准入条件;允许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建设资金筹集机制。rn 适当下移财政转移支付“重心”。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关系需要调整,应重点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建议合理调整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显著增强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继续推进中央和省级行政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建立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建立规范的横向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使政府资金的投放更为规范、透明、科学。rn 把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明确为公益性机构。中国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履行了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汛情旱情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组织群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公益性职能,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在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其正常运转。这是落实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2011年中央1号文件的具体要求。建议加快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理顺农村基层水利管理体制,明确为公益性机构,稳定人员队伍;加强公共财政的经费保障力度。rn 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中国农业科技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投入不足、农业人才缺乏、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当前重点有如下五个方面: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研发力度,强化政策引导,整合种业资源,做大做强种业企业,把种业建成中国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坚持口粮与饲用粮技术研发并举,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开发,突破粮食生产核心区关键技术,加快粮食产中、产后技术研发;重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力争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农业科研投入长效增长机制,将增加投入的60%用于固定经费拨款,40%用于竞争性项目,彻底改变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申请项目和应付各种检查的现状;加快构建以国家基地、区域中心和试验站为主导的三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rn 进一步提高流通业服务“三农”水平。中国流通业发展尤其是农村流通业,存在发展粗放、方式落后、效率较低等问题,建议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流通业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农村连锁经营网络覆盖面,以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信息化改造、“一网多用”为突破口,促进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落实农产品流通企业用地、税收等政策,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壮大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运输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农超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rn 加大“菜篮子”工程建设支持力度。“菜篮子”工程一头连接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一头连接农民持续增收,既是民生产业又是富民产业。建议国家重点扶持大城市郊区和蔬菜、水果等优势产区,建设“菜篮子”产品的设施化、集约化生产基地;重点扶持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建设“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质量监管等基础设施,解决“菜篮子”产品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的背景下,保障粮食安全既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应对复杂国际环境、保持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基础战略。制定中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明确以科技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根本手段,依靠科技实现粮食丰产;以耕地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可靠基础,依靠耕地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实现粮食稳产增产;以优势区域为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基地,依靠优势区域增产提升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能力。rn 因此,符合中国国情、粮食发展历史趋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是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问题,面向国际市场调剂品种余缺”。其基本含义是:以国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前提,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与人口增长速度相适应,与农业环境容纳能力相适应,保障国内粮食需求量的95%通过国内自己生产满足;全面保护耕地,提升农田质量,挖掘粮田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生产潜力;倚重粮食优势区域,扶持优势产区和种粮大户,提高优势区域粮食产能;统筹国内外粮食市场和资源,实施粮食生产走出去战略,通过国际贸易适度调剂粮食丰歉和品种,以有效满足国内粮食需求。为此,要实施三大战略。rn 粮食科技丰产战略。针对目前中国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需要倚重粮食丰产科技战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围绕发展现代粮食产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人才强农战略,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主要是:坚持走内涵式粮食发展道路,强化粮食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推广良种、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技术、高产栽培技术,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及装备条件,提升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充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切实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粮食储运、加工技术研发创新与成果应用,全面提升粮食储运、加工技术水平和效率效益。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突出主要粮食品种,主要对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等重点粮食品种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布局,提升主要品种的科技丰产能力。二是面向重点区域科技需求,着重围绕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粮食核心产区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对科技丰产能力建设进行部署。三是统筹安排科技丰产能力建设,既考虑制约中国粮食增产的品种、土肥、节水和机械装备等增产要素,也考虑粮食储运、流通、加工等重点环节。rn 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推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坚守耕地18亿亩红线,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改善;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探索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水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升粮田质量,提高粮食增产潜力。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严格保护耕地。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粮田可持续发展。三是提高耕地质量。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田质量;建设高标准粮田,提升粮田综合生产能力。四是加强系统监测。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建设,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提高耕地质量监测能力。rn 实施优势区域增产战略。坚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品种、注重调出能力、兼顾区域平衡的原则,确定优势粮食产区增产任务。重点扶持优势粮食产区,通过给予政策倾斜,调动优势产区粮农种粮积极性、地方政府抓粮积极性,提高适应优势产区的粮食科技研发水平和科研成果应用水平,切实提升优势产区的粮食增产能力。相应的战略措施:一是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商品粮调出能力。综合考虑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商品量、集中连片和水资源等因素,从13个粮食主产省(区)选出680个县(市、区、场)作为粮食生产核心区,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巩固并提升在国家商品粮源中的核心地位。二是加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建设,提高区域自给能力。从晋、浙、闽、粤、桂、渝、贵、云、陕、甘、宁11个非粮食主产省(区、市)选出120个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充分挖掘粮食单产潜力,增强区域粮食供给能力。三是适度开发粮食生产后备资源,加强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对宜农荒地优先安排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国内粮食供求状况,适时、适度进行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第四是建立过剩粮食的输出渠道。在生产扶持政策方面,一是要构建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财产补助制度以及农业巨灾风险分散转移制度等。二是要完善对粮食主产区的特殊扶持政策。探索粮食主销区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机制,建立对粮食主产区的补偿机制,平衡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利益。在粮食贸易政策方面,要制定合理的关税结构特别是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的配额外关税,完善粮油进口关税管理办法,合理利用反补贴与反倾销措施,防止国外低价农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建立合理的绿色壁垒,强化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政策等。rn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也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摘要:本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28篇,有30多位专家在论坛会议上做了专题演讲。从报告的内容看,大致可分为6个方面:rn 分析了中国农业发展进程中的四大分化与转变,指出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四个着力点和需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探索了中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体制的四个突破,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四个战略重点;总结了中国粮食七连增的经验,提出了保障食物安全的对策措施。指出了土地是城镇化的利益交汇点、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是“三化”同步发展的首要问题;交流了东中西部地区推进“三化”的经验和亮点;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路径。rn 在论坛学术交流中,专家们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建言献策,大体上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rn 建议国家把建设0.667亿公顷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作为国家级大型项目。“三农”是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农业的投入上也应体现重中之重。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是农业的载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为重要的基础。建议国家下大决心、出重拳,加大投入,力争到2020年建设好0.667亿公顷高标准农田。有了0.667亿公顷高标准农田,加上复种指数,播种面积就可以保证1.067亿公顷,如果全部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不要讲吨粮田,就是半吨粮田,粮食总产就可达8亿吨,远远超过国家2020年对粮食增产的要求。这就可以为缩减粮食播种面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活跃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来很大的余地和空间。rn 建议国家明确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60%。为把中央关于新增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农业的要求落到实处,建议在目前阶段明确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60%,用来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和改造中低产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rn 建议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一是加大农业优良品种研发力度,强化政策引导,整合种业资源,做大做强,把种业建成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二是坚持口粮与饲用粮技术研发并举,加强农机农艺结合技术开发,突破粮食生产核心区关键技术,加快粮食产中、产后技术研发。三是重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力争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四是建立农业科研投入长效增长机制,将增加的投入多数用于固定经费的拨款。五是加快构建以国家基地、区域中心和试验站为主导的三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rn 建议加快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重点发展农机服务、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资连锁配送、农产品营销促销、沼气统一管理维护等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本着谁能服务谁服务、谁能服务支持谁的原则,积极培植以专业中介机构为主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土地利用、税收减免、绿色通道、农业用电、工商登记、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rn 建议国家把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明确为公益性机构。中国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在实践中履行了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汛情旱情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组织群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公益性职能,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加大改革力度,在体制、人员、经费等方面保障其正常运转:一是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二是理顺农村基层水利管理体制,稳定人员队伍。三是加强公共财政的经费保障力度。rn 建议国家加大对草原牧区的支持力度。一是落实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对禁牧封育的草原给予补助,对未超载的草原给予草畜平衡奖励。二是完善草原畜牧业生产补贴政策,加大补贴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三是加强草原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建立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开展草原的生产力、生态和病虫鼠害的监测和预警。四是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等项目向牧区倾斜,大力支持牧民转产转业。五是加大草原监管力度,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投资强化草原监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rn 建议加快破解农民城镇化难题。一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赋予农民工及其家属在教育、医疗、安全、住房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待遇。二是发展中心大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小城镇一体化的“城市群共同体”,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三是在放开中小城市与小城镇落户政策的同时,加快放宽大城市户籍准入制度。四是允许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筹集机制。rn 建议适当下移财政转移支付“重心”。一是合理调整地方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显著增强县级政府的财政能力。二是推进中央和省级行政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建立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三是建立规范的横向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使政府资金的投放更为规范、透明、科学。
  • 摘要: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环境威胁已经从以工业污染为主转变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三足鼎立之势,从以点源污染为主转变为以非点源污染为主的包括点源污染在内的立体型污染,从以城市污染为主转变为城乡污染并重。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农业污染问题必须予以关注,尤其是在农业污染的立体化发展趋势下所形成的农业立体污染问题,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工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以及工业废弃污染物农业上的主动利用和被动吸纳、不科学的耕种措施等,所造成的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的污染。rn 实践表明,农业污染不能仅从技术层面去解决,还必须上升到政策层面去研究分析,制定并落实政策性污染防治措施。本文从污染防治政策研究的补偿理论分析出发,深入探讨了补偿机制的内涵以及补偿标准、补偿资金来源、被补偿者识别和补偿方式,可为中国农业减污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决策参考。rn 补偿标准确定:补偿标准是补偿机制的核心,关系到补偿的效果和补偿者的承受能力。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评估基础上确定补偿标准,才能顺利构建补偿机制。通常对于补偿标准的确立应综合考虑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被补偿者行为的成本;二是被补偿者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三是被补偿者行为产生的生态效益。一般来说,如果被补偿者行为产生的经济效益不能覆盖其行为付出的成本,就按实际差额核算基本补偿金,这也是补偿的下限,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上针对其行为产生的生态效益所应补偿的数额。补偿资金筹集:资金的筹集是农业污染防治补偿的前提。从目前国内外运行情况来看,资金的筹集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政府财政支付。二是进行市场化筹集。rn 财政支付的目标是调整地区与全国以及地区间的失衡,纠正与公共物品供给相关的外部性,促进地方政府的支出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协调一致。财政支付分为横向支付与纵向支付两种形式。例如,对于水源地污染防治补偿的横向支付,是由用水地区直接向水源地区进行支付,其运作形式是首先通过水源地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行为的成本-收益分析以及用水地区受益效应确定支付的数额标准,并通过财政的支付实现资金划拨,最终通过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来实现地区间水源供需的均衡。rn 财政支付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是世界上多数国家进行生态补偿所采用的主要模式。进行财政支付可以激励地方政府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积极性。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作为地方政府的职责,但这种责任的划分并不能保证这种公共性生态服务的有效供给。由于这种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外部性,一般地方政府不会对此报有积极的态度。因而中央政府通过给予地方财政补贴,来实现生态服务的提供。另外,由于生态服务功能产生的效益广,上级政府乃至整个国家都是受益者,本着“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也应从资金上给地方政府提供支持。一般来说,当不能清晰界定受益者时,采用纵向财政支付。rn 市场化筹集。联合国在1992年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及《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对于环境保护补偿的手段作过说明,指出在环境政策制定上,价格、市场和政府财政及经济政策应发挥补充性作用,环境费用应该体现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上,价格应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和全部价值,并有助于防止环境恶化。许多国家环境污染防治补偿的经验也表明,政府虽然是环境效益的主要购买者,但竞争机制依然可以在补偿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政府提供补偿并不是唯一途径,还可以利用经济激励手段和市场手段来促进生态效益的提高。与政府补偿依赖于财政支付相比,市场化补偿更多地依赖于生态受益者,这些受益者要根据其受益程度“付费”给环境效益供给者。这样,通过市场化补偿机制,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实现“对接”,各利益主体通过市场机制享受其权力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rn 进行市场化资金筹集,首先要界定受益者,然后对不同受益对象确定其补偿标准。通过这种市场化机制,受益者依其消费的状况进行付费。市场化筹集一般分为依据用量筹集和依据功能筹集。补偿对象选择: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生态建设者。二是生态破坏减少者。例如,水源地生态建设者主要包括涵水林的种植及管理者以及其他生态建设及管理者,其主体是当地居民、村集体和当地政府。减少生态破坏的行为者主要指为维持良好的水资源生态而丧失发展权的主体。补偿方式优化:补偿方式可分为货币补偿和非货币补偿。货币补偿在现实操作中可形成例如补偿金、补贴、赠款等方式。非货币补偿采用多样化形式,智力补偿也是常用的形式。补偿方式还可分为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直接补偿是受益者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为的直接补偿,是一种点对点的补偿形式。间接补偿是生态受益者将资金转移到第三方(通常是政府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然后通过第三方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补偿。可由利益相关的地区、部门共同组成跨区域、跨部门性环境保护委员会,协调各方利益,共同管理补偿资金,也可建立补偿“谈判”制度。
  • 摘要:当前,重庆正在“两手抓”发展,推进情况很好。一手抓经济发展,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近几年,重庆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2011年上半年GDP增速16%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速都在2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翻一番多,进出口贸易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都在50%以上,都有较快增长。一手抓民生改善,突出民生导向,促进民生改善、和谐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走共同富裕道路。其中,重中之重是抓好“三农”。重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有六项措施:rn 坚守中央要求的三条底线。抓“米袋子”工程,稳定粮食产量在1100万吨以上,保证基本口粮自给。重庆耕地面积3300多万亩,是全国的1/50,粮食年产量1110万吨,也是全国的1/50,要守住这条底线;抓“菜篮子”工程,年产蔬菜1300万吨以上。力争今后几年进一步扩大规模,达到1500万吨,确保城乡蔬菜供给;守住近1亿亩耕地和林地。3300多万亩耕地加上6000多万亩林地,是重庆生态、农业和整个发展的基础平台。不管今后经济怎么发展,经济高地、金融高地、开放高地怎么建设,耕地底线要守住,确保10年以后耕地不减少。这是中央的要求,也是重庆的工作目标。rn 加快推进水利改革与发展。按照2011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十二五”期间,重庆将进一步加大水利投资,至少翻一番,达到900亿元。其中,争取中央投入翻一倍多,超过200亿元,市区县两级财力投入400亿元。再加过去5年投入,用10年时间,争取到2015年根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有效灌面达到57%。rn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搞活农产品流通。流通组织;流通组织法人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业要“走出去”。rn 以上6个方面的措施,是重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重要考虑。在发展过程中,还要解决好城乡、区域、贫富“三大差距”问题。经济发展了,“三大差距”不但不能扩大,还应该有所缩小。除了广泛就业,增加几百万个岗位,使得失业率下降这项措施外,很重要的就是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创业,做小老板致富。这包含广大农民。同时,政府在衣食住行、养老、医疗、教育、就业这些关键环节上促进公平,做好公共服务,使得贫富之间、城乡之间差距不要过大。现在中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几乎都是40%多,占比还较低,应当采取包含一次分配、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税收和各种规费调节的系列措施,把居民收入占比提高。重庆现在的占比也是40%多。争取到2015年,在一次分配中提高到50%以上。rn 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同时,还要抓好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关键性举措。去年8月启动以来,10个月时间,重庆有220万人农转城。估计下半年每月转10万人,到年底转户大体300万人。这些都是过去十多年沉淀下来的农民工,是存量转户。今后5年,是新生农民工进城转户,每年大体转四五十万人。5年后,城市人口多了500万,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会摊薄一点,农村人口少了500万,农民人均纯收入会有很大提升,“一增一减”,加上财产性收入,城乡差距缩小到2.5:1的目标就能够实现。
  • 摘要:城镇化的价值基础,在于聚合城乡人文与自然优势,实现城乡融合,共创城乡美好新生活。rn 城乡融合共荣是当代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当今时代城镇化需要发展工业、服务业也需要农业,城镇建设需要融合城镇和乡村,城镇应该成为城里人和农村人共同的美好家园。城镇或者农村的发展都不只是孤立的城镇或农村自身的问题,要把农村和城镇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循环,城乡共同需求中去考量,融会到科学的城镇化方式、路径和城镇建设模式中去加以解决。按照追求更加美好新生活的目标要求,城乡融合共荣,将最大限度地体现当代城镇化的价值基础,成为当代城镇化的内在必然要求。rn 坚持以城乡融合共荣的价值理念推进城镇建设。在发展建设的空间形态上,以山水田林路映衬现代城市景观。以结构紧密、功能立体的诸多现代建筑群构成物质和文化要素高度集聚的城镇组团及以较大面积的现代农业和绿地相隔,以便捷、清洁、安全的现代立体交通相连接,形成山水田林路映衬城镇、城乡交融的景象。在满足人的生存要求上,享受现代服务和田园生态兼而备之的新型都市生活。依托现代城镇(或城区)承载高品质的教育、文化、卫生、娱乐等现代服务,装载满足居民就业和事业渴求的现代产业,实现生产生活近便、舒适、优雅、愉悦的追求。在城镇内,加强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和修饰,营造整洁清新、绿美多彩的生态化镇区环境。居民经过短暂路程可以走进城镇外围的河湖山水或农耕区,成为人们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后花园”和有机食品供应的“菜篮子”、“果盘子”。在产业结构上,现代农业成为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用现代生物技术、物资设备和组织化方式装备的现代农业,以有机食品种养为主,形成包括现代种养、休闲养生、观光体验、农业科技等新兴业态的综合产业体系,成为城镇劳动就业的重要方向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在城市产业发展、生活改善、文明进步、生态保障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和资源利用上,融入立体开发、集约循环的先进理念。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中、生产配套、循环成链的要求,发展城镇产业;按照紧凑社区、就近就业、服务完善、尊重自然生态、集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充分运用河源林草自然要素,构建人性化宜居城市环境。以空间立体开发利用,资源要素集聚整合,实现高度集约节约、高水平产出效率、高水准生态承载的城镇发展模式。rn 西咸新区建设中的城乡融合共荣之路。按照“大开大合”的新概念演绎西咸新区的新田园城市模式,在总体形态上,将以现代农业铺垫田园化本底景观,围绕都市高端发展组建城市组团,依托组团功能打造建设特色小镇,交通廊道串接组团小镇构筑城市网络,水脉文脉倾注城市灵秀,成为城园交错、城乡融合、城城兼容、古今共鸣的现代都市新区,形成集约节约、清新优雅、便捷舒美、健康时尚的现代都市美好新生活方式。
  •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这是在党的文件中首次全面系统提出农业生产经营“四化”的概念,是党对发展现代农业作出的新概括、提出的新要求。“十二五”期间,要把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向“四化”方向发展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rn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四化”具有重大意义。“四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四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四化”是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rn 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四化”要明确重点任务。专业化要围绕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来展开;标准化要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来展开;规模化要围绕提高农业效益来展开;集约化要围绕要素投入来展开。rn 加大农业生产经营“四化”的推进力度。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农业整体素质上;鼓励一些地区、一些产业率先推进“四化”;充分发挥各方推进“四化”的积极作用。
  •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有史以来的心腹大患。经过多年的思考,经与各方面专家反复研讨,也通过大量的考察研究,深切感到广泛开发利用可食用的、安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生物质资源是强健国民体质、确保粮食安全的蹊径、新径,也是构建社会、经济、生态三者和谐模式的重要途径。rn 广开食物资源所获取的喜人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粮食紧缺的压力指数在20%左右,又可以提高经济收益1倍以上,还可以极大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全世界众多的缺粮国家也是一大启迪。rn 建议农业部把开发食物资源纳入国家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建立“多源食物”概念,在资源考察、系统研发、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建议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的协调服务的工作日程之中。提供专家咨询意见,有力有效地予以指导推动。在制订规划的基础上,从各地的优势和工作基础出发,先行试点、逐步推行,加快实施步伐。建议将“多源”食物开发列入科技部粮食科技专项规划,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为了确保食物质量,建议中国农业科学院组织协调各省级有关科研院校列专门课题、发挥优势、各有侧重、系统研发,确保开发质量。建议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并列专项资金予以扶持。
  • 摘要:党中央、国务院对黑龙江发展粮食生产和建设现代农业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作出了“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希望黑龙江的同志继续抓好粮食生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真正使这片肥沃的黑土地成为国家可靠的大粮仓”的重要指示,为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方向。rn 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农业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黑龙江有丰富的资源、坚实的基础、成功的典型。保障粮食安全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十二五”期间,要认真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深入实施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着力推进“五化”建设,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步伐,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化;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化;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rn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只要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扶持力度,特别是支持黑龙江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就可以大幅度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商品率,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摘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趋势。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而都市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所应当也更具条件走在现代农业建设的前列。rn 当前,都市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都市的共同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低。在自然与市场的双重制约下,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对发展阶段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对都市农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而自觉地把握都市农业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规律,不断探求都市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途径。rn 清晰认识都市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而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日益下降;每个单元的农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的布局更加分散;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来自于农业的家庭经营性收益越趋边缘。rn 凸显都市现代农业的三大功能: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突出城市供应安全,满足“胃”的功能;都市农业的生态功能:突出城市生态屏障,营造都市“绿肺;都市农业的服务功能:突出城市开放服务,拓展服务农业领域。选准都市现代农业的切入口。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推进布局结构调整。提升农业组织化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举措。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联动发展。推进设施化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是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动力。大力发展种源农业;构筑装备农业高地;推动安全农业建设。推进都市农业集约化经营。减少农民,必须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必须提高农民;减少农民,必须保障农民。rn 加快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凸显都市农业三大功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落脚点,才能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再上新水平。
  • 摘要:在现阶段从扩大就业、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角度看,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促进重工业与轻工业协调发展,将产业发展重心由“微笑曲线”底端向两端扩展,实现服务业与加工制造业的融合。为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一方面,要结合产业转移继续扩大“世界工厂”优势,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均等公共服务和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从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领域充分挖掘中国第一次人口红利;另一方面,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加工制造环节更多地向设计、采购、运输、营销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环节扩展,提升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二是以工业化为基础促进城镇特别是中小城市更快发展,充分发挥城镇的产业集聚功能,实现城镇人口密度的迅速提升。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可逆性越来越差和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越来越弱,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和各种服务业,增强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改变依靠政府投资和行政主导推进的模式,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还要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实现土地等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城市和工业用地要以市场价格和公平交易方式取得,靠市场机制的硬约束来提高城镇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城镇的人口和产业密度。当然,由于中国区域发展差距很大,不同地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方面的发展阶段未必相同。因此,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制度政策也要体现出区域特点和差异性。rn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新时期同步推进“三化”,还要继续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只不过侧重点要变成农业,更快地推进农业现代化,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出路。中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发展理念和政策取向的重大转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虽然存在资源要素上的竞争关系和发展过程上的相互制约关系,但只要相关制度和政策设计合理,三者完全可以协调发展、同步推进。需要研究以下重点问题:一是同步推进的内涵与衡量标准。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都是比较明确的含义和指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衡量则需要一系列指标的综合,相对要复杂得多。因此,如何将同步推进这一宏观理念具体化,值得深人研究。二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辐射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工业化主要通过需求拉动和装备强化两个方面带动农业发展,城镇化主要通过劳动力转移、市场带动和城乡产业分工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在此过程中,除了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城镇投融资体制,关键还要完善现代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促进不同规模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合理的产业分工布局,提高吸纳就业能力。三是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以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城乡要素交换关系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农村土地被低价征收、农产品价格被人为压低、农民工工资存在歧视、农民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成本更高等方面,这些问题有的是全国性的,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阶段性的。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既要建立城乡要素发挥优势的市场竞争制度环境,尽可能取消要素流动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行政或人为干预,也要改善政府对城乡要素交换的宏观调控,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扶持。具体而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城乡就业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改革,从根本上消除不合理限制,同时通过价格支持、政策性金融等手段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四是有序推进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及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在“三化”同步推进过程中,既要满足工业化和城镇化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又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切实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妥善处理好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培养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中国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因人口和劳动力过度转移而产生的农村过疏化问题,即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农业劳动力出现结构性短缺、农村经济陷于凋敝。rn 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布局。中国城镇化应实行多元化模式,即适度发展大城市,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重要突破口加快发展,引导不同类型农民工到不同类型城市(镇)安家落户。在城市化的路径选择方面,可考虑以中小城市为发展重点,将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将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将有实力的小城镇发展为小城市,逐步形成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核心的不同层次的区域性都市经济圈。在城镇的区域布局上,以中西部地区为重点,以产业转移为契机,大幅度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实现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成功转型,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指导思想要切实由增长优先向就业优先转变,增强城镇的人口集聚功能,依托产业转移和服务业发展为扩大就业创造条件。二是城镇化要以市场为导向,改变政府投资、强力推动的行政主导模式。三是在项目安排、资源供给、用地指标、公共投入等方面实行向中小城市和县城镇倾斜的政策。四是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要逐步改变政府投资驱动和大项目推动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与其资源察赋相适应的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rn 城镇化的成本与公共服务。要使上亿农民工进城落户并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必须首先解决城镇化的成本问题。从政府角度看,快速城镇化将大幅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对政府供给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容,农民工市民化又增加了安居住房建设、社保资金筹集支付、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支出。从农民角度看,进城与否是农民自愿作出的经济决策,既要考虑城市生活费用增加、社区认同等显性和隐性成本,也要考虑放弃农村土地、集体成员身份等直接和间接损失。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成本制约,从表面上看是财力不足限制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提高,但深层次原因应归结于财税体制、城市管理体制、土地制度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rn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将逐步由重增长向惠民生转变,城镇化将逐步取代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数以亿计农村人口要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问题至为关键,需要在制度创新、政策调整、资金筹集、社会融合等方面作出重要调整,付出艰苦努力。
  • 摘要:当前中国草原面临的主要问题:牧区草原超载过牧严重.生态整体仍在恶化;草原承载能力下降。牧区畜牧业发展难以持续;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下;牧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差;牧民增收乏力,生活水平较低;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不足。闲置浪费严重。rn 转变发展方式。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准确定位草原功能。草原牧区要实行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并不是牺牲牧民利益,而是意味着牧区的生产发展和牧民的生活改善要更多地依靠草原生态系统之外的投入。切实调减放牧牲畜数量。超载过牧是造成草原退化、生态恶化的主要和直接因素,把超载的牲畜减下来,逐步达到草畜平衡。对生存环境非常恶劣、草场退化严重的区域实行禁牧封育,禁牧区不允许有牲畜放牧。对禁牧区域以外的可利用草原实施草畜平衡管理,根据草原载畜能力,确定草畜平衡点,核定合理的载畜量,实施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草畜平衡区不得超载放牧。“减畜”管理要一手软一手硬,软的方面国家要对牧民因实施禁牧封育和草畜平衡给予资金补贴或奖励,引导鼓励牧民主动减少放牧牲畜数量;硬的方面要加大草原执法监管力度,对偷牧盗牧、超载放牧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牧民通过生态补偿获得资金补偿,仅仅维护了牧民的生存权,保证了牧民生活在现有水平上不降低,但牧区要和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还远远不够,仍需要加快自我发展。畜牧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仍将是牧区的支柱产业,是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繁荣发展牧区畜牧业也是保障牧区畜产品供给、保持牧区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因地,必须在草畜平衡的前提下,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要改变依赖天然草原放牧和单纯数量增加型的畜牧业增长方式,推进牧区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大草原改良步伐,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建设饲草饲料基地,提高牧区饲草供给能力。加强牲畜棚圈、饲草料储备库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区畜牧业生产条件,增加设饲管养比例。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提高良种覆盖率。发展牧民转业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建立草原家庭牧场。优化草原畜牧业生产布局,发展牧区特色畜牧业。推广牲畜育肥技术,加快牲畜周转,提高牲畜出栏率。提高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畜牧业生产效益。平稳有序转移牧业人口。减少牧民,要采取“掐头、去尾、带中间”的办法。“掐头”,即把年老的牧民采取社会养老的办法养起来。“去尾”,即对牧民的孩子上学直到高中甚至中专的费用全免,使之一开始就适应城镇生活,从而减少牧民的后备队伍。“带中间”,即对中青年牧民进行转产转业技能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对牧民进城在户口、子女上学、住房、就业方面给予政策照顾。但是,享受上述政策的所有牧民,前提条件是必须把牲畜减少到草畜平衡点以下。加快牧民定居点建设,水电路气房配套,建设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改善牧民条件。牧区人烟稀少,牧民居无定所,没有基本的社区人文环境,生活成本高,无法享受现代文明成果。无论从文明进化规律看,还是从社会管理、经济振兴、民族团结等方面考虑,实现牧民定居都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子。rn 加快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水热条件好,牧草生长期长,单位面积生产力高,具有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开发利用南方草山草坡,发展草地畜牧业,有利于维护国家食物安全、粮食安全,有利于贫困山区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要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保护优先、有序开发。要草畜并重,草畜结合,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和草畜产品加工业。国家要加大投入,项目带动。引入市场化多元投入机制,实行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加快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善于打好生态牌,充分发挥草地畜牧业所生产的畜产品绿色、安全、无污染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走产业化发展之路,形成建、管、用和责、权、利相结合的草地保护利用机制,形成生产、加工、经营相结合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生产经营机制。rn 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发展方式转变:落实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大力改善草原畜牧业基础条件;促进牧民转产转业;强化草原监管。
  • 摘要:农业生产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本建设投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公共投入政府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不断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实现政府农业投入效益的最大化。rn 值得关注的问题:部分区(市)县财力有限,切块委托贷款的还款保证能力较弱。目前市农投公司为全市17个区(市)县提供委托贷款的总额达60亿元,这种由区(市)县政府提供借款偿还承诺函的保证方式,只是形式上解决了还款问题,仍然有一定风险。一些区(市)县政府的负债规模与后期的偿债能力还有较大差距;在重大农业产业化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承诺的信誉保证、用地指标、优惠政策迟迟不能兑现,严重影响了项目贷款的正常还本付息,使市农业担保公司面临非常大的代偿风险;农业企业法定抵押资产少,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弱,不可预见的经营风险不断增多。市现代农业担保公司创新、实践的“牛头猪尾、苗木桩头办抵押”等多种反担保模式,极大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许多抵质押物变现能力弱,有效性差,呆坏账的累计,势必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rn 各级政府、尤其中央政府要更多地承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责任。结合中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实际,“十二五”期间,应形成财政支农支出稳定增长的机制,由全国人大牵头研究制定农业投入保障法律,把支农投入增长纳入法律保障。拓展支农投入的资金来源,明确土地出让金总额中用于农业的比例不低于60%,体现中央新增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农业的要求。rn 创新投资管理机制,允许和鼓励地方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经过科学的制度设计,积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缓解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贷款难,多渠道筹集、带动社会资金投资“三农”。rn 引导地方以县域为单元,围绕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对经过可行性论证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竞争立项,集中投入。允许县级政府整合上级部门农业投资,集中用于本区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程和项目。
  • 摘要:目前,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全球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农业和经济发展在调整中进入了“高粮价、低碳和再平衡”的新阶段。金融危机爆发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使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调整和转型期。在后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下,畜牧业作为在农村和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产业,如何抓住机遇,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满足畜产品市场消费、农村经济发展和扩大农村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rn 目前中国畜牧业的面临的总体形势是,一方面需求继续刚性增长,而生产受到饲料、劳动力、资金、疫病和环境五大内在问题困扰;另一方面对外国品种、外国资金、外国饲料的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畜产品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未来我国从国外进口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面对新形势,中国畜牧业未来发展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统筹兼顾畜产品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产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主要畜产品基本自给为目标,切实加大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力度。rn 大力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推进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为广大散养户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积极引导散养户发展合作经营。积极发展畜牧小区,促进散养户规模化生产,鼓励养殖小区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引导规模养殖场户创新经营管理制度,用先进技术和现代设施装备畜禽养殖业,提升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对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强制”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把专业户的标准化生产作为畜牧业生产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强化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规程,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尽量减少规模化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rn 着力培育适应市场的新型主体,加快推进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突破口,以品牌建设为核心,重点扶持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生产经营水平高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和规范以大型批发市场为龙头以现代的营销体系提升畜牧业的产业化水平。通过合同签约或股份制方式,把分散的养殖场户、营销体系和龙头企业有机衔接,依靠龙头带动和科技进步,将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引导企业建立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立足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rn 引导和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组织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通过依托畜禽专业大户、经营能人、基层畜牧兽医站、龙头加工企业、批发市场等优势,大力发展服务型、流通性专业合作组织,鼓励畜牧专业合作社进入加工领域,不断拓展和规范畜牧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功能。明确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地位,规范专业合作组织运作模式,不断增强行业自律作用,提升产业服务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社内部民主管理和利益联结机制。rn 构建完善公共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快推进畜牧业管理方式转变。加快畜牧业质量监管机构改革,构建一体化质量监管体制。不断完善畜禽品种选育和改良,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监督,动物卫生与疫情防治,废物处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标准和法律。坚持全程化监管的原则,突出机制完善和设施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控和追溯机制。加强畜种、饲料、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及外资进入畜牧业监管,强化畜牧业产业安全管理。引导建立“安全、营养、健康”消费新观念,促进安全、健康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rn 提升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畜牧业服务方式转变。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动物防疫力量,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预警、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继续加大畜牧业先进技术的攻关和集成,强化畜牧兽医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农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畜牧业科技研发、转化和推广体系。加大财政对畜牧业保险的补助,鼓励发展规范的畜牧业商业保险,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组织和农牧民互助自保,不断拓宽畜牧业保险的经营范围。强化行业信息监测和预警,努力提高统计监测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权威性引导养殖场户合理安排生产经营,避免生产大起大落。
  • 摘要:汇率水平是一国物价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理论上来讲,汇率变化会引起以本国货币表示的进出口价格的变化,进出口价格的变化再传递给国内生产者和消费者价格,这种传递效应也得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支持。这就是说,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影响应该是存在的。rn 本文通过构建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农产品国内价格影响的固定效应模型,模拟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主要农产品价格影响的传递效应,并得出以下研究发现:rn 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国内农产品价格不仅有影响,而且影响的程度还比较高。当期汇率变化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系数为0.40~0.56,即人民币每升值1%,国内农产品价格下降0.40%~0.56%。按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22%计算,国内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下降了8.80%~12.32%。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农业生产者福利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农产品价格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尤其是粮食和肉类农产品的价格打压影响比较明显。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米、玉米、大豆的汇率传递系数分别为0.44、0.66、0.79、0.97,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00,小麦、稻米、玉米、大豆的国内价格分别下降。0.44%、0.66%、0.79%、0.97%。按2005年以来人民币升值22%计算,小麦、稻米、玉米、大豆的国内价格分别下降9.68%、14.52%、17.38%、21.34%。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种粮农民福利产生负面影响,使农民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受害者。人民币汇率升值,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商会有看市定价行为,使汇率升值对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影响传递到国内,并将这种价格变化转移给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农民,使中国农民成为人民币升值的受害者。rn 农产品价格水平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影响,远不足以抵消其他众多农产品价格上涨因素的影响。尽管中国农产品价格近年来一直在上涨,由于国内外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然强烈,不能忽视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的打压影响。基于这样的研究发现,建议国家在关注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积极性。rn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合理稳定的汇率水平。在保障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同时,关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价格的打压影响以及对农业生产负面影响,采取必要的弥补措施,支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完善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保持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要不断完善中国农业价格支持和收入支持并重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尤其是要稳步适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将农产品抑制性价格转变为支持性价格,保护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完善国家农业支持和补贴政策,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增加。“三农”问题中,以农民增收问题最难解决。要继续加大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补贴的力度,以缓解由于人民币升值对粮农收入的负面影响。同时,加大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加快建设农业农村基建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
  • 摘要:2011年年初,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21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1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首次提出了走中国特色水利化、现代化道路的重大任务,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可以说,中国水利改革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走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农情和水情,完善水利配套设施和水利装备,特别是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完善的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供有力水利保障。rn 农田水利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完善的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把加强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摆上现代水利建设的重要位置。rn 一是要切实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2010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在2011年年底完成这一任务。这些精神和规定应同样适用于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是乡镇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业“三个体系”同等重要。应按照三中全会《决定》和2011年1号文件的要求,健全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rn 二是要明确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公益性主体地位。坚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地位,这是由水利自身特点决定的。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履行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汛情旱情监测、水利科技推广、组织群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职能,这些都是公益性的职能。要发挥这些公益性职能,就必须坚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公益性地位。另外,农村基层水利服务是低效益服务,只有确立公益性主体,才能够适应农业农村水利发展的需要,必须保持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的公益性主体地位。rn 三是要理顺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公共财政的经费保障力度。一些地方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设置上实行“政府主导,以乡(或区域)建站,三权在县,参公管理,公益服务”的做法,取得积极成效。作为公益性的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也应健全相适应的机构管理体制,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和发挥公益性的作用。同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多元化的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组织,逐步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主体的多元化新型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公共财政对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机构的经费保障。加强机构建设,理顺管理体制,改善工作条件,建立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rn 四是加快构建新时期农村基层水利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干、支以上渠系的管护原则和管护措施,建立健全国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体制和管理体制,明确政府投资、项目和管理措施。对于田间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应根据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长期外出务工,不可能再依赖农民投工投劳的形式来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田间小型水利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要进一步深化小型农田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扶持以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调动农民群众用水、管水和加强水利设施维护的积极性。
  • 摘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农业在转型过程中,实际上已出现四大分化和转变:一是农业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个产业转变;二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转变;三是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传统的主要集中农业产中向产前和产后转变;四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分化,由传统的单纯依靠种养业获得收入向依靠农业内部多种经营和农业外部劳动力就业或从事商贸活动获得收入转变。这些分化和转变标志中国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粗放经营走向集约经营,农业增长由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为主走向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本投入为主,农业生产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适度规模经营,总之,现代农业带来的种种变化,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加快了农业经营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步伐,而且促进了农村商品生产大发展。与此同时,现代农业越发展,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的关联度就越来越大,农业生产过程对工业乃至金融等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就越来越强。可以说,现代农业涉及多个经济部门,通过这些部门相关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技术活动和社会活动紧密结合,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农业产业大系统。可见,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空间,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又把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推上新的水平。因此,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水平,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水平,现代社会化服务技术及其服务水平,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及其加工水平,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及其物流水平为基础的,产加销相结合的、贸工农一体化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新型农业。rn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现代农业的特色是,以“三农”为本,在不动摇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以提高生产力为主线,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现代生产要素的投入,工商业部门的介入,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农业成为科学化的农业、工业化的农业、集约化的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农业,把农业建成具有强大竞争力,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翻番的基础产业。到21世纪中叶,中国农业的生产手段、技术装备、生产条件和经营管理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建成以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rn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依靠科技创新。进入21世纪,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解决农业发展中诸多重大问题开拓了新路,直接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福扯。从中国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形势来看,科技进步特别是科技创新在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一要加强农业重点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技术储备;二要加强实用成果技术的推广,特别是成龙配套技术的推广,建立起人、技、物相匹配和技术培训、推广相结合的良性运行机制,使技术、推广、生产、效益互相接力,不致中断,及时把科学技术传递给千家万户农民;三是加快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进和实现农业高新科技的产业化,不仅要取得技术上的超前与创新,还要努力实现农业产值上的高度附加,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改变。rn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以农业企业为主体。积极培育具有经济实力和开拓能力,能带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农业企业为龙头企业,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既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本优势、技术优势、加工优势和市场优势,又能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统一种植优势、统一技术规程优势、统一产品质量与规格优势和农产品商品批量优势,这些优势通过整合,就能形成产加销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战略优势,从而培育出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树立受市场青睐的名牌地位,不断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但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规划与引导,制定法规,使参与各方的责权利有法可依,使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到实惠;以合作社为主体。自《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据统计,人社农户的年收入比非人社农户高出2000。根据农民的意愿,合作社经营的范围涉及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领域,使分散的千家万户农民走上合作经营的道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农业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势单力薄的弱势,为了应对市场竞争,一方面农业专业合作社要由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另一方面要对在一定区域范围或特色产业产区内的专业合作社进行整合,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总社或集团,集贸工农于一身,把产前、产中、产后融为一体,把自己培育成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只有发展到这一步时,才能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rn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坚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自2004年以来,粮食连续7年丰收,不仅突破5亿吨的大关,创历史新高,而且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由长期供不应求转为基本平衡或紧平衡,这一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过去迫于生存压力而过度利用和开垦土地,就有可能退耕还林、退草、退湖,逐步恢复生态良比循环,创造更加适合人民生存和发展的新环境。为此,各地政府都要遵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制订发展现代农业的规划,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水平,协调好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21世纪前20年,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城镇化进程既承载着扩大内需的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也面临着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结构转换难题,更担负着突破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制度转型任务。今后,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在于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实现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格局。为此,要积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rn 目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因此,新时期中国城镇化发展需要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制度转型的三维角度构建中国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与制度政策框架,重点是解决扩大内需问题、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以及城镇体制僵化等问题。rn 新时期中国城镇化的总体布局是积极培育辐射全国的十大城市群,以城市群作为基本单元,实现龙头型大城市、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分工协作与互动双赢,充分发挥大城市的核心地位、中小城市的主体作用以及小城镇联动城乡的功能。为了实现中国城镇化发展蓝图,需要探索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与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以城市行政体制改革为核心的顶层制度设计:减少城市行政层次;优化城市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权责关系;创新城市群治理模式。rn 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政策框架构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引导社会福利均质共享;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交易权利充分保障;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启动“城市群共同体”统筹发展的公共工程;完善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 摘要:“农户(依托于作为其集合体的合作社)+公司”模式是对中国“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一次发展与扬弃。改革开放后,由于中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进入大市场的组织载体稀缺,而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兴起和发展,“公司+农户”模式逐步成为主导模式,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但从多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其他的弊端也日益显现:这种模式中公司与农户为各自利益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靠签订契约合同连接起来,在双方关系上,存在公司占据主导权,农民没有话语权,公司利益与农户利益不平衡,争端较多的事实。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的发展,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出现,使“农户+公司”模式在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具备了客观发展条件。rn 培育“农户+公司”模式的措施:以合作社为载体,更容易做到真正以农户的利益为主体;引导和强化企业、公司的社会责任,在“农户+公司”模式中突出农户利益;用“好人+能人”的办法促进合作社发展;以金融、科技要素为支撑,走“农户+公司+农村金融+科技”合作多赢的产业化道路。
  •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仍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物质装备水平低、科技水平不高、农业资金缺乏、经营组织方式传统、劳动力素质低、资源消耗大、生产农产品质量不高严重,国际竞争力差,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牢固。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向前推进,对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保障国民经济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现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rn 当前,“十二五”已经开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不同区域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综合示范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创业型农户;探索多种多样的农业投融资方式;进行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探索。
  • 摘要:重庆是中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特殊直辖市,全市总人口3300万人,是“菜篮子”产品的消费大市和生产大市。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民生产业、富民产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培育,促进了全市“菜篮子”产业健康发展,保障了城乡人民生活需要,促进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rn 重庆市认真落实“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在稳定发展肉、禽、蛋、奶、鱼等产业的同时,着力发展蔬菜产业,蔬菜播面不断扩大,产量稳步增长,菜农收入日益提高。一是基地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58.933万公顷,总产量884万吨,超过粮食成为全市第一大宗农产品,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大城市第一位。近3年,蔬菜面积和产量年均分别增长15.5%、15.7%,是全国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增长最快的省市之一。以常住人口计,人均蔬菜占有量464千克,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蔬菜外销超过100万吨,黔江区、武隆县被确定为全国供港蔬菜基地。二是加工能力不断提高。鲜菜加工率达20.4%,居西部第一。榨菜、火锅调料的配套原料种植基地和精加工规模居中国首位。“涪陵榨菜”成功上市,成为全国加工蔬菜第一股,在中国第三届商标节上被评为最具竞争力的地理标志商标,评估价值超100亿元,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是质量效益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蔬菜初级产品产值220亿元,亩均产值2491元,比上年增加207元。蔬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15%,达到800元左右。蔬菜产业吸纳了全市30%左右的农业劳动力。蔬菜行业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地理证明商标4个、绿色和有机食品32个。全市蔬菜农残综合抽检合格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6%以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以基地建设为重点.优化生产布局;以科技推广为支撑.提升产业效益;以市场营销为抓手。稳定蔬菜价格;以全程监管为保障,确保质量安全。rn 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蔬菜为重点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是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重庆作为中国规划发展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明显,前景广阔。rn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重庆市将立足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完善区域布局,优化种植结构,健全产业体系,全面提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3.333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800万吨以上,实现初级产品产值300亿元,流通销售环节增值400亿元,从蔬菜种子到蔬菜加工销售的全行业综合产值形成1000亿级产业链。把重庆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冬季蔬菜优势产区和高山蔬菜基地、全球最大的榨菜种植加工基地和火锅调料加工基地,把蔬菜培植成重庆农业的第一支柱,实现由蔬菜生产大市向蔬菜强市的跨越。rn 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建设蔬菜产业强市,必须突出工作重点,采取强有力的工作举措:建设菜园.增强“菜篮子”保障能力;抓好营销,促进蔬菜产销衔接;注重科技。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强化监管,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菜”;畅通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生产供应。
  • 摘要:中国的农业资源察赋条件极为不利,加上体制机制正处在转型变化之中,建设现代农业面临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曾面对的形势和难题。从基本面来分析,主要有五大矛盾和困难,严重制约着中国现代农业建设。这就是:超小土地规模、超大农业人口、超弱资金市场、超强传统组织、超紧竞争环境。今后,如果不能在解决这些问题上有所突破,建设现代农业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无从谈起。所以,必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集约化经营、双轮式驱动、非正规金融、专业性合作、支持型补贴五篇大文章,才能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快车铺平道路。rn 超小土地规模:集约化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大量引进现代生产要素,通过增加资金投入、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和物质装备、强化生产经营指导服务等,提高土地产出率、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也就是说,从中国国情特点出发,所谓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应该是以增加资金技术等要素投入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为主要目标、以集约经营而不是简单集并土地为主要特征的农业。rn 超大农业人口:双轮式驱动。这样庞大的农业人口规模,决定了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决定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双轮驱动”。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特点和必由之路。首先,农村人口的压力还是太大,城镇化的步子可以再快一点,这一点必须坚定。重点是采取多样化、多元化的城镇化战略,东中西、大中小齐头并进,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真正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使城镇化成果更多地惠及农村和农民。同时,要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让居住在农村的人口能够安居乐业,也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n 超弱资金市场:非正规金融。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支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小、微型金融服务,包括发展小额信贷,扩大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等。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政策性金融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保障。rn 超强传统组织:专业性合作。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加快改造上述组织体系,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构建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民自我经营服务组织,以农村理事会为主的农民自我管理组织,以专业中介机构为主的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这方面,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要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过去一说农民的合作,都是经济性合作为主,主要是购销、生产领域的合作。长远看,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基础上,经济性和政治性要结合,金融合作和非金融合作要结合,合作社个体发展和组建联合社要结合,以增强合作社的内生性、自发性、灵活性。二是要大力培育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户分散经营情况下,有好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了不合算的事情。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农业从业人员结构的变化,很多过去自我承担的生产作业,比如栽插、收割等,也开始依赖外部的服务。所以,要本着谁能服务谁服务、谁能服务支持谁的原则,积极培植多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rn 超紧竞争环境:支持性补贴。进入21世纪以来,已经初步建立起农业补贴特别是粮食生产补贴的制度,但这种制度还不完善。从国际经验看,特别是与中国同属小农的日本、韩国等国的发展历程看,农产品价格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演进,大致都经历了一个由“抑制性价格”(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到“自发性价格”(听凭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到“支持性价格”(努力使农价不低于某一界限),再到“保护性价格”(保证农业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四个阶段。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都处于第四阶段,中国大体已进入第三阶段,并逐步在向第四阶段过渡。在此阶段,也考虑中国的国情,要搞保护性补贴恐有困难,但实行支持性补贴是必要和必须的。rn 今后,除了继续扩大品种和区域范围外,还可以考虑对重点生产环节给予补贴,让农民种粮、地方抓粮基本不吃亏,并引导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同时,考虑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观念。总的看,“土地密集”的大宗农产品并不具备比较优势,或者说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但中国的国情,又决定不能过多地依赖国际市场。所以,应当考虑在“保粮食-保小麦稻谷-保基本口粮”的“底线”之外,适当进口一些农产品。这样做,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反而可以把保底线的压力稍微缓解一些,把现代农业建设的水平切实提高一下。
  • 摘要: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三化同步”是党对新形势下工农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十二五”时期,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探索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三化同步”,是亟需深入研究破解的重大战略课题。rn 坚持并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确定增减挂钩项目区。可以优先选择在城乡结合部、产业集聚区以及特定功能区等具备条件的地方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因为这些地方第二、第三产业发育比较充分,有条件解决农民就业这一最根本问题,便于把农民就地转化为市民。二是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调剂到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实行招拍挂制度,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使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获得较高收益,根据土地增值程度合理确定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成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稳定就业有着落、长远生计有保障,使其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现实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原则分类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防止不顾条件盲目拆村并庄。三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坚持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思路,统筹考虑城乡土地开发利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力求达到保护耕地、解决城镇发展用地、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等综合效果。四是创新增减挂钩形式。在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同时,可考虑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思路,在土地占用计划分配方面探索实行城乡、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挂钩,通过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三化”协调发展。rn 当今世界,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加快工业化、城镇化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实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保留适量的高素质劳动力。实现“三化同步”必须着力解决好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人口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问题。rn 从政府角度继续加大政策保护支持力度。一是健全农产品价格机制。单纯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粮价具有滞后性,容易造成谷贱伤农,导致农业生产波动,给社会造成的风险也太大,国家必须加强调控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信号对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至关重要,合理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也是解决农业比较效益低的基本途径。国家应综合考虑农业生产成本、农民生产收益以及物价指数和居民承受能力,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持粮价合理水平,并加强农资价格监管,保护粮农合理收益,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二是通过财税金融杠杆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扭转农村资金严重流失的态势;支持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在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先行先试,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粮食主产区设立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率先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体系,对支农贷款给予利息优惠和财政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组织给予减免税待遇等。三是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奖励和粮食产业建设项目扶持力度,尽快使产粮大县人均财力水平达到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财力增强相协调。完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适当归并补贴项目,突出补贴重点,提高补贴标准。四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创新水利投融资机制,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优先支持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及大中型灌区改造、低洼易涝地治理力度,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rn 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作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提升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是实现“三化同步”的又一个难题和重点。当前,中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总体不高,主要表现在:农村各类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水平低、带动能力弱;农产品流通渠道单一,产销衔接不畅;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等。rn 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看,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是解决农民家庭生产经营能力弱化的迫切需要。农业以家庭经营为主、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特点将长期存在。当前,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不少地方留乡务农劳动力以妇女和老年为主,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家庭生产经营能力进一步弱化,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越来越多。二是解决农业生产频繁波动的迫切需要。rn 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实质上就是改变农业落后的生产经营方式,更好地实现家庭小规模生产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城市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当前应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在生产环节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发展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户”为基本模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构建与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科教一体化的运行机制。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向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建设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使企业能对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等全程实施标准化管理。这既有利于化解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又有利于企业从源头上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二是在流通环节突出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流通是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重要环节。继续加大对农产品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投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建设全国性和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探索农产品产销对接有效模式,加快建立多元化、少环节、高效率、低成本、安全通畅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着力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消费安全问题,促进农产品产销平衡、均衡生产。三是在消费环节突出抓好市场环境和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市场诚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培育社区居民消费合作组织,提高消费组织化程度,便利农产品与消费者对接。完善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建立广覆盖的食品监管格局,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形成政府监管长效机制。
  • 摘要:“剪刀差”原来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笔者将农产品价格问题、农村土地征用问题、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村信贷问题概括为“四个剪刀差”。rn 要彻底解决“四个剪刀差”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强化顶层设计,从体制、机制、制度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着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着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着力实现农民收入与城市居民收入同步增长。rn 消除“四个剪刀差”,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的最重要、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需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大的关注,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强化顶层设计,大胆创新突破,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共中央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再次强调:“中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rn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中央与地方之间利益关系严重失衡以及传统的考核机制和政绩观是地方热衷于扩张城市土地的根源。土地财政成为地方的重要收入来源。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rn 当前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源自于改革,而是源于改革不彻底,改革尚未深化,尚未攻坚。应加速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打好改革的攻坚战。要加速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是中央各部门职能的转变,国家一方面应调整既得利益格局,建立规范的横向和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体系,财政的“重心”要适当下移,要显著增强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幅度地减少专项资金,从源头上削减中央各部门配置资源的权力,使地方政府真正拥有为本地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经济能力,这样地方政府才有可能从经济型政府(公司主义的政府)转为服务型政府。另一方面,要探索改进基层民主制度、建立对权力的有效的监督制衡机制,夯实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政治基础。要强化对各级政府的问责、质询和监督、制衡机制,改革干部考核和晋升机制。这样才能减少寻租行为和决策的随意性,有利于杜绝腐败,提高经济效益,真正使财政体制能具有平衡地区间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能力。rn 必须把深化农村改革和深化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相结合,尤其是着力于中央和省一级的行政管理机构的改革和县级综合配套改革,更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协调“条条”与“块块”的关系,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的上级层次与基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同时使政府资金的投放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建立一个更为公平的国民收入再分配体系。
  • 摘要:近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10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在产业功能上,产业发展的重点由以保障农产品供应为主,转为向多功能拓展;二是在生产能力上,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由频繁周期性波动,转向较长期基本稳定;三是在区域布局上,由分散布局转为向优势产区逐渐集中;四是在要素投入上,农业增长的驱动由主要依赖土地、劳力等传统要素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资本等现代要素;五是在生产主体上,由农户家庭承包经营转向家庭承包经营、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经纪人等多元化主体并存;六是在生产方式上,由千家万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转向规模化、节约化、标准化、产业化;七是在劳动力供应上,由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农村劳动力剩余和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短缺并存;八是在就业和收入结构上,由以农业和家庭经营为主转向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九是在市场环境上,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因素由以国内供求为主转向国内国际多种因素叠加;十是在财政投入上,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由应急扶持、框架构建转向稳定支持、完善体系。rn “十二五”时期,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面临4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需缺口越来越大;确保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促进农民持续增加收入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农业已成为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瓶颈”与“短板”,必须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和安全供给以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rn 总之,在“十二五”期间,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为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安全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 摘要:中国用占世界6%的水资源和10%的耕地,养活和支撑了占世界21%的人口,同时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资源高消耗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农民收入增加不快、农村发展缓慢,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循环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策略,是针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旨在推动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和农村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实现投入品-产出物-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尽量减少农业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转变农业生产方式。rn 发展循环农业,要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走低消耗、高增长、可持续的发展路子,建立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方式。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传统对农业发展与定位的认识,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创新和切入点。当前要从制度建设、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等方面,制定一系列有效的保障措施来引导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rn 促进技术创新与集成,提升循环农业科技水平。以农业的“工业化”理念为指导,引进、消化、集成与创新一批先进、实用的循环农业技术,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运用工业化思路,尤其发展“工业化农业”的农业“制造化”,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为发展循环农业提供技术支撑。重点在循环型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和资源节约型技术、绿色农业生产与控制技术、农产品多级转化与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清洁能源供给与农村社区建设、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规程、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等,开展技术整合与集成创新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提升中国循环农业的科技水平。rn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工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建立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在农业资源循环节约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清洁生产与产业链整合、农村社区清洁化建设、生物质能的综合开发、微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方面在全国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探索循环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和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资源利用新方式。rn 建立农业清洁生产补偿机制,完善发展循环农业的制度保障。以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清洁生产技术补贴机制和绿色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为切入点,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按照“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技术”的原则,选择一批节约循环技术,进行示范推广,明确补偿主体与补偿环节,科学核算补偿标准与选取补偿方式,完善操作规范,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补贴试点,探索建立循环农业技术补偿的有效机制。rn 加大循环农业宣传力度,增强发展循环农业意识。循环农业是新的发展理念,发展循环农业是全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不仅需要政策的帮助和支持,更需要全社会公民的自觉参与。政府应通过运用广播、电视、宣传手册等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普及循环经济及循环农业的相关知识。
  • 摘要:2010年中国粮食总产达到5464亿千克,比上年增加156亿千克,增长2.9%,再创历史新高,实现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七年增产,粮食产量连续4年稳定在5000亿千克以上。粮食实现“七连增”,不仅为中国的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管理通胀预期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缓解贫困和饥饿作出了重要贡献。粮食“七连增”向国内外彰显了中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国家的基础实力。rn 在要素投入、政策支持、科技进步、抗灾减灾、深化改革、粮食提价和上下合力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中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七连增,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确保未来长期持续稳定增产,尚需面对一系列制约因素:耕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约束加大。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扩张,对土地和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中国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淡水资源日益紧缺。从长远看,耕地、淡水资源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消费需求增加的趋势同样不可逆转,因而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约束已成为中国粮食增产的瓶颈。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紧缺。新生代青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劳动力以中老年人为主,素质普遍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先进科技及农机推广受到限制,严重影响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制约粮食科技水平提升和单产持续提高。比较效益偏低。近年来农资价格上行压力加大、生产用工成本上升、全社会工资水平上涨的趋势难以改变,而粮食价格提高又受诸多因素制约,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益凸显。由于种粮效益低、收入少,给城乡协调发展和粮食产销区协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导致种粮农民收入和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影响地方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农业兼业化、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耕地用途非农化的苗头性问题。rn 外部因素冲击增强。近年来中国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增多、藕合性增强,除基本供求关系变化外,调控政策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社会游资炒作、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偶发、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等,都对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此外,一些跨国农业公司正在中国实施战略布局,外资控盘风险开始显露,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了隐患。rn 面对上述制约粮食增产的因素,要确保未来粮食的八连增、九连增,乃至长期持续增产,必须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持续稳定地增加粮食产量,既不能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总结中国粮食七连增的经验,结合粮食增产定量测度的启示,特提出如下建议:高度警惕并避免粮食持续增产后可能出现的周期性徘徊;坚定不移守住两条“红线”;继续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支持政策;高效利用科技进步的增产作用;充分发挥主产区的突出贡献;努力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力强化农业基础建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