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85022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中国健康教育、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世界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世界中联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等;中心型肥胖的相关文献由23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琴、唐文红、杨苏萍等。

中心型肥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85022 占比:99.99%

总计:985094篇

中心型肥胖—发文趋势图

中心型肥胖

-研究学者

  • 张琴
  • 唐文红
  • 杨苏萍
  • 陈晓婕
  • 黄颖
  • 万里凯
  • 杨虹
  • 罗水英
  • 蒙晓宇
  • 许晶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尹亮; 周建平; 钱学群; 陈颖颖
    • 摘要: cqvip: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肥胖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中国健康营养调查显示,中心型肥胖患病率的增长速度比超重、肥胖更明显。中心型肥胖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高脂血症,随着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笔者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运用皮下揿针联合循经走罐对脾虚痰湿型中心型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干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梁海艳; 路晰媗; 周小莉; 沙立萍; 雷红
    • 摘要: 目的 探讨宁夏成人肥胖症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随机抽样,对宁夏3069名成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 宁夏中心型肥胖症和普通肥胖症的患病率分别为46.52%和12.02%.男性人群中心型肥胖及普通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50.74%和14.01%,女性人群患病率分别为42.24%及9.92%.城市人群的肥胖症患率显著高于农村,吸烟者高于不吸烟者(P<0.05);肥胖症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升高而增高.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男性、年龄、吸烟、高收入人群中心型肥胖的患病风险增加,有糖尿病病史者肥胖症患病风险显著升高,吸烟和食盐量与中心性肥胖症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 宁夏肥胖症的患病率较高,具有特定的流行分布特征,着力于高风险人群的干预对肥胖症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王筠惠; 黄建新; 赵冲; 高忠爱; 傅天翔; 李海峰; 袁金环; 丛秀娇
    • 摘要: 目的:了解烟台市某区居民不同体脂指标与血脂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整群抽样确定1547名≥18岁常住居民开展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测定,分析不同体脂指标的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率,探讨体质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与血脂异常的关系.结果:体质指数、腰围、腰围身高比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控制混杂因素后,超重、肥胖、腰围和腰围身高比中心型肥胖患血脂异常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85倍、3.36倍、2.12倍和2.57倍.结论:成人体脂指标异常会增加血脂异常的发病风险,在本地实施BMI与WHtR结合的筛查与干预,可有效降低血脂异常带来的疾病负担.
    • 庞羽; 黄国秀; 伍朝春; 李卫
    •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体检人群腰高比(WHtR)与血脂、血糖等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南宁市某单位283名职工的体检资料,以腰高比=0.5作为中心型肥胖的诊断截点,将体检人群分组.比较两组人群的血脂、血糖水平以及脂肪肝、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WHtR与血脂、血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83名受检者中,WHtR>0.5者151人(53.36%),其中男性112人(64.00%),女性39人(36.11%),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组与WHtR≤0.5组的甘油三酯[1.49(1.05~2.08)mmol/L vs 1.06(0.77~1.38)mmol/L]、空腹血糖[5.24(4.97~5.82)mmol/L vs 5.07(4.82~5.4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27(1.08~1.42)mmol/L vs 1.46(1.22~1.68)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组的脂肪肝检出率为63.58%、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43.05%,明显高于WHtR≤0.5组的20.49%、2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WHtR分别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呈正相关(r=0.226、0.396,P<0.05),与高密度脂蛋白负相关(r=-0.420,P<0.05).结论 WHtR与血脂、血糖等代谢性指标具有相关性,是评估预测代谢性疾病的简便指标,维持低WHtR水平对防控代谢性疾病及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 刘敏; 李宁; 杨佳
    •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腹针治疗中心型肥胖(脾虚痰湿证)伴胰岛素抵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接受中心型肥胖(脾虚痰湿证)伴胰岛素抵抗治疗的病患72例,脱落8例,随机将64例病患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针疗法,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病患的肥胖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心型肥胖(脾虚痰湿证)伴胰岛素抵抗的治疗中采用腹针疗法,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秦珊; 王安平; 古诗; 母义明
    • 摘要: 目的探究中国4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EACTION流调的数据,纳入41085例未患慢性肾病的患者。肥胖的评价采用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及腰臀比(男性WHR≥0.9、女性WHR≥0.85)将样本分为体质量正常、单纯外周型肥胖、单纯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合并中心型肥胖共四组。UACR数值按照四分位数,转化为75%四个等级。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肥胖与UACR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亚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糖代谢状态等)中,肥胖与UACR的相关关系。结果肥胖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病率及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等指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的人群(P均<0.01)。同时具备中心型肥胖及周围型肥胖的人群,发生高UACR的危险较体质量正常人群明显增高(OR:1.14;95%CI:1.07~1.12)。亚组分析发现在高血压(OR:1.27;95%CI:1.16~1.40)、糖化血红蛋白≥6.5%(OR:1.14;95%CI:1.06~1.38)、年龄≥60岁(OR:1.22;95%CI:1.13~1.37)、男性(OR:1.25;95%CI:1.12~1.39)人群中,中心型肥胖及周围型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高UACR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结论中国4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UACR具有相关性。中心型肥胖合并周围型肥胖的人群危险性最高,合并高血压、高龄、男性以及高糖化血红蛋白人群发生高UACR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 张海峰; 靳迪; 吕宪玉; 缴富斌; 李玉龙; 陈亚东; 罗军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类型对骨密度和握力的影响。方法基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健康体检中心2018-2019年北京地区1026例健康体检人员,按照不同肥胖类型分组。肥胖的评价依据体质量指数(BMI≥24.0 kg/m^2)及腰围(男性WC≥90 cm、女性WC≥85 cm),将样本分为非肥胖组、单纯外周型肥胖组、单纯中心型肥胖组及外周合并中心型肥胖组。采用MEDIX90 X线双能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采用CAMRY EH101型握力计进行握力测定。比较不同肥胖类型人群骨密度和握力的差异。结果1026例体检者,男性537例(52.3%),平均年龄为(50.06±15.34)岁,平均BMI为24.29 kg/m^2,平均腰围为83.83 cm。握力测量值平均值为32.90 kg,骨密度测量值T值和Z值分别为-1.03和-0.51。BMI(r=0.437,P0.05)。以腰围为标准,中心型肥胖者骨密度T值(Md:1.34 vs 0.92)和握力[(35.16±9.97)kg vs(31.51±9.06)kg,P0.05)。合并BMI和腰围两个指标进行细分后发现,与非肥胖者、外周肥胖者、外周合并中心性肥胖者比较,单纯中心型肥胖者握力[(30.16±8.45)kg vs(30.78±8.25)kg、(34.50±9.64)kg和(35.48±10.01)kg]、骨密度T值(Md:-2.03 vs-0.92、-0.93和-1.26)、Z值(-1.19 vs-0.56、-0.38和-0.50)均为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中心型肥胖者,握力和骨密度均较差。
    • 秦珊; 王安平; 古诗; 母义明
    • 摘要: 目的 探究中国4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EACTION流调的数据,纳入41085例未患慢性肾病的患者.肥胖的评价采用体质量指数(BMI≥28.0 kg/m2)及腰臀比(男性WHR≥0.9、女性WHR≥0.85)将样本分为体质量正常、单纯外周型肥胖、单纯中心型肥胖和外周型肥胖合并中心型肥胖共四组.UACR数值按照四分位数,转化为75%四个等级.应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究肥胖与UACR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亚组(性别、年龄、血压、血脂、糖代谢状态等)中,肥胖与UACR的相关关系.结果 肥胖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患病率及三酰甘油、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等指标均高于体质量正常的人群(P均<0.01).同时具备中心型肥胖及周围型肥胖的人群,发生高UACR的危险较体质量正常人群明显增高(OR:1.14;95%CI:1.07~1.12).亚组分析发现在高血压(OR:1.27;95%CI:1.16~1.40)、糖化血红蛋白≥6.5%(OR:1.14;95%CI:1.06~1.38)、年龄≥60岁(OR:1.22;95%CI:1.13~1.37)、男性(OR:1.25;95%CI:1.12~1.39)人群中,中心型肥胖及周围型肥胖者较体质量正常者发生高UACR的危险性明显升高.结论 中国40岁以上人群肥胖与UACR具有相关性.中心型肥胖合并周围型肥胖的人群危险性最高,合并高血压、高龄、男性以及高糖化血红蛋白人群发生高UACR的危险性进一步升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