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水压灌肠

水压灌肠

水压灌肠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074篇;相关期刊89种,包括实用临床医学、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江西省第十一次外科学学术年会等;水压灌肠的相关文献由307位作者贡献,包括俞钢、王忠荣、雷建明等。

水压灌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7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074 占比:99.22%

总计:15192篇

水压灌肠—发文趋势图

水压灌肠

-研究学者

  • 俞钢
  • 王忠荣
  • 雷建明
  • 徐兵
  • 朱小春
  • 林炎坤
  • 洪淳
  • 葛午平
  • 何年安
  • 傅忠

水压灌肠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献云; 李功祥; 叶琼玉
    •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技术诊断小儿肠套叠及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疗法治疗该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42例疑似患有肠套叠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儿均使用超声技术诊断肠套叠。观察为这些患儿使用超声技术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为病情被确诊为肠套叠的患儿使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儿肠管复位成功的情况。结果:为这些患儿使用超声技术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为100%。为这些患儿使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进行治疗后,其肠管复位的成功率为98.91%。结论:使用超声技术诊断小儿肠套叠的准确率高。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疗法治疗小儿肠套叠的肠管复位成功率较高。
    • 杨龙华; 杨琼; 赵育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术后复发的原因、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理州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水压灌肠复位后复发的43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肠套叠患儿共复发50次,其中复发1次39例、2次2例、3次及4次各1例。复位成功至复发的间隔时间为(15.20±9.24)h,24 h内复发41次(82.00%),24~48 h复发8次(16.00%),超过48 h复发1次(2.00%)。在复发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中,阵发性腹痛(哭闹)、呕吐、腹部包块与首次发病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便的例数较首次发病时少(P<0.05)。首次发病时白细胞(WBC)升高19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18例;首次发病及复发时43例患儿超声检查均可见“同心圆征”或“靶环”状包块影,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8例,复发时肠套叠的同心圆直径较首次发病时小(P<0.05);复发时灌肠时间较首次灌肠时短(P<0.05)。43例患儿中,反复水压灌肠复位治愈41例(94.12%),手术治愈2例,肠穿孔0例。结论小儿肠套叠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后复发多为早期复发,复发原因尚不明确,复发后继续给予水压灌肠复位,操作简便、可反复多次复位、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家属接受程度高,临床易推广。
    • 张龙; 杨军; 余世万; 孙凯; 向远超; 魏艳青; 黄兰露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急性肠套叠(acute intussusception,AI)患儿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AI患儿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组76例和X射线组72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X射线引导下空气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应激反应、胃肠激素及并发症.结果 超声组AI患儿复位成功率98.68%高于X射线组91.67%,复发率和并发症低于X射线组(P<0.05),复位时间、大便隐血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X射线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低于X射线组(P<0.01);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神经降压素(NT)含量低于X射线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有助于缓解AI患儿炎症应激反应,降低胃肠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练涛峰; 杜酉寅; 樊亮
    •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对比空气灌肠及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2017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98例急性肠套叠患儿按信封法随机分为A组(n=49)和B组(n=49),A组给予水压灌肠,B组给予空气灌肠.对比2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复位成功率略高于B组,A组灌肠穿孔率、复发率略低于B组;发病时间48 h,A组复位成功率均略高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空气灌肠,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复位成功率略高,且穿孔率、复发率略低.
    • 陈相; 罗淼
    •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肠套叠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科室在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34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复位成功率,观察其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分析患儿平均复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大便隐血时间.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复位前后的静脉血3mL,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结果 34例肠套叠患儿经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一次复位成功率97.06%,平均复位时间(8.91±1.57)min,大便隐血时间(1.62±0.48)d,住院时间(4.61±1.48)d.34例肠套叠患儿经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后,出现1例发热患儿,2例腹泻患儿,无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4例肠套叠患儿治疗后血清CRP(10.21±1.63)mg/L,低于患儿治疗前CRP(2.49±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有显著效果,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积极推广意义,值得应用.
    • 陈相; 罗淼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对肠套叠患儿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科室在2018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34例肠套叠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疗法;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复位成功率,观察其并发症发生例数,统计患者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分析患儿平均复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大便隐血时间.于治疗前后采集患儿复位前后的静脉血3mL,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水平.结果34例肠套叠患儿经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一次复位成功率97.06%,平均复位时间(8.91±1.57)min,大便隐血时间(1.62±0.48)d,住院时间(4.61±1.48)d.34例肠套叠患儿经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后,出现1例发热患儿,2例腹泻患儿,无肠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8.82%.34例肠套叠患儿治疗后血清CRP(10.21±1.63)mg/L,低于患儿治疗前CRP(2.49±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肠套叠有显著效果,复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积极推广意义,值得应用.
    • 闫媛媛; 郭丽; 娄君鸽; 连鸿凯
    • 摘要: 目的 对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整复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187例确诊原发性肠套叠并采取超声下水压灌肠整复患儿的临床资料,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单因素采用x2检验及t检验方法分析,筛选出与整复结果相关度较高的多项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整复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能力.结果 患儿病程、超声征象"同心圆"直径和"套筒"长度是影响整复结果的独立影响因素;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8、0.785、0.871,三者截断值分别为21.75 h、27.5 mm、52.5 mm.结论 肠套叠患儿病程、超声"同心圆"直径和"套筒"长度对超声监测水压灌肠整复结果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临床选择复位治疗方式提供指导依据.
    • 随帮志
    • 摘要: 目的:观察209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标准化治疗与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安徽省立医院收治及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209例为主要实验对象,安徽省立医院小儿外科收治105例肠套叠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标准化治疗作为实验组,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肠套叠采用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并发症产生情况,评估疗效与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复位成功率、保守治疗无效转手术治疗率、转院率、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小儿肠套叠治疗,采用超声引导下不同水压灌肠标准化治疗可作为优先选择,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胡蕾; 叶显俊; 朱宇飞; 何年安
    •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声像图,分别收集临床资料(性别、年龄、有无呕吐或血便)及超声特征(肠套位置、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套入肠壁有无血流信号、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肿大淋巴结).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出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复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相关因素预判复套发生的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血便、腹腔积液及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是复套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血便、腹腔积液、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均是预测复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5.88、4.20、4.12、3.55);其中肠套叠"同心圆"预测复套诊断效能最高,其评估复套发生的截断值为35 mm,ROC曲线下面积为0.97.结论 超声引导下小儿原发性肠套叠水压灌肠治疗成功后复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肠套叠"同心圆"最大径≥35 mm、出现血便、腹腔积液及套入肠管壁无血流信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