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113229049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69911.9
申请日2021.04.28
分类号A01G22/00(2018.01);A01B79/02(2006.01);C05G3/00(2020.01);C05G3/80(2020.01);C05G5/20(2020.01);C05G1/00(2006.01);
代理机构南宁胜荣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6;
代理人韦慕婉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00号
入库时间 2023-08-10 19:38:14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7-21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下经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
背景技术
竹笋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纤维、滋味鲜美、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已成为符合现代人消费观念的天然食物。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Munro)Kurz.)隶属禾本科牡竹属,为世界三大著名甜笋竹之一,是优质的大型丛生笋材两用竹。其竹笋肉鲜嫩,甘甜爽脆,鲜竹笋含水量超过90%,脂肪含量较低(0.281%),所含17种氨基酸总量高达227.64mg/g。勃氏甜龙竹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和南亚热带的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北部和中国云南省,该竹种笋期5~10月,长达6个月以上。勃氏甜龙竹丰产性好,大田或荒坡种植年产可达30t·hm
勃氏甜龙竹开花结实困难,种子不育和败育率高,有性繁殖不易,多通过无性繁殖扩繁资源,方法有母竹移栽,埋秆、埋节育苗,主枝和次生枝扦插育苗,竹苗分株育苗,幼龄竹主枝包枝育苗等,目前造林主要采用母竹移栽。竹类植物园引进该竹种栽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经济性能,深受群众的喜爱,优质种苗供不应求。但由于不科学的采苗作业影响了竹林效益的持续产出,甚至造成竹林的衰败,因此,研究同时以笋、苗为主产品的竹林经营模式,对这一优良竹种的资源增长和效益的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先在适合勃氏甜龙竹生长的红壤土中进行勃氏甜龙竹分株苗栽培,创新性的采用向竹节内灌注营养液的方式为勃氏甜龙竹母竹提供营养,获得存活率高的勃氏甜龙竹分株苗,再将分株苗移栽至公益林下的空间进行种植,并喷施富硒微生物有机液肥,能够有效提高勃氏甜龙竹质量,提高生长速度、单位产量,缩短生长周期,提升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1.2m,高20~40cm,长8~10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20~30cm,沟宽20~30cm,沟内施底肥;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3~6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5~10cm,盖草淋水;25~35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6~12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30~50cm,宽20~40cm,长30~50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100~200份、豆粕50~100份、蜗牛壳5~10份、果皮渣10~20份、甘蔗渣10~1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7份、沼液2000~3000份、富硒肥0.1~0.3份。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22~53份、堆沤的动物粪便57~123份、桐枯饼13~27份、钙镁磷肥25~55份。
进一步,步骤S1中,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沼液200~300份、微量元素0.1~0.5份、Ce(NH
进一步,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进一步,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进一步,步骤S2中,所述的穴深30~50cm,宽20~40cm,长30~50cm。
进一步,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进一步,所述的果皮渣为苹果皮、荔枝皮、柑橘皮、香蕉皮、火龙果皮、柚子皮中的两种以上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菌种:棘孢木霉1~5份、芽孢杆菌1~5份、放线菌1~5份、酵母菌1~5份、根瘤菌3~8份、圆褐固氮菌3~8份、解磷菌3~8份、解钾菌3~8份。
进一步,步骤S2中,移栽密度为400~500丛·h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向竹节内灌注营养液的方式种植勃氏甜龙竹,先在适合勃氏甜龙竹生长的红壤土中进行勃氏甜龙竹分株苗栽培,创新性的采用向竹节内灌注营养液的方式为勃氏甜龙竹母竹提供营养,获得存活率高的勃氏甜龙竹分株苗;再将分株苗移栽至公益林下的空间进行种植,采用林下种植可提高作物品质,合理利用树林的蔽护作用可大大降低风速,调节气温,并可以很好的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树林含有丰富的萜烯类物质等森林活力素,能够强力杀死细菌,大大减少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且树林可积累许多负氧离子,极有利于作物健壮生长。
2.本发明采用林下剩余物作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制备微生物有机肥,达到了就地取材,有效回收废枝叶、降低成本、循环绿色高效栽培中勃氏甜龙竹的目的。
3.本发明合理设计了营养液的原料,添加了Ce(NH
4.本发明的微生物有机液肥中,林下剩余物包括了树枝、树叶等材料,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和少量维生素、生长素、微量元素等,能改良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果皮渣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勃氏甜龙竹的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蜗牛壳中含有天然的聚天冬氨酸,具有活化土壤养分元素和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促进养分吸收和营养运输的作用;烟草渣中的特殊物质如烟碱能杀虫驱虫,有效驱除地下害虫;单宁能杀菌除螨,抑制土传病害,有效防治地下线虫;酚、醛、醌、脂类芳香物质及有机酸,属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作物根系和叶芽生长;单糖、二糖、多糖等糖类物质、纤维素、木质素、腐植酸等在改良土壤中有着独特作用;甘蔗渣中含有较高的糖分,是复合微生物菌剂的重要载体,供微生物繁殖,对保持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活性起到重要作用,蔗茎表皮中含有丰富的硅元素,能够加强作物的光合能力,提高植物的光合效率,从而提高植物内营养物质的积累。果皮渣含有丰富的抗氧化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勃氏甜龙竹的营养成分,促进其生长。
5.富硒肥含有硒元素,能够对勃氏甜龙竹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及水分利用效率均有积极作用,能够增进勃氏甜龙竹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效减缓叶片衰老,同时调整植物叶层分布,增加光能利用效率,改善叶片内部组织结构;通过合理控制的添加量,适量的硒可以通过控制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减少气孔阻力,进而提高CO
6.本发明的种植方法或得的勃氏甜龙竹,竹笋色泽淡黄,风味优良,口感清甜,含水量达94%,可作为为鲜食竹笋,且含有丰富的硒元素,是优质食材;分株育苗成活率平均达83%以上,出苗率达90%,虽在林下种植受空间限制,种植密度相较于大田或者荒坡种植较低,但由于创新性的栽培方法和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移栽造林成活率达94%,竹笋产量在27t.hm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这些实例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通过更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m,高20cm,长8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20cm,沟宽20cm,沟内施底肥,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22份、堆沤的动物粪便57份、桐枯饼13份、钙镁磷肥25份;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3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5cm,盖草淋水;35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12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沼液200份、微量元素0.1份、Ce(NH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30cm,宽20cm,长30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移栽密度为400丛·hm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100份、豆粕50份、蜗牛壳10份、苹果皮5份、荔枝皮5份、甘蔗渣12份、复合微生物菌剂5份、沼液2000份、富硒肥0.1份;
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棘孢木霉3份、芽孢杆菌3份、放线菌4份、酵母菌2份、根瘤菌4份、圆褐固氮菌7份、解磷菌4份、解钾菌5份。
实施例2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1m,高25cm,长9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25cm,沟宽25cm,沟内施底肥,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33份、堆沤的动物粪便63份、桐枯饼19份、钙镁磷肥37份;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4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6cm,盖草淋水;25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6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沼液220份、微量元素0.2份、Ce(NH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40cm,宽30cm,长40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移栽密度为450丛·hm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150份、豆粕100份、蜗牛壳8份、柑橘皮10份、香蕉皮5份、火龙果皮5份、甘蔗渣1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4份、沼液2200份、富硒肥0.15份;
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棘孢木霉4份、芽孢杆菌1份、放线菌5份、酵母菌1份、根瘤菌6份、圆褐固氮菌8份、解磷菌8份、解钾菌3份。
实施例3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2m,高40cm,长10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30cm,沟宽30cm,沟内施底肥,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53份、堆沤的动物粪便100份、桐枯饼20份、钙镁磷肥40份;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6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10cm,盖草淋水;30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11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沼液250份、微量元素0.5份、Ce(NH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35cm,宽25cm,长45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移栽密度为450丛·hm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180份、豆粕60份、蜗牛壳6份、苹果皮7份、荔枝皮3份、柚子皮1份、甘蔗渣11份、复合微生物菌剂3份、沼液2600份、富硒肥0.2份;
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棘孢木霉2份、芽孢杆菌5份、放线菌1份、酵母菌5份、根瘤菌8份、圆褐固氮菌3份、解磷菌3份、解钾菌7份。
实施例4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2m,高30cm,长8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20cm,沟宽30cm,沟内施底肥,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47份、堆沤的动物粪便123份、桐枯饼27份、钙镁磷肥45份;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4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6cm,盖草淋水;28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8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沼液300份、微量元素0.4份、Ce(NH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50cm,宽35cm,长50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移栽密度为450丛·hm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130份、豆粕70份、蜗牛壳7份、苹果皮10份、火龙果皮5份、甘蔗渣15份、复合微生物菌剂6份、沼液3000份、富硒肥0.25份;
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棘孢木霉5份、芽孢杆菌4份、放线菌2份、酵母菌3份、根瘤菌3份、圆褐固氮菌4份、解磷菌5份、解钾菌6份。
实施例5
一种林下种植高质量勃氏甜龙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红壤地建立苗床,畦宽1.2m,高20cm,长9m;每畦沿纵向开两条育苗沟,沟深30cm,沟宽30cm,沟内施底肥,所述的底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草木灰50份、堆沤的动物粪便88份、桐枯饼22份、钙镁磷肥55份;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危害、隐芽饱满的勃氏甜龙竹母竹苗,不带蔸砍断,地径5cm,母竹去梢,5m处封顶,每一节上保留1个枝条;在竹节间中部打孔,向孔内灌注满营养液,后用黏土将孔堵塞,将竹子水平放置于苗床沟中,孔口保持向上,节上芽眼朝向水平两侧,竹秆覆土8cm,盖草淋水;32天后竹秆节萌芽出苗;经10个月,将竹秆挖出截成单株竹苗,并用编织绳包扎,确保根系与基质不分离;
所述的营养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沼液280份、微量元素0.3份、Ce(NH
所述的微量元素包括铁、硅、锌、铜、碘、溴、锰;
所述的生根粉为河南神润生物技术科技有限公司的速效生根粉;
S2:在低丘生态公益林空旷处开穴,穴深45cm,宽30cm,长30cm;将勃氏甜龙竹分株苗移栽入穴,移栽密度为500丛·hm
S3:采用水肥一体化智慧控制技术对种植的勃氏甜龙竹喷施微生物有机液肥;
所述的微生物有机液肥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林下剩余物200份、豆粕80份、蜗牛壳5份、荔枝皮4份、柑橘皮4份、香蕉皮4份、甘蔗渣13份、复合微生物菌剂7份、沼液2500份、富硒肥0.3份;
所述的富硒肥为广西北海喷施宝有限公司的正硒宝有机水溶肥;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棘孢木霉1份、芽孢杆菌2份、放线菌3份、酵母菌4份、根瘤菌5份、圆褐固氮菌6份、解磷菌7份、解钾菌8份。
对比例1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未添加Ce(NH
对比例2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未添加Ce(NH
对比例3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未添加卵磷脂。
对比例4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制备营养液的原料中未添加维生素E。
对比例5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唯有不同的是未向竹节内灌注营养液。
对比试验
采用实施例1~5和对比例1~5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种植3年后长出竹笋,第4年初产竹材,将收获的勃氏甜龙竹竹笋外观、口感、分株苗成活率、竹笋产量分别进行对比,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
(1)由实施例1~5和对比例5的数据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种植方法,获得的勃氏甜龙竹,外观均为乳白色,口感鲜嫩、脆甜,品相优异;分株苗成活率和竹笋产量均较高,分株苗成活率均在83%以上,竹笋产量均在27t以上,明显高于向竹节内灌注营养液的对比例5,经济效益较好。由于林下空间限制,种植密度较低,但在本发明创新性的种植方法与科学合理的施肥管理下,仍能够获得较高的平均亩产量,经济效益良好。当种植密度增高时,竹笋亩产量也呈增高趋势;在种植密度为400~450丛·hm
(2)与实施例2相比,在其他制备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对比例1的原料中未添加Ce(NH
可知,Ce(NH
Ce(NH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机译: 一种调节勃氏不动杆菌中的勃氏酵母菌的方法
机译: 利氏镰刀菌 I>发酵生产替勃龙代谢物的方法
机译: 一种弥散性勃氏哈氏C的产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