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

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包括桥桩基;桥桩基顶部承台上安装有两个延伸部,且每个延伸部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限位部,每个延伸部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部,每个插接部外部均固定有一个限位件;每个延伸部左右两端下部均连接有一个支撑件,且每个支撑件外部均设有一个驱动件,每个支撑件与延伸部之间均设有一个加强件。本发明通过延伸部与支撑件的设置,使得本支撑组件的整个安装过程中,无需通过大量螺栓安装至桥桩基上,进而提高了本支撑组件安装时的便捷性,通过延伸部与插接部的配合,从而使得本支撑组件在安装好后,能够根将支撑面积进行灵活调节,进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700023B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方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57310.3

  • 发明设计人 邱忠虎;陈斐;

    申请日2021.09.09

  • 分类号E02D27/12(2006.01);E02D27/14(2006.01);E01D21/00(2006.01);

  • 代理机构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程春生

  •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东路学院大厦1806室

  • 入库时间 2022-11-28 17:49: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27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桩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

背景技术

桩基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桥梁桩基便属于高承台桩基中的一种,而目前的桥梁桩基在建设过程中,为了加固桥梁桩基,通常会在桥梁桩基上安装支撑组件,来减轻桥梁桩基的承受力。

现有的支撑组件在安装时,由于需要通过大量螺栓或者直接焊接至桥梁桩基上,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在施工时十分费时,进而降低了支撑组件安装时的便捷性,而且现有的支撑组件在安装好后,无法根据桥梁桩基受力等实际情况将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进行灵活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提供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包括桥桩基;桥桩基顶部承台上安装有两个延伸部,且每个延伸部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限位部,每个延伸部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部,每个插接部外部均固定有一个限位件;每个延伸部左右两端下部均连接有一个支撑件,且每个支撑件外部均设有一个驱动件,每个支撑件与延伸部之间均设有一个加强件。

进一步的,插接部包括矩形滑筒、插接杆和拉动杆,矩形滑筒固定在延伸滑套底端面,且矩形滑筒内部滑动有插接杆,插接杆水平截面尺寸与调节通口水平截面尺寸相匹配,插接杆下端固定有贯穿矩形滑筒底部的一根拉动杆,且拉动杆下端设有拉手,拉动杆外部位于矩形滑筒内部套接有弹簧,矩形滑筒外部设有限位件,插接杆下部固定有滑动柱;

进一步的,延伸部包括延伸滑套、延伸滑柱、安装块、固定件、调节通口和第一限位孔,延伸滑套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桥桩基顶部承台上,且延伸滑套上的两个矩形滑腔内均滑动有一根延伸滑柱,两根延伸滑柱相背端均固定有一个安装块,且每个安装块上端面均开设有六角形通孔,每根延伸滑柱底端面均呈均匀状开设有调节通口,每个安装块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且每个第一限位孔均与安装块上的六角形通孔相通,每个安装块外部均设有一个限位部,每个安装块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件,延伸滑套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口,每根延伸滑柱上均设有与矩形通口滑动连接的一个限位滑动块,每个延伸滑套底端面均设有两个插接部;

进一步的,限位部包括框形支件、带动块、滑动杆和插接件,框形支件固定在安装块前端面,带动块右端面固定有贯穿框形支件右侧壁的导杆,且导杆外部位于框形支件内部套接有弹簧,带动块左端面固定有贯穿框形支件左侧壁的两根限位插柱,带动块前端面滑动连接有一根滑动杆,且滑动杆的滑动方向为上下滑动方向,框形支件前端面开设有L型滑口,滑动杆与L型滑口滑动相连接,插接件后端面固定有两根插杆,且两根插杆插接在安装块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孔内部,插接件右端面开设有两个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与带动块上的两根限位插柱相插接;

进一步的,支撑件包括支撑柱、支撑螺杆、六棱插柱、安装板、第二限位孔、支撑板和六棱滑柱,支撑柱内部设有六角形滑腔,且六角形滑腔内滑动有六棱滑柱,六棱滑柱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杆,且支撑螺杆下端焊接有支撑底板,支撑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六棱插柱,六棱插柱前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支撑柱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底端面设有驱动件,支撑柱外周面一侧开设有条形滑口,六棱滑柱一侧面设有与条形滑口滑动连接的条形滑块;

进一步的,加强件包括加强杆、加强螺杆、连接块和固定套,固定套固定在支撑柱外部,且固定套外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强杆,加强杆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加强螺杆,且加强螺杆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加强螺杆外部上端焊接有手轮,连接块上端设有矩形插块,当加强件与延伸部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块上端的矩形插块与调节通口相插接;

进一步的,驱动件包括转动螺母、蜗轮和蜗杆,转动螺母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底端面中心部位,且转动螺母外部固定有蜗轮,转动螺母通过螺纹与支撑螺杆相连接,蜗杆通过两个支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板底端面,且蜗杆与蜗轮相啮合;

进一步的,当插接部在延伸部底部处于限位状态时,插接杆将与延伸滑柱上的其中一个调节通口相插接;

进一步的,当插接杆上的滑动柱向下滑动至矩形滑块底部时,插接杆上端面将卡在矩形滑块底端面上。

进一步的,限位件、矩形滑壳、矩形滑块、捏压板,矩形滑壳固定在矩形滑筒外部,且矩形滑壳内部滑动有矩形滑块,矩形滑块头端上部棱角设为倒角,矩形滑壳内部位于矩形滑块尾端安装有弹簧,且矩形滑壳一侧面尾部固定有固定捏压板,矩形滑块上固定有捏压板,且捏压板位于矩形滑壳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延伸部与支撑件的设置,安装时,将六棱插柱插入至安装块上的六角形通孔内部,然后通过限位部进行限位,然后再通过转动蜗杆,使支撑螺杆下端的支撑底板与地面接触,然后再将加强件安装在延伸滑柱与支撑柱之间即可,从而完成安装,且本支撑组件的整个安装过程中,由于无需通过大量螺栓安装至桥桩基上,从而使得本支撑组件在施工时更加省时,进而提高了本支撑组件安装时的便捷性,且各组件之间在拆卸后可分别携带,从而使得本支撑组件在携带运输时更加方便。

2、本发明通过延伸部与插接部的配合,当本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调节时,将拉动杆向下拉动,然后将延伸滑柱在延伸滑套内部进行伸缩滑动,从而使安装块带动支撑件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将本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得到调节,调节后,然后再让插接杆插回对应的一个调节通口内部即可,从而使得本支撑组件在安装好后,能够根据桥桩基受力等实际情况将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进行灵活调节,而且调节过程操作简单,无需另外通过工具即可完成调节,进而大大提高了本支撑组件的实用性。

3、本发明通过加强件的设置,通过将加强件安装在延伸滑柱与支撑柱之间,从而使延伸滑柱与支撑柱之间夹角处能够得到有效加强作用,从而提高了本支撑组件的支撑强度,且安装过程便捷,无需工具即可完成安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支撑组件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延伸滑套和延伸滑柱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插接部和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支撑件、驱动件和加强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支撑柱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延伸滑柱和限位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框形支件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延伸滑套、延伸滑柱和安装块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桥桩基;2、延伸部;201、延伸滑套;202、延伸滑柱;203、安装块;204、固定件;205、调节通口;206、第一限位孔;3、插接部;301、矩形滑筒;302、插接杆;303、拉动杆;4、支撑件;401、支撑柱;402、支撑螺杆;403、六棱插柱;404、安装板;405、第二限位孔;406、支撑板;407、六棱滑柱;5、限位部;501、框形支件;502、带动块;503、滑动杆;504、插接件;6、驱动件;601、转动螺母;602、蜗轮;603、蜗杆;7、加强件;701、加强杆;702、加强螺杆;703、连接块;704、固定套;8、限位件;801、矩形滑壳;802、矩形滑块;803、捏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附图1至附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包括有:桥桩基1;桥桩基1顶部承台上安装有两个延伸部2,用于调节本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且每个延伸部2左右两端均设有一个限位部5,用于对支撑件4进行限位。限位部5包括框形支件501、带动块502、滑动杆503和插接件504,框形支件501固定在安装块203前端面,带动块502右端面固定有贯穿框形支件501右侧壁的导杆,且导杆外部位于框形支件501内部套接有弹簧,从而使带动块502具有较好的弹性,带动块502左端面固定有贯穿框形支件501左侧壁的两根限位插柱,用于对插接件504进行限位。带动块502前端面滑动连接有一根滑动杆503,且滑动杆503的滑动方向为上下滑动方向,框形支件501前端面开设有L型滑口,用于对滑动杆503向右拉动时进行限位,例如将滑动杆503向右拉动后再向下滑动即可卡在L型滑口内部,滑动杆503与L型滑口滑动相连接,插接件504后端面固定有两根插杆。且两根插杆插接在安装块203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孔206内部,插接件504右端面开设有两个圆形孔,且两个圆形孔与带动块502上的两根限位插柱相插接,从而使带动块502得到有效限位作用。

每个延伸部2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插接部3,用于对调节后的延伸滑柱202进行限位,插接部3包括矩形滑筒301、插接杆302和拉动杆303,矩形滑筒301固定在延伸滑套201底端面,且矩形滑筒301内部滑动有插接杆302,插接杆302水平截面尺寸与调节通口205水平截面尺寸相匹配,从而使插接杆302在插接时更加牢固。插接杆302下端固定有贯穿矩形滑筒301底部的一根拉动杆303,且拉动杆303下端设有拉手,用于对插接杆302的下拉操作,拉动杆303外部位于矩形滑筒301内部套接有弹簧,从而使插接杆302具有较好的弹性,矩形滑筒301外部设有限位件8,插接杆302下部固定有滑动柱,当插接杆302上的滑动柱向下滑动至矩形滑块802底部时,插接杆302上端面将卡在矩形滑块802底端面上,从而使插接杆302在下拉后能够得到有效限位作用。

每个插接部3外部均固定有一个限位件8,用于对插接杆302进行限位,限位件8、矩形滑壳801、矩形滑块802、捏压板803,矩形滑壳801固定在矩形滑筒301外部,且矩形滑壳801内部滑动有矩形滑块802,矩形滑块802头端上部棱角设为倒角,从而使插接杆302上的滑动柱在向下移动时,无需将矩形滑块802进行拉动即可实现插接杆302的限位,矩形滑壳801内部位于矩形滑块802尾端安装有弹簧,且矩形滑壳801一侧面尾部固定有固定捏压板,便于对矩形滑块802的拉动操作。矩形滑块802上固定有捏压板803,且捏压板803位于矩形滑壳801外侧。

每个延伸部2左右两端下部均连接有一个支撑件4,用于对延伸部2进行支撑,且每个支撑件4外部均设有一个驱动件6,驱动件6包括转动螺母601、蜗轮602和蜗杆603,转动螺母601转动连接在安装板404底端面中心部位,且转动螺母601外部固定有蜗轮602,转动螺母601通过螺纹与支撑螺杆402相连接。蜗杆603通过两个支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板404底端面,且蜗杆603与蜗轮602相啮合,通过驱动件6的设置,便于对支撑螺杆402与支撑柱401之间的长度进行调节,且由于具有较大传动比,从而在调节时更加省力。每个支撑件4与延伸部2之间均设有一个加强件7,从而使延伸滑柱202与支撑柱401之间具有更好的强度。

参照图1和图3,延伸部2包括延伸滑套201、延伸滑柱202、安装块203、固定件204、调节通口205和第一限位孔206,延伸滑套201通过固定件204固定在桥桩基1顶部承台上,且延伸滑套201上的两个矩形滑腔内均滑动有一根延伸滑柱202,两根延伸滑柱202相背端均固定有一个安装块203,用于与六棱插柱403进行连接,且每个安装块203上端面均开设有六角形通孔,每根延伸滑柱202底端面均呈均匀状开设有调节通口205,用于对延伸滑柱202的伸缩长度进行调节。每个安装块203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孔206,用于与插接件504上的插杆进行插接,且每个第一限位孔206均与安装块203上的六角形通孔相通,每个安装块203外部均设有一个限位部5,每个安装块203底部均设有一个支撑件4。延伸滑套201前后两端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口,每根延伸滑柱202上均设有与矩形通口滑动连接的一个限位滑动块,用于对延伸滑柱202滑动时进行限位,每个延伸滑套201底端面均设有两个插接部3,当插接部3在延伸部2底部处于限位状态时,插接杆302将与延伸滑柱202上的其中一个调节通口205相插接,从而使延伸滑柱202能够得到有效固定作用。

参照图2和图5,支撑件4包括支撑柱401、支撑螺杆402、六棱插柱403、安装板404、第二限位孔405、支撑板406和六棱滑柱407,支撑柱401内部设有六角形滑腔,用于与六棱滑柱407滑动连接,且六角形滑腔内滑动有六棱滑柱407,六棱滑柱407下端固定有支撑螺杆402,用于对支撑件4整体长度进行调节。且支撑螺杆402下端焊接有支撑底板。支撑柱401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06,且支撑板406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六棱插柱403,六棱插柱403前端面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孔405,支撑柱401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04,且安装板404底端面设有驱动件6。支撑柱401外周面一侧开设有条形滑口,六棱滑柱407一侧面设有与条形滑口滑动连接的条形滑块,从而使支撑螺杆402在支撑柱401下部调节长度时能够得到有效限位作用。

参照图1和图9,加强件7包括加强杆701、加强螺杆702、连接块703和固定套704。固定套704固定在支撑柱401外部,且固定套704外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强杆701,加强杆701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加强螺杆702,且加强螺杆702上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块703,加强螺杆702外部上端焊接有手轮,便于对加强螺杆702的转动。连接块703上端设有矩形插块,用于与调节通口205进行插接,当加强件7与延伸部2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块703上端的矩形插块与调节通口205相插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延伸滑套201上的两个矩形滑腔内部侧面开设有燕尾形滑槽,每根延伸滑柱202外部均设有燕尾形滑条,且燕尾形滑条与延伸滑套201内部的燕尾形滑槽滑动相连接,从而使延伸滑柱202在延伸滑套201内部滑动时更加平稳。

本发明的基于建筑桩基建设能够变化支撑形态和应力分布的组件安装时:首先通过固定件204将延伸滑套201固定至桥桩基1顶部承台上,然后将六棱插柱403插入至安装块203上的六角形通孔内部,然后将插接件504上的两根插杆插入至安装块203上的两个第一限位孔206和六棱插柱403上的两个第二限位孔405内,从而使六棱插柱403在安装块203上得到限位,然后再将带动块502上的两根插杆插入至插接件504上的两个圆形孔内,从而使插接件504得到限位,然后再通过转动蜗杆603,使蜗轮602带动转动螺母601进行转动,从而使支撑螺杆402在螺纹作用下向下直线移动,从而使支撑螺杆402下端的支撑底板与地面接触,从而使安装块203得到有效支撑作用;

然后再将连接块703上端矩形插块对准对应的调节通口205后,通过转动加强螺杆702,使加强螺杆702在螺纹作用下带动连接块703上端矩形插块向上移动,从而使连接块703上端矩形插块插入至对应的调节通口205内部,从而使延伸滑柱202与支撑柱401之间夹角处得到加强作用;

当本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在根据桥桩基1受力等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时,首先将拉动杆303向下拉动,使插接杆302带动滑动柱向下移动,然后滑动柱将矩形滑块802头端顶回矩形滑壳801内部后,继续向下拉动插接杆302,使插接杆302上的滑动柱卡在矩形滑块802底端面,从而使插接杆302在从调节通口205内部拔出后能够得到有效限位作用,然后将延伸滑柱202在延伸滑套201内部进行伸缩滑动,从而使安装块203带动支撑件4进行左右移动,从而将本支撑组件的支撑面积得到调节,调节后,再让插接杆302插回对应的一个调节通口205内部即可。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