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

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造影导管的一端与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依次经垂直导管体、第一倾斜导管体、第二倾斜导管体连通;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微导丝连接,其第三端口经软管与所述Y阀软管的管体连通。优点是:导管更易于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导管固定牢靠不易滑出,采集静脉血轻松省时,且不会被周围静脉血稀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629633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321190759.1

  • 申请日2023-05-17

  • 分类号A61B5/153(2006.01);A61M25/01(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朱丽华

  • 地址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167号

  • 入库时间 2023-10-31 22:42: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据报道其在普通高血压约占10%,在难治性高血压中高达17%

经肘前静脉路径肾上腺静脉取血可避免此类不足,由于肘前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及肘正中静脉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走行,使得经肘前静脉路径肾上腺静脉取血具有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低、术后不需要卧床制动、手术当天下午即可出院等优点,正在成为肾上腺静脉取血的一条重要路径。

目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尚无专用导管组件。目前常用的取血导管是5F MPA1导管,但此导管行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存在问题。5F MPA1导管前端弯度小且弯曲长度短,在下腔静脉腔径较大时,常存在导管头端无法贴壁的情况,致使导管无法正确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导致取血失败,而且,5F MPA1导管是单弯导管,即使正确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在取血过程中,也存在从右侧肾上腺静脉滑脱的风险,导致采集的肾上腺静脉血易被下腔静脉、副肝静脉、肾囊静脉等稀释,严重影响下一步的激素水平测定,再者,5FMPA1导管头端没有侧孔,即便到达目标取血部位,但因缺乏侧孔,采集肾上腺静脉血非常困难,此外,目前取血导管无专门的导管组件,血样经造影导管管座尾端流出,血样收集不方便,而且造影导管无导丝固定,容易移位脱出。所以,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易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且不易脱出的导管组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该导管更易于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导管固定牢靠不易滑出,采集静脉血轻松省时,且所采集血液不会被周围静脉血稀释,从而解决现有取血导管易脱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它包括:造影导管、微导丝、三通式连接管、Y阀软管。造影导管由垂直导管体、第一倾斜导管体、第二倾斜导管体依次连通组成。造影导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伸入血管。所述微导丝从所述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伸出,其第三端口经软管与所述Y阀软管的管体连通。其中,所述微导丝从所述第二倾斜导管体的管口伸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垂直导管体与所述第一倾斜导管体之间经第一弯曲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垂直导管体和所述第一倾斜导管体之间的夹角为90度-140度之间任一角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一端口经造影管管座与所述造影导管的一端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第一倾斜导管体与所述第二倾斜导管体之间有第二弯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第一倾斜导管体和所述第二倾斜导管体之间的夹角为90度-150度之间任一角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较佳的,所述第二倾斜导管体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各开设一侧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组件。造影导管的一端与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一端口连接,另一端依次经垂直导管体、第一倾斜导管体、第二倾斜导管体连通;三通式连接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微导丝连接,其第三端口经软管与所述Y阀软管的管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导管更易于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导管固定牢靠不易滑出,采集静脉血轻松省时,且不会被周围静脉血稀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经肘前静脉路径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导管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造影导管1、微导丝4、三通式连接管3、Y阀软管7。其中,造影导管由管座2、垂直导管体8、第一倾斜导管体10、第二倾斜导管体12组成。

造影导管从后往前顺序由管座2、垂直导管体8、第一弯曲9、第一倾斜导管体10、第二弯曲11、第二倾斜导管体12顺序连通组成。

垂直导管体8和第一倾斜导管体10之间的夹角为90度-140度之间的任一正实数角度;第一倾斜导管体10和第二倾斜导管体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150度之间的任一正实数角度,适用于不同角度、不同长度的右肾静脉,便于导管插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其中,第一倾斜导管体10的长度为6毫米-10毫米;第二倾斜导管体12的长度为2毫米-4毫米.

第二倾斜导管体12从与第二弯曲11连接处至末端的管径渐细,第二倾斜导管体12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各开设一侧孔,避免导管头端和导管一侧侧孔同时贴壁导致血样无法收集,其中,侧孔距第二倾斜导管体顶部0.5毫米-1.5毫米。第二倾斜导管体12从连接处到末端采用从5F到4F渐细设计,第二倾斜导管体12的长度为2毫米-4毫米,适用于不同角度、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肾上腺静脉。

具体的,垂直导管体8的一端经管座2与三通式连接管3的第一端口连接,三通式连接管3的第二端口与微导丝4连接,其第三端口5经软管体6与Y阀软管7连通,位于Y阀软管体6的尾端。其中,微导丝4穿过造影导管1从第二倾斜导管体12的管口伸出,贯穿的微导丝4长度为180cm,直径0.14mm。三通式连接管3的第二端口与第一端口同轴设置,Y阀软管7的软管体6长度50cm-90cm。

现结合具体使用方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首先将导管连接:造影导管管座2连接三通式连接管3第一端口,第三端口连接带Y阀的软管体6并关闭Y阀,经三通式连接管第二端口送入微导丝4。

其次排空导管内空气:造影导管1顶端在微导丝4的引导下到达右侧肾上腺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入处,通过轻柔旋转造影导管使其进入肾上腺静脉内,打开软管体6尾端的Y阀软管7,排除各导管组件内的空气,经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再次确定导管顶端位置,关闭Y阀。

进行采血:将造影导管伸入右侧肾上腺静脉内,固定造影导管防止导管在取血过程中随着患者呼吸运动而滑出,连接5ml注射器至Y阀软管7上,打开Y阀的阀门,缓慢回吸血样,摒弃2ml血样后收集肾上腺静脉血4ml化验皮质醇和醛固酮,右侧取血结束。

综上,1.本实用新型的造影导管有两个弯曲部,更符合右侧肾上腺静脉的解剖特征,造影导管可自然滑进右侧肾上腺静脉,只需微调即可获得满意的取血位置。

2.本实用新型造影导管管体头端设置两个侧孔,可有效防止导管头端贴壁影响血样收集,使得静脉取血更加省时方便。

3.本实用新型导管组件三通式连接管设有三个端口,微导丝可经第二端口插入导管,经导管头端穿出进入肾上腺静脉,在取血过程中起到支持作用,以防导管移位造成取样失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