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车辆送客系统以及车辆

一种车辆送客系统以及车辆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送客系统及车辆,所述车辆送客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自动泊车模块及送客模块;控制模块响应于目标电信号,驱动自动泊车模块进行自动泊车,并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驱动送客模块控制车辆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通过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送客模块驱动车辆部件在用户离车过程中执行的预设动作,使用户感知到车辆对于其离车动作的积极反馈,增加了车辆送客过程的仪式感,满足了用户在出行方面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60116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116702.0

  • 发明设计人 王志芹;

    申请日2023-01-17

  • 分类号B60R16/023(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任晨雪

  • 地址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朝阳南大街2266号

  • 入库时间 2023-09-15 19:11: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送客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致感、仪式感在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里不断被强调,用户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也随之增加。当前,车辆作为衣食住行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研发和设计的重心仍停留在提升车辆的动力性能上,缺乏提升用车仪式感、精致感的考量。因此,在出行方面如何满足用户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车辆送客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自动泊车模块及送客模块;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触发的预设信号,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目标电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目标电信号,向所述自动泊车模块传输第一电信号;

所述自动泊车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驱动下,触发自动泊车流程,并在所述自动泊车流程完成后,触发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泊车完成电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所述送客模块传输第二电信号;

所述送客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驱动下,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

可选地,所述部件包括第一类型部件及第二类型部件;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驱动多个所述第一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一预设动作,所述第一预设动作为便于用户离车的动作;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目标物与所述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驱动多个所述第二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所述第二预设动作为用户离车后,所述车辆在下电前的准备动作。

可选地,所述目标物为蓝牙钥匙;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当接收到所述蓝牙钥匙发出的小于预设强度的所述蓝牙信号时,驱动所述第二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所述第二预设动作。

可选地,所述第一类型部件包括车门、前照灯、空气悬架、主驾座椅及电动侧踏;

所述送客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所述车门输出第一控制电信号、向所述前照灯输出第二控制电信号、向所述空气悬架输出第三控制电信号、向所述主驾座椅输出第四控制电信号以及向所述电动侧踏输出第五控制电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车门开启、所述第二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前照灯切换远近光若干次、所述第三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空气悬架模块调整至目标高度、所述第四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主驾座椅调整至目标位置及所述第五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电动侧踏伸出车身外侧。

可选地,所述第二类型部件包括车门、前照灯、车窗、天窗、车内灯、车锁、后视镜及电动侧踏;

所述送客模块,被配置为在小于所述预设强度的蓝牙信号驱动下,向所述车门输出第六控制电信号、向所述前照灯输出第七控制电信号、向所述车窗输出第八控制电信号、向所述天窗输出第九控制电信号、向所述车内灯输出第十控制电信号、向所述车锁输出第十一控制电信号、向所述后视镜输出第十二控制电信号以及向所述电动侧踏输出第十三控制电信号;

其中,所述第六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车门关闭、所述第七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前照灯关闭、所述第八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车窗关闭、所述第九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天窗关闭、所述第十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车内灯熄灭、所述第十一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车锁上锁、所述第十二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后视镜向靠近车身方向收起及所述第十三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所述电动侧踏向靠近车身方向收起。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云端存储模块,所述云端存储模块存储有至少一个所述部件各自对应的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目标电信号,从所述云端存储模块获取所述控制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向所述送客模块传输所述第二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云端存储模块连接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将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所述部件各自对应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云端存储模块。

可选地,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动作信号;

第二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预设语音信号;

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预设动作信号或所述预设语音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目标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号接收单元为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送客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送客系统及车辆,所述车辆送客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的自动泊车模块及送客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触发的预设信号,并基于所述预设信号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目标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响应于所述目标电信号,向所述自动泊车模块传输第一电信号;所述自动泊车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电信号的驱动下,触发自动泊车流程,并在所述自动泊车流程完成后,触发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泊车完成电信号;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所述送客模块传输第二电信号;所述送客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电信号的驱动下,控制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模块响应于目标电信号,驱动自动泊车模块进行自动泊车,并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驱动送客模块控制车辆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通过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送客模块驱动车辆部件在用户离车过程中执行的预设动作,使用户感知到车辆对于其离车动作的积极反馈,增加了车辆送客过程的仪式感,满足了用户在出行方面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

1-信号接收模块,2-控制模块,3-自动泊车模块,4-送客模块,5-云端存储模块,6-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一实施例,如图1示出的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信号接收模块1、与信号接收模块1电连接的控制模块2、分别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的自动泊车模块3及送客模块4;

信号接收模块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触发的预设信号,并基于预设信号向控制模块2发送目标电信号;

控制模块2,被配置为响应于目标电信号,向自动泊车模块3传输第一电信号;

自动泊车模块3,被配置为在第一电信号的驱动下,触发自动泊车流程,并在所述自动泊车流程完成后,向控制模块2发送泊车完成电信号;

控制模块2,还被配置为在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送客模块4传输第二电信号;

送客模块4,被配置为在第二电信号的驱动下,控制车辆的至少一个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

信号接收模块1,被配置为接收用户在欲启用车辆送客系统时发送的预设信号,其中,预设信号用于表征用户希望开启并启用车辆送客模块的意图。通常而言,用户会在完成一段路程的驾驶,到达目的地后,向信号接收模块1发送预设信号

信号接收模块1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预设信号后,通过与控制模块2电连接的连接通路,向其发送目标电信号,以驱动控制模块2工作。

控制模块2可以以机械方式或电子方式实现对本系统中其他模块的控制,例如,控制模块2可以包括专门设计的永久性电路或逻辑器件(如专用处理器,FPGA或ASIC)用于对本系统中其他模块进行控制。控制模块2也可以包括由软件临时配置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或电路(如包括通用处理器件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用于对本系统中其他模块进行控制。至于具体采用机械方式,或是采用专用的永久性电路,或是采用临时配置的电路(如由软件进行配置)来实现硬件模块,可以根据成本和时间上的考虑来决定。

控制模块2,被配置为在目标电信号的驱动下,向自动泊车模块3发送第一电信号。

自动泊车模块3,为可使车辆在短距离内从某一位置自动行驶至另一指定位置的模块。自动泊车模块3配置有用于执行自动泊车流程的程序,在第一电信号的驱动下,触发自动泊车流程,并在所述自动泊车流程完成后,向控制模块2发送泊车完成电信号。

送客模块4,可以是车辆上智能部件的控制器,相应地,送客模块4所控制的部件可以是车辆上的智能部件。具体地,送客模块4控制部件执行其对应的预设动作的控制方法为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不再赘述。

控制模块2,还被配置为在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送客模块4传输第二电信号。送客模块4在第二电信号的驱动下,控制车辆的至少一个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各部件的预设动作应该是便于用户离车或可提升用户离车体验的动作。

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响应于目标电信号,驱动自动泊车模块进行自动泊车,并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驱动送客模块控制车辆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本实施例所述的系统,通过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送客模块驱动车辆部件在用户离车过程中执行的预设动作,使用户感知到车辆对于其离车动作的积极反馈,增加了车辆送客过程的仪式感,满足了用户在出行方面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一实施例,除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实施例所述的系统外,如图2示出的另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

可选地,送客模块4所控制的部件包括第一类型部件及第二类型部件;

控制模块2,还被配置为在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驱动多个第一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一预设动作,第一预设动作为便于用户下车的动作;

控制模块2,还被配置为在目标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驱动多个第二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第二预设动作为用户离车后,车辆在下电前的准备动作。

送客模块4所述控制的部件根据部件执行预设动作时间及执行预设动作目标的不同,可分为第一类型部件及第二类型部件。第一类型部件在控制模块接收到到泊车完成电信号后动作,其所执行的第一预设动作为便于用户离车的动作。第二类型部件在目标物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动作,其所执行的第二预设动作为车辆在下电前的准备动作。其中,目标物通常为可以表征用户位置的物体,一般是具有定位功能且用户通常随身携带的物体,目标物与车辆的距离实际表征了用户与车辆的距离。

通常而言,车辆的下电前需要将车内可活动部件的位置恢复至初始位置,并关闭车内的电子设备,因此,第二类型部件所执行的第二预设动作可以是将各第二类型部件的位置恢复至各自的初始位置及关闭第二类型部件中包含的电子设备。

可选地,目标物为蓝牙钥匙;

控制模块2,被配置为当接收到蓝牙钥匙发出的小于预设强度的蓝牙信号时,驱动第二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

目标物可以是蓝牙钥匙,控制模块2可以通过接收到的蓝牙钥匙发出的蓝牙信号的强弱确定蓝牙钥匙与车辆之间的距离。控制模块2接收到的蓝牙信号强度越强,表明蓝牙钥匙与车辆之间的距离越近;反之,则越远。

当控制模块2接收到小于预设强度的蓝牙信号时,表明蓝牙钥匙与车辆距离较远,用户已离车,车辆可以下电。此时,控制模块2应当驱动第二类型部件执行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以完成车辆下电前的准备工作。

可选地,第一类型部件包括车门、前照灯、空气悬架、主驾座椅及电动侧踏;

送客模块4,被配置为在泊车完成电信号的驱动下,向车门输出第一控制电信号、向前照灯输出第二控制电信号、向空气悬架输出第三控制电信号、向主驾座椅输出第四控制电信号以及向电动侧踏输出第五控制电信号;

其中,第一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车门开启、第二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前照灯远近光切换若干次、第三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空气悬架模块调整至目标高度、第四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主驾座椅调整至目标位置及第五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电动侧踏伸出车身外侧。

第一类型部件包括车门、前照灯、空气悬架、主驾座椅及电动侧踏。第一类型部件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动作可为用户离车提供便利。例如:车门在送客模块4的驱动下开启,为用户从车内移动至车外提供了通道;前照灯在送客模块4的驱动下切换远近光灯若干次,为用户提供了礼仪性的反馈;空气悬架在送客模块4的驱动下将高度调整至目标高度,消除了用户下车的高度差;主驾座椅在送客模块4的驱动下将位置调整至目标位置,扩大了用户离车动作的活动空间;电动侧踏在送客模块4的驱动下伸出车身外侧,为用户离车提供了中间支撑点。

可选地,第二类型部件包括车门、前照灯、车窗、天窗、车内灯、车锁、后视镜及电动侧踏;

送客模块4,被配置为在小于预设强度的蓝牙信号驱动下,向车门输出第六控制电信号、向前照灯输出第七控制电信号、向车窗输出第八控制电信号、向天窗输出第九控制电信号、向车内灯输出第十控制电信号、向车锁输出第十一控制电信号、向后视镜输出第十二控制电信号以及向电动侧踏输出第十三控制电信号;

其中,第六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车门关闭、第七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前照灯关闭、第八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车窗关闭、第九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天窗关闭、第十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车内灯熄灭、第十一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车锁上锁、第十二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后视镜向靠近车身方向收起及第十三控制电信号用于驱动电动侧踏向靠近车身方向收起。

第二类型部件所各自所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为车辆下电前的准备动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与控制模块2连接的云端存储模块5,所述云端存储模块5存储有至少一个所述部件各自对应的控制信息;

控制模块2,还被配置为响应于目标电信号,从云端存储模块5获取控制信息,以及基于控制信息,向送客模块4传输所述第二电信号。

云端存储模块5可以是云平台服务器,控制模块2与云端存储模块5通过数据传输通道连接,控制模块2在接收到目标电信号后,通过数据传输通道从云端存储模块5中获取控制信息,并基于该控制信息,向送客模块4发送与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二电信号,以使送客模块4根据控制信息控制至少一个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云端存储模块5连接的通信模块6,通信模块6用于将用户输入的至少一个部件各自对应的控制信息发送至云端存储模块5。

通信模块6可以是T-BOX(Telematics Box车载无线终端)。通信模块6可与将用户通过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输入的各部件对应的控制信息发送至云端存储模块5进行存储。其中,控制信息可以是送客模块是否驱动该部件执行预设动作或送客模块驱动该部件执行何种预设动作。

可选地,信号接收模块1包括:

第一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动作信号;

第二信号接收单元,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所输入的预设语音信号;

信号接收模块1,被配置为基于预设动作信号或预设语音信号,向控制模块2发送目标电信号。

用户可向信号接收模块发送两种预设信号,一种是预设动作信号,另一种是预设语音信号,预设动作信号表征用户点击或触控第一信号接收单元的动作,预设语音信号表征用户发出的启用车辆送客系统的语音。

可选地,第一信号接收单元为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

第一信号接收单元可以是设置在车辆内部,如车门或方向盘上的物理按键,或设置在车辆中控界面中的虚拟按键。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出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以工程实践中,所述车辆送客系统的实际组成模块为例,对所述车辆送客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

在工程实践中,信号接收模块1可以是安装在车辆内部的实体按键、虚拟按键或语音识别模块,控制模块2可以是车载计算机,自动泊车模块3可以是车辆上用于实现现有技术中任一自动泊车方法的自动泊车模块,送客模块4可以是车辆上智能部件的控制器,相应地,送客模块4所控制的部件可以是车辆上的智能部件,云端存储模块5可以是云平台服务器,通信模块6可以是T-BOX(Telematics Box车载无线终端)。

如图3示出的一种车辆送客系统的工作流程图所示,车辆上电后,用户通过手动按动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向虚拟按键或实体按键发送预设动作信号,或通过带有目标关键字的语音向语音识别模块发送预设语音信号,实体按键或虚拟按键基于预设动作信号,或语音识别模块基于预设语音信号,向车载计算机发送目标电信号。

车载计算机在接收到目标电信号后,开始进行上高压判断,即判断车辆是否通入高压电流。在车辆通入高压电流的情况下,允许用户在HMI(Human Machine Interface人机界面)进入部件控制信息的输入界面,以输入前照灯中的远近光灯是否开启、空气悬架高度调整是否开启、电动侧踏是否开启及主驾位置上的电动座椅(主驾座椅)位置调整是否开启等控制信息。

在控制信息输入完毕后,T-BOX(Telematics Box车载无线终端)将控制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服务器进行存储。

车载计算机在接收到目标电信号后,通过T-BOX(Telematics Box车载无线终端)从云平台服务器中获取控制信息。

之后,车载计算机向自动泊车模块输出第一电信号,以驱动自动泊车模块触发自动泊车流程,将车辆泊至目标地点。在自动泊车流程结束后,车载计算机基于控制信息向智能部件的控制器输出第二电信号,以驱动智能部件的控制器控制第一类型部件(具体可参照图3)执行与各自对应的第一预设动作。然后,在蓝牙钥匙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车载计算机基于控制信息,向智能部件的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以驱动第二类型部件(具体可参照图3)执行与各自对应的第二预设动作。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送客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模块响应于目标电信号,驱动自动泊车模块进行自动泊车,并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驱动送客模块控制车辆部件执行各自对应的预设动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通过在自动泊车完成后,送客模块驱动车辆部件在用户离车过程中执行的预设动作,使用户感知到车辆对于其离车动作的积极反馈,增加了车辆送客过程的仪式感,满足了用户在出行方面对精致生活、仪式感生活的要求。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车辆送客系统以及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