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21949121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20340075.9
申请日2023-02-28
分类号E03F3/04(2006.01);E03F5/14(2006.01);E03F7/02(2006.01);E02B5/00(2006.01);E02B5/08(2006.01);
代理机构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覃诗龙
地址 43001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六合路1号
入库时间 2023-09-01 19:03:15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8-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影响过洪的暗涵截污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河道水体空间被不断压缩,许多开敞的天然河道被改造成封闭的暗涵结构。长期处于密闭、黑暗状态的暗涵由于有污水流入容易导致污泥沉积,厌氧发臭,产生黑臭水体污染下游河道。为减少暗涵内污水对河道水体的污染程度,各地通常在暗涵内新建截污管将污水截流至邻近市政干管,以实现暗涵内雨污分流。
但由于截污管上游端通常被封闭,且常采用支墩固定截污管,占用了过多的过洪断面,相应地减少了排洪的截面积,为暗涵的行洪、排涝安全造成了较大安全隐患,亟需探寻一种既能实现暗涵内截污且不影响行洪的截污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影响过洪的暗涵截污结构,克服了截污管结构占用了过多的过洪断面,相应地减少了排洪的截面积,为暗涵的行洪、排涝安全造成了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影响过洪的暗涵截污结构,包括截污管、管箍、钢支撑、连接管及封堵墙,所述截污管顺着暗涵长度方向设置,截污管的上游端设置有闸阀,所述管箍与钢支撑用于支撑截污管,暗涵的合流管设置在截污管的上方,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截污管相通,另一端设置在暗涵的合流管底部,所述封堵墙用于将连接管固定在暗涵的合流管内,且,封堵墙的高度不高于合流管的半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管箍均匀间隔套设在所述截污管上,所述钢支撑的一端与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暗涵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钢支撑采用Q235钢板,固定钢支撑的膨胀螺丝选用M10或M8。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截污管采用钢管,所述闸阀采用钢制闸阀,其直径与截污管直径相同。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连接管采用轻型管材。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管箍采用环形Q235钢板,间距2~3m。
优选的方案中,封堵墙采用MU30砖砌墙结构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工程量、节省工程投资。
2.截污管采用钢支架结构,占用过水断面积极小,此外,当暗涵过洪时,可打开截污管上游端闸阀利用截污管辅助过洪,最大程度上减轻了截污结构对暗涵过洪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暗涵;2、合流管;3、截污管;4、管箍;5、钢支撑;6、连接管;7、封堵墙;8、闸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参阅附图1-附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不影响过洪的暗涵截污结构,包括截污管3、管箍4、钢支撑5、连接管6及封堵墙7,所述截污管3顺着暗涵1长度方向设置,截污管3的上游端设置有闸阀8,所述管箍4与钢支撑5用于支撑截污管3,暗涵1的合流管2设置在截污管3的上方,所述连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截污管3相通,另一端设置在暗涵1的合流管2底部,所述封堵墙7用于将连接管6固定在暗涵1的合流管2内,且,封堵墙7的高度不高于合流管2的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雨天时,参阅附图1,当降雨量较小,现状合流管2来水量较小时,截流管道上游端闸阀8关闭,现状合流管2内污水通过截污用的连接管6汇入截污管3,并通过截污管3汇入下游截流干管,实现清污分离。当降雨量较大,现状暗涵1上游来水量较大时,部分雨水通过连接管6进入截污管3进行排水,大部分从合流管2进入现状暗涵1,当水位超过截污管3顶部时,将截流管道上游端闸阀8打开,现状暗涵1内雨水进入截污管3,并通过截污管3末端溢流进入下游河道,实现截污管3与现状暗涵1共同行洪的目的。
晴天时,参阅附图2,现状合流管2来水量较小,截流管道上游端闸阀8关闭,现状合流管2内污水通过截污用的连接管6汇入截污管3,并通过截污管3汇入下游截流干管,实现清污分离。
封堵墙7用于封堵合流管2一半的面积,既保证了在晴天时对合流管2的污水流入截流管,又实现了在雨水时合流管2有通畅的泄洪面积。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阅附图1、附图2,所述管箍4均匀间隔套设在所述截污管3上,所述钢支撑5的一端与管箍4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膨胀螺丝固定在暗涵1上,施工方便,截污管3固定牢固。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钢支撑5采用Q235钢板,固定钢支撑5的膨胀螺丝选用M10或M8,钢板制作的钢支撑5结构稳定,提高了耐久度。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参阅附图1,所述截污管3采用钢管,所述闸阀8采用钢制闸阀8,其直径与截污管3直径相同,闸阀8开合方便,与截污管3配合使用,便于操作。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6采用轻型管材,采用PE、HDPE、PP等,安装方便。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箍4采用环形Q235钢板,间距2~3m。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封堵墙7采用MU30砖砌墙结构,成本低。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机译: 一种用于截污的特殊截污缝的建造方法
机译: 排水涵构件和使用该涵涵构件的地板覆盖物结构
机译: 带有暗涵的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