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谱检测技术辅助领域,涉及生物化学试样的检测器件,具体用于光触发反应后的时间分辨光谱探测的流动样品池器件。
背景技术
瞬态光谱探测技术,包括瞬态吸收、瞬态荧光、pH阶跃红外光谱等,是以超短激光脉冲作用于样品,通过时间分辨光谱表征其动力学反应过程的研究手段。对于某些激光诱导的动力学过程,如质子化、异构化等,由于其过程不可逆,在瞬态光谱的探测中需要使用流动样品池。现有流动样品池主要分为“窗片-垫片-窗片”的三明治结构(https://www.spectral-systems.com/product-category/liquid-cells/super-sealed-liquid-flow-cells/)和基于PDMS的微流控芯片(Lab Chip,2019,19,2598, DOI: 10.1039/c9lc00182d)两类。前者的问题在于垫片与窗片的贴合度较差,样品流动过程中易渗漏、垫片通道较宽(毫米量级),且窗片易导致某些生物大分子样品团聚。后者虽然通过光刻技术与等离子键合技术,解决了上述几个问题,但是样品池清洗困难、易损耗,且由于PDMS自身的吸光特性,该样品池适用的光谱探测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用于光谱探测的流动样品池器件,该器件是一种无窗片流动样品池,可以实现对液体膜宽度、厚度及流动速度的的控制,具有便携、易加工、易清洁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将样品的光诱导反应与探测集成在超薄液体膜内(微米量级),进而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样品需求量,解决了窗片对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的干扰,实现探测过程的低成本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瞬态光谱探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包括支承板、喷嘴、钨丝观测窗及回收池,支承板上开有半圆形凹槽和窗口,喷嘴和回收池通过螺钉紧固在支承板的凹槽中,二者同轴设置;喷嘴和回收池的一端均位于支承板的窗口所在的区域内;观测窗由两根钨丝构成,钨丝两端分别过喷嘴和回收池并紧贴于喷嘴和回收池内壁,钨丝通过螺钉紧固在支承板上,形成稳定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
一种用于瞬态光谱探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包括支承板、喷嘴、钨丝观测窗及回收池;支承板上开有半圆形凹槽和窗口,喷嘴和回收池通过螺钉紧固在支承板的凹槽中,二者同轴设置;喷嘴和回收池的相邻端位于支承板的窗口所在的区域内;观测窗由两根钨丝构成,钨丝两端分别过喷嘴和回收池并紧贴于喷嘴和回收池的内壁,钨丝通过螺钉紧固在支承板上,形成稳定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
所述支承板的材质为不锈钢,其上开的窗口包括矩形窗口和门形窗口。不锈钢材质可以保证螺纹孔的耐磨度,提升钨丝观测窗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喷嘴的材质为聚醚醚酮(PEEK)管,优势在于耐高温、耐腐蚀。喷嘴的外径为1.6mm,内径为65μm-1.4mm,方便调节钨丝观测窗的宽度。
所述钨丝直径在10-300μm范围内,根据所需液体膜厚度进行选择。
所述回收池由聚丙烯材质的锥形漏斗与PEEK管通过快干胶粘接而成,PEEK管的内径与喷嘴的内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窗片设计,避免了窗片引起的生物大分子样品团聚且清洗困难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双通道蠕动泵同步喷射与回收,实现在平行钨丝间形成稳定厚度的液体样品薄膜。薄膜厚度可由钨丝直径和蠕动泵流速调控,可实现的调节范围在10-300μm。薄膜宽度可根据探测所用的激光光斑大小,由PEEK管内径(65μm-1.4mm)和钨丝直径(10-400μm)进行调节,范围在45-1380μm。
3.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蠕动泵调控样品在钨丝观测窗内的流动速度,以满足不同瞬态光谱探测的时间窗口要求。蠕动泵通常设定流速为3μL/min,即连续一小时测量的样品量仅为180μL,且样品通过回收池可循环使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洁,耐高温、耐腐蚀、易操作和维护,样品需求量低,且可根据不同的瞬态光谱需求在宽度、厚度和流速上自由调节,能够实现多种生物化学动力学反应的探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的三维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池的剖面图。
图中:1支承板;2喷嘴;3观测窗;4回收池;5螺钉。
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瞬态光谱探测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包括支承板1、喷嘴2、观测窗3及回收池4;支承板1上开有半圆形凹槽和窗口,喷嘴2和回收池4通过螺钉5紧固在支承板1的凹槽中,二者同轴设置;喷嘴2和回收池4的相邻端位于支承板1的窗口所在的区域内;观测窗3由两根钨丝构成,钨丝两端分别过喷嘴2和回收池并紧贴于喷嘴2和回收池4的内壁,钨丝通过螺钉5紧固在支承板1上,形成稳定的无窗片流动样品池。
支承板1材质为304不锈钢,长度为75毫米,宽度为52毫米,厚度为2毫米。支撑板1上开有一个矩形窗口、一个门形窗口、两个半圆形凹槽和四个M1.2螺纹孔,具体尺寸参数如下:
矩形窗口作为钨丝观测窗,窗口长42毫米,宽10毫米。
门型窗口作为回收池与硅胶管连接的窗口,窗口距支撑板长8毫米,宽10毫米。
半圆形凹槽用于嵌入喷嘴2和回收池4的PEEK管。凹槽直径为1.6毫米,长度分别为15毫米(喷嘴端)和10毫米(回收池端)。
螺纹孔用于拉紧并固定螺钉5。螺纹孔适用于M1.2螺丝,位于凹槽两侧,中心位置距离凹槽边缘1毫米。
喷嘴2材质为PEEK管,外径为1.6mm,内径在65μm-1.4mm范围内可选。喷嘴2嵌入支承板半圆形凹槽中,通过螺钉5平头紧固。
回收池4由聚丙烯材质的锥形漏斗与PEEK管通过快干胶粘接而成,PPEK管内径与喷嘴2一致,嵌入支承板半圆形凹槽中,通过螺钉5平头紧固。
观测窗由两段平行的钨丝构成,钨丝直径在10-300μm范围内可选。钨丝两端分别穿过喷嘴2和回收池4的PEEK管,再穿过上下两组螺纹孔,拉紧后由螺钉5紧固。最终,钨丝将贴紧上下两段PEEK管内壁,形成稳定的矩形观测窗。
回收池4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由200微升移液枪头与和PEEK管组成。PEEK管外径为1.6毫米,下端通过硅胶软管接入蠕动泵,通过蠕动泵将液体样品回收至废液池。移液枪头的内壁为平滑的锥形面,最大开口直径为5毫米,便于将液体样品及时排出,避免形成液滴,进而破坏钨丝间的液体薄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如下:使用硅胶软管(内径1.6mm)分别连接喷嘴2和样品瓶,通过蠕动泵通道1定速向钨丝观测窗泵送样品;使用另一硅胶软管(内径1.6mm)分别连接回收池4的PEEK管和废液瓶,通过蠕动泵通道2定速回收样品至废液瓶。蠕动泵流速可根据瞬态光谱的探测需求设定,且蠕动泵通道1和蠕动泵通道2设定的流速应保持一致,从而在钨丝观测窗中形成厚度稳定的流动液体薄膜。
本实用新型采用无窗片构型,提供一种可用于瞬态光谱探测的流动样品池器件。通过改变PEEK管、钨丝、蠕动泵流速,实现对液体膜宽度、厚度及流动速度的精确调控,解决了窗片对生物大分子稳定性的干扰,实现探测过程的低成本化。
机译: 用于在带有流动池的NMR光谱仪中快速更换样品的设备
机译: 用于快速更换带有流动池的NMR光谱仪中样品的装置
机译: 与吸收光谱仪一起使用的多路径光学测量池,用于检测气体样品中的极少量气态杂质,具有一种将光学头红外参考光束耦合到该池的改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