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21915013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宁夏宁东泰和新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712823.5
申请日2021-11-08
分类号B01J19/20(2006.01);B01J19/00(2006.01);
代理机构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代理人安少妮;李征宇
地址 750409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东煤化工园区经五路东侧、铁路专用线西侧
入库时间 2023-07-07 01:38:38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3-06-0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反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广口直壁立式双层玻璃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玻璃反应器的上部多为收口形式,上端的直径小于反应搅拌腔体的直径,导致深入反应器内部的搅拌叶片的最大尺寸不得超过上端直径,在搅拌过程中,由于搅拌叶片与反应器内壁间隙过大,贴合反应器内壁的物料无法受到搅拌叶的作用,导致这部分物料无法充分混合,而且由于没有充分混合,在高分子聚合反应时。容易产生凝胶,不易清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广口直壁立式双层玻璃反应装置。
该反应装置包括:玻璃材质的直壁式反应器,悬挂于直壁式反应器内腔中部的双螺旋搅拌叶,驱动双螺旋搅拌叶在直壁式反应器中转动的驱动电机,用于固定直壁式反应器和驱动电机的支架;其中,双螺旋搅拌叶与回转中心上的搅拌杆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之间设有过度转接套;度转接套的上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过度转接套的下端开设有内六角孔,搅拌杆的上端为外六角结构,外六角结构与过度转接套的内六角孔滑动配合,确保驱动电机旋转的动力传递的同时,并不限制搅拌杆的轴向移动。
进一步地,搅拌杆的中段固定着一组双向圆锥滚子轴承,双向圆锥滚子轴承的上部设有固定螺纹套压在轴承内环上,双向圆锥滚子轴承的下部设有驱动板承托在轴承外环上。
进一步地,驱动板两端连接在电缸的伸出端,电缸固定于直壁式反应器上方的顶盖上,使电缸带动驱动板上下移动,从而拉动双螺旋搅拌叶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电缸的伸出端与驱动板之间设有加长杆,加长杆与电缸的伸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加长杆直径较大的一端穿过驱动板上的孔,卡在驱动板下方,驱动板与联轴器之间设有弹簧。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支撑直壁式反应器的下部支撑,固定驱动电机的上部支撑。
进一步地,直壁式反应器中下层为双层玻璃结构,双层玻璃结构的夹层为加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直壁式反应器可以允许与反应器内壁直径几乎一致的搅拌叶进行搅拌,最大限度的消除搅拌叶与反应器内壁之间的间隙,保证反应器人任何位置的物料均能够被充分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杆与驱动电机输出端滑动连接,同时搅拌杆被悬挂在驱动板上,驱动板能够在电缸的作用下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促使搅双螺旋拌叶在搅拌时上下移动,搅拌效果更好,由于双螺旋拌叶搅拌叶具备上下移动的功能,因此,不需要使双螺旋搅拌叶在高度方向上布满整个直壁式反应器内腔;此外,双螺旋搅拌叶在较为粘稠的液体中会受到反作用力,同时驱动板浮动的安装在加长杆上,双螺旋搅拌叶受到反作用力后可能会促使自身向上移动,弹簧又会向下压迫驱动板,两者共同作用下,双螺旋搅拌叶将在轴向上产生抖动,进一步提升搅拌的时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直壁式反应器内部的剖面结构及反应装置的总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螺旋搅拌叶装配原理示意图;
图中,1.直壁式反应器,2.双螺旋搅拌叶,3.驱动电机,4.支架,11.加热层,12.顶盖,21.搅拌杆,22.驱动板,23.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4.固定螺纹套,25.联轴器,26.电缸,27.过度转接套,28.加长杆,29.弹簧,41.下部支撑,42.上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
图1示意了直壁式反应器内部的剖面结构及反应装置的总体布局,该反应装置包括:玻璃材质的直壁式反应器1,悬挂于直壁式反应器1内腔中部的双螺旋搅拌叶2,驱动双螺旋搅拌叶2在直壁式反应器1中转动的驱动电机3,用于固定直壁式反应器1和驱动电机3的支架4;其中,双螺旋搅拌叶2与回转中心上的搅拌杆2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与搅拌杆21之间设有过度转接套27;过度转接套27的上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过度转接套27的下端开设有内六角孔,搅拌杆21的上端为外六角结构,外六角结构与过度转接套27的内六角孔滑动配合,确保驱动电机3旋转的动力传递的同时,并不限制搅拌杆21的轴向移动。
搅拌杆21的中段固定着一组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3,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3的上部设有固定螺纹套24压在轴承内环上,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3的下部设有驱动板22承托在轴承外环上;
电缸26固定于直壁式反应器1上方的顶盖12上,使电缸26带动驱动板22上下移动,从而拉动双螺旋搅拌叶2上下移动;
直壁式反应器1中下层为双层玻璃结构,双层玻璃结构的夹层为加热层11。
图2示意了双螺旋搅拌叶装配原理,驱动板22两端连接在电缸26的伸出端;电缸26的伸出端与驱动板22之间设有加长杆28,加长杆28与电缸26的伸出端通过联轴器25连接,加长杆28直径较大的一端穿过驱动板22上的孔,卡在驱动板22下方,驱动板22与联轴器25之间设有弹簧29;支架4包括:支撑直壁式反应器1的下部支撑41,固定驱动电机3的上部支撑42。
工作原理:本使用新型通过在直壁式反应器1设置直径略小于反应器内壁的双螺旋搅拌叶2,并让双螺旋搅拌叶2在电缸26的驱动下可以移动至任何高度实施搅拌,并且双螺旋搅拌叶2通过搅拌杆21,驱动板22浮动连接在加长杆28的下方,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3的内环与搅拌杆21一起转动,外环被固定在驱动板22上,同时双向圆锥滚子轴承23的内环上方被固定螺纹套24压在搅拌杆21中部,搅拌杆21的旋转动力则来自于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过度转接套27与搅拌杆21滑动连接,过度转接套27上部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下部为六角形通孔,搅拌杆21的上部为外六角结构,外六角结构与六角形通孔滑动配合连接,传递动力的同时,不妨碍搅拌杆的轴向自动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机译: 形成玻璃广口瓶的方法,玻璃是由相互不相容的层形成的。该方法包括:形成熔融玻璃的盒装玻璃流,使玻璃芯围绕在玻璃盖的周围并熔化,然后迅速形成玻璃容器,使玻璃彼此之间不发生反应。和玻璃容器。
机译: 用塑料产品覆盖玻璃的方法,特别是玻璃容器,例如广口瓶,广口瓶和盒子
机译: 可通过钩住广口瓶,玻璃广口瓶和类似容器的口来调节金属板盖(由Google Translate进行机器翻译,无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