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

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包括第一硅胶套,第一硅胶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硅胶套,且第一硅胶套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卡孔,第二硅胶套和第一硅胶套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注药管主体,且第二硅胶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硅胶套插接的连接环,连接环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片,两个弹性连接片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卡孔卡合的卡块。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硅胶套与第一硅胶套间采用连接环连接,通过将卡块顶出第一硅胶套所开设的卡孔内部,使弹性连接片发生弹性弯曲,从而方便将第二硅胶套与第一硅胶套拆分,便于更换注药管主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9049566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荣;

    申请/专利号CN202221813738.6

  • 发明设计人 王荣;

    申请日2022-07-13

  • 分类号A61J7/00(2006.01);

  • 代理机构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75;

  • 代理人宗奕珊

  • 地址 6514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鸡街镇云锡东方红农场42幢47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26 18:51: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23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给精神病患者喂食口服药片或药液时,目前仍然采用的是利用汤匙直接喂入口中的方法。很显然,利用这种方式喂药,对医护人员来讲,十分困难。首先,精神病患者大部分智力不健全,不懂得味道难闻的药水或者是药片是治病的良药,总是拒绝服用,甚至比给孩子喂药还要困难。其次,用汤匙喂药,很容易使液体洒出或药片掉落地上。

中国专利网申请CN202207319U,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在玻璃推杆柱塞的底端连接有一个带有尖齿的压盘;玻璃储液筒上开有一个药品投入口,药品投入口上带有胶制密封塞;玻璃储液筒的出液端开有外螺纹;口服喂药器还包括一个呈“T”字形的食用级口胶套和一个胶制压帽;所述食用级口胶套中央开有液流通道,其广口端开有与玻璃储液筒的出液端连接的内螺纹;胶制压帽的开口端亦开有与玻璃储液筒的出液端连接的内螺纹;玻璃储液筒外硫化固定有一个塑性弧状把手。虽然该种口服喂药器结构十分简单,既能够减轻精神病人服药时感受到的苦味,又能够避免药液撒出从而保证服药用量。但是,玻璃储液筒安装于医用硅胶套的内部,当其破损后难以取出造成了不便更换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玻璃储液筒安装于医用硅胶套的内部,当其破损后难以取出造成了不便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包括第一硅胶套,所述第一硅胶套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硅胶套,且所述第一硅胶套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卡孔,所述第二硅胶套和第一硅胶套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注药管主体,且所述第二硅胶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硅胶套插接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片,两个所述弹性连接片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卡孔卡合的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硅胶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二硅胶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食用级口胶套,所述食用级口胶套的一端设置有堵头,且所述食用级口胶套的外侧套接有限位件。

优选的,所述注药管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硅胶套的注药口,所述注药口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注药管主体包括有设置于内部的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注药管主体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硅胶套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卡合的限位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硅胶套与第一硅胶套间采用连接环连接,通过将卡块顶出第一硅胶套所开设的卡孔内部,使弹性连接片发生弹性弯曲,从而方便将第二硅胶套与第一硅胶套拆分,便于更换注药管主体。

2.本实用新型在注药管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并且第一硅胶套与注药管主体间采用限位块和限位槽卡接,从而避免注药管主体在第一硅胶套的内部转动,避免注药口受到径向方向上的力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部局部放大图;

图中:1、第一硅胶套;2、注药口;3、把手;4、第二硅胶套;5、限位件;6、食用级口胶套;7、堵头;8、卡孔;9、密封盖;10、连接环;11、注药管主体;12、推板;13、推杆;14、弹性连接片;15、卡块;16、限位槽;17、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精神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口服喂药器,包括第一硅胶套1,第一硅胶套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硅胶套4,且第一硅胶套1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卡孔8,第二硅胶套4和第一硅胶套1的内部共同设置有注药管主体11,且第二硅胶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硅胶套1插接的连接环10,连接环10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弹性连接片14,两个弹性连接片14的相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卡孔8卡合的卡块15,第一硅胶套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把手3,把手3的外侧开设有防滑纹,第二硅胶套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食用级口胶套6,食用级口胶套6的一端设置有堵头7,且食用级口胶套6的外侧套接有限位件5。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二硅胶套4与第一硅胶套1间采用连接环10连接,通过将卡块15顶出第一硅胶套1所开设的卡孔8内部,使弹性连接片14发生弹性弯曲,从而方便将第二硅胶套4与第一硅胶套1拆分,便于更换注药管主体11。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注药管主体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贯穿第一硅胶套1的注药口2,注药口2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9,注药管主体11包括有设置于内部的推杆13,推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12,注药管主体11的外侧对称开设有限位槽16,第一硅胶套1的内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与限位槽16卡合的限位块17。

本实用新型在注药管主体11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槽16,并且第一硅胶套1与注药管主体11间采用限位块17和限位槽16卡接,从而避免注药管主体11在第一硅胶套1的内部转动,避免注药口2受到径向方向上的力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使用时,首先将密封盖9打开,将药液通过注药口2注入注药管主体11的内部,然后将食用级口胶套6插入精神病人的嘴里,此时利用限位件5,可避免食用级口胶套6插入的过深,提高防护能力,最后挤压第一硅胶套1的一端,使推板12推动推杆13在注药管主体11的内部移动,使活塞将药液注入精神病人的嘴里。需要取出注药管主体11时,首先将卡块15顶出第一硅胶套1所开设的卡孔8内部,使弹性连接片14发生弹性弯曲,然后将第二硅胶套4与第一硅胶套1拆分,使与第二硅胶套4连接的限位件5脱离第一硅胶套1的内部,最后将注药管主体11从第一硅胶套1和第二硅胶套4的内部取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