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

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及其两端的斜撑板,所述基板的两端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斜撑板的上端与基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板的侧面中部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架相连;所述基板为装配式结构;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升降机构及行走机构。通过在基板两端设置斜撑板,随着伸缩机构的驱动可使斜撑板升起或落于地面上,当斜撑板升起后,通过升降机构调整基板的高度,借助行走机构在地面上行走或支撑在地面上;采用装配式结构的基板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具体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整栈桥的长度,方便转场移位,使用灵活方便,有效提高了隧道的仰拱施工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1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

背景技术

三台阶法隧道开挖在大断面隧道施工中,可以很好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三台阶法隧道开挖”就是在隧道开挖过程中,以小导坑开挖预留核心土为基本模式,分上、中、下三个台阶七个开挖面,以前后七个不同的位置相互错开施工,故又称“三台阶七步开挖法”。在隧道仰拱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利用栈桥来完成,实现掌子面开挖与仰拱施工工序平行作业,达到仰拱衬砌早封闭,早成环的施工要求。

目前,由于隧道仰拱混凝土的有效施工长度可达24米,所需栈桥跨越长度为38.8米。而现有栈桥长度多为固定尺寸无法调整,且无法自行推进,只能借助吊装设备或牵引设备拖拽前行,施工过程费时费力,降低了隧道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栈桥的长度,方便转场移位,使用灵活方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包括基板及其两端的斜撑板,所述基板的两端设置于支架上,所述斜撑板的上端与基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板的侧面中部通过伸缩机构与支架相连;所述基板为装配式结构;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升降机构及行走机构。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基板及底板均由多块钢板组装而成,两两相邻的基板及底板均通过连接钢板及连接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底板的底部纵向设有两根以上的支撑梁。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为两个剪式液压升降机,两个剪式液压升降机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端下方。

优选的,所述斜撑板为两个并列设置,所述基板及斜撑板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斜撑板为中空楔形箱体结构,两个并列的斜撑板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斜撑板的内部设有加强肋板,所述斜撑板的底部为平面。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液压缸,所述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斜撑板的侧面铰接,所述伸缩液压缸的缸体与支架的侧面铰接。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两侧设有直立护墙,所述护墙为装配式结构;所述护墙的外侧设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支撑在护墙与隧道侧壁之间。

优选的,所述护墙包括若干个纵截面为矩形的模块箱体,所述模块箱体的底部两侧设有凸檐,所述凸檐通过连接螺栓与基板相连,两两相邻的模块箱体通过U形连接板相连,两两相邻的模块箱体侧面上设有由于与连接板配合的插孔。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翼板中部均设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下端外翘的弹力板,所述弹力板的底部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翼板底部的安装槽内;所述翼板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弹力板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伸缩式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上端与护墙的侧面铰接,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通过定位销固定,所述内套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升降液压缸,所述行走轮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支架的底部还设有支撑座,所述行走轮及升降液压缸设置于支撑座的里侧;所述安装座通过升降液压缸与支撑座的底部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板两端设置斜撑板,随着伸缩机构的驱动可使斜撑板升起或落于地面上,当斜撑板升起后,通过升降机构调整基板的高度,借助行走机构在地面上行走或支撑在地面上;采用装配式结构的基板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具体长度。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整栈桥的长度,方便转场移位,使用灵活方便,有效提高了隧道的仰拱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护墙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模块箱体的左视图;

图5是图4中模块箱体的侧视图;

图6是图3中连接板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连接板两侧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斜撑板,3-支架,4-伸缩机构,5-底板,6-支撑梁,7-加固垫板,8-护墙,9-支撑组件,90-支撑杆;10-隧道侧壁,11-模块箱体,12-凸檐,13-连接板,14-插孔,15-弹力板,16-弹簧,17-安装槽,18-行走轮,19-升降液压缸,20-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三台阶法施工用栈桥,包括基板1及其两端的斜撑板2,所述基板1的两端设置于支架3上,所述斜撑板2的上端与基板1的端部转动连接,所述斜撑板2的侧面中部通过伸缩机构4与支架相连,所述基板1为装配式结构;所述支架3的下部设有升降机构及行走机构,通过升降机构可调节基板的高度,借助行走机构方便水平移动。使用时,基板和底板铺设在填充层上,两侧斜撑板搭设在基板的两端,方便车辆上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1的底部设有底板5,所述基板1及底板5均由多块钢板组装而成,两两相邻的基板1及底板5均通过连接钢板及连接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底板5的底部纵向设有两根以上的支撑梁6,利用支撑梁起到支撑作用。具体制作时,基板1与底板5之间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并列设有多个加固垫板7,由基板、底板、支撑梁及加固垫板组装形成一个支撑底架。其中,基板通过加固垫板与底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借助加固垫板起到支撑加固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底架的整体强度。采用该结构可根据栈桥的实际长度调整基板及底板的组装数量,使用灵活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升降机构为两个剪式液压升降机(图中未画出),两个剪式液压升降机分别设置于底板5的两端下方。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支撑底架的高度。其中,两个剪式液压升降机可由控制器同时控制,确保支撑底架的两端同时升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18和升降液压缸19,所述行走轮18设置于安装座上,所述支架3的底部还设有支撑座20,所述行走轮18及升降液压缸19设置于支撑座20的里侧;所述安装座通过升降液压缸19与支撑座20的底部相连。具体应用时,启动升降液压缸使行走轮伸出并与地面接触,使其能够在地面上行走;反之,行走轮回缩至支撑座内,确保栈桥稳定在地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斜撑板2为两个并列设置,所述基板1及斜撑板2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结构;所述斜撑板2为中空楔形箱体结构,两个并列的斜撑板2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斜撑板2的内部设有加强肋板,所述斜撑板2的底部为平面。其中,连接件采用型钢制作,将型钢的两端与两侧斜撑板焊接固定在一起,可使两个斜撑板同时起落,并起到加固作用。

具体设计时,如图1、2所示,所述伸缩机构4包括伸缩液压缸,所述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末端与斜撑板2的侧面铰接,所述伸缩液压缸的缸体与支架3的侧面铰接。当栈桥需要移位时,启动伸缩液压缸使斜撑板升起;当栈桥就位安装后,再启动伸缩液压缸将斜撑板落下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基板1的两侧设有直立护墙8,所述护墙8为装配式结构;所述护墙8的外侧设有支撑组件9,所述支撑组件9支撑在护墙8与隧道侧壁10之间。利用护墙能够起到隔离防护作用,确保车辆在支撑底架上安全行驶。

具体制作时,如图1、2所示,所述支撑组件9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支撑杆90,所述支撑杆90为伸缩式结构,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上端与护墙的侧面铰接,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通过定位销固定,所述内套管上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采用该结构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支撑杆的长度,确保支撑杆稳固支撑在护墙与隧道侧壁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3-5所示,所述护墙8包括若干个纵截面为矩形的模块箱体11,所述模块箱体11的底部两侧设有凸檐12,所述凸檐12通过连接螺栓与基板1相连,两两相邻的模块箱体11通过U形连接板13相连,两两相邻的模块箱体11侧面上设有由于与连接板13配合的插孔14。具体制作时,模块箱体的内壁上均设有支撑肋板,用以提高模块箱体及护墙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6、7所示,所述连接板13的两侧翼板中部均设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下端外翘的弹力板15,所述弹力板15的底部连接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于翼板底部的安装槽17内;所述翼板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弹力板15的凹槽。具体使用时,按压弹力板使翼板插入插孔内,弹力板在弹簧作用下撑紧在插孔内。采用该结构的连接板,可使其两端翼板牢固插在插孔中,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板发生脱落,进而确保护墙安装的稳固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采用装配式结构的支撑底架和护墙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栈桥的长度,确保满足使用要求;通过支撑底架两端的剪式液压升降机,可调整支撑底架的具体高度,借助伸缩液压缸可使两端的斜撑板升起或落下,同时借助升降液压缸可使行走轮接触地面方便移位,或者回缩至支撑座内稳固支撑在地面上。本实用新型可支撑在隧道内的填充层上,使用灵活方便,方便转场移位,有效提高了隧道的仰拱施工效率。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