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2-12-06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是指富含煤炭资源的地方,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而煤矿在挖掘并输送时,需要用到输送装置,且现有的输送装置一般均为机电控制的传送带,其结构往往较为简单,一般包括两端的滚辊固定架、以及固定于两个滚辊之间的传送带,以实现煤炭运输。
但是,现有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中,两端的固定架位置是固定好的,不仅导致运输装置整体不便于移动,而且造成后期传送带两端的高度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而影响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结构较为死板,不仅本身位置不便于移动,且传送带的两端高度也不便于根据后期需求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影响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的机轴顶部分别支撑固定有进料斗与下料斗,所述进料斗内底部与所述下料斗内中部之间设有输送带,且所述进料斗内底部转动固定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连接有电机,所述主动辊供所述输送带的一端安装,所述下料斗内中部弹性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转动安装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供所述输送带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气缸驱使进料斗与下料斗进行升降移动,从而调节输送带在进料斗与下料斗之间进行倾斜,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高度调节,无需重新拆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提高煤矿运输效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多个固定柱,且所述进料斗与所述下料斗的下端面均固定有竖直的活动柱,所述活动柱对应插入所述底座上对应位置的所述固定柱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固定柱与活动柱形成限位,以保证进料斗与下料斗的稳定升降。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上端面中部固定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上端弹性安装有保护板,且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气缸、所述电机电性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控制箱来对气缸与电机进行控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斗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两侧内壁上交替固定向下倾斜的导板,且所述导板的上端面弹性安装有缓冲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缓冲板可对进入进料斗内的煤矿物料进行缓冲,不仅保护了物料,而且保护了设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斗的中部开设有槽,槽内底面远离所述进料斗的一端向下倾斜,且所述下料斗的槽内中部供所述安装架弹性安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下料斗来进行卸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下料斗的槽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且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从动辊的一侧固定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所述安装轴上套有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将从动辊弹性安装于下料斗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架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利用弹簧的弹性压缩来保证进料斗与下料斗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错位升降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得益于底座、气缸、进料斗、下料斗以及输送带的配合,能够通过控制箱来控制气缸,以驱使进料斗与下料斗进行升降移动,从而调节输送带在进料斗与下料斗之间进行倾斜,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高度调节,无需重新拆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提高煤矿运输效率;
且对应导板与缓冲板的配合,能够利用缓冲板来对进入进料斗内的煤炭进行缓冲,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煤炭碎裂,而且有利于对进料斗本身进行保护,利于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气缸;3、固定柱;301、活动柱;4、进料斗;401、导板;402、缓冲板;403、主动辊;404、电机;5、下料斗;501、固定板;502、安装架;503、从动辊;504、安装轴;505、弹簧;6、输送带;7、控制箱;701、控制面板;702、控制组件;8、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面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万向轮上设有刹片。
参照图1与图2,底座1的上端面两端均安装有一个气缸2,两个气缸2的机轴顶部分别支撑固定有进料斗4与下料斗5,进料斗4内底部与下料斗5内中部之间设有输送带6,使得输送带6能够在运行时,将进料斗4内的煤矿物料运输至下料斗5处卸下。而底座1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多个固定柱3,且进料斗4与下料斗5的下端面均固定有竖直的活动柱301,活动柱301对应插入底座1上对应位置的固定柱3内,使得固定柱3与活动柱301能够形成限位,以保证进料斗4与下料斗5的稳定升降。
同时,底座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有控制箱7,控制箱7的上端弹性安装有保护板8,且控制箱7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701,控制箱7内安装有控制组件702,控制组件702与气缸2、电机404电性连接,具体实施时,控制组件702可选用但不限于PLC控制箱,电性连接线路可采用本领域的常用技术手段,此处不作过多赘述。
参照图2与图3,进料斗4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两侧内壁上交替固定向下倾斜的导板401,且导板401的上端面弹性安装有缓冲板402,使得进入进料斗4内的煤矿物料能够得到缓冲,不仅保护了物料,而且保护了设备。
而再配合图4,进料斗4内底部还转动固定有主动辊403,主动辊403连接有电机404,主动辊403供输送带6的一端安装,下料斗5内中部弹性安装有安装架502,安装架502上转动安装有从动辊503,从动辊503供输送带6远离进料斗4的一端安装,从而可将输送带6安装于进料斗4与下料斗5之间。
参照图1与图4,下料斗5的中部开设有槽,槽内底面远离进料斗4的一端向下倾斜,且下料斗5的槽内中部供安装架502弹性安装。具体的,下料斗5的槽内中部固定有水平的固定板501,且安装架502远离从动辊503的一侧固定有安装轴504,安装轴504贯穿固定板501的中部,安装轴504上套有弹簧505,弹簧505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板501上,另一端固定于安装架502上,从而将从动辊503弹性安装于固定板501上,且弹簧505的弹性压缩范围,以及固定板501与从动辊503的间距适配,使得输送带6的一端能够在从动辊503处发生一定程度的倾斜,从而保证进料斗4与下料斗5调节。
工作原理:该智能化的煤矿机电运输装置,使用时,可将底座1移动至适宜位置,然后可通过控制箱7上的控制面板701来智能控制气缸2启动,以驱使进料斗4或下料斗5进行升降移动,即可在一定范围内,将进料斗4与下料斗5的高度调节至需要的位置。此时,安装架502会压缩弹簧505,以保证输送带6能够在进料斗4与下料斗5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
同时,缓冲板402的设置能够对进入进料斗4内的煤炭进行缓冲,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煤炭碎裂,而且有利于对进料斗4本身进行保护,利于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使得煤矿物料能够通过进料斗4落在输送带6的一端,并运输至下料斗5处,进行卸料,完成煤矿物料的输送。
综上,使得该装置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高度调节,无需重新拆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利于提高煤矿运输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机译: 一种提取与煤矿中煤层和岩层共存的煤矿瓦斯的方法
机译: 一种利用地下煤矿开采技术从煤矿侧面开采煤层的方法
机译: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服务体系和智能终端提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