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

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所述外壳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搅拌箱右侧插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右端贯穿外壳侧壁,并延伸至外壳右侧,通过设置有搅拌杆、圆管和连接块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搅拌杆能够一边上下移动,一边对溶解物质和土壤进行搅拌,保障其搅拌效果,使得土壤与溶解物质混合充分、均匀,保障后续检测的精准度;通过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的进行移动,通过皮垫和底块的设置,能够在移动后,对装置进行定位操作,保障其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931058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泽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1571758.7

  • 发明设计人 童玉扁;

    申请日2022-06-22

  • 分类号G01N1/38(2006.01);G01N33/24(2006.01);B01F31/44(2022.01);B01F101/23(2022.01);

  • 代理机构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张红卫

  • 地址 057250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四疃镇第四疃村北

  • 入库时间 2022-12-29 17:39: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9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科技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其中就有智慧型设备,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现有农业土壤内部含有大量农药、抗生素等其他物质,为检查土壤是否继续适合农业种植,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操作,现有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结构单一,在对农业土壤与溶解物质进行混合时,搅拌不均匀,使得其混合不充分,进而对后续检测的精准度造成影响,还有就是现有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往往不便于移动,进而使得其后续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这里提出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腔固定连接有横板,且所述外壳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顶部为开口设置,且所述搅拌箱右侧插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右端贯穿外壳侧壁,并延伸至外壳右侧,且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控制阀,所述横板顶部设有圆块,所述圆块顶部设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管,所述圆管底部贯穿外壳顶部和第一伞形齿轮,并与外壳顶部活动连接,且所述圆管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贯穿圆块和横板,并延伸至搅拌箱内腔,且所述转杆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所述转杆与横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伞形齿轮左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所述第二伞形齿轮左侧设有推动机构,所述外壳右侧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一端贯穿外壳侧壁和横板,并延伸至横板底部,所述外壳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滑轮,且所述外壳左侧设有定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右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与第二伞形齿轮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转轴左端贯穿凸轮,并与外壳内壁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凸轮底部贴合有推块,所述推块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右端与圆块侧壁活动连接,所述推块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推块的一侧与外壳内壁左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侧块,所述侧块固定连接有外壳左侧,且所述侧块顶部设有螺栓,所述螺栓底端贯穿侧块,并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螺栓与侧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块外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推杆远离推块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内腔,并与环形槽内腔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远离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外壳内壁左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活动连接在限位槽内腔,且所述限位块一侧与限位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底块底部固定连接有皮垫。

优选的,所述圆管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转杆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搅拌杆、圆管和连接块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搅拌杆能够一边上下移动,一边对溶解物质和土壤进行搅拌,保障其搅拌效果,使得土壤与溶解物质混合充分、均匀,保障后续检测的精准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滑轮、通过滑轮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的进行移动,通过皮垫和底块的设置,能够在移动后,对装置进行定位操作,保障其后续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外壳;2、电机;3、第一伞形齿轮;4、第二伞形齿轮;5、转轴;6、凸轮;7、推块;8、推杆;9、横板;10、进料管;11、搅拌箱;12、转杆;13、搅拌杆;14、出料管;15、控制阀;16、滑轮;17、侧块;18、螺栓;19、底块;20、皮垫;21、圆块;22、环形槽;23、连接块;24、限位块;25、限位槽;26、弹簧;27、圆管;28、滑块;29、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种植土壤农残检测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内腔固定连接有横板9,且外壳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箱11,搅拌箱11顶部为开口设置,且搅拌箱11右侧插接有出料管14,出料管14右端贯穿外壳1侧壁,并延伸至外壳1右侧,且出料管14上安装有控制阀15,横板9顶部设有圆块21,圆块21顶部设有第一伞形齿轮3,外壳1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管27,圆管27底部贯穿外壳1顶部和第一伞形齿轮3,并与外壳1顶部活动连接,且圆管27内腔活动连接有转杆12,圆管27内壁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9,转杆12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8,滑块28活动连接在相邻滑槽29内腔,转杆12底端贯穿圆块21和横板9,并延伸至搅拌箱11内腔,且转杆12外侧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杆13,转杆12与横板9活动连接,第一伞形齿轮3左侧啮合有第二伞形齿轮4,第二伞形齿轮4左侧设有推动机构;

推动机构包括凸轮6,凸轮6右侧设有转轴5,转轴5右端与第二伞形齿轮4侧壁固定连接,转轴5左端贯穿凸轮6,并与外壳1内壁左侧活动连接,凸轮6底部贴合有推块7,推块7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推杆8,推杆8右端与圆块21侧壁活动连接,圆块21外侧开设有环形槽22,推杆8远离推块7的一端延伸至环形槽22内腔,并与环形槽22内腔活动连接,通过此设置保障推杆8与圆块21之间能够正常进行传动,推块7底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3,连接块23远离推块7的一侧与外壳1内壁左侧活动连接,连接块23远离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外壳1内壁左侧开设有限位槽25,限位块24活动连接在限位槽25内腔,且限位块24一侧与限位槽25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6,通过此设置对推块7的移动进行限位,同时推块7在移动后便于复位,通过此设置推动搅拌杆13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搅拌箱11内部农业土壤与溶解物质混合均匀,外壳1右侧设有进料管10,进料管10一端贯穿外壳1侧壁和横板9,并延伸至横板9底部,外壳1底部安装有若干个滑轮16,且外壳1左侧设有定位机构;

定位机构包括侧块17,侧块17固定连接有外壳1左侧,且侧块17顶部设有螺栓18,螺栓18底端贯穿侧块17,并固定连接有底块19,螺栓18与侧块17螺纹连接,通过此设置对移动后的装置本身进行定位操作,保障后续工作的稳定进行,底块19底部固定连接有皮垫20,通过此设置增加底块19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管10将种植土壤和溶解物质分别导入搅拌箱11内部,然后驱动电机2,使得电机2带动圆管27转动,圆管27通过滑块28和滑槽29带动转杆12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伞形齿轮3转动,转杆12带动外侧若干个搅拌杆13转动,通过搅拌杆13对溶解物质和种植土壤进行混合,与此同时第一伞形齿轮3带动第二伞形齿轮4转动,第二伞形齿轮4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凸轮6转动,在凸轮6的凸起端转动至与推块7贴合时,便会向下推动推块7,使得推块7带动推杆8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23移动,连接块23带动限位块24压缩弹簧26,同时推杆8通过环形槽22带动圆块21下移,圆块21带动转杆12下移,使得转杆12带动搅拌杆13下移,在凸轮6的凸起端转动至远离推块7时,推块7便会在弹簧26的作用下带动搅拌杆13等部件复位,通过上下移动的搅拌杆13使得搅拌箱11内部的土壤和溶解物质混合均匀,在混合均匀后,打开控制阀15,混合均匀的土壤通过出料管14排出,进行后续检测操作,在后续需要对装置的位置进行改变时,可转动螺栓18,使得螺栓18带动底块19上移,进而使得皮垫20远离地面,此时可通过滑轮16对装置进行移动,在移动至适宜位置后,反向转动螺栓18,使得底块19和皮垫20复位,对装置进行定位操作,便于后续工作的进行。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