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

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单元和预埋在核心筒剪力墙内的若干预埋件,支撑单元包括两根支撑横梁,两根支撑横梁靠近核心筒剪力墙的一端分别与两个预埋件铰接,两支撑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次梁,两支撑横梁相互背离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至少两根水平支撑杆,同一侧的两根水平支撑杆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铰接;任意相邻两个支撑单元相对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相同数量的斜拉杆,两个支撑单元相对应的两根斜拉杆的自由端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铰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塔吊依附于核心筒外壁,使塔吊更靠近外框钢结构,更能充分发挥塔吊的机械效率。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塔式起重机,通常称为塔吊,主要由塔身、起重臂和底座三部分构成,是一种起重臂在塔身顶部回转升降的运输机械。塔吊具有起重能力强、作业空间广和占地面积小的特点,主要见于建筑结构施工现场的材料以及构件的水平或垂直运输。

塔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基础附着式和传统内爬式两类,固定基础附着式塔吊是通过附着节点与建筑的外框钢结构连接,然而现代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过程通常是外部结构滞后于核心筒,固定基础附着式塔吊并不能根据施工高度的增加而相应调整高度,即使在技术上能够满足指定的高度,塔身标准节数的增加所带来费用的增加以及不稳定因素的增多都制约了固定基础附着式塔吊的应用。而传统内爬式塔吊受核心筒内部空间逐渐变小的限制不能布置两台以上,施工效率降低,因此急需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其能够使得塔吊依附于核心筒外壁,使塔吊更靠近外框钢结构,更能充分发挥塔吊的机械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单元和预埋在核心筒剪力墙内的若干预埋件,支撑单元包括两根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均垂直核心筒剪力墙设置的支撑横梁,两根支撑横梁靠近核心筒剪力墙的一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预埋件铰接,两支撑横梁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次梁,两支撑横梁相互背离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至少两根水平支撑杆,同一侧的两根水平支撑杆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铰接;任意相邻两个支撑单元相对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相同数量且数量至少为两根的斜拉杆,两个支撑单元相对应的两根斜拉杆的自由端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铰接。

进一步地,与同一支撑单元连接的若干预埋件之间以及与各斜拉杆连接的若干预埋件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

进一步地,连接板两端均活动插接在预埋件上设置的插槽内,插槽两侧壁均沿插槽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卡球槽;连接板端部设置有若干横向贯穿连接板的横向通槽,横向通槽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两端固定有卡轴,卡轴自由端伸出横向通槽后转动连接有滚动卡珠,各滚动卡珠一一对应地卡设在不同的卡球槽内。

进一步地,铰接座包括一对铰接板,两铰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高强度销钉。

进一步地,两铰接板外侧均固定有若干加强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塔吊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单元上,通过支撑单元进行支撑限位,同时在塔吊爬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继续增加支撑单元进行支撑限位,与传统内爬式塔吊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可以使得塔吊依附于核心筒外壁,使塔吊更靠近外框钢结构,更能充分发挥塔吊的机械效率,水平支撑杆和斜拉杆的设置,主要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有效保证了塔吊支撑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预埋件的连接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0、支撑单元;1、支撑横梁;2、次梁;3、斜拉杆;4、预埋件;5、水平支撑杆;6、塔吊;7、铰接板;8、高强度销钉;9、加强板;10、核心筒剪力墙;11、连接板;12、卡轴;13、滚动卡珠;14、压缩弹簧;15、横向通槽;16、插槽;17、卡球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超高层内爬式塔吊外挂附着架,包括两个支撑单元100和预埋在核心筒剪力墙10内的若干预埋件4,支撑单元100包括两根设置在同一水平高度且均垂直核心筒剪力墙10设置的支撑横梁1,两根支撑横梁1靠近核心筒剪力墙10的一端均通过铰接座分别与两个预埋件4铰接,两支撑横梁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根次梁2,两支撑横梁1相互背离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两根水平支撑杆5,同一侧的两根水平支撑杆5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4铰接;任意相邻两个支撑单元100相对的一侧均通过铰接座铰接有两根的斜拉杆3,两个支撑单元100的斜拉杆3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两根斜拉杆3的自由端均通过铰接座与同一预埋件4铰接。

进一步地,与同一支撑单元100连接的若干预埋件4之间以及与各斜拉杆3连接的若干预埋件4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板11。

进一步地,连接板11两端均活动插接在预埋件4上设置的插槽16内,插槽16两侧壁均沿插槽16长度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卡球槽17;连接板11端部设置有若干横向贯穿连接板11的横向通槽15,横向通槽15内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两端固定有卡轴12,卡轴12自由端伸出横向通槽15后转动连接有滚动卡珠13,各滚动卡珠13一一对应地卡设在不同的卡球槽17内,拉动连接板11的时候即可使得卡轴12内端的压缩弹簧14受力挤压,进而使得滚动卡珠13退出卡球槽17,继续拉动连接板11的时候即可使得滚动卡珠13卡设到另一个卡球槽17内,完成预埋件4在预埋之前与连接板11之间的距离调节,通过连接板11的设置方便对预埋件4进行预埋,方便对预埋件4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预埋件4跑偏,同时也能够根据支撑单元100的位置进行微调,便于后续安装,提高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铰接座包括一对铰接板7,两铰接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高强度销钉8。

进一步地,两铰接板7外侧均固定有若干加强板9,铰接板7根据使用位置固定在预埋件4或者支撑横梁1上,加强板9的设置增加铰接座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塔吊6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单元100上,通过支撑单元100进行支撑限位,同时在塔吊6爬升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继续增加支撑单元100进行支撑限位,水平支撑杆5和斜拉杆3的设置,主要起到支撑连接的作用,保证塔吊6支撑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