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

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包括U形平台,其特征是:所述U形平台固定连接竖杆,所述竖杆内设置有对称的直槽,下侧所述直槽内设置有圆杆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对称的横槽,对称的所述横槽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横槽,对称的所述圆杆一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存储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为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32635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一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681200.8

  • 申请日2022-03-27

  • 分类号E04G1/18(2006.01);E04G5/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刘洁

  • 地址 271600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仪阳开发区

  • 入库时间 2022-09-26 23:57: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30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观念意识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一般需要登高进行施工操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操作平台进行使用,方便进行登高施工操作。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如一般的施工操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很少设置存储设备,工具及设备不容易放置,导致工作效率降低。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包括U形平台,其特征是:所述U形平台固定连接竖杆,所述竖杆内设置有对称的直槽,下侧所述直槽内设置有圆杆二,所述圆杆二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对称的横槽,对称的所述横槽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对称的所述圆杆一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横槽,对称的所述圆杆一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所述竖杆固定连接存储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存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竖杆的一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上侧所述直槽内,所述螺杆轴承连接所述竖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上侧所述直槽内设置有T形块一,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T形块一,所述T形块一固定连接盒体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下侧所述直槽内设置有T形块二,所述圆杆二穿过所述T形块二,所述T形块二固定连接盒体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对称的所述横槽内分别设置有T形块三,对称的所述圆杆一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T形块三,对称的所述T形块三分别固定连接盒体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盒体一匹配对称的所述盒体二,对称的所述盒体二匹配所述盒体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T形块二铰连接对称的连杆一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二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的中心分别铰连接齿轮的中心轴,对称的所述连杆二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三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所述T形块一。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齿轮的中心轴轴承连接所述竖杆,对称的所述T形块三分别固定连接齿条二,所述T形块二固定连接齿条一,所述齿条一啮合所述齿轮,对称的所述齿条二分别啮合所述齿轮,所述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方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盒体一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匹配挡板,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条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条板对应所述盒体一螺纹连接顶丝。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通过电机带动,实现盒体一、盒体二、盒体三及方板运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本装置的盒体一及三实现沿高度方向相互远离,盒体二实现沿水平相互远离,方便拿取盒内工具及设备;

(3)本装置设置有方板,方便实现工具及设备临时存放,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基于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电力施工操作平台,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U形平台,2、电机,3、竖杆,4、螺杆,5、横槽,6、圆杆一,7、直槽,8、圆杆二,9、挡板,10、条板,11、顶丝,12、T形块一,13、盒体一,14、通槽,15、盒体二,16、方板,17、盒体三,18、T形块二,19、连杆一,20、齿条一,21、连杆二,22、齿轮,23、T形块三,24、齿条二,25、连杆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包括U形平台1,所述U形平台1固定连接竖杆3,所述竖杆3内设置有对称的直槽7,下侧所述直槽7内设置有圆杆二8,所述圆杆二8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所述竖杆3固定连接对称的横槽5,对称的所述横槽5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6,对称的所述圆杆一6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对应的所述横槽5,对称的所述圆杆一6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竖杆3,所述竖杆3 固定连接存储机构。

所述存储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竖杆3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竖杆3的一端,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螺杆4,所述螺杆 4设置在上侧所述直槽7内,所述螺杆4轴承连接所述竖杆3。

所述电机2的型号为伺服电机PLF120。

上侧所述直槽7内设置有T形块一12,所述螺杆4螺纹连接所述T形块一 12,所述T形块一12固定连接盒体一13。

下侧所述直槽7内设置有T形块二18,所述圆杆二8穿过所述T形块二18,所述T形块二18固定连接盒体三17。

对称的所述横槽5内分别设置有T形块三23,对称的所述圆杆一6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T形块三23,对称的所述T形块三23分别固定连接盒体二15。

所述盒体一13匹配对称的所述盒体二15,对称的所述盒体二15匹配所述盒体三17。

所述T形块二18铰连接对称的连杆一19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一19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二21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二21的中心分别铰连接齿轮22的中心轴,对称的所述连杆二21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连杆三25的一端,对称的所述连杆三25的另一端分别铰连接所述T形块一12。

所述齿轮22的中心轴轴承连接所述竖杆3,对称的所述T形块三23分别固定连接齿条二24,所述T形块二18固定连接齿条一20,所述齿条一20啮合所述齿轮22,对称的所述齿条二24分别啮合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方板16。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

U形平台1固定到移动机构上。

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

打开电机2,电机2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带动T形块一12沿上侧直槽 7移动,T形块一12带动盒体一13向上移动,T形块一12带动连杆三25摆动,连杆三25带动连杆二21摆动,连杆二21带动连杆一19摆动,连杆一19带动 T形块二18在下侧直槽7内沿圆杆二8移动,T形块二18带动盒体三17向下移动。T形块二18带动齿条一20移动,齿条一20带动齿轮22转动,齿轮22 带动方板16摆动,齿轮22带动齿条二24移动,齿条二24带动T形块三23在横槽5内沿圆杆一6移动,T形块三23带动盒体二15移动,直到方板16水平,关闭电机2。

将设备及工具分别放入盒体一13、盒体二15及盒体三17,反向打开电机2,使本装置恢复图1所示状态。

操作移动机构,带动本装置到工作位置,操作移动机构使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打开电机2,使盒体一13及盒体三17实现沿高度方向相互远离,盒体二15实现沿水平相互远离,方板16水平,关闭电机2,开始工作。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阐述,所述盒体一13 设置有通槽14,所述通槽14匹配挡板9,所述挡板9固定连接条板10。

所述条板10对应所述盒体一13螺纹连接顶丝11。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

U形平台4固定到移动机构上。

初始状态时,如图1所示。

拧松顶丝11,移动条板10,条板10带动挡板9沿通槽14移动,取出挡板 9。打开电机2,电机2带动螺杆4转动,螺杆4带动T形块一12沿上侧直槽7 移动,T形块一12带动盒体一13向上移动,T形块一12带动连杆三25摆动,连杆三25带动连杆二21摆动,连杆二21带动连杆一19摆动,连杆一19带动 T形块二18在下侧直槽7内沿圆杆二8移动,T形块二18带动盒体三17向下移动。T形块二18带动齿条一20移动,齿条一20带动齿轮22转动,齿轮22 带动方板16摆动,齿轮22带动齿条二24移动,齿条24带动T形块三23在横槽5内沿圆杆一6移动,T形块三23带动盒体二15移动,直到方板16水平,关闭电机2。

将设备及工具分别放入盒体一13、盒体二15及盒体三17,反向打开电机2,使本装置恢复图1所示状态,将挡板9插入通槽14,拧紧顶丝11。

操作移动机构,带动本装置到工作位置,操作移动机构使本装置移动到合适的高度,打开电机2,使盒体一13及盒体三17实现沿高度方向相互远离,盒体二15实现沿水平相互远离,方板16水平,关闭电机2。拧松顶丝11,移动条板10,条板10带动挡板9沿通槽14移动,取出挡板9。开始工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