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

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

摘要

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连通管输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相邻两塔之间的连通管上设置水泵,各塔体同一侧均设置一管架,管架呈直线对齐排列,管架上设置三根单独的输水管且分别连通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塔体上部;净化塔顶部设置一加药管,静置塔塔体下部设置一排水管,静置塔中部通过连通管与一渗透箱一端连通且连通管上设置一电控阀门,渗透箱另一端设置一纯水排管。设置多根独立的输水管分别连通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可以根据不同制药设备排出的水体进行区别化的梯队水处理,利于提升装置对循环水处理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水处理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27112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宜兴市金帆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267676.1

  • 发明设计人 还春祥;沈梦叶;

    申请日2021-12-23

  • 分类号C02F9/04(2006.01);

  • 代理机构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高坤明

  • 地址 214214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高塍镇高塍村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3:4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制药工业是化学药品的生产部门,由原料药生产和药物制剂生产两部分组成,原料药是药品生产的物质基础,但必须加工制成适合于服用的药物制剂,才成为药品;随着国家对医疗体系的大力发展,制药工业在生产上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种制药工艺流程也在不断的完善。

循环水作为制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需要专门的循环水处理装置来进行处理,普通的循环水处理装置(如一种工业循环水处理装置(专利号CN201811291396.4)包括水箱和加药单元,加药单元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储药箱、混药筒和转筒,还包括驱动转筒转动的电机和使储药箱内的药剂定时定量落入混药筒内的定时出料机构;转筒转动连接在水箱内,转筒的内壁开有封闭的曲线凹槽;混药筒上端开口,混药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混药筒的下部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单向进水阀;活塞上设有单向排水阀,活塞上固定有下端卡合在曲线凹槽内的连接杆。使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循环水处理装置不能使循环水和处理药剂充分混合的问题)并不能满足制药生产过程中循环水的处理要求,且现有的工业循环水处理装置不会根据水体性质区别处理,这样使得装置处理循环水的效果低下且不能保证循环水处理后的高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设置多根独立的输水管分别连通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可以根据不同制药设备排出的水体进行区别化的梯队水处理,利于提升装置对循环水处理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水处理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包括沿连通管输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相邻两塔之间的连通管上设置水泵,各塔体同一侧均设置一管架,管架呈直线对齐排列,管架上设置三根单独的输水管且分别连通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塔体上部;净化塔顶部设置一加药管,静置塔塔体下部设置一排水管,静置塔中部通过连通管与一渗透箱一端连通且连通管上设置一电控阀门,渗透箱另一端设置一纯水排管。工作原理是:首先,管架上的输水管与外部制药设备的水管连通并将水体输送到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内进行梯队式净化处理,根据水体的形状针对性的净化,利于提升净化的效果;其次,通过加药管往净化塔内加入各种净化剂或反应物与水体中物质进行反应,再通过水泵与连通管提升到沉淀塔内沉淀除去反应产物及杂质物,再进入静置塔静置完成水处理过程并缓存;最终,根据各个制药设备对循环水的要求:低要求通过排水管之间排出使用、高要求通过渗透箱渗透处理得到纯水通过纯水排管排出,实现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的过程。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净化塔内中间设置一顶端连通加药管、底端封闭的竖管,竖管管体周围环绕设置螺旋面,螺旋面内部中空且与竖管连通,螺旋面上开设有通孔,螺旋面边缘固定在净化塔塔壁上,螺旋面使得净化塔内形成一条螺旋状的水通道。设置螺旋面形成螺旋通道,可以延长水体在净化塔内的流通入径,在螺旋面上设置通孔,使得加注的试剂扩散到净化塔各个部位,使得试剂与水体充分接触,利于提升反应的充分性及效果。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沉淀塔塔内设置一同形状的内筒,内筒内部中空形成沉淀腔,沉淀腔内设置向上凸起弧形状的过滤网,过滤网边缘固定在内筒筒壁上,筒壁固定过滤网处上方开有开孔。在内筒里设置凸起的过滤网,在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过滤后的滤渣会顺着弧形的过滤网并在水体冲刷下往边缘流动,并通过开孔掉落,可以防止滤渣堆积在过滤网上造成滤网堵塞。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内筒与沉淀塔塔壁间隔形成滤渣腔,滤渣腔底部通过一连通管与沉淀塔上部的输水管连通,且连通管上设置一水泵。设置水泵与连通管连通滤渣腔与输水管,可以对滤渣腔内的水体进行二次过滤,将滤渣腔内的水体进行重复过滤再利用,可以避免水体处理过程中的浪费。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沉淀腔上方设置一布水管,布水管一端连通输水管、另一端固定在内筒筒壁。设置布水管可以将水体分散朝各个方向落下,增加水体与过滤网的接触面积,利于提升过滤效果。

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静置塔内壁设置多个紫外灯,紫外灯线路连接位于静置塔顶部的电控器。在静置塔内设置紫外灯与电控器,可以在水体静置时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进一步优选方案: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塔顶均凸起呈半圆球状,凸起部分设置一排气管连通塔内外。凸起的塔顶可以容纳一定的气体,再设置排气管可以排出水体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塔内气压过大对塔体造成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多根独立的输水管分别连通净化塔、沉淀塔、静置塔,可以根据不同制药设备排出的水体进行区别化的梯队水处理,利于提升装置对循环水处理的针对性,进而提升水处理效果。

2、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设置螺旋面形成螺旋通道,可以延长水体在净化塔内的流通入径,在螺旋面上设置通孔,使得加注的试剂扩散到净化塔各个部位,使得试剂与水体充分接触,利于提升反应的充分性及效果;在内筒里设置凸起的过滤网,在起到过滤作用的同时,过滤后的滤渣会顺着弧形的过滤网并在水体冲刷下往边缘流动,并通过开孔掉落,可以防止滤渣堆积在过滤网上造成滤网堵塞;在静置塔内设置紫外灯与电控器,可以在水体静置时利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通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净化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旋面与竖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沉淀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静置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净化塔;2、排气管;3、沉淀塔;4、静置塔;5、排水管;6、渗透箱;7、纯水排管;8、管架;9、输水管;10、加药管;11、连通管;12、水泵;13、电控阀门;14、竖管;15、螺旋面;16、内筒;1601、开孔;17、布水管;18、过滤网;19、沉淀腔;20、滤渣腔;21、电控器;22、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6:

一种制药业循环水处理装置,沿连通管11输水方向依次连通设置的净化塔1、沉淀塔3、静置塔4,相邻两塔之间的连通管11上设置水泵12,各塔体同一侧均设置一管架8,管架8呈直线对齐排列,管架8上设置三根单独的输水管9且分别连通净化塔1、沉淀塔3、静置塔4塔体上部,净化塔1、沉淀塔3、静置塔4塔顶均凸起呈半圆球状,凸起部分设置一排气管2连通塔内外;净化塔1顶部设置一加药管10,静置塔4塔体下部设置一排水管5,静置塔4中部通过连通管11与一渗透箱6一端连通且连通管11上设置一电控阀门13,渗透箱6另一端设置一纯水排管7。

净化塔1内中间设置一顶端连通加药管10、底端封闭的竖管14,竖管14管体周围环绕设置螺旋面15,螺旋面15内部中空且与竖管14连通,螺旋面15上开设有通孔,螺旋面15边缘固定在净化塔1塔壁上,螺旋面15使得净化塔1内形成一条螺旋状的水通道。

沉淀塔3塔内设置一同形状的内筒16,内筒16内部中空形成沉淀腔19,沉淀腔19内设置向上凸起弧形状的过滤网18,过滤网18边缘固定在内筒16筒壁上,筒壁固定过滤网18处上方开有开孔1601;内筒16与沉淀塔3塔壁间隔形成滤渣腔20,滤渣腔20底部通过一连通管11与沉淀塔3上部的输水管9连通,且连通管11上设置一水泵12;沉淀腔19上方设置一布水管17,布水管17一端连通输水管9、另一端固定在内筒16筒壁。

静置塔4内壁设置多个紫外灯22,紫外灯22线路连接位于静置塔4顶部的电控器21。

工作原理是:首先,管架8上的输水管9与外部制药设备的水管连通并将水体输送到净化塔1、沉淀塔3、静置塔4内进行梯队式净化处理,根据水体的形状针对性的净化,利于提升净化的效果;其次,通过加药管10往净化塔1内加入各种净化剂或反应物与水体中物质进行反应,再通过水泵12与连通管11提升到沉淀塔3内沉淀除去反应产物及杂质物,再进入静置塔4静置完成水处理过程并缓存;最终,根据各个制药设备对循环水的要求:低要求通过排水管5之间排出使用、高要求通过渗透箱6渗透处理得到纯水通过纯水排管7排出,实现水循环处理再利用的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应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