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

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固定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下固定板上端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套杆,本电缆固定装置通过左右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在接触电缆的一面固定安装了橡胶垫,可以防止电缆滑动,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通过调节伸缩杆,可以改变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将电缆固定住,同时上固定板与伸缩杆之间通过T型凹槽和T型凸卡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从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7115450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朱晚嫒;

    申请/专利号CN202123042352.8

  • 发明设计人 朱晚嫒;

    申请日2021-12-06

  • 分类号H02G3/04(2006.01);H02G3/02(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同成社区居委会永胜东路3号金域花园二区10座1202房

  • 入库时间 2022-09-06 01:2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02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弱电智能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主要用于传输电力或信号,在使用该电缆时,需要对该电缆进行固定。

但目前的电缆固定装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电缆的粗细不同,在对其固定时,需要用到不同型号的固定夹,给固定工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固定的时候不够牢固,导致电缆松动,固定装置的安装拆卸不方便,导致不方便对电缆进行固定。

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通过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同时调节伸缩杆,可以固定不同粗细的电缆,并使电缆固定的更加牢固,同时固定装置方便拆卸,可以从不同部位对电缆进行固定,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的上端开设有滑槽,所述下固定板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下固定板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下固定板上端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套杆,所述下固定板上端右侧前后两方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滑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所述第一滑块的上方活动安装有上固定板,所述套杆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二滑块,所述滑槽的内部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一滑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块,所述齿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套杆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套杆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栓,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开设有T 型凹槽,所述伸缩杆的左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T型凸卡,所述上固定板的下端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以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在接触电缆的一面固定安装了橡胶垫,可以防止电缆滑动,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通过调节伸缩杆,可以改变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将电缆固定住,同时上固定板与伸缩杆之间通过T型凹槽和T型凸卡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从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共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滑块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第一滑块位于两组第二滑块之间,所述橡胶垫共设置有六组,所述其中一组橡胶垫位于其中一组第二滑块的右端,所述另一组橡胶垫位于另一组第二滑块的左端,所述剩余四组橡胶垫分别位于两组第一滑块的左右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且在电缆的接触面安装了橡胶垫,防止电缆滑动,同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

优选的,所述齿块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固定块共设置有四组,所述第一弹簧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每组齿块与每组固定块之间通过每组第一弹簧进行弹性调节,所述齿条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齿条分别位于滑槽的内部左右两端,所述每组齿块与滑槽之间通过齿条进行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块与固定块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改变距离,方便齿块与齿条的啮合连接,防止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下固定板上随意移动,导致对电缆固定不够牢固。

优选的,所述套杆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其中一组套杆位于下固定板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另一组套杆位于下固定板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伸缩杆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伸缩杆分别位于两组套杆的上端,所述固定栓共设置有两组,所述每组固定栓分别位于每组套杆的左端,所述限位孔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限位孔均匀分布在伸缩杆的左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伸缩杆可以改变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二次固定。

优选的,所述T型凹槽共开设有两组,所述每组T型凹槽分别开设在每组伸缩杆的上端,所述T型凸卡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其中一组T型凸卡位于上固定板的下端左侧位置,所述另一组T型凸卡位于上固定板的下端右侧位置,所述上固定板与伸缩杆之间通过T型凹槽和T型凸卡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上固定板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从电缆的中间部位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其中两组固定板位于上固定板的下端左侧前后位置,所述另外两组固定板位于上固定板的下端右侧前后位置,所述第二弹簧共设置有四组,所述连接板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每组固定板与每组连接板之间通过每组第二弹簧进行弹性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改变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方便对上固定板进行加固,防止上固定板滑动。

优选的,所述卡槽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其中两组卡槽位于下固定板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所述另外两组卡槽位于下固定板的上端右侧前后位置,所述凹槽共设置有八组,所述限位弹簧共设置有八组,所述限位块共设置有八组,所述每两组凹槽位于每组连接板的左右两端,所述每组限位块与每组凹槽之间通过限位弹簧进行弹性调节,所述连接板与下固定板之间通过限位块和卡槽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连接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使得上固定板与下固定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住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可以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在接触电缆的一面固定安装了橡胶垫,可以防止电缆滑动,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通过调节伸缩杆,可以改变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将电缆固定住,同时上固定板与伸缩杆之间通过T型凹槽和T型凸卡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从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滑块与下固定板的连接构结构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固定板与伸缩杆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卡槽的连接结构视图。

图中:1、上固定板;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套杆;5、螺纹孔; 6、支撑架;7、卡槽;8、下固定板;9、橡胶垫;10、滑槽;11、齿条;12、第一弹簧;13、连接块;14、齿块;15、连接杆;16、固定块;17、固定栓; 18、限位孔;19、T型凹槽;20、伸缩杆;21、T型凸卡;22、固定板;23、第二弹簧;24、滑杆;25、凹槽;26、限位弹簧;27、限位块;28、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弱电智能化的电缆固定装置,包括下固定板8,所述下固定板8的上端开设有滑槽10,所述下固定板8的下端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6,所述下固定板8的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块2,所述下固定板 8上端右侧位置固定安装有套杆4,所述下固定板8上端右侧前后两方开设有卡槽7,所述支撑架6的上端开设有螺纹孔5,所述第一滑块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9,所述第一滑块2的上方活动安装有上固定板1,所述套杆4的左侧活动安装有第二滑块3,所述滑槽10的内部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有齿条11,所述第一滑块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块13,所述连接块13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齿块14,所述齿块14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6,所述固定块16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所述套杆4的上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20,所述套杆4的左端活动安装有固定栓 17,所述伸缩杆20的上端开设有T型凹槽19,所述伸缩杆20的左端开设有限位孔18,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中间位置处开设有T型凸卡21,所述上固定板1的下端前后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23,所述第二弹簧23的下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28,所述连接板 28的左端开设有凹槽25,所述凹槽2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弹簧26,所述限位弹簧2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27,所述限位块27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滑杆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住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可以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在接触电缆的一面固定安装了橡胶垫9,可以防止电缆滑动,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通过调节伸缩杆20,可以改变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将电缆固定住,同时上固定板1与伸缩杆20之间通过T型凹槽19和T型凸卡20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从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滑块2共设置有两组,所述第二滑块3 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第一滑块2位于两组第二滑块3之间,所述橡胶垫9 共设置有六组,所述其中一组橡胶垫9位于其中一组第二滑块3的右端,所述另一组橡胶垫9位于另一组第二滑块3的左端,所述剩余四组橡胶垫9分别位于两组第一滑块2的左右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移动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且在电缆的接触面安装了橡胶垫9,防止电缆滑动,同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齿块14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固定块16共设置有四组,所述第一弹簧12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每组齿块14与每组固定块 16之间通过每组第一弹簧12进行弹性调节,所述齿条11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两组齿条11分别位于滑槽10的内部左右两端,所述每组齿块14与滑槽10 之间通过齿条11进行啮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块14与固定块16之间通过第一弹簧改12变距离,方便齿块14与齿条11的啮合连接,防止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在下固定板8上随意移动,导致对电缆固定不够牢固。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套杆4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其中一组套杆4 位于下固定板8的上端左侧位置,所述另一组套杆4位于下固定板8的上端右侧位置,所述伸缩杆20共设置有两组,所述伸缩杆20分别位于两组套杆4 的上端,所述固定栓17共设置有两组,所述每组固定栓17分别位于每组套杆4的左端,所述限位孔18共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若干个限位孔18均匀分布在伸缩杆20的左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伸缩杆20可以改变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方便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二次固定。

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T型凹槽19共开设有两组,所述每组T型凹槽19分别开设在每组伸缩杆20的上端,所述T型凸卡21共设置有两组,所述其中一组T型凸卡21位于上固定板1的下端左侧位置,所述另一组T型凸卡21位于上固定板1的下端右侧位置,所述上固定板1与伸缩杆20之间通过T型凹槽19和T型凸卡21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上固定板1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从电缆的中间部位进行固定。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板22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其中两组固定板22位于上固定板1的下端左侧前后位置,所述另外两组固定板22位于上固定板1的下端右侧前后位置,所述第二弹簧23共设置有四组,所述连接板 28共设置有四组,所述每组固定板22与每组连接板28之间通过每组第二弹簧23进行弹性调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根据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改变固定板22与下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方便对上固定板1进行加固,防止上固定板1滑动。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卡槽7共设置有四组,所述其中两组卡槽7 位于下固定板8的上端左侧前后位置,所述另外两组卡槽7位于下固定板8 的上端右侧前后位置,所述凹槽25共设置有八组,所述限位弹簧26共设置有八组,所述限位块共设置有八组,所述每两组凹槽25位于每组连接板28 的左右两端,所述每组限位块27与每组凹槽25之间通过限位弹簧26进行弹性调节,所述连接板28与下固定板8之间通过限位块27和卡槽7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了连接板28与下固定板8之间的安装和拆卸,使得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8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工作原理:按住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可以进行左右移动,方便同时对不同粗细的电缆进行固定,并在接触电缆的一面固定安装了橡胶垫9,可以防止电缆滑动,并减少对电缆的磨损,通过调节伸缩杆20,可以改变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将电缆固定住,同时上固定板1 与伸缩杆20之间通过T型凹槽19和T型凸卡20的相互配合进行卡合连接,方便从电缆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加快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使用方法:在需要对电缆进行固定时,向下按住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使得齿条11和齿块14分离,方便第一滑块2和第二滑块3的移动,通过调节伸缩杆20,并通过螺栓17和限位孔18的相互配合对其进行固定,通过T 型凹槽19和T型凸卡的相互配合使得上固定板1和伸缩杆20进行卡合连接,并向下拉动连接板28,捏住滑杆24向连接板28的中间位置移动,使得限位块 27收纳到凹槽25内,同时使将连接板28安放在卡槽7内,松开滑杆24,使得连接板28与卡槽7卡合固定,从而完成对电缆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第一”、“第二”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