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

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包括:支撑杆、固定座和雨棚主体,其中,所述支撑杆成对设置,包括位于下部的圆柱形主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形主杆顶部的圆台形延长杆,所述固定座配合套设于所述圆柱形主杆上且与所述支撑杆固定,所述雨棚主体包括顶框、盖板、连接杆和条形安装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顶框上,所述条形安装板为两个,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顶框的下方且左右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安装板上对应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该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921069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3381726.9

  • 发明设计人 杨琪;申家骏;

    申请日2021-12-29

  • 分类号E04F10/00(2006.01);

  • 代理机构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李丹

  • 地址 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中兴街56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8:04:2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

背景技术

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是挡雨、挡风、防高空落物砸伤的一种建筑装配,一般的雨棚都设置有立柱,并通过立柱对雨棚进行支撑,雨棚在与立柱进行固定安装时,通常是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的,然而,立柱的高度一般较高,在吊起雨棚进行安装时,因定位困难,会造成安装困难。

因此,提出一种新型的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使其便于定位安装,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以解决现有雨棚不便于安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包括:支撑杆、固定座和雨棚主体,其中,所述支撑杆成对设置,用于支撑所述雨棚主体,所述支撑杆包括位于下部的圆柱形主杆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形主杆顶部的圆台形延长杆,所述圆柱形主杆的上部的外周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块,所述圆台形延长杆的底端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主杆的直径相等,上端直径小于底端直径,所述固定座配合套设于所述圆柱形主杆上且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块的上方,所述雨棚主体包括顶框、盖板、连接杆和条形安装板,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顶框上,所述条形安装板为两个,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顶框的下方且左右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主杆配合的安装孔,两个条形安装板通过所述安装孔配合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且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优选,所述支撑杆左右对称设置,共2对。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块沿其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杆,所述插杆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插杆配合插入所述插孔后通过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的螺母锁紧。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座为条形板,且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块,以增大固定座与条形安装板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优选,所述条形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座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条形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座通过固定组件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上挡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竖直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的两侧,所述上挡块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连接,用于形成一与所述条形安装板配合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条形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座通过2组固定组件连接,两组固定组件沿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位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插孔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两组固定组件沿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位于所述固定座上且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插孔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固定座和雨棚主体依次套设于支撑杆上并进行固定,套设过程中,圆台形延长杆上部的直径小于固定座及雨棚主体上对应孔的直径,使得固定座和雨棚主体更便于与支撑杆对准,便于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结构合理,安装方便,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杆、固定座及条形安装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支撑杆与固定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包括:支撑杆1、固定座2和雨棚主体,其中,所述支撑杆1成对设置,用于支撑所述雨棚主体,所述支撑杆1包括位于下部的圆柱形主杆1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圆柱形主杆11顶部的圆台形延长杆12,所述圆柱形主杆11的上部的外周固定连接有水平固定块13,所述圆台形延长杆12的底端的直径与所述圆柱形主杆11的直径相等,上端直径小于底端直径,所述固定座2配合套设于所述圆柱形主杆11上且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块13的上方,所述雨棚主体包括顶框31、盖板32、连接杆33和条形安装板34,所述盖板32固定于所述顶框31上,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为两个,通过所述连接杆33连接于所述顶框31的下方且左右平行设置,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形主杆11配合的安装孔,两个条形安装板34通过所述安装孔配合套设于所述支撑杆1上且与所述固定座2固定连接。

该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的安装过程如下:首先,根据雨棚主体的大小,调整好支撑杆的位置并固定,之后,将固定座经圆台形延长杆套设于圆柱形主杆上,并与水平固定块固定,之后,吊起雨棚主体,使条形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与圆台形延长杆初步对准后放下,并与固定座固定,即可完成轻轨交通高架车站雨棚的安装,其中,雨棚主体可预先制作为一体结构。

图1给出了支撑杆为1对的实施例,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1左右对称设置,共2对,每一侧间隔设置有两根支撑杆,该设置可使雨棚整体结构更稳定。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块13沿其周向均布有至少两个上下贯通的插孔,所述固定座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插孔配合的插杆21,所述插杆21上设置有螺纹段,所述插杆21配合插入所述插孔后通过与所述螺纹段配合的螺母锁紧。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座2为条形板,且尺寸大于所述固定块13,以增大固定座2与条形安装板34的接触面积。

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与所述固定座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如下两种:

1、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与所述固定座2螺栓连接。

2、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与所述固定座2通过固定组件4连接,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第一限位块41、第二限位块42和上挡块43,所述第一限位块41和第二限位块42竖直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的两侧,所述上挡块4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1和第二限位块42连接,用于形成一与所述条形安装板34配合的容纳空间,优选,所述上挡块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41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42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条形安装板34与所述固定座2通过2组固定组件4连接,两组固定组件4沿所述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位于所述固定座2上且与所述支撑杆1对应的插孔的两侧,优选,两组固定组件4沿所述固定座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于位于所述固定座2上且与所述支撑杆1对应的插孔的两侧。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5,用于支撑杆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