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

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侧为开口设置,且所述外壳前侧安装有侧门,所述侧门和外壳后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外壳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远离一侧共同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腔设有加固机构,通过设置有钢丝软绳、弧形块和防护垫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地铁线路进行双重加固操作,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加固效果好;通过设置有定位杆、支撑板和连接件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将支撑板收起与放开,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92046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22988169.0

  • 申请日2021-12-01

  • 分类号E02D31/00(2006.01);E21F17/00(2006.01);H02G3/02(2006.01);F21V33/00(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李志男

  •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西影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8:03:3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线路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轨道交通工具,在地铁线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地铁线路进行加固操作,这便需要用到加固装置,现有加固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加固方式往往是单一的,这无疑使得其后续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线路脱落的现象,同时现有加固装置体积较大,同时不便于对其支撑腿等部件进行收缩,进而使得其不便于携带,所以这里提出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加固效果差和不便于携带的缺陷,提供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所述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具有加固效果好和便于携带等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前侧为开口设置,且所述外壳前侧安装有侧门,所述侧门和外壳后侧均开设有圆槽,所述外壳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相远离一侧共同设有支撑机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内壳,所述内壳内腔设有加固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均贯穿外壳,并延伸至外壳底部,且所述支撑板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板,所述空心板内腔设有定位杆,且所述空心板内腔设有挡块,所述定位杆一端贯穿挡块、空心板和定位孔,所述定位杆另一端贯穿空心板,并固定连接有侧块,所述定位杆与空心板活动连接,且所述定位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挡块和空心板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钢丝软绳,所述钢丝软绳顶部与内壳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壳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钢丝软绳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螺纹筒内腔,并与螺栓活动连接,两个所述螺栓相远离一侧均贯穿内壳和隔板,并与内壳和隔板活动连接,所述钢丝软绳前侧设有两个弧形块,两个所述弧形块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弧形块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所述横杆远离弧形块的一端贯穿内壳和隔板,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竖块,两个所述横杆均与内壳和隔板活动连接,且所述横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分别与弧形块侧壁和内壳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两个弧形块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板,两个所述横板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所述外壳内壁底部安装有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倾斜设置,且两个所述支撑板以外壳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安装有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钢丝软绳、弧形块和防护垫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对地铁线路进行双重加固操作,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加固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定位杆、支撑板和连接件等一系列部件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便捷将支撑板收起与放开,进一步使得本实用新型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部件弧形块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外壳;2、隔板;3、横板;4、照明灯;5、内壳;6、钢丝软绳;7、螺纹筒;8、螺栓;9、蓄电池;10、竖块;11、横杆;12、第一弹簧;13、弧形块;14、防滑垫;15、支撑板;16、定位孔;17、定位杆;18、挡块;19、空心板;20、第二弹簧;21、侧块;22、侧门;23、圆槽;2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下穿既有地铁施工的地铁线路加固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前侧为开口设置,且外壳1前侧安装有侧门22,侧门22和外壳1后侧均开设有圆槽23,外壳1内壁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隔板2,两个隔板2相远离一侧共同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板15,支撑板15为倾斜设置,且两个支撑板15以外壳1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支撑板15底部安装有连接件24,通过此设置使得支撑板15便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两个支撑板15底部均贯穿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底部,且支撑板15与外壳1活动连接,支撑板15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16,外壳1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板19,空心板19内腔设有定位杆17,且空心板19内腔设有挡块18,定位杆17一端贯穿挡块18、空心板19和定位孔16,定位杆17另一端贯穿空心板19,并固定连接有侧块21,定位杆17与空心板19活动连接,且定位杆17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两端分别与挡块18和空心板19内壁一侧固定连接,通过此设置对外壳1整体进行支撑操作,两个隔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内壳5,内壳5内腔设有加固机构,加固机构包括钢丝软绳6,钢丝软绳6顶部与内壳5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内壳5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螺纹筒7,螺纹筒7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8,钢丝软绳6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螺纹筒7内腔,并与螺栓8活动连接,两个螺栓8相远离一侧均贯穿内壳5和隔板2,并与内壳5和隔板2活动连接,钢丝软绳6前侧设有两个弧形块13,两个弧形块13为左右设置,且两个弧形块13相远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横杆11,横杆11远离弧形块13的一端贯穿内壳5和隔板2,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竖块10,两个横杆11均与内壳5和隔板2活动连接,且横杆11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两端分别与弧形块13侧壁和内壳5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此设置对地铁线路进行双重加固操作,两个弧形块13内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4,通过此设置增加弧形块13内壁与线路之间的摩擦力,两个隔板2之间靠近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横板3,两个横板3相对一侧均安装有若干个照明灯4,外壳1内壁底部安装有蓄电池9,通过此设置对外壳1内部照明,以便于夜间工作。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确定需要加固线路部位,然后拉动左右两侧的侧块21,侧块21带动定位杆17移动,定位杆17抽离定位孔16的同时带动挡块18压缩第二弹簧20,然后可拉动支撑板15,使得大部分支撑板15移动至外壳1底部,再松开侧块21,此时侧块21便会在第二弹簧20的作用下复位,使得定位杆17重新贯穿定位孔16,以此对支撑板15进行定位操作,此时工作人员可通过两个连接件24与外部连接,以此对整个外壳1进行固定操作,当需要对线路进行加固操作时,先拉动左右两侧的竖块10,竖块10通过两个横杆11拉动弧形块13移动,同时压缩第一弹簧12,然后将线路一端依次穿过后侧圆槽23、钢丝软绳6、两个弧形块13之间和前侧圆槽23,此时可转动左右两侧螺栓8,通过螺栓8与螺纹筒7的螺纹连接使得其带动钢丝软绳6两端移动,进而促使钢丝软绳6收缩,对线路进行第一次加固操作,然后松开竖块10,使得竖块10在第一弹簧12的作用下带动弧形块13与防滑垫14配合对线路进行二次加固,使得加固效果好,在加固操作完成后,可关闭侧门22,进行下一步加固工作,当需要在夜间工作时,可通过蓄电池9对照明灯4供电,使得照明灯4亮起,以便于进行夜间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