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

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包括管组件,起到整体管路导流的作用,包括复数个主管和连接相邻主管的软管,主管与软管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及喷洒组件,用于喷洒灌溉,包括支管、第一套管和散射体,支管安装在主管上与主管内部连通,第一套管可拆卸的套接在支管上方,散射体设置于支管的上方,使水从第一套管内喷出时撞击在散射体上向四周散射,散射体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整体采用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因此可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主控制长度,且该装置的灌溉范围可以改变,适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906257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220462007.5

  • 发明设计人 李红柱;王卫东;刘新;韩立强;

    申请日2022-03-04

  • 分类号A01G25/02(2006.01);

  • 代理机构北京中创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6;

  • 代理人戴鹏

  • 地址 056005 河北省邯郸市滏河北大街137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8:02: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8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矿山开采一般会引发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问题。因此修复地质灾害问题是能源矿山的第一步,在人口稠密的能源矿区,一般利用煤矸石、尾矿等回填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待回填完成后平整土地,然后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复垦,利用本地植物、灌木实施矿区复绿工程,恢复地表植被;

而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是一种应用于矿山生态修复时使用的对矿山进行灌溉的装置;

然而现有的灌溉装置大多是通过一个管道送水,再通过喷嘴进行喷洒灌溉,这样的结构导致装置的适用性较差,且在进行喷洒时,其喷洒的范围无法进行改变,因此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包括管组件,起到整体管路导流的作用,包括复数个主管和连接相邻主管的软管,所述主管与所述软管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及喷洒组件,用于喷洒灌溉,包括支管、第一套管和散射体,所述支管安装在所述主管上与所述主管内部连通,所述第一套管可拆卸的套接在所述支管上方,所述散射体设置于所述支管的上方,使水从第一套管内喷出时撞击在所述散射体上向四周散射,所述散射体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使用时,首先将装置安装到设定位置,将所有的主管与软管连接,水通过主管与软管进入到支管内,再由支管进入到第一套管内,然后冲击在散射体的下表面,向四周散射,实现灌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射体采用曲面的薄壁结构,所述散射体的底部安装有滑套,所述第一套管内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中轴杆,所述滑套滑动套接在所述中轴杆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杆的底部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壁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杆上方具有螺纹结构,所述中轴杆的螺纹结构上旋转套接有调节螺帽,所述调节螺帽位于所述滑套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杆上方还套接有固定挡块,所述中轴杆上位于所述固定挡块的下方处设置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底部顶压在所述滑套的上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轴杆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散射体的边缘与所述顶盖的边缘接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管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管头,所述软管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通过螺纹旋合套接在所述连接管头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管表面位于所述支管的两侧处开设有锁紧槽,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在锁紧槽内系上绳或铁丝,这样方便将主管固定到合适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整体采用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因此可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主控制长度,适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出水口的上方设置有散射体,当水从第一套管内喷出时撞击在散射体上会向四周散射,这样可以使水喷洒均匀,且散射体采用曲面的薄壁结构,散射体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旋转调节螺帽时,散射体的中小处能够上下移动,散射体本身会产生形变,在顶部顶盖的边缘挤压作用下,散射体的曲面曲度发生变化,因此水冲击是散射的范围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该装置的灌溉范围改变,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散射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散射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顶盖;2、第一套管;3、支管;4、锁紧槽;5、主管;6、连接管头;7、第二套管;8、软管;9、连杆;10、滑套;11、散射体;12、中轴杆;13、调节螺帽;14、压簧;15、固定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管组件,起到整体管路导流的作用,包括复数个主管5和连接相邻主管5的软管8,主管5与软管8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及喷洒组件,用于喷洒灌溉,包括支管3、第一套管2和散射体11,支管3安装在主管5上与主管5内部连通,第一套管2可拆卸的套接在支管3上方,散射体11设置于支管3的上方,使水从第一套管2内喷出时撞击在散射体11上向四周散射,散射体11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

散射体11采用曲面的薄壁结构,散射体11的底部安装有滑套10,第一套管2内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中轴杆12,滑套10滑动套接在中轴杆12上。

中轴杆12的底部通过连杆9与第一套管2的内壁连接。

中轴杆12上方具有螺纹结构,中轴杆12的螺纹结构上旋转套接有调节螺帽13,调节螺帽13位于滑套10的下方。

中轴杆12上方还套接有固定挡块15,中轴杆12上位于固定挡块15的下方处设置有压簧14,压簧14的底部顶压在滑套10的上方。

中轴杆1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散射体11的边缘与顶盖1的边缘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装置安装到设定位置,将所有的主管5与软管8连接,水通过主管5与软管8进入到支管3内,再由支管3进入到第一套管2内,然后冲击在散射体11的下表面,向四周散射,实现灌溉;

该装置整体采用可拆卸的组装式结构,因此可以在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自主控制长度,适用性强,且该装置通过在出水口的上方设置有散射体11,当水从第一套管2内喷出时撞击在散射体11上会向四周散射,这样可以使水喷洒均匀,且散射体11采用曲面的薄壁结构,散射体11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当旋转调节螺帽13时,散射体11的中小处能够上下移动,散射体11本身会产生形变,在顶部顶盖1的边缘挤压作用下,散射体11的曲面曲度发生变化,因此水冲击是散射的范围会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该装置的灌溉范围改变,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用在矿山生态修复施工中的灌溉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管组件,起到整体管路导流的作用,包括复数个主管5和连接相邻主管5的软管8,主管5与软管8之间可拆卸连接;以及喷洒组件,用于喷洒灌溉,包括支管3、第一套管2和散射体11,支管3安装在主管5上与主管5内部连通,第一套管2可拆卸的套接在支管3上方,散射体11设置于支管3的上方,使水从第一套管2内喷出时撞击在散射体11上向四周散射,散射体11具有弹性,在受到挤压时能够产生形变。

散射体11采用曲面的薄壁结构,散射体11的底部安装有滑套10,第一套管2内部中心处穿插安装有中轴杆12,滑套10滑动套接在中轴杆12上。

中轴杆12的底部通过连杆9与第一套管2的内壁连接。

中轴杆12上方具有螺纹结构,中轴杆12的螺纹结构上旋转套接有调节螺帽13,调节螺帽13位于滑套10的下方。

中轴杆12上方还套接有固定挡块15,中轴杆12上位于固定挡块15的下方处设置有压簧14,压簧14的底部顶压在滑套10的上方。

中轴杆12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散射体11的边缘与顶盖1的边缘接触。

主管5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管头6,软管8的两端安装有第二套管7,第二套管7通过螺纹旋合套接在连接管头6上,方便主管5与软管8的连接。

主管5表面位于支管3的两侧处开设有锁紧槽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锁紧槽4的设置使得该装置在进行安装时,可以通过在锁紧槽4内系上绳或铁丝,这样方便将主管5固定到合适的位置。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