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公告号CN216861795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原文格式PDF
申请/专利权人 常州岩马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20178993.1
发明设计人 钱建飞;
申请日2022-01-21
分类号B63H20/02(2006.01);
代理机构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代理人马学慧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沟南工业集中区石桥中路6号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5:02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2022-07-01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安装组件领域,尤其涉及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和船外机。
背景技术
舷外机,又称船外机,顾名思义是指安装在船体(船舷)外侧的推进用发动机,通常悬挂于艉板的外侧。其最顶部为发动机,发动机曲轴连接立轴,然后横轴最后输出给螺旋桨,舷外机集成度高、安装选购简单,是个人休闲娱乐小艇的首选动力,也广泛应用于商业运营、政府执法领域。
现有的船外机通常整体的结构占用空间大,而且质量较重,拆装不够方便,该种情况导致了船外机在搬运输送时,均需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同时当个别零部件出现问题时,整体拆装不够方便,造成维修更换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安装拆卸方便,结构简单的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且结构简单的船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包括:
盖板,用于与传动箱固定连接;
传动轴套管,与所述盖板可拆卸连接;
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上,所述传动轴一端设有同步轮,另一端设有螺旋桨;
舵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传动轴套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通过插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盖板和所述传动轴套管上,所述舵板通过插接结构安装于所述传动轴套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舵板和挡水板上的插接部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和盖板上的凹槽,所述舵板和挡水板能够通过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凹槽中以固定于所述传动轴套管和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部和凹槽均开设有通孔,螺钉能够穿过所述插接部和凹槽的通孔进行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轴套管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油封,所述油封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和传动轴套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舵板尾部设有用于抵消偏转扭矩的弯折部。
进一步地,所述舵板还设有用于增加弯折部强度的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船外机,包括如上述的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船外机的传动轴框架在使用时,可将传动轴穿设并可转动的设置在传动轴套管内,之后将盖板、舵板两者分别和传动轴套管可拆卸连接之后,最后将安装好的框架结构通过盖板固定在发动机上并完成发动机和同步轮的传动连接后,便能够通过发动机驱动传动轴转动,至此完成组装。通过上述的设置,本框架上的多个零部件均是可拆卸连接,能够在搬运输送前先进行拆卸,之后再进行组装,减少搬运的人力物力,同时当有某个零部件需要更换时,也能够快速进行拆卸更换,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过一种船外机,具有上述的传动轴框架,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减少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爆炸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盖板;20、传动轴套管;30、传动轴;31、同步轮;32、螺旋桨;40、舵板;41、弯折部;42、加强筋;50、挡水板;61、插接部;62、凹槽;6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参照图1-图2所示,包括用于与传动箱固定连接的盖板10,与所述盖板10可拆卸连接的传动轴套管20,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的传动轴30以及可拆卸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的舵板40,所述传动轴30一端设有同步轮31,另一端设有螺旋桨32。本方案可将传动轴30穿设并可转动的设置在传动轴套管20内,之后将盖板10、舵板40两者分别和传动轴套管20可拆卸连接之后,最后将安装好的框架结构通过盖板10固定在发动机上并完成发动机和同步轮31的传动连接后,便能够通过发动机驱动传动轴30转动,至此完成组装。通过上述的设置,本框架上的多个零部件均是可拆卸连接,能够在搬运输送前先进行拆卸,之后再进行组装,减少搬运的人力物力,同时当有某个零部件需要更换时,也能够快速进行拆卸更换,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本实施例中,通过舵板40的设置,能够在传动方向上将水草及杂物向外疏散,以防止缠绕传动轴30上螺旋桨32,影响船外机的运作。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还包括挡水板50,所述挡水板50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盖板10和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通过挡水板50的设置,在倒档时,挡水板50能够将倒挡的水流压向船底,改变水流方向,增加反向推进的速度,以此使得船更好的移动。同样的,挡水板50也是可拆卸的设置在盖板10和传动轴套管20上,当挡水板50出现问题时,能够快速实现对挡水板50的拆装更换,操作更加便捷。
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50通过插接结构安装于所述盖板10和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所述舵板40通过插接结构安装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通过上述插接结构的设置,不仅使得挡水板50和舵板40的拆装仅需通过拔插动作便可实现,操作更加方便,同时,插接结构也能够给挡水板50和舵板40的安装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挡水板50和舵板40能够安装在正确的位置,框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结合上述的插接结构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插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舵板40和挡水板50上的插接部61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和盖板10上的凹槽62,所述舵板40和挡水板50能够通过所述插接部61插接于所述凹槽62中以固定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和盖板10上。通过上述的插接部61和凹槽62的设置,能够在挡水板50和舵板40安装时,提供一定的定位作用,使得挡水板50和舵板40能够准确的安装在对应的位置。同时插接部61和凹槽62的插配方式简单快捷,既能够保证安装时的牢固程度,也能够减低拆装的难度。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接部61和凹槽62的设置位置也可对应进行调节,并不仅局限于上述的设置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插接部61和凹槽62均开设有通孔63,螺钉能够穿过所述插接部61和凹槽62的通孔63进行连接固定。结合上述的插接部61和凹槽62的设置,当挡水板50和舵板40在完成安装之后,螺钉可同时穿过插接部61和凹槽62两者的通孔63,最后再拧上螺钉增加插接部61和舵板40两者连接的紧密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轴30通过轴承可转动安装于所述传动轴套管20上。通过轴承的设置,能够使得传动轴30的转动更加顺畅,减少传动轴30和传动轴套管20之间的摩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的油封。其中为了减少传动轴30和传动轴套管20之间的摩擦,通常会采用加入润滑油的方式来实现,而为了防止润滑油泄漏影响润滑效果甚至造成污染,具体的,在所述传动轴30和传动轴套管20的连接处设置了油封,以此放置出现漏油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舵板40尾部设有用于抵消偏转扭矩的弯折部41。其中弯折部41垂直于水面弯曲设置,通过弯折部41的设置,能够减少船外机在运作过程中水流影响,使船体移动更加顺畅。
结合上述弯折部41的设置,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所述舵板40还设有用于增加弯折部41强度的加强筋42。通过加强筋42的设置,能够增加弯折部41自身的强度,防止弯折部41收到水流冲击而发生变形或收到损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过一种船外机,具有上述的传动轴框架,整体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减少运输成本。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机译: 红外线固定装置用管状体,红外线固定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