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

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

摘要

本发明涉及垂钓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它是由牵引点、半镂空外壳、配重物、微型导体、电感磁铁、腹钩连接点和尾钩连接点组成,在半镂空外壳内自前向后设置配重舱、空气储备缓释舱和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将浮力舱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上方,电感磁铁舱在其下方,将微型导体设置在其舱内,电感磁铁设置在电感磁铁舱内,在空气储备缓释舱和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的作用下,路亚饵起伏一次可排出少量气泡,使多个微型导体不断摩擦撞击舱壁发出震动,使微型导体切割电感磁铁的磁力线产生电场,将腹钩连接点和尾钩连接点设置在与电感磁铁的距离是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重量避免钩挂主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4066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威海奥美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310631752.7

  • 发明设计人 翟凤平;

    申请日2023-05-31

  • 分类号A01K85/00(2006.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火炬路213-3号B座212室

  • 入库时间 2024-01-17 01:15: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9-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85/00 专利申请号:2023106317527 申请日:2023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7-1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垂钓技术领域,特别是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抽钓的铅笔路亚饵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目前所使用的所有路亚饵都没有在水中不断发出气泡的仿生效果;第二、在钓手采用抽钓的钓法进行路亚,使路亚饵在水底跳跃式前进的时候,由于路亚饵在水底被抽拉的瞬间获得了向前上方的动力,使其突然抬头向前上方升起,在这一瞬间该路亚饵因被抽拉产生的动态实现了一些仿生的目的,但是当钓手停止抽拉等待路亚饵下沉时,该路亚饵呈现自由落体状态,此时路亚饵的表现与其它自然界物体在水中自然飘落姿态相同,并没有游动的泳姿、也没有发出类似生物活动时产生的摩擦震动和感生电场等任何具有生命体征的现象,不能持续地吸引目标鱼的注意力,而每次自由落体过程所耗时间,远高于钓手每次抽拉这一瞬间,形成多半时间处于无用功状态;第三、目前用于抽钓的铅笔路亚饵没有产生感生电场的功能,这对一些对识别电场生命体征敏感的目标鱼不会激发其攻击欲望;第四、目前使用的路亚鱼饵在抛投时由于路亚饵在空中遇到气流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主线经常被路亚饵自身携带的腹钩或尾钩挂线,造成抛投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征是:它是由牵引点、半镂空外壳、配重物、微型导体、电感磁铁、腹钩连接点、尾钩连接点和路亚饵鱼钩组成,在半镂空外壳内设置配重舱、空气储备缓释舱、浮力舱、进水孔、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和电感磁铁舱,将配重舱、空气储备缓释舱和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自前向后依次设置在半镂空外壳内,将电感磁铁舱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下方,在空气储备缓释舱作用下,路亚饵

起伏一次可排出少量气体,将微型导体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内,将电感磁铁设置在电感磁铁舱内,使多个微型导体在路亚饵起伏一次时,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的作用下有序往返于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内,不断摩擦撞击舱壁发出震动,并使微型导体在运动中切割电感磁铁发出的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另外将腹钩连接点和尾钩连接点设置在与电感磁铁的距离是,安装路亚饵鱼钩后,使电感磁铁对路亚饵鱼钩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的重量,使路亚饵被抛投时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避免钩挂主线。

牵引点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前端,是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连接主线的连接点,配重舱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前端搭载配重物的舱室,其内部尺寸与配重物的尺寸相同,空气储备缓释舱是由U型进水槽、截流装置、水气交换槽、导水管、内舱、排气孔和反向阀组成, U型进水槽是由进水端、U型槽主体和出水端组成,其形状为出水端短于进水端的U型,是设置在进水孔与截流装置之间的U型管,其U型管的两端设置在排气孔之前,截流装置是由连接口、上水主体、截流杯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组成,连接口是连接出水端的孔,其形状和截面积与出水端相同,上水主体是设置为与连接截流杯一侧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管,截流杯是设置在上水主体与排气孔之间,是以上水主体的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边为共用边,其余边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高度相等的底面封闭的容器,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是截流装置连接水气交换槽的接口,并使截流装置连接出水端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和进水孔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截流装置的作用是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低头向下时,因为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和进水孔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又因为舱外的水的压力,使通过进水孔进入U型进水槽的水的水位,上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此时由于上水主体连接截流杯一侧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当水位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时,使一部分水进入截流杯中,当钓手再次抽拉路亚饵,使其头部向斜上方跃起时,此时U型进水槽连接的截流装置的一侧水位下降,因为截流杯是设置在上水主体与排气孔之间,又因为截流杯与上水主体之间共用的边的阻挡,使大部分截流杯内的水不能返回U型进水槽,而此时的路亚饵是头部向斜上方,使存留在截流杯内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后,沿着导水管流进内舱,造成内舱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的排气孔排出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水气交换槽是设置在截流装置与导水管之间排气孔上方的容器,它是由截流装置接口、水气交换槽主体和导水管连接口组成,截流装置接口是设置在水气交换槽主体一端的侧面,其形状和截面积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形状和截面积相同,是使截流装置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与水气交换槽的截流装置接口相连接的连接口,水气交换槽主体是截面积大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容器,水气交换槽主体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抬头时,使截流杯留存的水通过水气交换槽主体流入导水管进入内舱,同时使水气交换槽主体内的气体补充到U型进水槽内因水位下降被截流杯截去的水的体积,由于此时路亚饵的头部向斜上方,使截流杯留存的水通过水气交换槽和导水管流入内舱,使内舱增压导致内舱的空气自排气孔排出,当钓手停止抽拉路亚饵,路亚饵再次低头下沉时,U型进水槽的出水端一侧的水位再次上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并进入截流杯,重复上一次的截流过程,导水管连接口是设置在水气交换槽主体设置截流装置接口端的另一端侧面的孔,其截面的形状和截面积与导水管截面的形状和截面积相同,是使水气交换槽与导水管连接的连接口,其作用是使从截流杯留存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主体后流入内舱的导管,导水管是一端连接水气交换槽的导水管连接口,另一端的外侧的侧壁连接U型进水槽的进水端一侧的内侧的侧壁,是向内舱注水的导管,其作用是使截流杯留存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主体后经导水管注入内舱的导管,另外使导水管的外侧的侧壁连接U型进水槽的进水端一侧的内侧的侧壁后,并使空气储备缓释舱两侧的半镂空外壳的侧壁作为内舱两个侧面形成内舱,内舱是设置在U型进水槽与水气交换槽之间的舱室,是导水管外侧连接U型进水槽的进水端一侧的内侧的侧壁后形成,并使空气储备缓释舱两侧的半镂空外壳的侧壁作为内舱两个侧面形成的舱室,在内舱的侧面的后部设置排气孔,内舱的作用是利用来自导水管的水挤压内舱中的空气从排气孔排出,在水下形成气泡,排气孔是设置在内舱后部的向舱外排气的孔,反向阀是设置在排气孔上可以开合的盖板,它是由软胶制成的面积大于排气孔,后度小于半镂空外壳的壁厚盖板,使其一端固定在排气孔之前,使反向阀整体覆盖排气孔上,反向阀的作用是,由于反向阀是由软胶制成的薄片,对排气孔没有压力,当来自导水管的水流入内舱,挤压内舱中的空气从排气孔排出时,来自内舱的气体可以轻松自排气孔排出,当内舱没有压力时,由于反向阀整体覆盖排气孔上,在钓手抛投路亚饵时,路亚饵击打水面的瞬间等动态情况下,可以防止舱外的水进入内舱,空气储备缓释舱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抛投入水后,由于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中空气的浮力,路亚饵入水后下沉的过程是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头部垂直向下尾部向上的姿态,根据水向下流和气体在水中上升的性质,此时在路亚饵低头下沉的过程中,存储在内舱的部分空气在来自进水孔的水压的作用下从排气孔排出舱外,而当从进水孔进入U型进水槽内的水位到达截流装置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时,因为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而此时路亚饵的姿态是头向下尾向上,使自进水孔进入U型进水槽的水位达到截流装置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又因为截流装置中的上水主体与截流杯共用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使一部分水进入截流杯中,当钓手抽拉路亚饵,使其头部向斜上方跃起时,此时U型进水槽连接的截流装置的一侧水位下降,因为截流杯与上水主体之间共用的边的阻挡,以及截流杯是设置在上水主体与排气孔之间,使部分截流杯内的水不能返回U型进水槽,而此时的路亚饵是头部向斜上方,使存留在截流杯内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后,沿着导水管流进内舱,造成内舱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的排气孔排出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而当钓手停止抽拉时,由于路亚饵前部的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中空气的浮力,使路亚饵再次开始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过程下沉时,使U型进水槽的出水端的一侧的水位上升,再次经出水端进入截流装置内,使水位再次达到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位置,使水再次进入截流杯,等待钓手再次抽拉路亚饵循环往复,使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在钓手抽钓的多次停顿的自由落体过程中在水下多次发出气泡,吸引目标鱼的注意达到仿生的目的,浮力舱是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上方的舱室,其作用是为路亚饵提供浮力以及使其保持腹部在下背部在上的姿态,进水孔是设置在排气孔之前的下方,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侧面连接型进水槽的进水端的孔,是使水进入U型进水槽的孔。

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是设置在空气储备缓释舱之后,它是由电感震动舱和蓄发舱组成的舱室,电感震动舱是由电感震动走廊、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组成,电感震动走廊是设置在蓄发舱前,并且设置在电感磁铁舱上方,其形状是横向弯曲的管状,其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大于微型导体的直径,但是其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小于2个微型导体的直径之和,并且小于蓄发舱的宽度和高度,是使一个微型导体可以在电感震动走廊内前后曲线移动的通道,电感震动走廊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一次后,在水下开始自由落体,由于其头部设置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的浮力,使路亚饵的下落姿态由头部向斜上方逐渐变为头部向斜下方,最后变为头部垂直向下,利用其横向弯曲和有限的截面尺寸,使多个微型导体在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内被自身的势能下降过程中,不断擦碰电感震动走廊的两侧内壁,产生摩擦及震动效果,并利用其横向弯曲和有限的截面尺寸,限制微型导体在电感震动走廊的下降速度,使多个微型导体在电感震动走廊有序下落,走廊入口是电感震动走廊与蓄发舱的连接口,其形状是自蓄发舱至电感震动走廊由宽逐渐变窄的连接口,走廊入口的作用是限制微型导体进入电感震动走廊的数量,半圆形阶梯是设置在走廊入口的下面,其形状为横向设置阶梯的半圆柱形,它是由半圆形梯枕和阶梯组成,半圆形梯枕是半圆柱形,阶梯是几个三角形柱,横向设置在半圆形梯枕上形成半圆形阶梯,半圆形阶梯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一次后,在水下开始自由落体,由于其头部设置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的浮力,使路亚饵的下落姿态由头部向斜上方逐渐变为头部向斜下方,最后变为头部垂直向下,使抛投时聚集在蓄发舱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过程滚入走廊入口的半圆形阶梯上,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角度不断加大,使每个微型导体在弧度不同的半圆形阶梯的阶梯上逐渐达到失去平衡而分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当路亚饵头部达到垂直向下时,停留在走廊入口的半圆形阶梯上的球状微型导体全部落入电感震动走廊,电感磁铁舱是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下方,靠近走廊入口的搭载电感磁铁的舱室,其舱内的尺寸与电感磁铁的尺寸相同,电感磁铁舱的作用是设置电感磁铁。

配重物是设置在配重舱内比重大于水的金属,设置为在水中的重力大于浮力舱的浮力,配重物的作用是在水中当路亚饵每次被停止抽拉后,由于设置在头部的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的浮力,在路亚饵自由落体过程中,使其头部由被抽拉而呈向斜上方的姿态,改变为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过程。

微型导体是直径小于电感震动走廊内径的球形无磁金属,其作用首先是利用其球状外形利于滚动的特点,以及自电感震动走廊至蓄发舱之间的走廊入口是由窄变宽的逐渐扩大的形状,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向前上方跃起时,多个球状微型导体会沿着电感震动走廊滚落至蓄发舱内,并摩擦撞击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的两侧,以及有序撞击蓄发舱后边的舱壁,产生连续摩擦撞击震动效果,当路亚饵被钓手停止抽拉等待其下沉阶段时,由于其配重物的重量大于浮力舱的浮力,在路亚饵自由落体过程中,使其头部由被抽拉而呈向斜上方的姿态,改变为逐渐向下倾斜,使多个球状微型导体从蓄发舱沿着由宽变窄的走廊入口的半圆形阶梯逐渐落入电感震动走廊,并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滚动摩擦撞击电感震动走廊的两侧舱壁产生摩擦震动效果,又因为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的形状,以及路亚饵的头部是逐渐向下倾斜的过程,限制了同一时刻微型导体进入电感震动走廊的数量,使微型导体不能同时进入电感震动走廊,造成后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的微型导体撞击了,因撞击电感震动走廊的前端舱壁而停止的微型导体,并发出连续不断的震动效果,其次根据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的原理,由于微型导体是无磁的金属导体,在其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和蓄发舱之间的运动过程中,其作为导体不断地切割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下方的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了感生电场,使路亚饵持续发出类似具有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

电感磁铁是体积尺寸与电感磁铁舱的尺寸相同的磁铁,是设置在电感磁铁舱内的磁铁,其作用是当微型导体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和蓄发舱之间的运动过程中,微型导体作为导体切割了电感磁铁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

腹钩连接点是路亚饵腹部连接路亚饵鱼钩的连接点,由于电感磁铁舱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的腹部的后半部,将腹钩连接点位置在安装路亚饵鱼钩后,使路亚饵鱼钩顶端向后靠近电感磁铁舱时,使来自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的自重的位置,在不入水的情况下可以吸附路亚饵鱼钩粘在路亚饵鱼体上,入水后当被目标鱼攻击时,目标鱼中钩时可以轻松脱离电感磁铁的引力即可,其作用是使路亚饵鱼钩吸附在路亚饵身上,避免因抛投时路亚饵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路亚饵鱼钩自由旋转,造成路亚饵鱼钩钩挂主线的事故,尾钩连接点是路亚饵尾部连接路亚饵鱼钩的连接点,由于电感磁铁舱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的腹部的后半部,将半镂空外壳的尾椎长度及尾钩连接点的位置在安装路亚饵鱼钩后,路亚饵鱼钩顶端向前靠近电感磁铁舱时,使来自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的自重的位置,在不入水的情况下可以吸附路亚饵鱼钩,入水后向前拉动路亚饵时在水的阻力下可以轻松脱离电感磁铁的引力即可,其作用是在抛投时,路亚饵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使路亚饵鱼钩吸附在路亚饵身上,避免抛投时路亚饵鱼钩钩挂主线。

路亚饵鱼钩是设置在腹钩连接点和尾钩连接点上的路亚饵使用的三锚钩。

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的仿生原理是:第一、利用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中空气的浮力,使路亚饵在被抽钓的过程中呈现反复的抬头向斜上方和低头向下的姿态,又利用当路亚饵低头时,设置在空气储备缓释舱中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处在低于排气孔的位置,以及其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根据水向下流和气体在水中上升的性质,使舱外的水自进水孔进入U型进水槽至截流装置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随着反复的抬头向斜上方和低头向下的姿态往返流动,还利用了设置在截流装置中的截流杯,使流入截流装置内的水的一部分不能返流,只能流入水气交换槽后沿着导水管流进内舱,造成内舱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的排气孔排出气体,使路亚饵在钓手不断抽钓的过程中在水下多次发出气泡,吸引目标鱼的注意达到仿生的目的。

第二、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瞬间向前上方跃起时,使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会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滚落至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的蓄发舱内,摩擦撞击电感震动走廊两侧舱壁,并且撞击蓄发舱的后舱壁产生摩擦震动效果,同时后边进入蓄发舱的微型导体撞击前面的微型导体发生连续的震动,当钓手停止抽拉路亚饵等待其下沉时,由于设置在配重舱中的配重物的重力大于浮力舱的浮力,使路亚饵在水中呈现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自由落体下沉姿态,使被抽拉时滚入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后端的蓄发舱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角度的变化,从蓄发舱滑向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并在走廊入口由宽至窄的形状和半圆形阶梯的阶梯的限制下,使每个微型导体在弧度不同的半圆形阶梯的阶梯上逐渐达到失去平衡而分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当路亚饵头部达到垂直向下时,滚入走廊入口的半圆形阶梯上的球状微型导体全部落入电感震动走廊,形成按顺序逐渐有序的进入电感震动走廊的过程,造成多个球状微型导体有序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被自身的势能下降过程中,不断擦碰电感震动走廊的两侧内壁,产生摩擦及震动效果,并限制微型导体在电感震动走廊的下降速度,使多个微型导体在电感震动走廊有序下落,造成后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的微型导体撞击了电感震动走廊内前面的微型导体持续发生震动效果,从而起到了路亚饵在无动力自由落体过程中不断发出摩擦和震动效果吸引目标鱼的注意,以激发其攻击欲望。

第三、根据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的原理,由于微型导体是无磁的金属导体,在路亚饵被钓手抽钓不断抬头向上和低头向下时,使微型导体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和蓄发舱的运动过程中,其作为导体不断切割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下方的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了感生电场,使路亚饵发出类似具有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尤其是在路亚饵头部由向前上方逐渐改变为向下的下沉姿态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作为导体的多个微型导体在走廊入口由宽至窄的形状限制下,以及在半圆形阶梯的阶梯的作用下,使处于不同弧度的阶梯上的微型导体,在不同的时段失去重心有序进入电感震动走廊滑向前端,造成导体不断切割电感震动走廊下方的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所发出的磁力线,使该路亚饵在无动力下沉的过程中持续发出感生电场的现象,当路亚饵下沉至钓手的目标深度后钓手进行抽钓,在钓手抽拉路亚饵时,路亚饵呈现头部向斜上方快速跃起的动作,使微型导体从电感震动舱落入后部的蓄发舱内,当钓手完成此次抽拉时,路亚饵开始重复呈现头部由向前上方逐渐改变为向下的下沉姿态的自由落体运动,使多个微型导体从蓄发舱滚入走廊入口的半圆形阶梯上,并在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的作用下有序沿着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滑向电感震动走廊前部,重复上一次微型导体有序往返于电感震动舱和蓄发舱之间的过程,造成导体不断切割电感震动走廊下方的电感磁铁舱内的电感磁铁所发出的磁力线,使该路亚饵在无动力下沉的过程中持续发出感生电场的现象。

第四、利用设置在路亚饵后腹部的电感磁铁具有引力的特点,将路亚饵鱼钩设置在与电感磁铁的距离是,在电感磁铁对路亚饵鱼钩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的自重的位置,使路亚饵鱼钩在路亚饵被抛投时吸附在路亚饵腹部,避免路亚饵被抛投在空中飞行时路亚饵鱼钩因自由旋转而钩挂主线。

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路亚饵随着钓手的不断抽拉和停顿,在水中上下起伏的过程中不断发出类似生命体征的气泡,增强了路亚饵的仿生效果。

第二、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在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摩擦和震动效果,解决了以往的路亚饵当钓手停止抽拉等待路亚饵下沉时,路亚饵没有作为仿生效果的生命体征现象,而每次自由落体过程所耗时间,远高于钓手每次抽拉这一瞬间,形成多半时间处于无用功状态的弊端。

第三、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在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类似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解决了以往的路亚饵必须在被牵引或有其他动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感生电场的问题。

第四、该路亚饵在钓手抛投时,由于路亚饵鱼钩被后腹部的电感磁铁吸附在鱼体上,避免了路亚饵鱼钩在抛投时路亚饵飞行的过程中,因与鱼体分离而自由旋转钩挂主线,同时也避免了,因被抛投的路亚饵飞行时尾部的路亚饵鱼钩处在前端,而此时尾部的路亚饵鱼钩与鱼体分离而自由飘动增加对空气的阻力,迫使鱼体改变飞行姿态使其调头,造成尾部路亚饵鱼钩钩挂主线的后果。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空气储备缓释舱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U型进水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截流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U型进水槽与截流装置连接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水气交换槽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水气交换槽连接导水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U型进水槽与截流装置与水气交换槽与导水管连接后形成内舱周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U型进水槽与截流装置与水气交换槽与导水管连接后形成内舱周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中的排气孔排气时反向阀开启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和电感磁铁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电感磁铁舱和蓄发舱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中的电感震动走廊的俯瞰剖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中的电感震动走廊、走廊入口和半圆形阶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中的半圆形阶梯中的半圆形梯枕和阶梯形状示意图。

图17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中的半圆形阶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中的电感震动舱中的半圆形阶梯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和电感磁铁舱设置微型导体和电感磁铁后路亚饵头部向下倾斜还没有垂直时,微型导体运动中所处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0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和电感磁铁舱设置微型导体和电感磁铁后路亚饵头部垂直向下时微型导体所处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1是图1中半镂空外壳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和电感磁铁舱设置微型导体和电感磁铁后路亚饵头部向上倾斜时微型导体所处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2是图1中的路亚饵鱼钩在抛投时空中飞行过程中,被电感磁铁的引力吸附在路亚饵腹部的示意图。

图23是图1中的路亚饵鱼钩在路亚饵入水后被拉动前进时,尾部的路亚饵鱼钩脱离电感磁铁引力后的示意图。

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15所示,其特征是:它是由牵引点1、半镂空外壳2、配重物3、微型导体4、电感磁铁5、腹钩连接点6、尾钩连接点7和路亚饵鱼钩8组成,在半镂空外壳2内设置配重舱9、空气储备缓释舱10、浮力舱11、进水孔12、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和电感磁铁舱14,将配重舱9、空气储备缓释舱10和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自前向后依次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内,将电感磁铁舱14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下方,在空气储备缓释舱10作用下,路亚饵

起伏一次可排出少量气体,将微型导体4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内,将电感磁铁5设置在电感磁铁舱14内,使多个微型导体4在路亚饵起伏一次时,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中的走廊入口35和半圆形阶梯36的作用下有序往返于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内,不断摩擦撞击舱壁发出震动,并使微型导体4在运动中切割电感磁铁5发出的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另外将腹钩连接点6和尾钩连接点7设置在与电感磁铁5的距离是,安装路亚饵鱼钩8后,使电感磁铁5对路亚饵鱼钩8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8的重量,使路亚饵被抛投时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避免钩挂主线。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牵引点1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前端,是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连接主线的连接点,配重舱9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前端搭载配重物3的舱室,其内部尺寸与配重物3的尺寸相同,半镂空外壳2中的空气储备缓释舱10是由U型进水槽15、截流装置16、水气交换槽17、导水管18、内舱19、排气孔20和反向阀21组成, U型进水槽15是由进水端22、U型槽主体23和出水端24组成,其形状为出水端24短于进水端22的U型,是设置在进水孔12与截流装置16之间的U型管,其U型管的两端设置在排气孔20之前,截流装置16是由连接口25、上水主体26、截流杯27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组成,连接口25是连接出水端24的孔,其形状和截面积与出水端24相同,上水主体26是设置为与连接截流杯27一侧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管,截流杯27是设置在上水主体26与排气孔20之间,是以上水主体26的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边为共用边,其余边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高度相等的底面封闭的容器,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是截流装置16连接水气交换槽17的接口,并使截流装置16连接出水端24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和进水孔12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截流装置16的作用是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低头向下时,因为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和进水孔12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又因为舱外的水的压力,使通过进水孔12进入U型进水槽15的水的水位,上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此时由于上水主体26连接截流杯27一侧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当水位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时,使一部分水进入截流杯27中,当钓手再次抽拉路亚饵,使其头部向斜上方跃起时,此时U型进水槽15连接的截流装置16的一侧水位下降,因为截流杯27是设置在上水主体26与排气孔20之间,又因为截流杯27与上水主体26之间共用的边的阻挡,使大部分截流杯27内的水不能返回U型进水槽15,而此时的路亚饵是头部向斜上方,使存留在截流杯27内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17后,沿着导水管18流进内舱19,造成内舱19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19的排气孔20排出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水气交换槽17是设置在截流装置16与导水管18之间排气孔20后的容器,它是由截流装置接口29、水气交换槽主体30和导水管连接口31组成,截流装置接口29是设置在水气交换槽主体30一端的侧面,其形状和截面积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形状和截面积相同,是使截流装置16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与水气交换槽17的截流装置接口29相连接的连接口,水气交换槽主体30是截面积大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容器,水气交换槽主体30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抬头时,使截流杯27留存的水通过水气交换槽主体30流入导水管18进入内舱19,同时使水气交换槽主体30内的气体补充到U型进水槽15内因水位下降被截流杯27截去的水的体积,由于此时路亚饵的头部向斜上方,使截流杯27留存的水通过水气交换槽17和导水管18流入内舱19,使内舱19增压导致内舱19的空气自排气孔20排出,当钓手停止抽拉路亚饵,路亚饵再次低头下沉时,U型进水槽15的出水端24一侧的水位再次上升至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并进入截流杯27,重复上一次的截流过程,导水管连接口31是设置在水气交换槽主体30设置截流装置接口29端的另一端侧面的孔,其截面的形状和截面积与导水管18截面的形状和截面积相同,是使水气交换槽17与导水管18连接的连接口,其作用是使从截流杯27留存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主体30后流入内舱19的导管,导水管18是一端连接水气交换槽17的导水管连接口31,另一端的外侧的侧壁连接U型进水槽15的进水端22一侧的内侧的侧壁,是向内舱19注水的导管,其作用是使截流杯27留存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主体30后经导水管18注入内舱19的导管,另外使导水管18的外侧的侧壁连接U型进水槽15的进水端22一侧的内侧的侧壁后,并使空气储备缓释舱10两侧的半镂空外壳2的侧壁作为内舱19两个侧面形成内舱19,内舱19是设置在U型进水槽15与水气交换槽17之间的舱室,是导水管18外侧连接U型进水槽15的进水端22一侧的内侧的侧壁后形成,并使空气储备缓释舱10两侧的半镂空外壳2的侧壁作为内舱19两个侧面形成的舱室,在内舱19的侧面的后部设置排气孔20,内舱19的作用是利用来自导水管18的水挤压内舱19中的空气从排气孔20排出,在水下形成气泡,排气孔20是设置在内舱19后部的向舱外排气的孔,反向阀21是设置在排气孔20上可以开合的盖板,它是由软胶制成的面积大于排气孔20,后度小于半镂空外壳2的壁厚盖板,使其一端固定在排气孔20之前,使反向阀21整体覆盖排气孔20上,反向阀21的作用是,由于反向阀21是由软胶制成的薄片,对排气孔20没有压力,当来自导水管18的水流入内舱19,挤压内舱19中的空气从排气孔20排出时,来自内舱19的气体可以轻松自排气孔20排出,当内舱19没有压力时,由于反向阀21整体覆盖排气孔20上,在钓手抛投路亚饵时,路亚饵击打水面的瞬间等动态情况下,可以防止舱外的水进入内舱19,空气储备缓释舱10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抛投入水后,由于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中空气的浮力,路亚饵入水后下沉的过程是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头部垂直向下尾部向上的姿态,根据水向下流和气体在水中上升的性质,此时在路亚饵低头下沉的过程中,存储在内舱19的部分空气在来自进水孔12的水压的作用下从排气孔20排出舱外,而当从进水孔12进入U型进水槽15内的水位到达截流装置16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时,因为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而此时路亚饵的姿态是头向下尾向上,使自进水孔12进入U型进水槽15的水位达到截流装置16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又因为截流装置16中的上水主体26与截流杯27共用的边低于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使一部分水进入截流杯27中,当钓手抽拉路亚饵,使其头部向斜上方跃起时,此时U型进水槽15连接的截流装置16的一侧水位下降,因为截流杯27与上水主体26之间共用的边的阻挡,以及截流杯27是设置在上水主体26与排气孔20之间,使部分截流杯27内的水不能返回U型进水槽15,而此时的路亚饵是头部向斜上方,使存留在截流杯27内的水进入水气交换槽17后,沿着导水管18流进内舱19,造成内舱19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19的排气孔20排出气体,在水中形成气泡,而当钓手停止抽拉时,由于路亚饵前部的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中空气的浮力,使路亚饵再次开始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过程下沉时,使U型进水槽15的出水端24的一侧的水位上升,再次经出水端24进入截流装置16内,使水位再次达到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位置,使水再次进入截流杯27,等待钓手再次抽拉路亚饵循环往复,使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在钓手抽钓的多次停顿的自由落体过程中在水下多次发出气泡,吸引目标鱼的注意达到仿生的目的,浮力舱11是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上方的舱室,其作用是为路亚饵提供浮力以及使其保持腹部在下背部在上的姿态,进水孔12是设置在排气孔20之前的下方,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侧面连接U型进水槽15的进水端22的孔,是使水进入U型进水槽15的孔。

如图1、图2、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所示,半镂空外壳2中的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是设置在空气储备缓释舱10之后,它是由电感震动舱32和蓄发舱33组成的舱室,电感震动舱32是由电感震动走廊34、走廊入口35和半圆形阶梯36组成,电感震动走廊34是设置在蓄发舱33前,并且设置在电感磁铁舱14上方,其形状是横向弯曲的管状,其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大于微型导体4的直径,但是其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小于2个微型导体4的直径之和,并且小于蓄发舱33的宽度和高度,是使一个微型导体4可以在电感震动走廊34内前后曲线移动的通道,电感震动走廊34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一次后,在水下开始自由落体,由于其头部设置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使路亚饵的下落姿态由头部向斜上方逐渐变为头部向斜下方,最后变为头部垂直向下,利用其横向弯曲和有限的截面尺寸,使多个微型导体4在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内被自身的势能下降过程中,不断擦碰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两侧内壁,产生摩擦及震动效果,并利用其横向弯曲和有限的截面尺寸,限制微型导体4在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下降速度,使多个微型导体4在电感震动走廊34有序下落,走廊入口35是电感震动走廊34与蓄发舱33的连接口,其形状是自蓄发舱33至电感震动走廊34由宽逐渐变窄的连接口,走廊入口35的作用是限制微型导体4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的数量,半圆形阶梯36是设置在走廊入口35的下面,其形状为横向设置阶梯38的半圆柱形,它是由半圆形梯枕37和阶梯38组成,半圆形梯枕37是半圆柱形,阶梯38是几个三角形柱,横向设置在半圆形梯枕37上形成半圆形阶梯36,半圆形阶梯36的作用是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一次后,在水下开始自由落体,由于其头部设置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使路亚饵的下落姿态由头部向斜上方逐渐变为头部向斜下方,最后变为头部垂直向下,使抛投时聚集在蓄发舱33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过程滚入走廊入口35的半圆形阶梯36上,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角度不断加大,使每个微型导体4在弧度不同的半圆形阶梯36的阶梯38上逐渐达到失去平衡而分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当路亚饵头部达到垂直向下时,停留在走廊入口35的半圆形阶梯36上的球状微型导体4全部落入电感震动走廊34,电感磁铁舱14是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34下方,靠近走廊入口35的搭载电感磁铁5的舱室,其舱内的尺寸与电感磁铁5的尺寸相同,电感磁铁舱14的作用是设置电感磁铁5。

如图1、图2所示,配重物3是设置在配重舱9内比重大于水的金属,设置为在水中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配重物3的作用是在水中当路亚饵每次被停止抽拉后,由于设置在头部的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在路亚饵自由落体过程中,使其头部由被抽拉而呈向斜上方的姿态,改变为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过程。

如图1、图2、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所示,微型导体4是直径小于电感震动走廊34内径的球形无磁金属,其作用首先是利用其球状外形利于滚动的特点,以及自电感震动走廊34至蓄发舱33之间的走廊入口35是由窄变宽的逐渐扩大的形状,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向前上方跃起时,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会沿着电感震动走廊34滚落至蓄发舱33内,并摩擦撞击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两侧,以及有序撞击蓄发舱33后边的舱壁,产生连续摩擦撞击震动效果,当路亚饵被钓手停止抽拉等待其下沉阶段时,由于其配重物3的重量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在路亚饵自由落体过程中,使其头部由被抽拉而呈向斜上方的姿态,改变为逐渐向下倾斜,使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从蓄发舱33沿着由宽变窄的走廊入口35的半圆形阶梯36逐渐落入电感震动走廊34,并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滚动摩擦撞击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两侧舱壁产生摩擦震动效果,又因为走廊入口35和半圆形阶梯36的形状,以及路亚饵的头部是逐渐向下倾斜的过程,限制了同一时刻微型导体4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的数量,使微型导体4不能同时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造成后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的微型导体4撞击了,因撞击电感震动走廊34的前端舱壁而停止的微型导体4,并发出连续不断的震动效果,其次根据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的原理,由于微型导体4是无磁的金属导体,在其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34和蓄发舱33之间的运动过程中,其作为导体不断地切割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34下方的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了感生电场,使路亚饵持续发出类似具有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

如图1、图2、图19、图20、图21所示,电感磁铁5是体积尺寸与电感磁铁舱14的尺寸相同的磁铁,是设置在电感磁铁舱14内的磁铁,其作用是当微型导体4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34和蓄发舱33之间的运动过程中,微型导体4作为导体切割了电感磁铁5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

如图1、图2、图22、图23所示,腹钩连接点6是路亚饵腹部连接路亚饵鱼钩8的连接点,由于电感磁铁舱14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的腹部的后半部,将腹钩连接点6位置在安装路亚饵鱼钩8后,使路亚饵鱼钩8顶端向后靠近电感磁铁舱14时,使来自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8的自重的位置,在不入水的情况下可以吸附路亚饵鱼钩8粘在路亚饵鱼体上,入水后当被目标鱼攻击时,目标鱼中钩时可以轻松脱离电感磁铁5的引力即可,其作用是使路亚饵鱼钩8吸附在路亚饵身上,避免因抛投时路亚饵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路亚饵鱼钩8自由旋转,造成路亚饵鱼钩8钩挂主线的事故,尾钩连接点7是路亚饵尾部连接路亚饵鱼钩8的连接点,由于电感磁铁舱14是设置在半镂空外壳2的腹部的后半部,将半镂空外壳2的尾椎长度及尾钩连接点7的位置在安装路亚饵鱼钩8后,路亚饵鱼钩8顶端向前靠近电感磁铁舱14时,使来自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8的自重的位置,在不入水的情况下可以吸附路亚饵鱼钩8,入水后向前拉动路亚饵时在水的阻力下可以轻松脱离电感磁铁5的引力即可,其作用是在抛投时,路亚饵在空中飞行过程中使路亚饵鱼钩8吸附在路亚饵身上,避免抛投时路亚饵鱼钩8钩挂主线。

如图1、图2、图22、图23所示,路亚饵鱼钩8是设置在腹钩连接点6和尾钩连接点7上的路亚饵使用的三锚钩。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图23所示,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的仿生原理是:第一、利用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中空气的浮力,使路亚饵在被抽钓的过程中呈现反复的抬头向斜上方和低头向下的姿态,又利用当路亚饵低头时,设置在空气储备缓释舱10中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处在低于排气孔20的位置,以及其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连线与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头部顶端的切线平行,也就是将进水孔12和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的连线设置为,当路亚饵头部向下垂直时与水平线平行,根据水向下流和气体在水中上升的性质,使舱外的水自进水孔12进入U型进水槽15至截流装置16的截流装置水位线端口28,随着反复的抬头向斜上方和低头向下的姿态往返流动,还利用了设置在截流装置16中的截流杯27,使流入截流装置16内的水的一部分不能返流,只能流入水气交换槽17后沿着导水管17流进内舱18,造成内舱18的空气受到挤压后,自设置在内舱19的排气孔20排出气体,使路亚饵在钓手不断抽钓的过程中在水下多次发出气泡,吸引目标鱼的注意达到仿生的目的;第二、当路亚饵被钓手抽拉瞬间向前上方跃起时,使设置在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会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滚落至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的蓄发舱33内,摩擦撞击电感震动走廊34两侧舱壁,并且撞击蓄发舱33的后舱壁产生摩擦震动效果,同时后边进入蓄发舱33的微型导体4撞击前面的微型导体4发生连续的震动,当钓手停止抽拉路亚饵等待其下沉时,由于设置在配重舱9中的配重物3的重力大于浮力舱11的浮力,使路亚饵在水中呈现头部逐渐向下倾斜,最后垂直向下的自由落体下沉姿态,使被抽拉时滚入电感震动舱及蓄发舱13后端的蓄发舱33内的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随着路亚饵头部逐渐向下倾斜的角度的变化,从蓄发舱33滑向走廊入口35和半圆形阶梯36,并在走廊入口35由宽至窄的形状和半圆形阶梯36的阶梯38的限制下,使每个微型导体4在弧度不同的半圆形阶梯36的阶梯38上逐渐达到失去平衡而分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当路亚饵头部达到垂直向下时,滚入走廊入口35的半圆形阶梯36上的球状微型导体4全部落入电感震动走廊34,形成按顺序逐渐有序的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的过程,造成多个球状微型导体4有序沿着横向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被自身的势能下降过程中,不断擦碰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两侧内壁,产生摩擦及震动效果,并限制微型导体4在电感震动走廊34的下降速度,使多个微型导体4在电感震动走廊34有序下落,造成后边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的微型导体4撞击了电感震动走廊34内前面的微型导体4持续发生震动效果,从而起到了路亚饵在无动力自由落体过程中不断发出摩擦和震动效果吸引目标鱼的注意,以激发其攻击欲望;第三、根据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场的原理,由于微型导体4是无磁的金属导体,在路亚饵被钓手抽钓不断抬头向上和低头向下时,使微型导体4往返于电感震动走廊34和蓄发舱33的运动过程中,其作为导体不断切割设置在电感震动走廊34下方的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所发出的磁力线产生了感生电场,使路亚饵发出类似具有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尤其是在路亚饵头部由向前上方逐渐改变为向下的下沉姿态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作为导体的多个微型导体4在走廊入口35由宽至窄的形状限制下,以及在半圆形阶梯36的阶梯38的作用下,使处于不同弧度的阶梯38上的微型导体4,在不同的时段失去重心有序进入电感震动走廊34滑向前端,造成导体不断切割电感震动走廊34下方的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所发出的磁力线,使该路亚饵在无动力下沉的过程中持续发出感生电场的现象,当路亚饵下沉至钓手的目标深度后钓手进行抽钓,在钓手抽拉路亚饵时,路亚饵呈现头部向斜上方快速跃起的动作,使微型导体4从电感震动舱32落入后部的蓄发舱33内,当钓手完成此次抽拉时,路亚饵开始重复呈现头部由向前上方逐渐改变为向下的下沉姿态的自由落体运动,使多个微型导体4从蓄发舱33滚入走廊入口35的半圆形阶梯36上,并在走廊入口35和半圆形阶梯36的作用下有序沿着弯曲的电感震动走廊34滑向电感震动走廊34前部,重复上一次微型导体4有序往返于电感震动舱32和蓄发舱33之间的过程,造成导体不断切割电感震动走廊34下方的电感磁铁舱14内的电感磁铁5所发出的磁力线,使该路亚饵在无动力下沉的过程中持续发出感生电场的现象;第四、利用设置在路亚饵后腹部的电感磁铁5具有引力的特点,将路亚饵鱼钩8设置在与电感磁铁5的距离是,在电感磁铁5对路亚饵鱼钩8的引力等于路亚饵鱼钩8的自重的位置,使路亚饵鱼钩8在路亚饵被抛投时吸附在路亚饵腹部,避免路亚饵被抛投在空中飞行时路亚饵鱼钩8因自由旋转而钩挂主线。

无动力时不断发出气泡并产生摩擦震动且在抛投时不挂线的电感鱼饵的主要特点是:第一、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路亚饵随着钓手的不断抽拉和停顿,在水中上下起伏的过程中不断发出类似生命体征的气泡,增强了路亚饵的仿生效果;第二、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在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摩擦和震动效果,解决了以往的路亚饵当钓手停止抽拉等待路亚饵下沉时,路亚饵没有作为仿生效果的生命体征现象,而每次自由落体过程所耗时间,远高于钓手每次抽拉这一瞬间,形成多半时间处于无用功状态的弊端;第三、该路亚饵在钓手采用抽钓的方法路亚时,当钓手每次停止抽拉,在路亚饵无动力自由落体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发出类似生命体征的感生电场,解决了以往的路亚饵必须在被牵引或有其他动力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感生电场的问题;第四、该路亚饵在钓手抛投时,由于路亚饵鱼钩被后腹部的电感磁铁吸附在鱼体上,避免了路亚饵鱼钩在抛投时路亚饵飞行的过程中,因与鱼体分离而自由旋转钩挂主线,同时也避免了,因被抛投的路亚饵飞行时尾部的路亚饵鱼钩处在前端,而此时尾部的路亚饵鱼钩与鱼体分离而自由飘动增加对空气的阻力,迫使鱼体改变飞行姿态使其调头,造成尾部路亚饵鱼钩钩挂主线的后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