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

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

摘要

本发明属于茶树培育领域,提供了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此培育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调节单元,其中,承载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保温桶,所述保温桶顶部设置有玻璃,调节单元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环,使得处于保温桶顶部的培育箱打开,能对对保温桶底部设置的培育箱内进行浇水,从而解决在浇水时,不需要对每层的培育箱卸下来,通过转动第二转动环,使得培育箱被打开,从而使得处于培育箱内的茶树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在光合作用后,可通过反向转动第二转动环,使得培育箱进行关闭,保证培育箱内的温度,有利于茶树种子的正常生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613808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2211562535.9

  • 发明设计人 段志芬;尚卫琼;李金龙;汪云刚;

    申请日2022-12-07

  • 分类号A01G9/16(2006.01);A01G9/24(2006.01);

  • 代理机构宁波海曙甬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0;

  • 代理人王广平

  •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北京路223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37: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5-23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树培育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茶树良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茶园良种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而云南自然条件独特而优异,在长期的自然进化和人工选择下形成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为茶树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现有的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在对茶树种子进行培育时,通常放在保温箱中对其进行培育,特定的时间对其进行浇水,因保温箱中设有多层培育箱,在人力浇水时,需一层一层的对其浇水,若通过机械喷水,需要在多个培育箱上设置喷雾头,以此来满足每个培育箱中的水分能够均匀,人力浇水,需要一层一层的喷洒,若每个培育箱距离隔得近,需要人力将培育箱一个一个的搬下,在对茶树种子实施浇水,如此非常的不便,若采用机器浇水,每个培育箱上都要安装喷雾头,如此又增大成本,同时,现有的培育装置在对茶树种子进行光照时,需要一层一层的将培育箱拆卸下来,并放置在阳光下,从而对种子进行光照,待光照完毕,又需要将培育箱重新装回,如此大大的增加了培育人员的工作任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此培育装置包括承载单元和调节单元,其中,承载单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保温桶,所述保温桶顶部设置有玻璃;

调节单元包括限位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所述第一转动环和所述第二转动环分别位于所述保温桶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固定杆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多个培育箱,所述培育箱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转动环顶部设置的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玻璃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底部设置的第二限位环与保温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顶部设置的第一限位环与所述保温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底部设置的第二限位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环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通槽,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上还竖直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与所述第二限位环之间,且所述培育箱一端与所述限位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培育箱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杆、培育箱、第二固定杆、限位杆与连接杆数量相同。

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方法,包括:S、将茶树种子放置于培育箱中;根据茶树种子生长情况,当种子需要阳光时,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打开培育箱;当夜晚,外部气温较低时,反向转动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关闭培育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一转动环,使得处于保温桶顶部的培育箱打开,能对保温桶底部设置的培育箱内进行浇水,从而解决在浇水时,不需要对每层的培育箱卸下来。

2、本发明通过转动第二转动环,使得培育箱被打开,从而使得处于培育箱内的茶树种子能进行光合作用。

3、本发明通过在光合作用后,可通过反向转动第二转动环,使得培育箱进行关闭,防止外界温度过低,影响处于培育箱内的茶树种子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承载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限位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连接杆示意图。

图中:1、承载单元;11、底座;12、保温桶;13、玻璃;2、调节单元;21、限位组件;211、第一转动环;212、第二转动环;213、第一固定杆;214、第一限位环;215、第二限位环;216、通槽;217、容纳孔;218、限位杆;22、调节组件;221、培育箱;222、第二固定杆;22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大叶茶树种质资源用的培育装置,包括:

对物体进行支撑的承载单元1,包括对保温桶12进行支撑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设置有对培育箱221进行保温的保温桶12,所述保温桶12顶部设置有用于对保温桶12内部空间进行封闭的玻璃13;

对物体进行调节的调节单元2,包括对培育箱221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21和打开或关闭培育箱221的调节组件22,所述限位组件21包括对称设置的用于带动连接杆223进行移动的第一转动环211和第二转动环212,所述第一转动环211和所述第二转动环212分别位于所述保温桶12的顶部与底部,所述第一转动环211和第二转动环2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用于带动连接杆223进行转动的第一固定杆213,所述调节组件22包括多个用于对茶树种子进行培育的培育箱221,所述培育箱22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动环211和第二转动环212内。

所述第一转动环211和第二转动环2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环214和第二限位环215,所述第一转动环211顶部设置的第一限位环214与所述玻璃13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环211底部设置的第二限位环215与保温桶1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215顶部设置的第一限位环214与所述保温桶12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环215底部设置的第二限位环215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环214圆周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第二固定杆222的通槽216,所述第一限位环214与所述第二限位环215上还竖直开设有用于容纳限位杆218的容纳孔217,所述容纳孔217内固定连接有限位杆218。

所述培育箱221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环214与所述第二限位环215之间,且所述培育箱221一端与所述限位杆218转动连接。

所述培育箱221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培育箱221进行移动的第二固定杆222,所述第二固定杆222位于所述通槽216内,所述第二固定杆222上转动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固定杆222进行移动的连接杆223,所述连接杆22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213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213、培育箱221、第二固定杆222、限位杆218与连接杆223数量相同。

实施例一:

需说明的是:培育箱221中装有泥土。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茶树种子进行培育时,首先通过选取颗粒饱满,富有光泽的茶树种子,将其放置在培育箱221中,使其在培育箱221中生长,通过保温桶12上设置的玻璃13能够清楚的看到培育箱221内的情况,可根据茶树种子生长发芽的情况来对茶树种子进行培育。

进一步的,当培育人员查看到培育箱221内的土壤干燥,缺水时,培育人员可通过逆时针转动第一转动环211,使得,第一转动环211上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杆213进行转动,第一固定杆213带动连接杆223进行转动,连接杆223转动时带动第二固定杆222发生位移,而第二固定杆222与培育箱221固定连接,因此第二固定杆222带动培育箱221沿着限位杆218进行旋转,从而使得培育箱221可以展开。

进一步的,培育人员,通过向保温桶12内浇灌,使得水落入位于保温桶12底部设置的培育箱221内,待底部的培育箱221内浇水完毕,再继续对保温桶12顶部的培育箱221内进行浇水,从而实现对多层培育箱221内进行浇水,相较于渗透式浇水的的方式更好的对培育箱221内均匀喷洒,从而便于茶树种子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的,当培育箱221内水分过多或培育箱221内需要通风并对茶树种子进行光照时,保温桶12顶部设置的培育箱221在需要通风和光照,因为第一限位环214与玻璃13固定连接,而玻璃13采用的是透光玻璃,因此,阳光可直接透过玻璃13照射进培育箱221内,从而对茶树种子提供光合作用,进而有利于茶树种子的正常生长。

进一步的,当保温桶12底部的培育箱221需要通风和光照时,通过逆时针转动第二转动环212,使得第二转动环212带动第一固定杆213进行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杆213带动连接杆223转动,连接杆223带动第二固定杆222移动,第二固定杆222带动位于保温桶12底部的培育箱221沿着限位杆218进行转动,直至将培育箱221完全展开,使得阳光可以照射进培育箱221内,同时也能对培育箱221内进行通风,而现有的培育装置在对种子进行光照时,需要将保温箱内设置多层的培育箱221分别拿出,在摆放在地上,从而使种子进行光合作用,相较于现有的培育装置,本装置大大的减少了人力。

进一步的,待光照结束后,顺时针转动第二转动环212,使得第二转动环212带动第一固定杆213进行移动,第一固定杆213推动连接杆223运动,连接杆223推动第二固定杆222移动,第二固定杆222带动培育箱221沿着限位杆218转动,从而转动到第一限位环214与第二限位环215之间,进而将培育箱221关闭,避免外界温度过低,影响茶树种子的正常生长。

实施例二:

如图2-6所示,本实施例中,其中,培育箱221、第一固定杆213、第二固定杆222、限位杆218与连接杆223可设置有三个、四个或多个,附图2中只展示为5个。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环211或第二转动环212也可设置有多个,但需注意的是,每设置一个第一转动环211或第二转动环212,第一限位环214和第二限位环215直径都需大于上面的第一限位环214和第二限位环215直径,以此便于设置在第一限位环214和第二限位环215中间的培育箱221的大小大于前一个设置的培育箱221的大小,从而保证最后设置的培育箱221在打开状态下不被上一个培育箱221挡住阳光的照射。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