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

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上开设有后油封安装孔,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开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后油封安装孔处的润滑油冷却通道和油泵,所述后油封安装孔的孔壁上同轴固定有与所述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冷却环槽。本发明所设计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通过油泵将机油泵入发动机缸体内,通过缸体内布置的润滑冷却油道将机油导流至缸体后端,后端机油通过两条通道对后油封进行强制冷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4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530125.6

  • 申请日2022-11-30

  • 分类号F01P3/12(2006.01);F01P9/02(2006.01);F01M1/02(2006.01);F02F1/14(2006.01);

  • 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黄行军;蔡俊

  • 地址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车城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9:14: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01P 3/12 专利申请号:2022115301256 申请日:20221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23-04-07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柴油机后油封用于曲轴的旋转密封,其过盈压装于飞轮壳和曲轴上。曲轴高速旋转时,后油封与曲轴接触的唇口部位温度很高,现有技术的柴油机后油封均依靠曲轴箱内雾化机油或机油液滴飞溅冷却。

申请号为201210554103.3,名称为《一种曲轴后油封快速冷却润滑结构》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油封润滑结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改善曲轴后油封与曲轴的润滑状态,降低摩擦部位的温度,延长曲轴后油封使用寿命的曲轴后油封快速冷却润滑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曲轴后油封易因摩擦温升而老化,使唇口积碳加重,曲轴轴颈摩擦增大,导致曲轴轴颈刮伤,严重时油封失效,曲轴箱的润滑油渗漏,进一步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等技术问题,它包括气缸体上套设在曲轴上的曲轴后油封和曲轴后油封盖,曲轴后油封盖罩设在曲轴后油封外并将曲轴后油封封装在气缸体与曲轴后油封盖之间,在所述气缸体的端面上设有通油孔,通油孔的内侧端与气缸体内的主油道相连通,通油孔的外侧端与曲轴后油封相连通。

申请号为201020627260.9,名称为《一种发动机冷却器盖》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器盖,包括冷却器盖本体,在所述冷却器盖本体的前端面一体的设置有用于容纳水泵驱动叶轮的水泵室。

现有技术中,对于后油封的冷却均为非强制冷却,曲轴高速旋转时、雾化机油或机油液滴飞溅对后油封冷却效果有限且随机;后油封唇口高温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机油结胶、唇口老化,影响机油品质和后油封处密封失效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对后油封进行强制冷却、避免机油结胶、唇口老化、保证机油品质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的飞轮壳,所述飞轮壳上开设有后油封安装孔,所述发动机缸体内开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所述后油封安装孔处的润滑油冷却通道和油泵,所述后油封安装孔的孔壁上同轴固定有与所述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冷却环槽。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缸体与所述飞轮壳之间固定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后油封冷却环槽和所述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取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后油封取油口位于所述后油封冷却环槽的中部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冷却通道包括开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润滑油缸体内部引导段和开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端面上的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所述后油封取油口与所述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的底部出油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位于所述后油封取油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后端板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喷嘴的喷嘴安装孔,所述喷嘴安装孔与所述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安装孔位于所述后油封安装孔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后油封冷却环槽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所述后油封安装孔连通的后油封出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飞轮壳上固定有用于检测后油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更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后油封安装孔的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设计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通过油泵将机油泵入发动机缸体内,通过缸体内布置的润滑冷却油道将机油导流至缸体后端,后端机油通过两条通道对后油封进行强制冷却:通道一、后端板上开孔,飞轮壳内布置后油封冷却环槽、该后油封冷却环槽从后端板开孔处取油并周向开设小孔、小孔可形成对后油封的强制喷淋,后油封冷却环槽可形成机油对后油封的间接冷却,后油封冷却环槽的下部开孔,保证机油的循环使用。通道二、后端板上布置冷却喷嘴,将机油喷射至后油封处,形成强制冷却。后油封附近飞轮壳上布置有温度传感器,其信号可反馈至电控机油泵、自动调节泵油量,保证后油封最高温度不超过12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中润滑冷却油道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发动机缸体的端面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后端板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飞轮壳的端面主视图;

其中,1—发动机缸体,2—飞轮壳,3—后端板,4—后油封安装孔,5—后油封冷却环槽,6—后油封取油口,7—润滑油缸体内部引导段,8—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9—冷却喷嘴,10—喷嘴安装孔,11—后油封出油口,1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5所示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包括发动机缸体1和固定于发动机缸体1上的飞轮壳2,发动机缸体1与飞轮壳2之间固定有后端板3,飞轮壳2上开设有后油封安装孔4,发动机缸体1内开设有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后油封安装孔4处的润滑油冷却通道和油泵,后油封安装孔4的孔壁上同轴固定有与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冷却环槽5,后端板3上开设有与后油封冷却环槽5和润滑油冷却通道连通的后油封取油口6。

如图4所示,后油封取油口6位于后油封冷却环槽5的中部正上方。

如图2—3所示,润滑油冷却通道包括开设于发动机缸体1内的润滑油缸体内部引导段7和开设于发动机缸体1端面上的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8,后油封取油口6与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8的底部出油口连通,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8位于后油封取油口6的上方。

如图4所示,后端板3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冷却喷嘴9的喷嘴安装孔10,喷嘴安装孔10与润滑油缸体端面引导段8连通,喷嘴安装孔10位于后油封安装孔4的正上方。

如图5所示,后油封冷却环槽5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后油封安装孔4连通的后油封出油口11。如图1所示,飞轮壳2上固定有用于检测后油封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位于后油封安装孔4的下方。

本发明所设计的温控型柴油机后油封强制冷却结构通过油泵将机油泵入发动机缸体1内,通过缸体内布置的润滑冷却油道将机油导流至缸体后端,后端机油通过两条通道对后油封进行强制冷却:通道一、后端板3上开孔,飞轮壳2内布置后油封冷却环槽5、该后油封冷却环槽5从后端板3开孔处(后油封取油口6)取油,后油封冷却环槽5周向开设小孔、小孔可形成对后油封的强制喷淋,后油封冷却环槽5可形成机油对后油封的间接冷却,后油封冷却环槽5的下部开孔,保证机油的循环使用。通道二、后端板3上布置冷却喷嘴9,将机油喷射至后油封处,形成强制冷却。后油封附近飞轮壳2上布置有温度传感器12,其信号可反馈至电控机油泵、自动调节泵油量,保证后油封最高温度不超过120℃。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顺序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下方”和“下一个”时,除非使用“恰好”或“直接”这样的词汇或术语,此外则可以包括它们之间不接触或者接触的情形。如果提到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则并不意味着在图中第一元件必须位于第二元件的上方。所述部件的上部和下部会根据观察的角度和定向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在附图中或在实际构造中,如果涉及了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的情况可以包括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下方”的情况以及第一元件位于第二元件“上方”的情况。在描述时间关系时,除非使用“恰好”或“直接”,否则在描述“之后”、“后续”、“随后”和“之前”时,可以包括步骤之间并不连续的情况。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的特征可以部分地或全部地彼此组合或者拼接,并且可以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充分理解的以各种不同地构造来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技术方案的描述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可以以不同形式来体现,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阐述的技术方案。相反,提供这些说明将使得本发明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传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此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使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还可以具有另一部分或其他部分,所用的术语通常可以是单数但也可以表示复数形式。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