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其方法包括:施工原料称取、混凝土混合制备、墙体装模浇筑、墙体毛坯养护和墙体成型后处理;本发明以混合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为原料制备出防水混凝土用于浇筑混凝土墙体,使施工后的建筑墙体具备良好的结构水密性并避免被雨水渗漏,并通过在浇筑建筑墙体时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并设置分隔缝,从而减少结构伸缩对墙体的影响,然后通过墙体毛坯的三重养护工序防止了建筑墙体水分蒸发,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干燥收缩,最后通过在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墙体上构建保温层,从而减小建筑墙体的温度变形,进而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混凝土建筑墙体的整体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06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211328332.3

  • 申请日2022-10-27

  • 分类号C04B28/04;C04B18/08;E04G21/00;C04B111/34;C04B103/30;

  • 代理机构西安赛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泽斌

  •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下东大街段258号西部国际金融中心1栋17楼01-09单元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8:29: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一种由砂石骨料、水泥、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混凝土结构由于其脆性大,在工程应用中往往不可避免产生开裂,这种开裂导致混凝土结构水密性下降、渗漏,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甚至无法正常使用,这是建筑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结构中裂缝的产生主要有两大类原因,一类由变形引起,包括因温度湿度变化引起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另一类是外荷载直接应力引起。

随着我国房改、住房商品化的进展,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建筑物墙体的控制要求更为严格,由于建筑物的质量低劣,如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也越来越多,混凝土建筑物墙体的裂缝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而一套良好的混凝土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墙体裂缝的产生情况,所以混凝土建筑墙体的施工方法是混凝土建筑物墙体是否产生裂缝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大都流程固定不变,操作较为繁琐,且无法有效控制施工裂缝的产生,导致混凝土墙体施工完毕后墙面上容易产生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墙体质量,并影响正常使用,而目前针对如何控制混凝土建筑墙体裂缝的产生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可以借鉴,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解决传统的混凝土建筑墙体施工方法大都流程固定不变,操作较为繁琐,且混凝土墙体施工完毕后墙面上容易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混凝土墙体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称取以下重量份施工原料:混合骨料600~800份、水泥300~400份、水150~250份、外加剂溶液30~40份和外掺混合材料100~120份,其中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称取后放置于干燥通风处进行临时存放,外加剂溶液称取后放置于密封容器中进行临时存放,以备用;

步骤二:先将称取的水泥和水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再将称取的混合骨料均匀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继续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将称取的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同时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最终搅拌,搅拌完成后获得防水混凝土浆料;

步骤三:先根据施工需要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再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然后在架设好的墙体模板上分层浇筑制备完毕的防水混凝土浆料,并在墙体模板之间预留分隔缝,最后采用弹性防水油膏对分隔缝进行嵌缝,待防水混凝土浆料固化成型后拆模,得到混凝土墙体毛坯;

步骤四:待混凝土墙体毛坯成型后先对其表面进行喷水养护,再对喷水养护完毕的混凝土墙体毛坯的表面涂覆养护剂,然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粘贴塑料薄膜,待养护剂固化后拆除塑料薄膜,完成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养护工作;

步骤五:先对养护完毕后的混凝土墙体毛坯进行基层清理,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粘贴基层网格布并涂覆界面砂浆,待界面砂浆固化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涂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然后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固定表层网格布,之后在表层网格布外表面涂覆抗裂砂浆,形成保温层,待抗裂砂浆固化后完成混凝土墙体裂缝控制施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混合骨料由粗骨料和细骨料按混合质量比2:1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粗骨料选自卵石颗粒或碎石颗粒,所述细骨料选自天然砂或人工砂。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外加剂溶液包括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所述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3:2:1:0.5:0.5。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外掺混合材料由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混合制备而成,所述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的混合质量比为2:1:1:1:0.5。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所述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存放时在地面上预先铺设防潮托盘,再将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堆放在防潮托盘上,并在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上盖设防水布。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混凝土搅拌桶对水泥和水的搅拌转速为1400~1600r/m,搅拌时间为45分钟,所述混凝土搅拌桶对混合骨料的搅拌转速为1900~2100r/m,搅拌时间为60分钟,所述混凝土搅拌桶对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的搅拌转速为2400~2600r/m,搅拌时间为30分钟。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时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筋,所述水平筋采用直径为6~8mm的光圆钢筋,所述分隔缝间隙宽度为20mm~30mm,所述弹性防水油膏选自PVC油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对混凝土墙体毛坯进行喷水养护时,控制喷水水温与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温差小于15摄氏度,所述养护剂采用辊筒直接滚涂在墙面上,粘贴塑料薄膜后保持薄膜内具有凝结水珠。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进行基层清理时,先将混凝土墙体毛坯上的残灰清理干净,再对空鼓部位进行修补并将各洞口填塞密实,使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平整度偏差在3~5mm,超过偏差则对突出墙面进行打磨,并对凹陷部位进行找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所述基层网格布通过粘结剂粘贴于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所述表层网格布通过锚固件固定于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所述界面砂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和抗裂砂浆在涂覆前每5分钟搅拌一次,并保证砂浆中无细小颗粒和粉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混合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为原料制备出防水混凝土用于浇筑混凝土墙体,使施工后的建筑墙体具备良好的结构水密性并避免被雨水渗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墙体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频率,并通过在浇筑建筑墙体时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并设置分隔缝,从而减少结构伸缩对墙体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避免裂缝的产生,然后通过墙体毛坯的三重养护工序防止了建筑墙体水分蒸发,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干燥收缩,最后通过在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墙体上构建保温层,从而减小建筑墙体的温度变形,进而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混凝土建筑墙体的整体质量,另外上述施工流程均科学严谨,操作便捷,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原料称取

按以下重量份施工原料称取混合骨料600份、水泥300份、水150份、外加剂溶液30份和外掺混合材料100份,其中混合骨料由粗骨料和细骨料按混合质量比2:1混合制备而成,粗骨料为卵石颗粒,细骨料为天然砂,外加剂溶液包括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3:2:1:0.5:0.5,外掺混合材料由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混合制备而成,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的混合质量比为2:1:1:1:0.5,称取后的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放置于干燥通风处进行临时存放,存放时在地面上预先铺设防潮托盘,再将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堆放在防潮托盘上,并在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上盖设防水布,称取后的外加剂溶液放置于密封容器中进行临时存放,以备用;

步骤二、混凝土混合制备

先将称取的水泥和水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转速为1400r/m,搅拌时间为45分钟,搅拌完成后再将称取的混合骨料均匀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继续混合搅拌,搅拌转速为1900r/m,搅拌时间为6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称取的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同时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最终搅拌,搅拌转速为2400r/m,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完成后获得防水混凝土浆料,以混合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为原料制备出防水混凝土用于浇筑混凝土墙体,使施工后的建筑墙体具备良好的结构水密性并避免被雨水渗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墙体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频率;

步骤三、墙体装模浇筑

先根据施工需要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再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时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筋,水平筋采用直径为6mm的光圆钢筋,然后在架设好的墙体模板上分层浇筑制备完毕的防水混凝土浆料,并在墙体模板之间预留分隔缝,分隔缝间隙宽度为20mm,弹性防水油膏选自PVC油膏,最后采用弹性防水油膏对分隔缝进行嵌缝,待防水混凝土浆料固化成型后拆模,得到混凝土墙体毛坯,通过在浇筑建筑墙体时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并设置分隔缝,从而减少结构伸缩对墙体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避免裂缝的产生;

步骤四、墙体毛坯养护

待混凝土墙体毛坯成型后先对其表面进行喷水养护,并控制喷水水温与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温差小于15摄氏度,再采用辊筒对喷水养护完毕的混凝土墙体毛坯的表面直接滚涂养护剂,然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粘贴塑料薄膜,并保持薄膜内具有凝结水珠,待养护剂固化后拆除塑料薄膜,完成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养护工作,通过墙体毛坯的三重养护工序防止了建筑墙体水分蒸发,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干燥收缩;

步骤五、墙体成型后处理

先将养护完毕后的混凝土墙体毛坯上的残灰清理干净,再对空鼓部位进行修补并将各洞口填塞密实,使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平整度偏差在3mm,超过偏差则对突出墙面进行打磨,并对凹陷部位进行找补,接着通过粘结剂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粘贴基层网格布并涂覆界面砂浆,待界面砂浆固化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涂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然后通过锚固件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固定表层网格布,之后在表层网格布外表面涂覆抗裂砂浆,形成保温层,待抗裂砂浆固化后完成混凝土墙体裂缝控制施工,其中界面砂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和抗裂砂浆在涂覆前每5分钟搅拌一次,并保证砂浆中无细小颗粒和粉团,通过在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墙体上构建保温层,从而减小建筑墙体的温度变形,进而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混凝土建筑墙体的整体质量。

实施例二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施工原料称取

按以下重量份施工原料称取混合骨料800份、水泥400份、水250份、外加剂溶液40份和外掺混合材料120份,其中混合骨料由粗骨料和细骨料按混合质量比2:1混合制备而成,粗骨料为碎石颗粒,细骨料为人工砂,外加剂溶液包括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水性乳液、液体环氧树脂、减水剂、SF防水剂和消泡剂的质量比为3:2:1:0.5:0.5,外掺混合材料由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混合制备而成,矿粉、硅灰、粉煤灰、纳米碳酸钙和纳米二氧化硅纤维的混合质量比为2:1:1:1:0.5,称取后的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放置于干燥通风处进行临时存放,存放时在地面上预先铺设防潮托盘,再将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堆放在防潮托盘上,并在混合骨料、水泥和外掺混合材料上盖设防水布,称取后的外加剂溶液放置于密封容器中进行临时存放,以备用;

步骤二、混凝土混合制备

先将称取的水泥和水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混合搅拌,搅拌转速为1600r/m,搅拌时间为45分钟,搅拌完成后再将称取的混合骨料均匀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继续混合搅拌,搅拌转速为2100r/m,搅拌时间为60分钟,搅拌完成后将称取的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同时加入混凝土搅拌桶中进行最终搅拌,搅拌转速为2600r/m,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完成后获得防水混凝土浆料,以混合骨料、水泥、水、外加剂溶液和外掺混合材料为原料制备出防水混凝土用于浇筑混凝土墙体,使施工后的建筑墙体具备良好的结构水密性并避免被雨水渗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墙体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频率;

步骤三、墙体装模浇筑

先根据施工需要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再根据实际施工需要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架设预制的墙体模板时在易开裂处设置水平筋,水平筋采用直径为8mm的光圆钢筋,然后在架设好的墙体模板上分层浇筑制备完毕的防水混凝土浆料,并在墙体模板之间预留分隔缝,分隔缝间隙宽度为30mm,弹性防水油膏选自PVC油膏,最后采用弹性防水油膏对分隔缝进行嵌缝,待防水混凝土浆料固化成型后拆模,得到混凝土墙体毛坯,通过在浇筑建筑墙体时分块预制墙体模板并设置分隔缝,从而减少结构伸缩对墙体的影响,进而进一步避免裂缝的产生;

步骤四、墙体毛坯养护

待混凝土墙体毛坯成型后先对其表面进行喷水养护,并控制喷水水温与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温差小于15摄氏度,再采用辊筒对喷水养护完毕的混凝土墙体毛坯的表面直接滚涂养护剂,然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粘贴塑料薄膜,并保持薄膜内具有凝结水珠,待养护剂固化后拆除塑料薄膜,完成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养护工作,通过墙体毛坯的三重养护工序防止了建筑墙体水分蒸发,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干燥收缩;

步骤五、墙体成型后处理

先将养护完毕后的混凝土墙体毛坯上的残灰清理干净,再对空鼓部位进行修补并将各洞口填塞密实,使混凝土墙体毛坯表面平整度偏差在5mm,超过偏差则对突出墙面进行打磨,并对凹陷部位进行找补,接着通过粘结剂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粘贴基层网格布并涂覆界面砂浆,待界面砂浆固化后再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涂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然后通过锚固件在混凝土墙体毛坯的墙面上固定表层网格布,之后在表层网格布外表面涂覆抗裂砂浆,形成保温层,待抗裂砂浆固化后完成混凝土墙体裂缝控制施工,其中界面砂浆、中空微珠保温砂浆和抗裂砂浆在涂覆前每5分钟搅拌一次,并保证砂浆中无细小颗粒和粉团,通过在浇筑成型后的混凝土墙体上构建保温层,从而减小建筑墙体的温度变形,进而使施工裂缝的产生得到有效控制,保证了混凝土建筑墙体的整体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