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

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所述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包括。本发明包括车体、升降机构、限位架和驱动组件,限位架上设置有夹持部,夹持部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电杆的夹持空间,在夹持空间内部设置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本申请在使用时,可以将车体移动至需要运维检修的地点,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夹持在电杆的两侧,通过升降机构提升操作台向上方移动,在移动到检修位置后,通过移动车体使电杆位于夹持部的内部,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将电杆夹紧固定,并将操作台支撑在电杆上,能够使操作台固定更为稳定,提高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9-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G 1/02 专利申请号:2022107600523 申请日:202206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配网运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配电网能够对电力进行很好的分配,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电杆、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到重要分配电能作用。

目前,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电杆上的设施定期进行运维检修,通常采用带有升降机构的操作台。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台,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操作台向上移动,将操作人员带动电杆的上方对现场的配电设施进行运维检修。但目前在一些户外操作过程中,由于户外存在一定的风力,导致操作台在升起后会受到一定风力的影响,从而使操作台发生晃动。一方面影响操作人员的检查,同时操作人员容易因为操作台的晃动从操作台上摔伤或掉落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旨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在高空作业过程中操作不方便且安全性能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

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车体与所述操作台之间,用于带动所述操作台沿竖直方向在所述车体上移动;

限位架,安装在所述操作台上,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所述操作台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上设置有可在所述夹持部上相对移动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限位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固定在所述限位架上的固定组件;

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对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架的侧面滚动配合的第一辊组,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架侧面滚动配合的第二辊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部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滑轨,所述第一辊组与所述滑轨的外侧滚动配合,所述第二辊组与所述滑轨的内侧滚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限位杆,铰接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可延伸出所述滑轨的侧面并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辊组与所述第二辊组上,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向相对远离的方向在所述夹持部上滑动;

弹性件,设置在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滑轨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向所述滑轨外侧转动;

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限位杆可抵触在所述限位块上,当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向相对远离的方向移动时,所述限位块用于限位所述限位杆向所述滑轨内部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辊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辊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臂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一辊组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可沿所述第一夹持臂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所述第一辊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第一辊组向相对靠近的方向滑动的驱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两个所述第一辊组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臂滑动配合,所述驱动件的固定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臂上,所述驱动件的驱动端抵触在所述第二连接臂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相对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辊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辊组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持臂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辊组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二夹持臂上,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第二辊组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辊组在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转动的推动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部位可滑入所述操作台的底部,且所述夹持部与所述操作台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夹持部向所述操作台内部滑动的驱动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滑杆,沿所述夹持部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底部,所述滑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杆;

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且与所述齿杆相互啮合设置;

驱动杆,与所述齿轮相互啮合设置,且滑动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

动力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操作台之间,用于驱动所述驱动杆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滑杆平行设置,且所述滑杆与所述齿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滑杆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可以移动的车体,在车体的上方安装有操作台。操作台通过升降机构可以沿竖直方向在车体上移动,从而将操作人员输送至电杆的顶部,对电杆顶部的配电设施进行运维检修。本申请通过在操作台上安装有限位架。限位架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操作台的夹持部,夹持部的中部为开口朝向远离操作台方向的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可拆卸安装在夹持部上。在使用时,通过移动车体,使电杆位于夹持部中部的容纳空间内部。并将第二夹持臂安装到夹持部上。使电杆位于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再通过升降机构将操作台向上移动。操作台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限位架一同移动,当操作台移动到工作位置后,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电杆夹紧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使操作台得到进一步的固定。从而使操作台不受外界风力的影响,提高操作台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同时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在运维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台的底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台的正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臂与第二连接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2、操作台;3、升降机构;4、限位架;41、第一夹持臂;411、第一辊组;412、第一连接臂;413、第二连接臂;414、驱动件;42、第二夹持臂;421、第二辊组;422、推动件;43、驱动组件;44、固定组件;441、限位杆;442、弹性件;443、限位块;45、滑轨;5、推动组件;51、滑杆;52、齿轮;53、齿杆;54、驱动杆;55、动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3,现对本发明提供的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进行说明。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包括车体1、升降机构3、限位架4和驱动组件43。车体1的上方设置有操作台2;升降机构3设置在车体1与操作台2之间,用于带动操作台2沿竖直方向在车体1上移动;限位架4安装在操作台2上,限位架4上设置有可沿水平方向延伸出操作台2的夹持部,夹持部上设置有可在夹持部上相对移动的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限位架4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固定在限位架4上的固定组件44;驱动组件43设置在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之间,用于驱动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相对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力配网运维检修架,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有可以移动的车体1,在车体1的上方安装有操作台2。操作台2通过升降机构3可以沿竖直方向在车体1上移动,从而将操作人员输送至电杆的顶部,对电杆顶部的配电设施进行运维检修。本申请通过在操作台2上安装有限位架4。限位架4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操作台2的夹持部,夹持部的中部为开口朝向远离操作台2方向的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内部设置有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第二夹持臂42可拆卸安装在夹持部上。在使用时,通过移动车体1,使电杆位于夹持部中部的容纳空间内部。并将第二夹持臂42安装到夹持部上。使电杆位于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之间,再通过升降机构3将操作台2向上移动。操作台2向上移动时,可以带动限位架4一同移动,当操作台2移动到工作位置后,通过驱动组件43驱动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电杆夹紧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使操作台2得到进一步的固定。从而使操作台2不受外界风力的影响,提高操作台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便于操作人员对电力设备的运维检修,同时能够提高操作人员在运维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升降机构3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升降机构3,再次不在论述。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3包括:驱动电机和驱动轴及固定套。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夹持臂41上。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与驱动轴传动连接,固定套固定安装在第二夹持臂42上。固定套上设置有与驱动轴同轴设置的螺纹孔,驱动轴与固定套螺纹连接。可以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工作状态来调节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之间的间距。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架4可以采用如图2、图3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第一夹持臂4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架4的侧面滚动配合的第一辊组411,第二夹持臂42的两端均设置有与限位架4侧面滚动配合的第二辊组421。在第一夹持臂41固定安装有燕尾导轨,在限位架4上设置有与燕尾导轨滑动配合的燕尾滑槽。并且在第二夹持臂42上同样安装有与限位架4上燕尾滑槽滑动配合的燕尾导轨。并通过第一辊组411与第二辊组421将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在限位架4上做进一步限位。可以减少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在限位架4上发生晃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架4可以采用如图2、图3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夹持部包括两个间隔平行设置的滑轨45,第一辊组411与滑轨45的外侧滚动配合,第二辊组421与滑轨45的内侧滚动配合。燕尾滑槽位于滑轨45上,两个间隔设置的滑轨45组成用于容纳电杆的容纳空间。第一辊组411位包括多个转动设置的辊轮,第一辊组411上的辊轮的外侧壁贴合在滑轨45远离容纳空间的一侧。第二辊组421同样包括多个转动设置的辊轮,且第二辊组421上的辊轮的外侧壁贴合在滑轨45靠近容纳空间的一侧。通过第一辊组411和第二辊组421与的滑轨45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设置,使两个滑轨45可以同时对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进行导向。而通过第一辊组411与第二辊组421的配合同时可以对滑轨45进行导向,防止滑轨45发生变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组件44可以采用如图2、图3及图4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及图4,固定组件44包括限位杆441、弹性件442和限位块443。限位杆441铰接设置在滑轨45上,限位杆441的两端可延伸出滑轨45的侧面并分别抵触在第一辊组411与第二辊组421上,用于防止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向相对远离的方向在夹持部上滑动;弹性件442设置在限位杆441与滑轨45之间,用于驱动限位杆441的两端向滑轨45外侧转动;限位块443固定安装在滑轨45上,限位杆441可抵触在限位块443上,当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向相对远离的方向移动时,限位块443用于限位限位杆441向滑轨45内部转动。在滑轨4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杆441的安装槽。安装槽沿滑轨45的宽度方向贯穿滑轨45设置,使限位杆441的两端可以从滑轨45的两侧转出安装槽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两个滑轨45之间为用于容纳电杆的容纳空间。并且滑轨45位于操作台2的外侧。自由状态下,滑轨45与限位杆441呈夹角设置。且限位杆441一端位于滑轨45的外侧,另一端位于容纳空间的内部。且限位杆441沿靠近操作台2的方向逐渐向容纳空间内部倾斜设置。每个限位杆441对应设置有两个限位块443。限位杆441位于滑轨45远离容纳空间的一端靠近操作台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443。限位杆441位于滑轨45靠近容纳空间的一端远离操作台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443。从而使得第一夹持臂41可以向靠近第二夹持臂42的方向滑动。第二夹持臂42可以向靠近第一夹持臂41的方向滑动。在第一夹持臂41向远离第二夹持臂42的方向移动时,限位杆441的端部抵触在第一辊组411上使第一夹持臂41无法向远离第二夹持臂42的方向移动。同样,在第二夹持臂42向靠近第一夹持臂4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杆441能够转动至安装槽内部。在第二夹持臂42向远离第一夹持臂41的方向移动时,限位杆441会抵触在限位块443上,对第二辊组421进行限位。从而可以防止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对电杆的夹紧过程产生松动。提高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42为弹簧,可以驱动限位杆441在安装槽内转动,使限位杆441转动至限位杆441的两端均位于滑轨45的外侧。并使限位杆441在自由状态下抵触在限位块443上。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移动车体1,使电杆位于容纳空间内部。并使第一夹持臂41与电杆保持一定距离。在将第二夹持臂42安装到夹持部上并使第二夹持臂42与电杆保持一定距离。通过升降机构3带动操作台2向上移动,当操作台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驱动组件43带动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向相对靠近的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夹持臂41或第二夹持臂42优先抵触到电杆上,再次通过驱动组件43的驱动可以使电杆夹紧在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之间。可以降低对车体1与电杆之间沿滑轨45长度方向的位置要求。便于操作与使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臂41靠近第二夹持臂42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可以抵靠到电杆上的第一挤压辊;在第二夹持臂42靠近第一夹持臂41的一侧转动设置有可以抵靠到电杆上的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均采用聚氨酯材质并且第一挤压辊与第二挤压辊的轴线沿第一夹持臂41和第二夹持臂42的长度方向设置。可以当第一夹持臂41或第二夹持臂42与电杆接触后,降低第一夹持臂41与第二夹持臂42之间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臂41可以采用如图2、图3及图5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及图5,第一辊组41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辊组411分别位于第一夹持臂41的两端,且两个第一辊组411在第一夹持臂41上可沿第一夹持臂41的长度方向滑动,两个第一辊组41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第一辊组411向相对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滑动的驱动件414。两个第一辊组411通过驱动件414的驱动可以抵靠在夹持部的外侧壁上。同样可以向远离夹持部的外侧壁移动。操作者在操作台2上工作过程中通过驱动件414的拉动使两个第一辊组411上的辊轮抵触到夹持部的外侧壁上。在工作完成后,再次通过驱动件414驱动第一辊组411向远离夹持部的外侧壁移动。从而使第一辊组411上的滚轮均脱离限位杆441,驱动组件43可以带动第一夹持臂41向远离第二夹持臂42的方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持臂41可以采用如图2、图3及图5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及图5,两个第一辊组411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臂412和第二连接臂413,第二连接臂413套装在第一连接臂412的外侧且与第一连接臂412滑动配合,驱动件414的固定部安装在第一连接臂412上,驱动件414的驱动端抵触在第二连接臂413上,用于驱动第一连接臂412与第二连接臂413相对滑动。驱动件414为气缸,第一连接臂412内部凹设有用于容纳驱动件414的安装窝,第二连接臂413上设置有滑动设置在安装窝内部的挡板。驱动件414位于安装窝内部,并且驱动件414的固定端固定安装在安装窝的侧壁上。驱动件414的驱动端抵触在第二连接臂413上的挡板上,且与第二连接臂413的挡板固定连接。从而使驱动件414可以同时带动第一连接臂412与第二连接臂413一同移动。并且驱动件414位于第一连接臂412内部,可以节省驱动件414的安装空间。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连接臂412和第二连接臂413的外侧均凸设有限位台。在第一夹持臂41上固定安装有π型板,π型板与第一夹持臂41的外侧面组成用于第一连接臂412和第二连接臂413滑动的滑动孔。第一连接臂412与第二连接臂413上的限位台均位于两个π型板之间。且第一连接臂412上的限位台距离与第一连接臂412滑动配合的π型板端部的距离小于驱动件414上驱动端的移动行程。第二连接臂413上的限位台距离与第二连接臂413滑动配合的π型板端部的距离小于驱动件414上驱动端的移动行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夹持臂42可以采用如图2、图3所示结构。一并参见图2、图3,第二辊组4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辊组421分别位于第二夹持臂42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辊组421铰接设置在第二夹持臂42上,第二夹持臂42与第二辊组421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二辊组421在第二夹持臂42上转动的推动件422。位于第二夹持臂42两端的第二辊组421可以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推动件422为气缸。气缸的固定端和驱动端分别铰接设置在第二夹持臂42和第二辊组421上。在使用时,推动件422的驱动端处于收回状态。将第二夹持臂42安装到夹持部上。在启动推动件422,使推动件422的驱动端带动第二辊组421翻转并使第二辊组421上的辊轮抵触到限位架4的内侧壁上,并与限位杆441共同作用起到限位第二夹持臂42向远离第一夹持臂41方向滑动的作用。在操作台2使用完成后,可以通过推动件422收回第二辊组421,使第二辊组421脱离限位杆441,可以使第二夹持臂42向远离第一夹持臂41的方向移动,便于操作台2的降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夹持部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夹持部位可滑入操作台2的底部,且夹持部与操作台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夹持部向操作台2内部滑动的推动组件5。夹持部可以通过推动组件5移动至操作台2的底部,能够降低夹持部占用的横向面积。在车体1移动时,可以将夹持部收纳到操作台2的底部,便于车体1移动。在移动至电杆位置处后可以通过推动组件5将夹持部推出,使电杆位于夹持部内的容纳空间内部。操作方便、使用便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动组件5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推动组件5包括滑杆51、齿轮52、驱动杆54和动力件55。滑杆51沿夹持部的滑动方向滑动设置在操作台2的底部,滑杆5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杆53;齿轮52转动设置在操作台2上且与齿杆53相互啮合设置;驱动杆54与齿轮52相互啮合设置,且滑动设置在操作台2上;动力件55设置在驱动杆54与操作台2之间,用于驱动驱动杆54移动。滑杆51与操作台2滑动配合,滑杆51与驱动杆54间隔平行设置且位于齿轮52的两侧。动力件55采用液压缸,通过驱动杆54的驱动端带动驱动杆54移动,驱动杆54驱动齿轮52转动,齿轮52带动滑杆51移动。从而实现将夹持部从操作台2的底部滑出或滑入操作台2的底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滑杆51与齿轮52为一体结构。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滑杆51与滑轨45固定连接且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推动组件5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驱动杆54与滑杆51平行设置,且滑杆51与齿轮5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滑杆51位于驱动杆54的两侧。两个齿轮52对称设置在驱动杆54的两侧,且两个齿轮52的转动轴间隔平行设置。可以使动力件55同时驱动两个滑杆51一同移动。同时两个滑杆51分别位于夹持部的两侧。能够使夹持部受力均匀,提高夹持部滑动的流畅性和平稳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