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

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包括:韭菜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杂交组配时采用网袋隔离,花期利用熊蜂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或,入选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入选的韭菜自交系与不育系植株相对较多且种植集中时采用的网棚隔离,花期采用熊粉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或,整栋温室全部种植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单个韭菜不育系与单个韭菜自交系时花期利用熊蜂授粉采用整栋温室外覆盖纱网,门及缓冲间通道口两侧悬挂纱质门帘;然后进行韭菜育种。本发明大大提高了育种过程中育种材料的种子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而且操作简便,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育种的进程。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8-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 1/02 专利申请号:2022106771500 申请日:202206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韭菜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韭菜属于百合科多年生宿根蔬菜,锥型总苞包被的伞形花序,内有小花20-30朵。小花为两性花,花冠白色,花被片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异花授粉。8月中旬植株陆续开花,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盛花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花薹变成黄褐色,果实成熟。果实为蒴果,子房3室,每室内有胚珠两枚,种子黑色。一个花序的小花先从边花开始开放,小花开放后3天左右雌蕊开始膨大,膨大一天后为最适授粉期,48小时之内均可授粉,过早过晚均难于结实。以往韭菜授粉,采用人工套袋连续附助授粉方式,每操作一次,需摘套一次隔离袋,稍不注意,就会碰到其它植株的花粉,极易出现人为混杂现象,种子的纯度难于保证。其次韭菜花陆续开放,花期授粉只能做为一项专职工作来做,晴天连续授粉,劳动强度很大。阴雨天气,人工授粉一般不进行,很容易错过部分适育期小花朵。再次受辨别始育雌蕊的影响,结实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连续上午授粉、授粉时适育期柱头难于辨别且人工授粉结实率低等难题,提供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以提高韭菜种子结实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温室中利用熊蜂授粉进行韭菜育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韭菜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杂交组配时采用网袋隔离,花期利用熊蜂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

或,入选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入选的韭菜自交系与不育系植株相对较多且种植集中时采用的网棚隔离,花期采用熊粉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

或,整栋温室全部种植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单个韭菜不育系与单个韭菜自交系时花期利用熊蜂授粉采用整栋温室外覆盖纱网,门及缓冲间通道口两侧悬挂纱质门帘;然后进行韭菜育种。

进一步地,韭菜不育系、保持系及其杂交组配时采用网袋隔离,花期利用熊蜂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具体步骤如下: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8月份外均可播种,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撒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

6)花期甄别套袋

花期部分小花开放时,进行甄别,对符合育种要求时,入选的韭菜花絮,将已开放的小花朵摘除后套袋,对于有粉优良单株或自交系直接标记,对于不育株与有粉优良单株或自交系,株数多时,按各类捆一起,分别标记;套在一个袋内的两个品种花絮平齐,套袋时袋子的顶部要留有空间,以防网袋外昆虫落于花上;

7)放置熊蜂

待有10%以上的小花开放时,用专用熊蜂夹,从套着网袋的蜂箱中夹持一只熊蜂,将套在花絮上的袋子底部绳子解开,将蜂夹伸入袋内,将熊蜂放于小网袋内;随时观察熊蜂的成活情况,发现偶死的熊蜂置放新的熊蜂;

8)收获

授粉完成后,及时将套于袋子内的两个品种分别套袋标记;

9)翌年及以后的管理

返青后及时浇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10)病虫害防控: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进一步地,入选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入选的韭菜自交系与不育系植株相对较多且种植集中时采用的网棚隔离,花期采用熊粉授粉;然后进行韭菜育种;具体步骤如下: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8月份外均可播种,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撒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

6)搭建网棚

韭菜蕾前期,在畦面上搭建小拱棚,拱棚采用40目的纱网进行覆盖;将需要自交授粉的自交系,或需要杂交组配的不育系与自交系覆盖于网棚之内;网棚高度高于花蕾15-22cm;

7)放置熊蜂

待有10%小花开放时,放入熊蜂,熊蜂的放置量按1亩地40只配比;放置时在网棚上剪一小口,将熊蜂放入后用胶带等将小口封严;经常观察熊蜂的活动,一旦发现熊蜂减少了,要及时予以补充。

8)收获

网棚内小花完全授完粉后,随时将网棚拆卸,或在种子收获前将网纱撤去;待果实完全成熟呈黄褐色,种子颜色变黑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详细标记;

9)病虫害防控: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进一步地,整栋温室全部种植的单个韭菜自交系或单个韭菜不育系与单个韭菜自交系时花期利用熊蜂授粉采用整栋温室外覆盖纱网,门及缓冲间通道口两侧悬挂纱质门帘;然后进行韭菜育种;具体步骤如下: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8月份外均可播种,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撒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

6)覆盖网纱

韭菜蕾前期,在温室的外面采用40目的网纱进行全覆盖,门及缓冲间过道的两侧均采用纱网订制门帘进行飞虫的阴隔;

7)放置熊蜂

待有10%小花开放时,放入熊蜂,熊蜂放置量按1亩地40只配比;成箱放置时将蜂箱放于棚室的中间1.5m的高度,避免阳光直射;经常观察熊蜂的活动,一旦发现熊蜂减少了,及时予以补充;

8)收获

温室内小花完成授粉后,随时将网纱拆卸,待果实完全成熟呈黄褐色,种子颜色变黑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详细标记;

9)病虫害防控: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优选地,所述病虫害防控具体方式为:

所述的在每茬收割后第二天,用阿米西达喷施一次,用量20ml/亩;和/或在每茬收割后的第二天采用施佳乐1200倍液一次,用量5g/15kg水,或卉友3000倍喷雾进行病害防治;采用昆原线虫每4平方米一头,深度地表下3cm;和/或采用诱芯蓝板物理防控方法,每亩悬挂诱芯蓝板20块进行虫害防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依据韭菜入选材料集中种植面积的大小及目标选择中需要种子量的多少分别采用纱质材料营造不同规格的密闭小环境,花期利用熊蜂进行授粉。打破了以往全人工授粉的局限,花期利用熊蜂授粉,解决了人工连续上午授粉、授粉时适育期柱头难于辨别且人工授粉结实率低等难题。大大提高了韭菜种子结实率,雄性不育株(不育系)与有粉株(自交系)配制组合的结实率达到20%以上,最高可达到50.8%,有粉株(自交系)自交结实率达40%以上,最高可达61.9%,大大提高了育种过程中育种材料的种子量,节省了大量的人工,而且操作简便,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育种的进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发明。

实施例1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2、干籽直播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月~8月份外均可播种,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春节上市的的韭菜茬口,播种时间为5月份。4月1日~7月15日,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天~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ml~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ml~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喷药时应倒退行走,严防重复或漏喷。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育种的地块一般不收割,以养根为主,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即可。

6、花期甄别套袋

花期部分小花开放时,进行甄别,对符合育种要求时,入选的韭菜花絮,将已开放的小花朵摘除后套袋,对于有粉优良单株或自交系直接标记,对于不育株(不育系)与有粉优良单株或自交系,株数多时,按各类捆一起,分别标记。套在一个袋内的两个品种花絮平齐,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使花絮间放。套袋时需注意袋子的顶部要留有空间,以防网袋外昆虫落于花上。

7、放置熊蜂

待有10%以上的小花开放时,用专用熊蜂夹,从套着网袋的蜂箱中夹持一只熊蜂,将套在花絮上的袋子底部绳子解开,将蜂夹伸入袋内,将熊蜂放于小网袋内。熊蜂一般能成活20天以上,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基本上放一次熊蜂即可,但为保证授粉率,随时观察熊蜂的成活情况,早发现偶死的熊蜂,早置放新的熊蜂。

8、收获

授粉完成后,如果怕出现果实成熟后落籽情况,及时将套于袋子内的两个品种分别套袋标记。如果能够保证落籽情况不发生,也可以不分开,注意及时分型采收并标记。

9、翌年及以后的管理

返青后及时浇水,追肥。管理同上。

10、病虫害防控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病害防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每茬收割后第二天,用阿米西达喷施一次,用量20ml/亩。如果有灰霉病发生,在每茬收割后的第二天采用施佳乐1200倍液一次,用量5g/15kg水,或卉友3000倍喷雾进行防治。

虫害防控,韭蛆防治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方法,具体操作为:采用昆原线虫每4平方米一头,深度地表下3cm。防治蓟马采用诱芯蓝板物理防控方法。每亩悬挂诱芯蓝板20块。

实施例2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月~8月份外均可播种,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春节上市的的韭菜茬口,播种时间为5月份。4月1日~7月15日,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天~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ml~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ml~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喷药时应倒退行走,严防重复或漏喷。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育种的地块一般不收割,以养根为主,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即可。

6、搭建网棚

韭菜蕾前期,在畦面上搭建小拱棚,拱棚采用40目的纱网进行覆盖。将需要自交授粉的自交系,或需要杂交组配的不育系与自交系覆盖于网棚之内。网棚的大小根据所需授粉材料的面积来搭建。网棚的高度可根据需求来决定,无需内部操作的,网棚高度高于花蕾20cm左右即可。需要网棚内进行农事操作的,可将网棚搭建到1.8m以上。

7、放置熊蜂

待有10%小花开放时,放入熊蜂,熊蜂的放置的多少可按1亩地40只配比,配比之外适量多放。放置时可在网棚上剪一小口,将熊蜂放入后用胶带等将小口封严。经常观察熊蜂的活动,一旦发现熊蜂减少了,要及时予以补充。

8、收获

网棚内小花完全授完粉后,可随时将网棚拆卸,也可以在种子收获前将网纱撤去。待果实完全成熟呈黄褐色,种子颜色变黑时及时采收。注意采收时详细标记。

9、病虫害防控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病害防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每茬收割后第二天,用阿米西达喷施一次,用量20ml/亩。如果有灰霉病发生,在每茬收割后的第二天采用施佳乐1200倍液一次,用量5g/15kg水,或卉友3000倍喷雾进行防治。

虫害防控,韭蛆防治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方法,具体操作为:采用昆原线虫每4平方米一头,深度地表下3cm。防治蓟马采用诱芯蓝板物理防控方法。每亩悬挂诱芯蓝板20块。

实施例3

1、施肥整地做畦

亩施入有机肥腐熟10立方米,三元素复合肥50公斤,均匀撒施后,进行旋耕,做成畦宽2米南北走向的平畦。2、干籽直播

2、干籽直播

温室内除7月~8月份外均可播种,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春节上市的的韭菜茬口,播种时间为5月份。4月1日~7月15日,宜早不宜晚。采用双行穴播机调整到行距30cm,穴距15cm进行播种。亩用种量1.5kg。

3、出苗前管理

播种后小水浇透,2天~3天后每亩韭菜田用30%除草通乳油100ml~150ml或48%地乐胺乳油180ml~200ml兑水50kg均匀喷撒地表。喷药时应倒退行走,严防重复或漏喷。

4、肥水管理

苗期为100天,此期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追肥2次,韭菜出苗期为13~15d,齐苗后到苗高20cm期间,浇一次水。秧苗生长期间,当秧苗长势变弱、生长缓慢时,应结合浇水及时追施尿素6~10kg/亩,撒施后及时浇水。育种的地块一般不收割,以养根为主,7月中下旬,选择晴天的上午随水追肥,肥料采用25公斤腐熟有机肥与25公斤氯化钾复合肥或硫酸钾复合肥,追肥后浇水,浇水期间不放风,浇水后放风1到2小时。

5、温室内温度管理

温室内最高温度不超过30℃,夏季7月至9月份,顶风口与温室前面的底风口,全部打到最大位置。寒冷季节顶风口与底风口密闭即可。

6、覆盖网纱

韭菜蕾前期,在温室的外面采用40目的网纱进行全覆盖,门及缓冲间过道的两侧均采用纱网订制门帘进行飞虫的阴隔。

7、放置熊蜂

待有10%小花开放时,放入熊蜂,熊蜂放置的多少可按1亩地40只配比,配比之外适量多放。成箱放置时将蜂箱放于棚室的中间1.5m的高度,避免阳光直射。经常观察熊蜂的活动,一旦发现熊蜂减少了,要及时予以补充。

8、收获

温室内小花完成授粉后,可随时将网纱拆卸,待果实完全成熟呈黄褐色,种子颜色变黑时及时采收。注意采收时详细标记。

9、病虫害防控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虫害主要是韭蛆、蓟马。

病害防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每茬收割后第二天,用阿米西达喷施一次,用量20ml/亩。如果有灰霉病发生,在每茬收割后的第二天采用施佳乐1200倍液一次,用量5g/15kg水,或卉友3000倍喷雾进行防治。

虫害防控,韭蛆防治以虫治虫的生物防控方法,具体操作为:采用昆原线虫每4平方米一头,深度地表下3cm。防治蓟马采用诱芯蓝板物理防控方法。每亩悬挂诱芯蓝板20块。

经在安徽某农场进行实际测试,通过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根据统计得:雄性不育株(不育系)与有粉株(自交系)配制组合的结实率达到20%以上,最高可达到50.8%,有粉株(自交系)自交结实率达40%以上,最高可达61.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