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败酱草30‑50g、白芍20‑40g、三七20‑40g、延胡索20‑30g、神曲20‑30g、桂枝20‑30g、甘草15‑25g,本发明组方合理,原料丰富,诸药共使,具有收敛止血,腐肉新生,通经活络之功效,可有效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上的创新。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的常见病,一般认为是由于大脑皮质接收外界的不良刺激后,导致胃和十二指肠壁血管和肌肉发生痉挛,使胃肠壁细胞营养发生障碍和胃肠粘膜的抵抗力降低,致使胃肠粘膜壁易受胃液消化而形成溃疡,而一些疾病,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功能障碍、病毒感染,或者一些其他因素,如饮食、长期服用刺激性药物、精神等因素,引起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异常,胃酸分泌过多,则会腐蚀胃十二指肠粘膜,导致溃疡的发生。

目前已经知道,几乎所有的十二指肠溃疡和一大部分胃溃疡是由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所以对它们的治疗首先是要根除幽门螺杆菌,使用的是一到两种抑酸药联合两种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但是利用抗生素会产生耐药性,也容易复发,溃疡后续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出现病情反复,而其他少见病因的溃疡治疗起来更是困难,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治疗药物,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因其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展现了独特的优势,因此,发明一直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可有效解决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用药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败酱草30-50g、白芍20-40g、三七20-40g、延胡索20-30g、神曲20-30g、桂枝20-30g、甘草15-25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25-40min,过滤,得第一滤液;滤渣加水浸没,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15-25min,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再加入原料药物0.1-1%的硬脂酸镁和8%-15%的辅料,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片,包衣,即得。

所述的辅料为玉米淀粉、糊精或糖粉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组方合理,原料丰富,诸药共使,具有收敛止血,腐肉新生,通经活络之功效,可有效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败酱草30g、白芍20g、三七20g、延胡索20g、神曲20g、桂枝20g、甘草15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25-40min,过滤,得第一滤液;滤渣加水浸没,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15-25min,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再加入原料药物0.3%的硬脂酸镁和9%的玉米淀粉,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片,包衣,即得。

实施例2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败酱草40g、白芍30g、三七30g、延胡索25g、神曲25g、桂枝25g、甘草20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25-40min,过滤,得第一滤液;滤渣加水浸没,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15-25min,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再加入原料药物0.5%的硬脂酸镁和11%的玉米淀粉、糊精,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50片,包衣,即得。

实施例3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还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制成:败酱草50g、白芍40g、三七40g、延胡索30g、神曲30g、桂枝30g、甘草25g,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水浸没,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25-40min,过滤,得第一滤液;滤渣加水浸没,武火煮沸,再用文火保持沸腾15-25min,过滤,得第二滤液,合并二次滤液,浓缩至50℃时相对密度为1.1-1.2的浸膏,再加入原料药物0.8%的硬脂酸镁和13%的玉米淀粉、糊精、糖粉,混匀,制粒,干燥,压制成200片,包衣,即得。

本发明组方中,其中:

败酱草:性凉,味辛、苦。归胃经、大肠经、肝经。清热解毒、祛瘀排脓。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用治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治疗痈肿疔疮。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三七:性温,味辛,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三七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延胡索:性温,味苦、辛,归心经、肝经以及脾经。有活血、行气、止痛的作用。可以治疗各种痛证,是常用的止痛药,例如胸痹心痛、热证胃痛、寒证胃痛、气滞胃痛、瘀血胃痛、寒疝腹痛、风湿痹痛、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

神曲:入脾、胃经。甘辛,温。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等。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苦平,有祛风湿,通经止痛,改善粘膜血液循环的功能通常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纵观全方有消肿生肌,通经活血、改善粘膜血波循环、加之制酸作用,从而加快H的消除,起到保护粘膜的作用。且有止痛止血作用,促共炎症消退,溃疡愈合。

综上所述,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是为君药,三七、延胡索行气通络止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神曲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是为佐药,桂枝发表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白芍和营柔肝,与甘草相配,缓急止痛,泻利咸宜,是为佐使药,诸药共使,具有收敛止血,腐肉新生,通经活络之功效,可有效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相关试验资料如下:

一、临床资料

1、选取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20例,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0-60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病程 5.1±2.2 年。

二、诊断标准

2.1中医症候标准:

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2西医诊断标准

1)经胃镜检查证实有溃疡者。

2)经X线钡餐检查证实有渍疡者。

3)尿素酶试验或核素标记C13呼气试验:目的在于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用于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后的疗效。

三、治疗方案

对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先用抗生素四联疗法根治后,再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片,未检查出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直接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中药片,每次3片,早、中、晚各1次,20天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治疗期间,忌烟酒、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四、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经胃镜检查和X线钡餐检查溃疡消失;

明显好转:溃疡面明显缩小;

好转:溃疡面缩小;

无效:溃疡大小无变化。

五、治疗效果

120例患者中,治愈者28例,明显好转者36例,好转者54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98.3%,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统计数据见表1,

经反复实验,由本发明其他实施例制得的产品均能取得和以上实验结果相同或相近似的有益效果。

六、结论

通过以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研究,可以看出,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收敛止血,腐肉新生,通经活络之功效,总有效率为98.3%,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显著,临床中未见有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安全可靠,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药物上的创新,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