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摘要

本发明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改变形态的侧方加压器;步骤2: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步骤3:固定大鼠的头部;步骤4:使用改变形态的侧方加压器扩大磨牙间隙;步骤5: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步骤6:过丝线打结;步骤7: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步骤8:用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步骤9:进一步使用侧方加压器刺激大鼠牙周组织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步骤10:术后定期观察结扎位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步骤11:观察8周后安乐死处死;步骤12: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本发明建模方法主要改善了单纯结扎建模中穿线难的缺点。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29

    公开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牙周病学动物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疾病在我国患病率一直高居不下,其中又以牙周病为首。牙周病是指发生在牙支持组织(牙周组织)的疾病,包括仅累及牙周组织的牙龈炎和波及深层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的牙周炎两大类。牙周病可以导致患者牙齿部分、大部分直至全部缺失,不仅损害口腔咀嚼系统的功能,还可能严重影响全身健康。牙周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是牙周病治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动物模型来研究牙周病的发病机制和发展,从而更好地对牙周病做出诊断和预防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模型以Sprague Dawley大鼠为研究对象,除了价格低廉、手术操作方便以及实验可重复性高等优点外,Sprague Dawley大鼠在口腔生理、病理结构等方面与人类有很多相似之处。Sprague Dawley大鼠,除了切牙终身不断生长,其磨牙的牙周组织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牙周组织存在牙龈上皮、结合上皮、牙周膜纤维以及牙槽骨、牙骨质等结构),同时Sprague Dawley大鼠口腔菌斑的形成、牙周炎组织病理学变化也和人类的牙周炎病损相似。

丝线结扎建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牙颈部的结扎线促进龈下菌斑堆积,可模拟单纯由菌斑引起的牙周病。将结扎丝线放于龈下,除了起到“菌斑滞留器”的作用之外,还可造成牙周组织的机械损伤,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宿主与菌斑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有利于缩短病变模型形成的时间。但其操作困难,很难将丝线顺利通过SD大鼠细小的磨牙间隙。

因此本发明针对传统建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补充和完善,以便利于实验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传统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模型成型速度较慢。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接着将侧方加压器针尖处弯折成90°的小弯;

步骤2: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

步骤3:固定大鼠的头部,使得大鼠充分暴露上颌磨牙,对大鼠的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进行清理;

步骤4:使用改变形态的侧方加压器将大鼠的第一、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间缝隙扩大;

步骤5: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并穿过磨牙间隙,将丝线缠绕在磨牙间隙之间使得丝线呈“8”字结扎;

步骤6:将丝线彼此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磨牙牙齿近中位置打结;

步骤7: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的固定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

步骤8:用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

步骤9:进一步使用侧方加压器刺激大鼠的第一、二磨牙牙周组织,并用无菌小棉球蘸取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涂布至已经受损的牙周组织,加快诱导牙周炎的形成;

步骤10:术后定期观察结扎位置,确保结扎处位置准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

步骤11:结扎后每周进行称重,在第8周进行安乐死;

步骤12: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

优选的,所述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接着将侧方加压器针尖处弯折成90°的小弯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分别取25号和30号两个侧方加压器;

使用镊子在距离两个侧方加压器针尖3mm处位置将其弯折成90°的小弯。

优选的,所述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待建模的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

等待麻醉起效;

麻醉起效后将大鼠固定在操作台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大鼠的头部,使得大鼠充分暴露上颌磨牙,对大鼠的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进行清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固定大鼠头部;

用开口器使大鼠稳定张口,充分暴露上颌磨牙;

用生理盐水清洁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再用棉签干燥。

优选的,所述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并穿过磨牙间隙,将丝线缠绕在磨牙间隙之间使得丝线呈“8”字结扎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4-0丝线缠绕在25号侧方加压器尖端;

将25号侧方加压器穿过磨牙间隙,然后丝线压入事先扩大的缝隙中,确保丝线卡入磨牙间隙后抽出25号侧方加压器;

将丝线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颈部呈“8”字结扎。

优选的,所述将丝线彼此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磨牙牙齿近中位置打结的步骤,具体包括:

打结时缠绕丝线彼此平行,且打结处位于第一磨牙牙齿近中。

优选的,所述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

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

若不牢固则再次打结。

优选的,所述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的步骤,具体包括:

用探针确定稳定度;

如果打结处稳固即完成大鼠牙周炎建模;

如果不稳固则重复步骤4-7加固,直至打结处稳固。

优选的,所述术后观察,定期观察结扎位置,确保结扎处位置准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的步骤,具体包括:

每隔一天观察一次,查看结扎处位置是否正确,和是否出现脱落;

若出现脱落的情况,则按照步骤2-8重新建立牙周炎模型;

人为用无菌器械刺激牙周组织并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促进牙周炎的发生;

所述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安乐死后,将大鼠上颌骨切除并切成两半;

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通过改变侧方加压器形态,使其更有利于术者在狭小空间中操作和便于施力,同时逐步扩大磨牙间隙,减少对牙齿的咬合的损伤,更接近于牙周炎形成的过程;在丝线结扎的基础上,联合机械刺激牙周组织并在其周围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可加快成模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对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接着将侧方加压器针尖处弯折成90°的小弯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固定大鼠的头部,使得大鼠充分暴露上颌磨牙,对大鼠的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进行清理的步骤骤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并穿过磨牙间隙,将丝线缠绕在磨牙间隙之间使得丝线呈“8”字结扎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术后定期观察结扎位置,确保结扎处位置准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侧方加压器使用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大鼠建模成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压器弯折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xx脚本称为第二xx脚本,且类似地,可将第二xx脚本称为第一xx脚本。

针对传统建模方法中丝线结扎建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牙颈部的结扎线促进龈下菌斑堆积,可模拟单纯由菌斑引起的牙周疾病。将结扎丝线放于龈下,除了起到“菌斑滞留器”的作用之外,还可造成牙周组织的机械损伤,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宿主与菌斑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强,有利于缩短病变模型形成的时间。但其操作困难,很难将丝线顺利通过SD大鼠细小的磨牙间隙等问题,对建模过程的影响,我们对传统建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补充和完善,以便利于实验的进行。

请参阅图1-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通过改变侧方加压器形态,使其更有利于术者在狭小空间中操作和便于施力,同时逐步扩大磨牙间隙,减少对牙齿的咬合的损伤,更接近于牙周炎形成的过程;在丝线结扎的基础上,联合机械刺激牙周组织并在其周围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可加快成模速度。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侧方加压器辅助丝线结扎牙周炎大鼠动物模型建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接着将侧方加压器针尖处弯折成90°的小弯;

在本步骤中,操作前分别取#25和#30侧方加压器,用镊子在距针尖3mm处将其弯折成90°的小弯,便于进一步操作。

步骤2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

在本步骤中,将待建模的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

步骤3固定大鼠的头部,使得大鼠充分暴露上颌磨牙,对大鼠的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进行清理;

在本步骤中,固定大鼠头部,用开口器使大鼠稳定张口,充分暴露上颌磨牙;用生理盐水清洁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再用棉签干燥;

步骤4使用改变形态的侧方加压器将大鼠的第一、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间缝隙扩大;

在本步骤中,分别用改变形态的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尖端置于大鼠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和第三磨牙之间,改变形态的侧方加压器更有利于术者在狭小空间中操作,便于施力和充分扩大缝隙,这样便于后续穿线结扎操作;

步骤5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并穿过磨牙间隙,将丝线缠绕在磨牙间隙之间使得丝线呈“8”字结扎;

在本步骤中,将4-0丝线缠绕在25号侧方加压器尖端,穿过磨牙间隙,然后丝线压入事先扩大的缝隙中,确保丝线卡入磨牙间隙后抽出25号侧方加压器,丝线在牙颈部呈“8”字结扎;

步骤6将丝线彼此平行设置,并在第一磨牙牙齿近中位置打结;

步骤7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

在本步骤中,用器械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

步骤8用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

在本步骤中,用探针确定稳定度,如果打结处稳固即完成大鼠牙周炎建模,如果不稳固则重复步骤4-7加固,直至打结处稳固;

步骤9进一步使用侧方加压器刺激大鼠的第一、二磨牙牙周组织,并用无菌小棉球蘸取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涂布至已经受损的牙周组织,加快诱导牙周炎的形成;

步骤10术后定期观察结扎位置,确保结扎处位置准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

在本步骤中,每隔一天观察一次,保证结扎处位置正确,若出现脱落的情况,则按照步骤2-8重新建立牙周炎模型,同时人为用无菌器械刺激牙周组织并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促进牙周炎的发生;

步骤11结扎后每周进行称重同时每隔一天都要检查丝线有无脱落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在第8周进行安乐死;

步骤12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

如图2所示,步骤1所述对首先取两个25号和30号侧方加压器,接着将侧方加压器针尖处弯折成90°的小弯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实验开始之前先分别取25号和30号两个侧方加压器;

使用镊子在距离两个侧方加压器针尖3mm处位置将其弯折成90°的小弯;

在本步骤中,改变侧方加压器形态,使其更有利于术者在狭小空间中操作和便于施力,同时逐步扩大磨牙间隙,减少对牙齿的咬合的损伤,更接近于牙周炎形成的过程。

如图3所示,所述将大鼠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将其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待建模的大鼠采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进行腹腔注射麻醉;

等待麻醉起效;

麻醉起效后将大鼠固定在操作台上。

如图4所示,所述固定大鼠的头部,使得大鼠充分暴露上颌磨牙,对大鼠的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进行清理的步骤,具体包括:

固定大鼠头部;

用开口器使大鼠稳定张口,充分暴露上颌磨牙;

用生理盐水清洁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再用棉签干燥;

在本步骤中首先固定大鼠头部,接着使用开口器保证其稳定张口,从而可充分暴露上颌磨牙,然后通过生理盐水充分清洁磨牙的腭面、龈沟、腭侧牙龈与颊侧牙龈,之后使用棉签将之干燥。

如图5所示,所述取丝线缠绕在侧方加压器上,并穿过磨牙间隙,将丝线缠绕在磨牙间隙之间使得丝线呈“8”字结扎的步骤,具体包括:

将4-0丝线缠绕在25号侧方加压器尖端;

将25号侧方加压器穿过磨牙间隙,然后丝线压入事先扩大的缝隙中,确保丝线卡入磨牙间隙后抽出25号侧方加压器;

将丝线在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牙颈部呈“8”字结扎;

打结时缠绕丝线彼此平行,且打结处位于第一磨牙牙齿近中。

在本步骤中,使用侧方加压器将丝线穿过磨牙间隙,使得丝线在牙齿颈部呈8字形结扎,该结扎方式结构稳定且操作简单。

如图6所示,所述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同时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若不牢固则重新打结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大鼠第一磨牙近中面进行打结;

测试丝线是否牢固地固定在牙齿的颈部区域;

若不牢固则再次打结;

在本步骤中,多次打结有利于提高牢固程度。

如图7所示,所述探针确定稳定度并进行加固的步骤,具体包括:

用探针确定稳定度;

如果打结处稳固即完成大鼠牙周炎建模;

如果不稳固则重复步骤4-7加固,直至打结处稳固;

在本步骤中进一步检查打结部位是否牢固,防止其松动导致实验失败。

如图8所示,所述术后观察,定期观察结扎位置,确保结扎处位置准确和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的步骤,具体包括:

每隔一天观察一次,查看结扎处位置正确,看是否出现脱落;

若出现脱落的情况,则按照步骤2-8重新建立牙周炎模型;

人为用无菌器械刺激牙周组织并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促进牙周炎的发生;

在本步骤中,通过人为用无菌器械刺激牙周组织并涂布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10μg/mL)可进一步促进促进牙周炎的发生优化实验速度,增加建模成功率;

如图9所示,所述安乐死后,通过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安乐死后,将大鼠上颌骨切除并切成两半;

通过影像学扫影像学扫描检测大鼠的牙周组织建模前后变化。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