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热转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将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进行抽滤,从而形成具有微米级厚度的二碳化三钛薄膜以保证充分的光吸收;然后将二碳化三钛薄膜在真空下进行退火,形成由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组成的薄膜。该异质结有效促进了光照条件下二维二碳化三钛所产生热电荷的转移动力学,最终导致薄膜光热转换性质的大幅提升。本发明制备的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用于光热海水淡化时,一方面该复合物薄膜能够将太阳光能高效地转换为热能;另一方面,本发明制备的复合物薄膜具有优异的抗盐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645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东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14192.2

  • 发明设计人 轩福贞;张博威;褚天舒;

    申请日2021-10-19

  • 分类号C02F1/14(20060101);C02F1/10(20060101);C02F1/08(20060101);C01G23/047(20060101);C01B32/921(20170101);C02F103/0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李博

  • 地址 200237 上海市徐汇区梅陇路13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2-20

    授权

    发明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热转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 /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减少,太阳能已经成为人们能源利用中重要组成部分。光热转换可将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热能并加以利用,是对太阳能实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太阳能到达地球后能量密度较小且不连续,因此,为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带来了困难。光热转换功能材料是一种可通过光热转换方式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材料,它允许将光能转化为热能,从而使光热转换功能材料能够应用于多种领域。

理想的光热材料应具备极高的光热转换能力,不同种类的纳米结构光热材料已被广泛探索,如金属纳米颗粒、半导体、纳米碳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及氮化物(MXenes)甚至一些有机聚合物。近几年,具备类金属特性的二维MXene由于其LSPR效应以及几乎覆盖整个太阳光谱的吸收能力,因而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光热转换能力。然而,二维MXene片层的横向尺寸一般小于5μm,使其在应用中通常不得不被组装成堆叠的二维MXene形式 (如过滤膜和多孔泡沫膜),以吸收充足的光能来满足实际应用场景的需求;并且,二维MXene的堆叠形式所引发的内部热阻使得其光热转换相比二维 MXene纳米片显著降低;此外,二维MXene受其制备方法的制约,难以实现量产。以上因素严重限制了二维MXene材料在光热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基于二维MXene的新材料或结构来克服二维片层堆叠形式所带来的内部热阻,在显著增强其光热转换性能的同时减少对材料量的需求,以进一步促进其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

将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进行抽滤,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

将所述二碳化三钛薄膜在真空下进行退火,得到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 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

优选地,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的浓度为0.1~10mg/mL。

优选地,所述退火的气氛包括氮气、氩气或真空。

优选地,所述退火时的装置内的真空度为-0.07~-0.1MPa。

优选地,所述退火的温度为350~650℃。

优选地,升温至所述退火温度的升温速率为2~15℃/min。

优选地,所述退火过程中的保温阶段时长为0.5~2h。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包括由二维二碳化三钛和二氧化钛异质结组成的复合物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 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上设置有用于水蒸发的孔。

优选地,所述孔的密度为90个/c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异质结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将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进行抽滤,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将所述由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组成的薄膜在真空下进行退火,得到由二维二碳化三钛/二氧化钛 (以下简称Ti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海水淡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的照片;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中的二维二碳化三钛的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实施例1和2制备的基于二维Ti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二维Ti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二维Ti

图7为本发明应用例1~3组装的海水淡化装置分别在1个太阳光照下30 分钟的质量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Ti

提供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

将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进行抽滤,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

将所述二碳化三钛薄膜在真空下进行退火,得到基于二维Ti

本发明提供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的层数优选少层,更优选为1~3层,进一步优选为单层。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的浓度优选为0.1~10mg/mL,更优选为 4~8mg/mL。在本发明中,所述单层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的浓度为上述范围时,更有利于获得分散均匀的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且有利于抽滤时获得厚度均匀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的溶剂优选为去离子水。

本发明对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的制备方法没有特殊限定,与溶剂混合均匀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的制备方法优选为将二维二碳化三钛与溶剂在超声下混合均匀。

本发明对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的来源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产品或者是常规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二维二碳化三钛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优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市售Ti

得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后,本发明将所述二维二碳化三钛纳米片悬浮液进行抽滤,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

本发明对所述抽滤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抽滤方法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抽滤能够去除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中的溶剂,使二维二碳化三钛堆叠形成二碳化三钛薄膜。在本发明中,所述抽滤的滤纸优选为混合纤维素膜。

抽滤完成后,本发明优选将所述抽滤后得到的滤纸和二碳化三钛薄膜进行干燥后分离,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优选为 60℃,所述干燥的时间优选为12h。在本发明中,所述干燥的温度和时间为上述范围时,能够使抽滤后得到的滤纸和二碳化三钛薄膜充分干燥。

本发明对所述分离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能够实现二碳化三钛薄膜与滤纸的分离,且不破坏二碳化三钛薄膜即可。在本发明中,将所述二碳化三钛薄膜与滤纸分离的方法优选为反复揉搓。在本发明中,所述反复揉搓能够实现二者分离,且不破坏二碳化三钛薄膜。

得到二碳化三钛薄膜后,本发明将将所述二碳化三钛薄膜在真空下进行退火,得到基于二维Ti

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在真空下进行。在本发明中,保持退火为真空状态时退火时的装置内的真空度优选为-0.07~-0.1MPa,更优选为-0.1MPa。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的气氛优选为氮气、氩气或真空。在本发明中,所述真空能够防止退火时二碳化三钛薄膜被过度氧化。

本发明对所述退火的操作方法和装置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退火方法和装置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的装置优选为管式炉。

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的温度优选为350~650℃,更优选为500℃。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温度为上述范围时,能够使二碳化三钛薄膜具有优异的疏水性光热转换性能;并且,氧元素与Ti元素结合在片层内形成更多的二维Ti

在本发明中,升温至所述退火的升温速率优选为2~15℃/min,更优选为5~10℃/min。在本发明中,所述升温速率为上述范围时,更有利于退火充分进行,防止升温速率过快导致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在退火过程中被破坏。

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过程中的保温阶段时长优选为0.5~2h,更优选为 1~2h。在本发明中,所述退火的保温时间为上述范围时能够使二碳化三钛薄膜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充分断裂,使其由亲水性变成具有优异疏水性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并且,氧元素与Ti元素结合在片层内形成更多的二维Ti

在本发明中,所述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时,二碳化三钛薄膜仍然处于真空的状态中,能够防止冷却过程中材料被过度氧化,影响二碳化三钛薄膜的光热转换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仅通过对二碳化三钛薄膜进行退火,就能够基于二维Ti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二维 Ti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基于二维Ti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于二维Ti

在本发明中,所述基于二维Ti

本发明对所述基于二维Ti

在本发明中,所述海水淡化装置优选由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蒸发层、运输层和支撑层三部分组成。在本发明中,所述海水淡化装置的示意图优选如图1所示。在图1中,待处理海水置于支撑层下侧的容器内;利用聚苯乙烯较小的密度以及良好的保温性作为装置的支撑层;运输层优选为聚氨酯海绵,聚氨酯海绵作为运输层可以通过水的表面张力,将下层海水运输到蒸发层;蒸发层(光热膜)即为本发明制备的基于二维Ti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基于二维Ti

将300mg单层二维二碳化三钛粉末(Ti

使用孔径0.23μm,直径5cm的水系混合纤维素膜作为滤纸,采用瓶口直径为4厘米的玻璃滤瓶通过真空抽滤,使得到的单层二维二碳化三钛悬浮液中的单层二维二碳化三钛沉积在滤纸表面,将得到的含有滤纸的二碳化三钛膜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60℃的环境下干燥 12h;将干燥后含有滤纸的二碳化三钛膜通过反复弯折,使二碳化三钛膜与滤纸分离,得到直径为4cm的二碳化三钛薄膜;

将二碳化三钛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具体的退火步骤为:将直径为4cm 的膜放入尺寸为100×50×30mm的氧化铝坩埚中,放入管式退火炉中。以 5℃/min的升温速率将温度升高到500℃,在真空度为-0.1MPa,温度为 500℃的环境下保温1h,随后随炉缓慢冷却至室温。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退火温度为650℃,其余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例1

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的照片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表观为黑色薄膜,未发生破损。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进行测试,得到 TEM图和电子衍射照片图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中的二维二碳化三钛为单层的二碳化三钛。

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实施例1 和2制备的基于二维Ti

采用扫描电镜对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二维Ti

采用透射电镜对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二维Ti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实施例1 和2制备的基于二维Ti

采用红外照相机对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实施例制1和2制备的基于二维Ti

应用例1

采用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退火前,采用外径0.18mm的针头在直径为4cm的二碳化三钛薄膜上均匀打孔,获得多孔的二碳化三钛膜,然后再进行退火,得到基于二维Ti

将制备的基于二维Ti

对比应用例1

与应用例1不同之处在于蒸发层为实施例1制备的二碳化三钛薄膜。

对比应用例2

与应用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设置蒸发层不覆盖任何薄膜。

测试例2

将应用例1~3组装的海水淡化装置分别在1个太阳光照下30min,记录装置的质量变化,得到质量变化图如图7所示。从图7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基于二维Ti

此外,将应用例1的装置在光照12h之内表面没有盐附着,展现了良好的耐盐性。

由上述实验过程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基于二维Ti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