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从蒸煮红虾废水中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一种从蒸煮红虾废水中制备蛋白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蒸煮红虾废水中回收制备蛋白肽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复合磷酸盐使蛋白质聚集沉淀:利用λ‑角叉莱胶和海藻酸钙进一步沉淀蛋白质,通过工业膜分离设备获得蛋白质,本发明蛋白质回收率高、安全性能好,可用于蛋白质添加物、肽类制备原料及营养强化基础物质等;本发明回收废水蛋白质资源,处理成本低,实现高效回收,提高附加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02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海洋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1212643.9

  • 申请日2021-10-18

  • 分类号C07K1/36(20060101);C07K1/34(20060101);C07K1/30(20060101);C02F9/08(20060101);

  • 代理机构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贾森君

  • 地址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海洋科技产业园普陀展茅晓辉工业区c2—10地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48: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蒸煮红虾废水中回收制备蛋白肽的方法,属于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红虾又称中华管鞭虾,将红虾剥壳后获得的虾仁再进行蒸煮,制备成为蒸煮熟虾仁为其主要加工形式。在蒸煮后,产生大量的蒸煮废水,但其中仍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等可溶性物质,直接丢弃造成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蛋白质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蒸煮红虾废水中回收制备蛋白肽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以蒸煮红虾废水为原料,将废水冷却,然后加入复合磷酸盐,调节废水溶液pH值,混合均匀后静置30-50min,工业膜分离设备获得部分蛋白质;

(2)步骤(1)中分离后溶液,再加入λ-角叉莱胶、海藻酸钙,调整废水溶液pH值,混合均匀后静置40-60min,工业膜分离设备获得剩余蛋白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复合磷酸盐为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一氢三钠和聚偏磷酸钾的混合物,食品级,所述三聚磷酸钠的质量终浓度1.15-1.85g/L、所述焦磷酸一氢三钠的质量终浓度为0.40-0.85g/L、所述聚偏磷酸钾的质量终浓度为0.65-1.00g/L。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红虾为中华管鞭虾。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废水冷却的温度为15~2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废水溶液PH值为8.8-9.4。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及步骤2)中的工业膜分离设备为超滤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λ-角叉莱胶的浓度为0.25-0.65g/L,食品级,粘度70-90mPa.s。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海藻酸钙的浓度为0.08-0.12g/L,食品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废水溶液PH值为3.8-4.5。

本发明复合磷酸盐作用:1)聚阴离子化合物,调节部分蛋白带点状态,促使其聚集成大分子;2)该3种磷酸盐可与其中特定蛋白质结合,也促使交联大分子的形成,从而实现后期的分离;3)再者,加上体系pH值调控,促使部分蛋白聚集沉淀;

本发明利用角叉莱胶和海藻酸钙作用:1)利用λ-角叉莱胶、海藻酸钙上面特定的硫酸基团、钙离子、电荷状态等,促使剩余蛋白质相互交联而形成单分子;2)特定粘度的体系,对于剩余蛋白质的沉淀也发挥意想不到的效果;3)改变体系的pH加速剩余蛋白质的沉淀。

本发明蛋白质回收率高、安全性能好,可用于蛋白质添加物、肽类制备原料及营养强化基础物质等;本发明回收废水蛋白质资源,处理成本低,实现高效回收,提高附加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发明,但是,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或限定。

实施例1

1)以红虾(中华管鞭虾)为原料,经去头、壳后,制备红虾虾仁,经废水蒸煮后,获得蒸煮虾仁。蒸煮废水中,经测定其中蛋白质总含量为4.85g/L,以此为原料进行本申请蒸煮沸水中蛋白质回收。

2)将蒸煮废水冷却至20℃,取10L废水(总蛋白含量理论值为48.5g),加入复合磷酸盐,使得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一氢三钠和聚偏磷酸钾三者质量终浓度依次为1.50g/L、0.65g/L和0.65g/L,采用NaOH/HCl调整体系pH为9.0;混合静置60min后,蒸煮废水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2);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3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29.3g(干基),第一步回收率为60.41%。

3)收集超滤后溶液,再加入0.55g/Lλ-角叉莱胶(食品级,粘度75mPa.s)、0.10g/L海藻酸钙(食品级),调整废水溶液pH值为4.0,混合均匀后静置60min,溶液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3);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1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11.6g(干基),第二步回收率为23.92%。

4)经以上两步絮凝回收后,获得回收蛋白40.9g,蛋白质回收率为84.32%,实现了沸水中蛋白质的回收利用,且操作简便,并无其他物质引入,有利用于后期蛋白质的利用。

实施例2

1)以红虾(中华管鞭虾)为原料,经去头、壳后,制备红虾虾仁,经废水蒸煮后,获得蒸煮虾仁。蒸煮废水中,经测定其中蛋白质总含量为4.96g/L,以此为原料进行本申请蒸煮沸水中蛋白质回收。

2)将蒸煮废水冷却至15℃,取10L废水(总蛋白含量理论值为49.6g),加入复合磷酸盐,使得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一氢三钠和聚偏磷酸钾三者质量终浓度依次为1.15g/L、0.85g/L和1.0g/L,采用NaOH/HCl调整体系pH为8.8;混合静置60min后,蒸煮废水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2);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3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28.81g(干基),第一步回收率为58.06%。

3)收集超滤后溶液,再加入0.65g/Lλ-角叉莱胶(食品级,粘度85mPa.s)、0.08g/L海藻酸钙(食品级),调整废水溶液pH值为3.8,混合均匀后静置60min,溶液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3);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1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12.1g(干基),第二步回收率为25.4%。

4)经以上两步絮凝回收后,获得回收蛋白40.91g,蛋白质回收率为82.46%,实现了沸水中蛋白质的回收利用,且操作简便,并无其他物质引入,有利用于后期蛋白质的利用。

实施例3

1)以红虾(中华管鞭虾)为原料,经去头、壳后,制备红虾虾仁,经废水蒸煮后,获得蒸煮虾仁。蒸煮废水中,经测定其中蛋白质总含量为4.66g/L,以此为原料进行本申请蒸煮沸水中蛋白质回收。

2)将蒸煮废水冷却至18℃,取10L废水(总蛋白含量理论值为46.6g),加入复合磷酸盐,使得三聚磷酸钠、焦磷酸一氢三钠和聚偏磷酸钾三者质量终浓度依次为1.85g/L、0.40g/L和0.8g/L,采用NaOH/HCl调整体系pH为9.4;混合静置60min后,蒸煮废水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2);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3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26.8g(干基),第一步回收率为57.63%。

3)收集超滤后溶液,再加入0.25g/Lλ-角叉莱胶(食品级,粘度90mPa.s)、0.12g/L海藻酸钙(食品级),调整废水溶液pH值为4.5,混合均匀后静置60min,溶液出现明显分层现象,上层较为清澈,下层较为浑浊(体积占比约为1/3);采用工业膜分离设备(10kDa超滤膜)进行分离,获得回收蛋白质12.43g(干基),第二步回收率为26.39%。

4)经以上两步絮凝回收后,获得回收蛋白39.23g,蛋白质回收率为84.02%,实现了沸水中蛋白质的回收利用,且操作简便,并无其他物质引入,有利用于后期蛋白质的利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