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

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其特点是包括锉刀座、第一锉刀本体、连接块、第二锉刀本体和第三锉刀本体,第一锉刀本体呈四棱台形,第二锉刀本体呈四棱台形,第三锉刀本体为四棱锥形,连接块一端连接第一锉刀本体的第一上底面,另一端连接第二锉刀本体的第二下底面;第一锉刀本体的外壁面设置若干排第一切割齿,两排相邻第一切割齿之间设置第一容屑槽,第二锉刀本体的外壁面设置若干第二切割齿,两排相邻第二切割齿之间设置第二容屑槽,第三锉刀本体的外壁面为平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锉修面平整,锉修后的髓腔与假体形状匹配,降低手术过程中对医生体力过度的消耗,减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551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1054035.X

  • 发明设计人 陈永兵;陆军;曹刚;陆伟;

    申请日2021-09-09

  • 分类号A61B17/16(20060101);

  • 代理机构32259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亚波

  • 地址 215616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西环路(南苑东路)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30: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制、假体设计的改进及外科手术的完善,人工关节置换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于手部关节损伤的病人,人工关节置换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办法,该技术可重建手指关节运动功能,恢复手指关节稳定性并矫正手指关节畸形,在改善手指关节外观的同时显著缓解病人疼痛。人工关节置换是利用假体表面的微孔层使骨组织长入,或通过假体外形上的改进使之紧密嵌入指关节两侧指骨髓腔,从而达到生物学固定的目的,它需要较高的手术技巧、指关节假体设计制造的个体化和与之配套的器械,使指关节假体与患处锉修后的外形相匹配。现有技术中没有用于特定形状的指关节两端指骨髓腔进行锉修的髓腔锉。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结构简单,锉修面平整,锉修后的髓腔与假体形状匹配,降低手术过程中对医生体力过度的消耗,减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其特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锉刀座、第一锉刀本体、连接块、第二锉刀本体和第三锉刀本体,所述第一锉刀本体呈四棱台形,第二锉刀本体呈四棱台形,所述第三锉刀本体为四棱锥形,连接块一端连接第一锉刀本体的第一上底面,另一端连接第二锉刀本体的第二下底面;第一上底面的面积大于第二下底面的面积,第三锉刀本体的第三下底面与第二锉刀本体的第二上底面连接;所述第一锉刀本体的外壁面设置若干排第一切割齿,两排相邻第一切割齿之间设置第一容屑槽,所述第二锉刀本体的外壁面设置若干第二切割齿,两排相邻第二切割齿之间设置第二容屑槽,所述第三锉刀本体的外壁面为平面。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割齿和第二切割齿均为第一四棱台形;所述第一切割齿的体积由第一下底面至第一上底面逐渐减小;所述第二切割齿的体积由第一下底面至第一上底面逐渐减小。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四棱台形的上底面、下底面为菱形。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锉刀座、第一锉刀本体、连接块、第二锉刀本体和第三锉刀本体一体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锉刀本体的棱锥顶点夹角为60°。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锉刀座还连接有手把。

在本发明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由医用不锈钢制作。

在进行指关节假体的植入前,使用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扩大指关节两侧指骨髓腔,第三锉刀本体、第二锉刀本体、连接块和第一锉刀本体依次逐渐插入髓腔;使用榔头敲击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手把尾部使第二锉刀本体和第一锉刀本体上的第二切割齿、第一切割齿锉修髓腔,在此过程中不应该使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旋转,完成后直接使用手把或者髓腔锉取出器取出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第一容屑槽和第二容屑槽带出部分骨屑,取出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后,需要仔细清理髓腔通道内侧的骨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锉修面平整,锉修后的髓腔呈两个相连的四棱台形,与假体形状匹配,降低手术过程中对医生体力过度的消耗,减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锉刀座;2-第一锉刀本体;3-连接块;4-第二锉刀本体;5-第三锉刀本体;6-第一上底面;7-第二下底面;8-第一切割齿;9-第一容屑槽;10-第二切割齿;11-第二容屑槽;12-手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其特点是包括依次连接的锉刀座1、第一锉刀本体2、连接块3、第二锉刀本体4和第三锉刀本体5,第一锉刀本体2呈四棱台形,第二锉刀本体4呈四棱台形,第三锉刀本体5为四棱锥形,连接块3一端连接第一锉刀本体2的第一上底面6,另一端连接第二锉刀本体4的第二下底面7;第一上底面6的面积大于第二下底面7的面积,第三锉刀本体5的第三下底面与第二锉刀本体4的第二上底面连接;第一锉刀本体2的外壁面设置若干排第一切割齿8,两排相邻第一切割齿8之间设置第一容屑槽9,第二锉刀本体4的外壁面设置若干第二切割齿10,两排相邻第二切割齿10之间设置第二容屑槽11,第三锉刀本体5的外壁面为平面。

第一切割齿8和第二切割齿10均为第一四棱台形;第一切割齿8的体积由第一下底面至第一上底面6逐渐减小;第二切割齿10的体积由第一下底面至第一上底面6逐渐减小。

第一四棱台形的上底面、下底面为菱形。

锉刀座1、第一锉刀本体2、连接块3、第二锉刀本体4和第三锉刀本体5一体连接。

第三锉刀本体5的棱锥顶点夹角为60°。

锉刀座1还连接有手把12。

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由医用不锈钢制作。

在进行指关节假体的植入前,使用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扩大指关节两侧指骨髓腔,第三锉刀本体5、第二锉刀本体4、连接块3和第一锉刀本体2依次逐渐插入髓腔;使用榔头敲击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手把12尾部使第二锉刀本体4和第一锉刀本体2上的第二切割齿10、第一切割齿8锉修髓腔,在此过程中不应该使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旋转,完成后直接使用手把12或者髓腔锉取出器取出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第一容屑槽9和第二容屑槽11带出部分骨屑,取出指关节融合器髓腔锉后,需要仔细清理髓腔通道内侧的骨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