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

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在主杆上设置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主杆铰接,下端设置滚轮,两个支撑杆的交叉位置设置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控制两个支撑杆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急救担架的高度调节,使医疗战士在匍匐前进时,通过推拉的动作,使急救担架能够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快速移动,降低医疗兵的工作强度。当担架车轮处于折叠状态时,军医可以通过低姿匍匐,快速有效的进行伤员的运送,同时也能够极大的保存军医的体力,而且可以有效的规避战场火力;在面对复杂地形时,也能够对于伤员进行有效的运送。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急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

背景技术

现代战争对于军医的战现场急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战火密集的情况下以最快的时间实现对伤员的快速高效的救护,是对军医的一大考验。现有的传统折叠担架在伤员救治中有一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搬运伤员,并且减少二次损害,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作战环境中,在火力密集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通过两名军医通过低姿匍匐拉动担架前进,才能实现有效的规避敌方火力,进行伤员的救治。

但是目前的担架只能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前进,很费力而且效率很低;同时现有的担架车高度较高,体积较大,不能够实现有效的规避火力;而且通过担架进行搬运不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的运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在担架的底部设置有能够调节高度的滚轮,实现担架的移动,降低移动阻力,提高移动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其两侧分别连接有主杆,主杆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调节装置,以及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主杆的铰接,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两个支撑杆分别滑动设置在调节装置中,并且调节装置位于两个支撑杆交叉位置,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在支撑杆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承载装置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两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铰接件,支撑杆与铰接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分别位于主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同轴设置且能够相互转动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杆的调节孔,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对支撑杆轴向定位,以实现对承载装置的高度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与调节孔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导向套和定位螺母,导向套设置在转轴的外部上,并且导向套的内孔与调节孔连通,定位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导向套的内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母的端部设置有加力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带有自锁结构的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用于对两个主杆之间的距离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为折叠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折叠连接件,折叠连接件顶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两端的底面设置有避空位,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分别与限位槽的两端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在主杆上设置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主杆铰接,下端设置滚轮,两个支撑杆的交叉位置设置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控制两个支撑杆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急救担架的高度调节,使医疗战士在匍匐前进时,通过推拉的动作,使急救担架能够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快速移动,降低医疗兵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战术急救担架的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战术急救担架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战术急救担架的折叠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战术急救担架的定位杆的安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主杆的结构图;

图8为图7中主杆折叠位置的放大图。

图中:1、承载装置;2、主杆;3、前支撑杆;4、后支撑杆;5、调节装置;6、滚轮;11、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连接轴;14、加力杆;15、定位螺母;16、导向套;17、调节孔;18、定位杆;19、定位柱;20、第一横杆;21、第二横杆;22、折叠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阅图1-8,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包括承载装置1,其两侧分别连接有主杆2,主杆2的下部分别设置有移动装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调节装置,以及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分别与主杆的铰接,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滚轮6,两个支撑杆分别滑动设置在调节装置中,并且调节装置位于两个支撑杆交叉位置,通过控制调节装置在支撑杆上的位置,能够调节承载装置1的高度。

所述主杆两端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铰接件,支撑杆的两端分别销轴与铰接件连接,并且两个支撑杆沿的轴向方向错位设置,即两个支撑分别位于主杆的两侧。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同轴设置且能够相互转动的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支撑杆的调节孔17,调节孔17的形状与支撑杆的形状相匹配,支撑杆穿装在调节孔17中,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上均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对支撑杆轴向定位,以实现对承载装置1的定位。

支撑杆与调节孔17间隙配合,以便于支撑杆能够在调节孔17顺畅滑动,避免支撑杆与调节孔卡死。

所述第一转轴11和第二转轴12之间通过连接轴13连接,定位机构包括导向套16和定位螺母15,导向套16设置在转轴的外部上,并且导向套16的内孔与调节孔17连接,定位螺母15通过螺纹连接在导向套的内孔中,转动能够使定位螺母15的端部抵接在支撑杆的侧壁上,已实现对支撑杆的定位,为了便于转动定位螺母15,在定位螺母15的端部设置有加力杆14。

所述两个支撑杆分别为前支撑杆3和后支撑杆4,前支撑杆3与第一转轴连接,后支撑杆4与后支撑杆4连接。

所述滚轮为带有自锁结构的滚轮,当需要对伤者进行紧急处理时,通过刹车片对滚轮进行自锁,避免战术急救担架的移动,由于两个支撑杆分别与两个转轴连接,因此两个支撑杆的长度能够单独控制,控制两个支撑杆的伸长长度能够实现承载装置角度的调节,使伤员在坡度转移时,也能处于水平状态,同时结合束缚带对伤员进行固定,避免在伤员在担架上的移动。

所述承载装置为支撑板。

参阅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承载装置为柔性承载布,由于或柔性承载布为柔性的衬布,因此在主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定位装置,用于对两个主杆之间的距离定位,包括定位杆18和定位柱19,定位杆18的一端与其中一个主杆的底部铰接,定位杆的另一端设置有U型定位槽,定位柱19设置在另一个主杆的底部,并位于U型定位槽的旋转路径上,使用时,旋转定位杆使定位槽与定位柱卡接,通过定位杆完成两个主杆的定位。

所述定位柱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U型定位槽的口部宽度略小与U型定位槽的宽度,定位时,通过橡胶套的变现将定位柱19卡接在U型定位槽顶部,避免定位柱与定位柱19的分离,同时为了便于在救援担架闲置状态对定位杆定位,在与定位柱同一个主杆的端部设置有定位柱19,在闲置装置,将调节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的角度,使其靠近主杆以减少收纳体积,同时,将定位杆旋转并与主杆平行并通过另一个定位柱定位,这样就能够将两个主杆相互靠近,实现救援担架的收纳,大大减少收纳体积。

参阅图7-8,在再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杆为折叠杆,包括第一横杆20、第二横杆21和折叠连接件22,折叠连接件22顶面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的两端的底面设置有避空位,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分别与限位槽的两端铰接。

当使用时,将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转动至同轴状态,同时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的端部位于限位槽中,收纳时,将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反向转动,使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的另一端相互靠近,为了进一步减小收纳空间,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分别与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通过快拆螺栓连接。

在闲置状态时,将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分别与前支撑杆和后支撑杆分别拆卸,同时将第一横杆20和第二横杆21进行折叠收纳,这样就能够大大减少收纳空间,便于救援担架的携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自由调节高度和角度的战术急救担架,在主杆上设置两个交叉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与主杆铰接,下端设置滚轮,两个支撑杆的交叉位置设置调节装置,通过调节装置控制两个支撑杆的倾斜角度,以实现急救担架的高度调节,使医疗战士在匍匐前进时,通过推拉的动作,使急救担架能够高度受限的情况下快速移动,降低医疗兵的工作强度。当担架车轮处于折叠状态时,军医可以通过低姿匍匐,快速有效的进行伤员的运送,同时也能够极大的保存军医的体力,而且可以有效的规避战场火力;在面对复杂地形时,也能够对于伤员进行有效的运送。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