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方法

一种基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清洗干净的泡沫镍浸泡于植酸水溶液中,于100~180℃水热反应10~15小时,制备出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然后使用三电极体系,采用计时电流法实现电催化氧化苯甲醇。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针对苯甲醇氧化反应表现出高催化活性、高选择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环保,因此本发明具备极高的潜在商业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8627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1396742.7

  • 发明设计人 李家源;薛青禹;高愿锋;

    申请日2021-11-23

  • 分类号C25B3/07(20210101);C25B3/23(20210101);C25B11/031(20210101);C25B11/052(20210101);C25B11/061(20210101);C25B11/085(20210101);

  • 代理机构61201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高雪霞

  • 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3:30: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苯甲醇的选择性氧化是现代化学工业和合成化学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为相应的产物苯甲醛是医药、染料、香料和树脂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可用作溶剂、增塑剂和低温润滑剂等,其作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药物和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与传统热化学氧化方法相比,苯甲醇电化学氧化(BEOR)法具备独特优势,它可避免传统方法的共性问题,即高温、高压、转化率低、反应时间长、分离成本高或涉及有毒氧化剂等(Chem.Rev.2007,251,2367),因此具有巨大发展潜力。该方法的核心在于所启用的催化电极材料。然而,常用电极材料多为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等)或其络合物构成,其BEOR催化性能虽好,但成本过高,不利于工业生产(Adv.Funct.Mater.2017,1704169)。因此,开发高效、廉价的新型催化电极材料对于BEOR方法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镍基材料因其高丰度、低成本、环保及其针对醇类氧化本征催化活性高的特点,有望发展为上述新型BEOR催化电极材料(J.Mater.Chem.A.,2016,4,24)。最近,Sun等人(ACSCatal.,2017,7,4564-4570)使用电沉积法获得了三维分层多孔镍基催化电极材料,该电极可高效催化氧化苯甲醇,0.35小时内苯甲醇转化率可达100%,转化速率可达28.57mmol·L

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现行镍基电极材料BEOR仍存在以下问题:(1)催化效率仍然有待提升,反应时间较长;(2)若想进一步提高催化性能,需经过复杂改性手段如微、纳尺度材料结构设计等;(3)大部分催化剂仅能将苯甲醇完全氧化至苯甲酸,无法获得其中间产物,例如苯甲醛和苯甲醛苄酯等,而苯甲醛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工业价值也高于苯甲酸。因此,如何发展新型镍基BEOR催化电极材料以改善上述问题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电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法由下述步骤组成:

步骤1:将预处理后的泡沫镍浸入质量分数为1%~5%的植酸水溶液,在100~180℃下水热反应10~15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取出泡沫镍,经超声洗涤和干燥后,得到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

步骤2:以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作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以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解液中加入苯甲醇,采用计时电流法,室温下,在电压为1.40~1.55V条件下进行电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

上述步骤1中,优选将预处理后的泡沫镍浸入质量分数为2%~3.5%的植酸水溶液,在120~150℃下水热反应10~12小时。

上述步骤1中,泡沫镍的预处理方法为:取泡沫镍放入盐酸中,超声清洗,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再分别在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去除其表面多余的盐酸,得到预处理后的泡沫镍;所述盐酸中HCl的浓度为0.3~1mol/L。

上述步骤2中,进一步优选在电压为1.40~1.45V条件下进行电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通过盐酸对泡沫镍电极进行前处理后,与植酸反应,制备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然后采用植酸修饰泡沫镍为工作电极,构建三电极体系电催化氧化苯甲醇。该方法中植酸根修饰可促进电极材料对苯甲醇的吸附,在室温条件下对苯甲醇氧化反应表现出高催化活性、选择性,该方法可在2小时内实现苯甲醇的完全转化,转化速率可达10.00mmol·L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预处理后的泡沫镍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及元素分布图。

图3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的红外光谱(ATR-IR)图。

图4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在未加入和加入0.02mol/L苯甲醇的情况下,在扫速为5mV/s条件下得到的催化电流随电压变化曲线。

图5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在不同电压下催化氧化苯甲醇所得苯甲醛及苯甲酸苄酯产物选择性与施加电压间的对应关系。

图6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电流密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7是基于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循环使用过程中苯甲醛产率及法拉第效率与循环次数间的对应关系。

图8是空白泡沫镍电极(Blank NF)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PA/NF)针对苯甲醇溶液的接触角表征。

图9是空白泡沫镍电极(Blank NF)、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PA/NF)及空白泡沫镍电极在1.0mol/L植酸水溶液中浸泡12h后所得电极(NF-phytate)分别在0.02mol/L苯甲醇存在情况下,以5mV/s扫速测得的催化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

图10是空白泡沫镍电极(Blank NF)、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PA/NF)及空白泡沫镍电极在1.0mol/L植酸水溶液中浸泡12h后所得电极(NF-phytate)在相同条件下催化苯甲醇氧化的催化性能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1:取1cm×3cm×0.2cm泡沫镍浸泡在0.3mol/L的盐中超声清洗20分钟,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随后分别在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去除其表面多余的盐酸,得到预处理后的泡沫镍。如图1所示,预处理后的泡沫镍表面平整光滑。然后将73mL质量分数为2%的植酸水溶液倒入100mL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预处理后的泡沫镍,将水热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20℃水热条件下反应10h,冷却反应釜至室温。取出银色的泡沫镍,在超声下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并在60℃干燥,得到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PA/NF)。由图2可见,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表面依旧平整光滑,无明显变化,元素分布图显示P元素均匀分布在泡沫镍上。此外,还测试了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的ATR-IR光谱,图3中标出了植酸盐的典型峰,进一步表明植酸根在电极上的成功修饰。

步骤2:采用三电极体系,以步骤1得到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以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解液中加入苯甲醇(BA),使电解液中苯甲醇的浓度为0.02mol/L,同时以未添加苯甲醇做对照实验,在扫描速率为5mV/s的条件下,在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上记录电流密度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4所示,采用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加入0.02mol/L苯甲醇后,在10mA/cm

进一步研究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在1.40V下电催化氧化苯甲醇的循环稳定性(如图6所示)。经6次循环后,观察到电解液表面油性产物逐渐增多(图6a插图)。此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了循环过程中产物苯甲醛的产率及法拉第效率。结果表明,苯甲醛的产率及法拉第效率(FE)基本维持在88.28%和87%(如图7所示),苯甲醇转化率维持在100%。这些结果均证实了利用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可实现高效苯甲醇电化学氧化,反应活性及稳定性均较为出色。

实施例2

步骤1:取1cm×3cm×0.2cm泡沫镍浸泡在0.6mol/L的盐酸中超声清洗20分钟,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随后分别在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去除其表面多余的盐酸,得到预处理后的泡沫镍。然后将74mL质量分数为2.7%的植酸水溶液倒入100mL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预处理后的泡沫镍,将水热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50℃水热条件下反应12h,冷却反应釜至室温。取出银色的泡沫镍,在超声下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并在70℃干燥,得到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

步骤2:采用三电极体系,以步骤1得到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以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解液中加入苯甲醇,使电解液中苯甲醇的浓度为0.02mol/L,然后采用计时电流法,室温下,在电压为1.40V条件下进行电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结果显示,苯甲醇转化速率可达9.92mmol·L

实施例3

步骤1:取1cm×3cm×0.2cm泡沫镍浸泡在0.6mol/L的盐中超声清洗20分钟,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污染物,随后分别在乙醇、丙酮和去离子水中进行超声振荡处理,去除其表面多余的盐酸,得到预处理后的泡沫镍。然后将75mL质量分数为3.3%的植酸水溶液倒入100mL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并放入预处理后的泡沫镍,将水热反应釜放入鼓风干燥箱中,在180℃水热条件下反应15h,冷却反应釜至室温。取出银色的泡沫镍,在超声下分别用去离子水和乙醇反复洗涤,并在80℃干燥,得到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

步骤2:采用三电极体系,以步骤1得到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以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液,并在电解液中加入苯甲醇,使电解液中苯甲醇的浓度为0.02mol/L,然后采用计时电流法,室温下,在电压为1.40V条件进行电催化氧化苯甲醇制备苯甲醛。结果显示,苯甲醇转化速率可达9.84mmol·L

为了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先分别对比了空白泡沫镍电极及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针对苯甲醇溶液的接触角,结果见图8。结果表明,空白泡沫镍电极对苯甲醇的接触角约为87.8°,而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对苯甲醇的接触角几乎为0,表明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相比空白泡沫镍电极能更快浸润到苯甲醇中,植酸根的修饰能进一步提高其对苯甲醇的吸附效果。采用三电极体系,分别以空白泡沫镍电极、实施例1制备的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在1.0mol/L植酸水溶液中浸泡12h后的泡沫镍电极(J.Mater.Chem.A,2016,4,9486-9495)为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石墨电极为对电极,以1mol/L氢氧化钾水溶液作电解液,加入0.02mol/L苯甲醇的情况下,采用5mV/s扫描速率,在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上记录电流密度随电压的变化情况。如图9所示,针对采用植酸修饰泡沫镍电极的方法,加入0.02mol/L苯甲醇后,10mA cm

为了进一步对比采用三种工作电极电催化氧化苯甲醇的方法的实际转化率,在电化学工作站(CHI760E,上海辰华仪器公司)上记录了三种工作电极在1.40V条件下反应2h得到苯甲醇转化率。由图10可见,空白泡沫镍电极对苯甲醇的总转化率为42.87%,转化速率为4.29mmol·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