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

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混凝土电杆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接地点;步骤二:在混凝土电杆的接地点处预埋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导电的扁铁,扁铁外端连通混凝土电杆外周侧,扁铁中部螺接有接地螺栓,接地螺栓内端、扁铁内端均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步骤三:将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下端接地,本发明施工方便,电杆可以预制电杆,内部接地,耐锈蚀能力更强,且更为美观,同时,混凝土电杆于工厂中预制加工,后期只需通过接地螺栓与各类型接地端子连接形成接地回路。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使用的配电线路电杆多采用混凝土电杆。以福建地区为例,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强雷区、多雷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7%,配电线路避雷器覆盖率超过27%,多数线路避雷器不设独立接地装置,采用杆身自然接地。雷击10kV架空线路造成避雷器导通后,由于塔头金属横担通常未与钢筋混凝土电杆内部结构钢筋做等电位连接,雷电过电压容易在横担位置对电杆结构钢筋放电,造成电杆表层的混凝土爆裂脱落,甚至露出内部结构钢筋。在长期雨水潮气等的侵蚀下,电杆裸露的结构钢筋逐渐锈蚀,影响电杆机械强度。

而采用圆钢外部接地的形式的电杆,其接地引下线在长期雨水潮气等的侵蚀下,电杆裸露的结构钢筋逐渐锈蚀长期雨水潮气等的侵蚀下,电杆裸露的结构钢筋逐渐锈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混凝土电杆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接地点;

步骤二:在混凝土电杆的接地点处预埋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导电的扁铁,扁铁外端连通混凝土电杆外周侧,扁铁中部螺接有接地螺栓,接地螺栓内端、扁铁内端均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

步骤三:将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下端接地。

进一步的,上部的扁铁设置在距离梢顶2米处,下部的扁铁设置在电杆埋深线以上0.5米处。

进一步的,所述扁铁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电杆的轴向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扁铁内端钢筋笼的主筋焊接,主筋与内箍筋通过铁丝绑扎形成钢筋笼。

进一步的,所述扁铁与内箍筋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内箍筋直径的6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施工方便,电杆可以预制电杆,内部接地,耐锈蚀能力更强,且更为美观,同时,混凝土电杆于工厂中预制加工,后期只需通过接地螺栓与各类型接地端子连接形成接地回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混凝土电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扁铁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扁铁与钢筋笼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电杆、2-电杆上部的接地点、3-电杆下部的接地点、4-扁铁、5-钢筋笼、6-主筋、7-内箍筋;8-接地螺栓;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基于预埋扁铁混凝土电杆的内接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混凝土电杆1上部及下部均设置接地点2、3;

步骤二:在混凝土电杆的接地点处预埋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导电的扁铁4,扁铁外端连通混凝土电杆外周侧,扁铁中部通孔处焊接有螺母9,螺母上螺接有接地螺栓8,方便与各类型接地端子连接,接地螺栓内端、扁铁内端均与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焊接;

步骤三:将混凝土电杆的钢筋笼下端接地;

混凝土电杆立杆后上扁铁通过接地螺栓、扁铁、与电杆的钢筋笼连接实现接地,下扁铁通过接地螺栓、扁铁、与电杆的钢筋笼连接实现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部的扁铁设置在距离梢顶2米处,下部的扁铁设置在电杆埋深线以上0.5米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铁的长度方向与混凝土电杆的轴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铁内端钢筋笼的主筋6焊接,主筋与内箍筋7通过铁丝绑扎形成钢筋笼,内箍筋与主筋应采用不小于#20铁丝十字绑扎,两头对叠弯曲成60°角穿过绑扎点,用铁钩勾住两端旋转5-6圈,确保绑扎牢固度,内箍筋及内箍筋与主筋绑扎处均需涂电力脂,涂层厚不小于0.2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扁铁与内箍筋焊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内箍筋直径的6倍。

本专利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