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

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

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吊座和定位框架,所述吊座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吊座的中心设有主提升机构,所述吊座的四周分别设有副提升机构,所述吊座的下方分别设有主吊钩和副吊钩,所述主吊钩通过主吊索与所述主提升机构连接,所述副吊钩通过副吊索与所述副提升机构连接,所述副吊钩与所述定位框架连接,所述定位框架底部设有滑轮,所述定位框架侧壁均设有夹持组件,本装置能够精准地调节鱼礁的放置位置,减少鱼礁的相互碰撞,缩短鱼礁的间隔距离,提高鱼礁的存放数量,还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放置时出现砸伤人的情况发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11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海南三友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01049.2

  • 发明设计人 王千番;黄文明;周国勋;

    申请日2021-05-31

  • 分类号B66C1/14(20060101);B66C13/22(20060101);B66C15/04(20060101);B66C23/62(20060101);A01K61/70(20170101);

  • 代理机构46003 海南汉普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谈俊

  • 地址 570100 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文华路3号海韵裕都大厦南楼4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5: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鱼礁吊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人工鱼礁形成的生态系统对海区环境改善和修复起到了巨大作用,投放人工鱼礁,可以有效地保护幼鱼幼虾,提高其成活率,为鱼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索饵场所,有助于资源成倍或数十倍的增加。鱼礁在制作完成后需要用到提升设备、吊索和吊钩等先吊装到运输车再转移到运输船上,由运输船驶向指定海域进行投放。

专利文献CN211532368U公开了一种鱼礁夹吊放脱的钳夹,这种夹钳包括连接绳索的挂环和相互铰接的弧形钢片,所述弧形钢片与挂环之间铰接有铰链四杆机构,所述铰链四杆机构与弧形钢片一体制造。鱼礁夹吊放脱的钳夹相对于人工进行鱼礁放置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仅需通过人工双手打开钳口并辅助夹力把控即可起吊转移,同时根据起吊的鱼礁或珊瑚基质的自身重量,钳口对其产生的夹持力与重力成正比,将鱼礁自身重力转化为夹持力,提高了夹持效果。

专利文献CN108124807B公开了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包括吊车和悬挂装置,吊车设有吊缆,吊缆与悬挂装置连接,悬挂装置包括钩挂件和挡板,挡板与钩挂件转动连接,钩挂件设有开口部,开口部朝上,开口部被挡板封闭,钩挂件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板一、板二、板三和板四,板一竖直,板二与板一夹角为120°,板三与板二夹角为90°,板四与板三夹角为9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框架鱼礁单体的投放装置,能够避免鱼礁单体脱离投放装置,偏离投放位置,且能够避免吊缆上升时投放装置钩挂在人工鱼礁上。

鱼礁在通过提升设备起吊转移时会存在一定的摆动幅度,因此鱼礁在吊装放置时,相互间距较大,否则在吊装过程中容易发生鱼礁之间碰撞,造成鱼礁损坏,这也造成了空间上的浪费,而且鱼礁在最后的定位存放工序,大多数需要工人通过外力牵引进行定位,在鱼礁放置平稳前都需要工人进行牵引着,否则鱼礁可能会发生复位或者其他偏转,影响定位效果,而鱼礁重量较大,在放置平稳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工人被砸伤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能够精准地调节鱼礁的放置位置,减少鱼礁的相互碰撞,缩短鱼礁的间隔距离,提高鱼礁的存放数量,还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放置时出现砸伤人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包括支撑机构、吊座和定位框架,所述吊座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所述吊座的中心设有主提升机构,所述吊座的四周分别设有副提升机构,所述吊座的下方分别设有主吊钩和副吊钩,所述主吊钩通过主吊索与所述主提升机构连接,所述副吊钩通过副吊索与所述副提升机构连接,所述副吊钩与所述定位框架连接,所述定位框架底部设有滑轮,所述定位框架侧壁均设有夹持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为门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所述吊座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门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的横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滑动轮和驱动电机,所述滑动轮安装在所述滑动座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滑动座的顶部,所述滑动轮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滑动轮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吊座安装在所述滑动座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安装在所述滑动座的内部,所述从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通过传动链条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中心穿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与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辊穿过所述滑动座与两侧的所述滑动轮同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提升机构为第一卷扬机,所述主吊钩通过主吊索与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提升机构为第二卷扬机,所述副吊钩通过副吊索与所述第二卷扬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栓、夹持头和转动盘,所述定位框架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夹持头安装在所述螺栓的内端,所述转动盘安装在所述螺栓的外端。

优选的,所述定位框架与所述副吊钩为可拆卸式钩接。

优选的,还包括带动所述滑动组件、主提升机构和副提升机构工作的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PLC控制器、第一红外接收器、第二PLC控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PLC控制器和第一红外接收器安装在所述滑动座上,所述第二PLC控制器和第二红外接收器安装在所述吊座上,所述第一PLC控制器通过第一红外接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器通过第二红外接收器分别与所述主提升机构和副提升机构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将鱼礁钩接在主吊钩上,通过主提升机构将鱼礁吊起移至运输车的存放平台上,当鱼礁移动至相应区域后,副提升机构带动定位框架下降,定位框架罩在鱼礁外侧,直到定位框架底部与运输车的存放平台接触,通过夹持组件将鱼礁卡在定位框架的中心,通过人工推动定位框架带动鱼礁进行移动定位,当固定框架带动鱼礁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松开夹持组件,主提升机构带动鱼礁顺着固定框架所在的区域缓缓下降,直到鱼礁平稳落在运输车的存放平台上,主提升机构带动主吊钩上升,副提升机构带动定位框架上升,完成鱼礁的吊放工作。通过定位框架能够更加精准地调节鱼礁的放置位置,减少鱼礁放置时发生的相互碰撞,降低鱼礁的磨损,同时还能缩短运输车上相邻鱼礁的间隔距离,提高鱼礁的存放数量,定位框架还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放置时出现砸伤人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定位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滑动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吊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滑动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机构,2吊座,3定位框架,4主提升机构,5副提升机构,6主吊钩,7副吊钩,8主吊索,9副吊索,10滑轮,101横梁,11滑动座,12滑动轮,13驱动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6传动辊,17螺栓,18夹持头,19转动盘,20第一PLC控制器,21第一红外接收器,22第二PLC控制器,23第二红外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发明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鱼礁运输用夹吊放脱装置,包括支撑机构1、吊座2和定位框架3,定位框架3为上下贯通的“口”字型结构,所述吊座2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支撑机构1滑动连接,所述吊座2的中心设有主提升机构4,所述吊座2的四个角处分别设有副提升机构5,所述吊座2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主吊钩6和四个副吊钩7,所述主吊钩6通过主吊索8与所述主提升机构4连接,所述副吊钩7通过副吊索9与所述副提升机构5一对一连接,所述副吊钩7与所述定位框架3连接,所述定位框架3底部设有滑轮10,所述定位框架3侧壁均设有夹持组件。

通过主提升机构4和主吊索8将主吊钩6下放至鱼礁顶部,通过绳索将鱼礁钩接在主吊钩6上,在通过主提升机构4将鱼礁吊起移至运输车或运输船的存放平台上,当鱼礁移动至相应区域后,副提升机构5带动定位框架3下降,定位框架3罩在鱼礁外侧,直到定位框架3底部与存放平台接触,通过夹持组件将鱼礁卡在定位框架3的中心,通过人工推动定位框架3带动鱼礁进行移动定位,滑轮10提高定位框架3的移动效果,当固定框架带动鱼礁移动至指定位置后,松开夹持组件,主提升机构4带动鱼礁顺着固定框架所在的区域缓缓下降,直到鱼礁平稳落在存放平台上,将鱼礁从主吊钩6上取下,主提升机构4带动主吊钩6上升,副提升机构5带动定位框架3上升,本装置脱离运输车所在范围,完成鱼礁的吊放工作。通过定位框架3能够更加精准地调节鱼礁的放置位置,减少鱼礁放置时发生的相互碰撞,降低鱼礁的磨损,同时还能缩短运输车上相邻鱼礁的间隔距离,提高鱼礁的存放数量,定位框架3还能够有效防止鱼礁在放置时出现砸伤人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全系数。

所述支撑机构1可选用门式起重机或塔式起重机,本实施例优选塔式起重机,所述吊座2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塔式起重机的横梁101滑动连接,通过塔式起重机带动鱼礁进行转向吊放。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11、滑动轮12和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与外接电源电连接,所述滑动轮12安装在所述滑动座11的两侧,所述驱动电机13安装在所述滑动座11的顶部,所述滑动轮12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电机13连接,所述滑动轮12与所述横梁101滑动连接,所述吊座2安装在所述滑动座11的下方。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14和从动轮15,所述主动轮14与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轮15安装在所述滑动座11的内部,所述从动轮15与所述主动轮14通过传动链条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轮15中心穿设有传动辊16,所述传动辊16与所述从动轮15的中心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辊16穿过所述滑动座11与两侧的所述滑动轮12同轴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3带动主动轮14进行转动,主动轮14通过传动链条带动从动轮15进行转动,从动轮15通过传动辊16带动滑动座11两侧的滑动轮12进行转动,实现滑动座11在横梁101上的左右滑动,塔式起重机调节鱼礁的角度,滑动座11则负责调节鱼礁的距离,实现对鱼礁吊放位置的初步调节。

所述主提升机构4为第一卷扬机,所述主吊钩6通过主吊索8与所述第一卷扬机连接。通过第一卷扬机带动主吊索8和主吊钩6进行升降。

所述副提升机构5为第二卷扬机,所述副吊钩7通过副吊索9与所述第二卷扬机连接。通过第二卷扬机带动副吊索9和副吊钩7进行升降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螺栓17、夹持头18和转动盘19,所述定位框架3的侧壁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17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夹持头18安装在所述螺栓17的内端,所述转动盘19安装在所述螺栓17的外端。旋转转动盘19带动螺栓17向里前进,通过夹持头18对鱼礁的外壁进行夹持,在一定程度上将鱼礁和定位框架3卡接成一个整体,从而通过调节定位框架3来对鱼礁的吊放位置进行精细调节。

所述定位框架3与所述副吊钩7为可拆卸式钩接,不工作时可将定位框架3取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实施例二

参见图6至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带动所述滑动组件、主提升机构4和副提升机构5工作的控制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第一PLC控制器20、第一红外接收器21、第二PLC控制器22和第二红外接收器23,第一PLC控制器20和第二PLC控制器22均选用市售的型号为STM32F101V8的PLC控制器,第一红外接收器21和第二红外接收器23均选用市售的型号为LHI778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第一PLC控制器20和第一红外接收器21安装在所述滑动座11上,所述第二PLC控制器22和第二红外接收器23安装在所述吊座2上,所述第一PLC控制器20通过第一红外接收器21与所述驱动电机13电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器22通过第二红外接收器23分别与所述主提升机构4和副提升机构5电连接,外置的控制面板通过第一红外接收器21将信号发送至第一PLC控制器20,从而控制驱动电机13进行工作,通过第二红外接收器23将信号发送至第二PLC控制器22,从而分别主提升机构4和副提升机构5进行工作,降低操作难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