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用电量请求,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第一总用电量和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总用电量,即根据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确定总用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2717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75867.2

  • 发明设计人 贾春晖;

    申请日2021-04-29

  • 分类号G06Q50/06(20120101);G06Q10/06(20120101);

  • 代理机构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王晓婷

  • 地址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1号海尔工业园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4:2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智能设备的普及,用户对于家电的智慧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且用户对家庭中智能设备的能耗的使用量都比较关注,目前大多数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然而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

针对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以及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以及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将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将所述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以及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将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三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三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四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一时间,并将所述第一时间作为所述第三持续时间;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时间作为所述第四持续时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历史用电量,其中,所述历史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历史用电量、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历史用电量;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通电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开门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计算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设置为运行时执行上述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处理器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用电量请求,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第一总用电量和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总用电量,即根据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确定总用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降低了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计算机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计算机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计算机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计算机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计算机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计算机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等同功能或比图1所示功能更多的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计算机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装置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计算机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装置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应用于上述计算机终端,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

其中,所述目标设备可以理解为智能冰箱。

步骤S204,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

步骤S206,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通过上述步骤,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用电量请求,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第一总用电量和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总用电量,即根据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确定总用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降低了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通电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开门状态。

上述步骤S204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提供了两种实现方案:

方案一:

步骤S10: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

步骤S12: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

步骤S14:将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方案二:

步骤S20: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

步骤S22: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

步骤S24:将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换言之,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将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与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相乘得到第一总用电量,将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与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相乘得到第二总用电量。

通过上述方案一和方案二可知,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也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对于上述执行步骤,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将所述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可以理解为,目标设备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目标设备为智能冰箱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以理解为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将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相加确定第二总用电量。

进一步的,目标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在所述目标设备为智能冰箱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以理解为冷藏室、冷冻室和软冻室,在目标设备包括三个组件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目标设备内的第三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五总用电量;将第三总用电量、第四总用电量和第五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的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S30: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

步骤S32: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

步骤S34:将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三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三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四总用电量。

换言之,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和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将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与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相乘得到第三总用电量,将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与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相乘得到第二总用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步骤S30和步骤S32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即可以先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也可以先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一时间,并将所述第一时间作为所述第三持续时间;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时间作为所述第四持续时间。

可以理解为,获取第三持续时间的方式为:第一组件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一时间,即第一组件的状态从关到开再到关的第一时间;获取第四持续时间的方式为:第二组件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二时间,即第二组件的状态从关到开再到关的第二时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的方式具体如下: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历史用电量,其中,所述历史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历史用电量、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历史用电量;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

具体的,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第一历史用电量,将第一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相除,将第一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商作为第一单位用电量,以及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第二历史用电量,将第二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相除,将第二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商作为第二单位用电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过程,以下再结合可选实施例对上述总用电量的确定的实现方法流程进行说明,但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总用电量的确定方法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具体如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APP向服务端发送查询用电量请求;

步骤S302:服务端将查询用电量请求传递给大数据平台;

步骤S303:大数据平台根据查询用电量请求向服务端发送冰箱在未开门状态下第一单位用电量,打开冷藏室增加的第二单位用电量,打开冷冻室增加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冰箱处于通电状态的持续时间,冷冻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冷藏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

步骤S304:服务端根据冰箱在未开门状态下第一单位用电量,打开冷藏室增加的第二单位用电量,打开冷冻室增加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冰箱处于通电状态的时间,冷冻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冷藏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计算总用电量;

步骤S305:将总用电量返回至APP。

具体的,以冰箱(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目标设备)为例,根据冰箱的历史用电量,确定冰箱在未开门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0.1度/小时(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冷藏室开门额外增加的第三单位用电量为:0.001度/分钟(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冷冻室一次额外增加的第二单位用电量约0.002度/分钟(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冰箱在线即为冰箱处于通电状态(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状态),冷冻室的开关门状态由假变化为真又变为假的持续时间为冷冻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冷藏室开关门状态由假变化为真又变为假的持续时间为冷藏室处于开门状态的持续时间(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

冰箱的冷藏室和冷冻室开门后增加的用电量(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总用电量):冷藏室开门持续时间*冷藏室开门额外增加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冷冻室开门持续时间*冷冻室开门额外增加的第二单位用电量;冰箱总用电量为:冷藏室开门持续时间*冷藏室开门额外增加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冷冻室开门持续时间*冷冻室开门额外增加的第二单位用电量+冰箱通电状态的持续时间*冰箱在未开门状态下第一单位用电量。

步骤1:终端向冰箱对应的服务器发送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为:获取2021年4月15日12:00-16:00的用电量;

步骤2:服务器将用电量请求发送至云平台;

步骤3:云平台在数据库中查询在2021年4月15日12:00-16:00的时间段内,用户打开冷藏室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用户打开冷冻室的持续时间为5分钟,用户打开软冻室的持续时间为3分钟,冰箱通电状态的持续为240分钟;云平台在数据库中查询打开冷藏室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01度/分钟,打开冷冻室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02度/分钟,打开软冻室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15度/分钟,冰箱未开门状态下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1度/小时;

步骤4:用户打开冷藏室的持续时间为:10分钟,用户打开冷冻室的持续时间为5分钟,冰箱通电状态的持续为240分钟,打开冷藏室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01度/分钟,打开冷冻室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02度/分钟,冰箱未开门状态下的单位用电时间为0.05度/小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总用电量:10*0.001+5*0.002+4*0.05=0.22;

步骤5:将总用电量0.22发送至终端。

通过上述实施例,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用电量请求,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第一总用电量和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总用电量,即根据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确定总用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降低了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总用电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包括:

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

响应模块44,用于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

计算模块46,用于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通过上述实施例,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响应用电量请求,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将第一总用电量和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总用电量,即根据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确定总用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由于硬件模块成本比较高,智能设备通过增加硬件模块感知计算智能设备的用电量会增加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等问题,降低了智能设备的整体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通电状态,所述第二状态包括:所述目标设备处于的开门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总用电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计算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计算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一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一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换言之,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将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与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相乘得到第一总用电量,将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与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相乘得到第二总用电量。

通过上述两个实施例可知,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也可以先获取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一持续时间和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的第二持续时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将所述第三总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可以理解为,目标设备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在所述目标设备为智能冰箱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以理解为冷藏室和冷冻室,通过将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相加确定第二总用电量。

进一步的,目标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在所述目标设备为智能冰箱的情况下,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可以理解为冷藏室、冷冻室和软冻室,在目标设备包括三个组件的情况下,获取目标设备内的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总用电量、目标设备内的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总用电量、目标设备内的第三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五总用电量;将第三总用电量、第四总用电量和第五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第二总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其中,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获取所述第一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二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其中,所述第二持续时间包括:所述第三持续时间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将所述第三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三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三总用电量,以及将所述第四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第四持续时间的乘积作为所述第四总用电量。

换言之,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和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将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与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相乘得到第三总用电量,将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与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相乘得到第二总用电量。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先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三持续时间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的第四持续时间,也可以先获取第一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三单位用电量和第二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的第四单位用电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一时间,并将所述第一时间作为所述第三持续时间;以及获取所述第二组件的第二状态所对应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二时间,并将所述第二时间作为所述第四持续时间。

可以理解为,获取第三持续时间的方式为:第一组件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一时间,即第一组件的状态从关到开再到关的第一时间;获取第四持续时间的方式为:第二组件的状态标识从假到真再到假的第二时间,即第二组件的状态从关到开再到关的第二时间。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一状态下的第一单位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所述第二状态下的第二单位用电量的方式具体如下: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历史用电量,其中,所述历史用电量包括: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历史用电量、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历史用电量;根据所述第一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一单位用电量,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历史用电量确定所述第二单位用电量。

具体的,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第一历史用电量,将第一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相除,将第一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商作为第一单位用电量,以及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二状态的第一预设时间段的第二历史用电量,将第二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相除,将第二历史用电量与第一预设时间段的商作为第二单位用电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被设置为存储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代码:

S1,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

S2,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

S3,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可选地,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被设置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步骤:

S1,接收终端发送的用电量请求,其中,所述用电量请求用于获取目标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总用电量;

S2,响应所述用电量请求,获取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一状态下的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目标设备在第二状态下的第二总用电量;

S3,将所述第一总用电量和所述第二总用电量之和作为所述总用电量。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可选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